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道光帝在禁烟运动中的作用孙愿传统观点多认为道光帝在禁烟运动中动摇,接受了林则徐等人的意见后才下严禁决心。近年来有学者指出:“与其说是林则徐等人影响了道光帝,倒不如说是道光帝的坚定态度影响了当时的内外大臣”。①本文试图对此发表一些看法。综观道光帝禁...  相似文献   

2.
道光年间鸦片走私日益猖獗,社会危害严重。奉天地处关外要塞,水陆交通四通八达,鸦片烟毒汹汹涌来。道光帝任命林则徐禁烟,掀起中国历史上首禁鸦片烟毒运动的序幕。奉天地区作为清王朝的“龙兴之地”,其禁烟备受道光皇帝的关注。本文旨在对道光皇帝与奉天督抚关于禁烟的密切联系及其对奉天禁烟工作的影响作初步的考察,以总结历史经验,以史鉴今。  相似文献   

3.
道光年间鸦片走私日益猖獗,社会危害严重。奉天地处关外要塞,水陆交通四通八达,鸦片烟毒汹汹涌来。道光帝任命林则徐禁烟,掀起中国历史上首禁鸦片烟毒运动的序幕。奉天地区作为清王朝的"龙兴之地",其禁烟备受道光皇帝的关注。本文旨在对道光皇帝与奉天督抚关于禁烟的密切联系及其对奉天禁烟工作的影响作初步的考察,以总结历史经验,以史鉴今。  相似文献   

4.
对于道光帝在林则徐禁烟问题上的态度,我们要采取两分法,既要看到他支持了禁烟运动,还要看到他扼杀了禁烟运动。禁烟前,禁烟派势单力薄,处境困难。1838年(道光十八年),鸿胪寺卿黄爵滋上《请严塞漏厄以培国本疏》主张禁烟。在参加讨论这个建议的各省官员中,反对者有琦善、伊里布等二十人,其中满员十三人;赞成者有林则徐等八人,其中汉员六人。二十八人中,反对派占多数,满员占反对派的多数,而反对派还不断地攻击黄爵滋。在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5.
发生在20世纪初年的清代第二次禁烟运动,曾以英印鸦片停止入华为标志宣告胜利,这是中国人民力除积弊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结果。但迄今为止,史学界对这一运动的研究是很不够的,本文拟对这次禁烟的有关问题加以探讨,以为抛砖引玉之举。  相似文献   

6.
正历史上,林则徐禁烟的故事妇孺皆知。当林则徐在广东禁烟的时候,福建也有一位禁烟英雄却鲜为人知。他就是历仕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人称"三代帝王师"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书法家、诗人祁隽藻。道光帝自登基以来,一直对禁烟持积极态度,三令五申发布禁烟令,但十几年时间里却收效甚微。英国人并不把清政府的禁令放在眼里,运往中国的鸦片反而愈禁愈多,造成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国家财政空  相似文献   

7.
史学界多认为琦善是弛禁派首领。本文认为,琦善并非弛禁派人物。在“漏卮在鸦片”问题上,他基本上同于黄爵滋;他虽然不同意首禁吸食,但他的主张是正确的;他虽然不同意吸食论死,但他赞同黄爵滋重刑禁烟的思想;尤其是,他强调禁烟的关键在于“治人”,在于整肃吏治,主张从重处罚官员中的违禁、失察行为。在直隶禁烟运动中,他“购觅眼线”,周密部署,制定章程,严密查拿,成效显著,为道光帝及舆论所肯定。对此,应作出实事求是的肯定及评价,不应因其后来成了投降派而加以否定  相似文献   

8.
所滑“禁政”,指的是禁绝鸦片及与之有关的政务。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由中央政府发布命令而掀起的禁烟运动有三次:第一次是1839年林则徐主持的禁烟,第二次是清末民初长达十年的禁烟,第三次是蒋介石控制下的国民党政府的禁烟。本文拟粗线条地勾勒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禁烟概貌,剖析国民党禁烟的意图以及鸦片长期不能禁绝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1838年底,经过关于禁烟政策的大辩论后,清政府确立了严禁政策,并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办。这标志着清政府领导的禁烟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清政府的这一政策对禁烟运动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它表明清政府开始对英国殖民主义者的鸦片侵略采取坚决抵抗的态度。但是,在有关鸦片战争和林则徐的研究中,对这一政策的意义估计得并不充分,表现之一就是把林则徐的禁烟活动与清政府的政策割裂开来。一些论者把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时实行的以“断绝来源为首务”的禁烟方针视为林则徐的创造,认为林则徐来到广州后,经过调查研究。才提出了这一方针,并认为从“必以重治吸食为先”向“首贵杜绝来源”  相似文献   

10.
林则徐,福建侯官(今福州)人,1811年中进士,1820年放为浙江杭嘉湖道,1837年授湖广总督.林则徐是中英鸦片战争中禁烟抗敌的民族英雄,其虎门销烟的业绩彪炳千秋,世人景仰.但由于其时代和知识的局限,在鸦片战争中林则徐至少有过三次严重失误. 一、对于查禁鸦片过程中的矛盾转换毫无察觉 1838年,道光帝决然采取严厉手段...  相似文献   

11.
美国政府为支持清末禁烟运动,发起上海国际鸦片会议,并与中国代表一道,促使会议通过声援中国禁烟的决议。这既与当时美国国内兴起的反麻醉品运动和治理菲律宾有着直接关系,又与美国对华鸦片政策及美国扩大对华贸易有关,同时也是因为出现了有利于中国禁烟的国际背景。美国政府在清末禁烟运动中与中国的合作,不但有力地推动了清末中国禁烟运动和国际禁烟运动,同时也是晚清中国参与多边国际外交活动的一个成功范例,是晚清中美特殊关系的一个具体表现;它表明晚清中外关系除了侵略与反侵略主题之外,尚有正常的国家关系和国际合作之内容。  相似文献   

12.
鸦片泛滥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危害。本世纪初年的禁烟运动曾一度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使种植罂粟和英印鸦片输入的规模、势头有所减弱。但是,随着军阀割据局面的出现,刚刚有所缓解的鸦片问题又日趋严重。二、三十年代鸦片重新泛滥。对这一时期鸦片泛滥的有关问题加以探讨,对我们今天的革除积弊仍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黄爵滋禁烟奏疏平议王开玺黄爵滋及其有关严禁鸦片的奏疏,在鸦片战争史,乃至中国近代史中,无疑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此,我国史学界论列颇详,但似乎尚有意犹未尽的缺憾,笔者拟就此略陈浅见。一、困惑1836年6月,太常寺少卿许乃济向道光帝上陈《鸦片烟例禁愈严流弊...  相似文献   

14.
1910年,江苏、浙江和广东省的牌照捐有的刚刚实施,有的甚至还在制订过程中便成为英国鸦片商和外交官干涉中国禁烟运动的口实。在鸦片商的极力怂恿下,英国外交官不顾人间道义,向中国政府发出一次次抗议。在抗议无效的情况下,他们借中英两国代表谈判禁烟之机,试图阻挠中国的禁烟运动,设法延长在华鸦片贸易时间。在各种社会力量的制约下,英国政府虽然没有根本改变其强行向中国输入鸦片的立场和政策,但在谈判桌上却不得不做出某些让步。  相似文献   

15.
季鹏 《民国档案》2000,(1):77-81
国民政府奠都之初,烟毒甚巨,国民政府贪图烟利,实行寓禁于征的政策,之后,在中外舆论的压力下,宣布实行断禁,其实仍是做表面文章。1932年,蒋介石宣布在豫皖鄂赣战区推行禁烟,采用分年渐禁的办法,“收效亦是微乎其微。但是,1927到1935年,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禁烟禁毒运动──六年禁政(1935-1940年)的先导,本文将对这一时期国民政府的禁烟举措作出述评,并在其禁烟动机上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寓禁于征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不久,在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第105次会议上即形成一项决议:财政…  相似文献   

16.
民国初年的禁烟运动是清末禁烟运动的继续。自1906年9月20日发布禁烟上谕,到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为止,清末禁烟运动持续了五年多的时间。在此期间,清廷一面积极与英国交涉,努力寻求国际的同情和支持;一面制订和颁布了一系列禁烟章程,并认真  相似文献   

17.
邓廷桢与广东禁烟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836-1839年两广总督邓廷桢在广东的禁烟活动,与鸦片战争前中英关系的演变具有直接联系。邓廷桢在1836年一度拥护许乃济提出的弛禁鸦片贸易的建议,并为此作了积极准备。在清廷决定实施严禁政策后,邓廷桢怀着犹疑、观望的态度执行道光帝的谕令,对冷仃洋鸦片趸船打击不力,但在切断内地鸦片贩子与鸦片趸船联系方面的努力却收到可观的效果,使持续多年的鸦片贸易模式遭受重创。这一结果却使得外国鸦片贩子加速寻求向中国东、北部沿海贩卖鸦片,并导致广州内河鸦片走私活动的复活,鸦片问题在总体上显得更为严峻。受到政治压力的邓廷桢利用因义士贩烟事件,迫使广州外侨总商会和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与其达成禁止广州内河鸦片走私的协议。但这一协议因清廷决定派遣林则徐赴粤采取更为严厉的禁烟措施而告终结。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浙江的禁烟运动经历了辛亥革命严禁鸦片时期、北洋军阀烟禁废弛与红丸替兴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反对鸦片公卖及浙江自办禁烟时期以及抗战之前依法禁烟时期四个发展阶段,每个时期浙江的禁烟运动随中央政府政策的改变而呈现出自身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张志勇 《史学月刊》2002,2(12):31-36
清末禁烟新政虽然卓有成效,但却无法挽救清王朝的覆亡命运,反而加速了辛亥革命的爆发。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天翻地覆,自然也影响到了正在进行的禁烟运动。辛亥革命初期.由于政局动荡,禁烟运动受到了阻碍;而革命政权一旦稳固,中央及各地革命政府便立即将禁烟提上日程,雷厉风行。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一步推动了禁烟运动的发展。袁世凯窃国后,因辛亥革命的成果尚留余波,故禁烟运动仍能继续发展。而辛亥革命的成果一旦被破坏殆尽,陷入军阀混战,则禁烟运动便沦没于无形之中。革命固然不可避免地给社会带来阵痛,但却能使整个社会得以新生,而否定革命成果,则必然为社会近代化进程带来莫大危害。民主革命与社会近代化建设之辩证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人们大多认为道光帝在鸦片战争中妥协、求和、动摇、投降、卖国。后来又有学者或者一反传统观点而认为道光帝是抵抗派;或者认为道光帝左右摇摆,应当划阶段来论述,在某一阶段主战,在某一阶段妥协;或者认为道光帝是速胜论者。本文则认为,在整个鸦片战争期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