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5 毫秒
1.
元末刘福通等起义经过与最初起义之地考实魏嵩山刘福通是元末率先领导农民反抗元朝封建统治举行起义的著名领袖。关于刘福通起义经过和最初起义之地历来众说纷纭:1.刘福通最初与韩山童等起义于永年县(今河北永年县东南旧永年),事泄,韩山童被杀,其子韩林儿与母杨氏...  相似文献   

2.
元朝末年,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刘福通于永年起义,不久,韩山童遇害。1355年2月,刘福通自碭山夹河迎山童之子韩林儿,立为皇帝,号小明王,建都亳州(今亳县),国号宋,改元龙凤。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及农民本身的阶级局限性,起义最后失败了。但他们在安徽省  相似文献   

3.
唐末的王仙芝、黄巢起义是中国农民战争史上一次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运动,它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和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都具有着很大的意义。关于王仙芝起义的时间问题,目前我国史学界还没有求得一致的意见。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乾符二年,寃句人(山东荷泽王仙芝尚君长尚让等聚众起义(页447)。尚先生在中国历史纲要中说:乾符元年底,濮州(山东人王仙芝、尚让等聚众数千人,在黄河北岸长垣起义(页170) 杨志玖先生在隋唐五代史纲要中说:乾符元年  相似文献   

4.
赫厮、秃赤二人,均为元朝同知枢密院事,由于他们首先带兵镇压至正十一年(1351年)刘福通领导的元末农民大起义,因此,在有关元末农民起义的论著中,往往都要提到他们。但是,赫厮、秃赤却一直被误为一人。如最近出版的刘泽华等人编写的《中国古代史》说:“元朝派枢密院同知赫厮秃赤领阿速军六千,并各路汉军进攻红巾军。”(《中国古代史》下册第193页)又如,郑天挺主编的《明清史料》也说:“朝廷闻红军起,命枢密院同知赫厮秃赤领阿速军六千,并各支汉军,讨颍上红军。”(《明清史料》第10页) 赫厮、秃赤为什么会被误为一人呢?这与《国初群雄事略》一书有关。《国初群雄事略》为明末清初人钱谦益所编纂,是研究元末农民起义必读之  相似文献   

5.
试论张士诚的降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末泰州白驹场亭民张士诚领导沿海人民抗元起义,历时十四年,带甲几十万,占地北到山东济宁的金沟;南到浙江的嘉兴、杭州;西到安徽的安丰、濠、泗、汝、颖;东到大海,方圆二千余里。由盐民领导、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除了黄巢就要算张士诚。明末学者钱谦益在《国初群雄事略》一书中,曾以三倍于他人的篇幅论述张士诚;今人韩紫石先生曾编过巨著《吴王张士诚载记》,都将张士诚归于英雄之林,评价较高。但也有些论著对张士诚大加贬斥,或至略而不论。  相似文献   

6.
《宋史》编于元末,成书仓猝,颇多错误。《食货志下三》记交子起源就是一例。书中说:  相似文献   

7.
1990年,洛阳市物工作队和洛阳市第二物工作队组成联合考古发掘队,在洛阳市铁路北站发掘了元代晚期名将赛因赤答忽墓,在出土的物中,赛因赤答忽墓志十分珍贵,它为我们研究元末一些名人的身世、生平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研究元末红巾军起义,提供了翔实史料,对证史、补史有重要价值。1996年第6期《物》上发表了《元赛因赤答忽墓的发掘》一,对墓志作了简单介绍,现根据有关献资料,对墓志考释如下。  相似文献   

8.
《宋史》交子起源析误--兼论"千斯仓钞版"的产生时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关交子的起源,《宋史·食货志》的记载颇多错误。《宋史》编于元末,仓促成书,存在这种情况并不奇怪。《食货志下三》记交子起源说:  相似文献   

9.
《沧桑》1993,(4)
《山西地方志》1992年第3期《山西票号商人渠本翘》一文说:“武昌起义后,……军阀阎锡山见渠本翘家道殷实,遂起攫夺之心,派人在祁县渠家‘商借’白银30万两。渠家无奈,只好应允。”这段话值得商榷。一、关于对阎锡山的称呼阎锡山于1905年8月同盟会成立后,当年即在东京加入同盟会以及同盟会内部军人组织的铁血丈夫团。回国后,担任军职,秘密进行革命活动。武昌起义后,阎锡山参与领导了辛亥太原起义,成功后被推为山西军  相似文献   

10.
评《洪武皇帝大传》古朴陈梧桐同志是研究元末农民大起义和朱元璋问题的专家。仅就有关朱元璋的问题,先后已发表二十余篇系列学术论文,近来又出版了《朱元璋研究》论文集,在史学界很有影响。《洪武皇帝大传》(以下简称《大传》)就是陈梧桐同志在多年潜心研究基础上撰...  相似文献   

11.
在研究元末农民战争史的过程中,有关浙东农民起义领袖方国珍的史料甚是稀少.最近读到清人黄瑞编著的《台州金石录》,其中载有方国珍二兄方国璋《神道碑》文,发现碑文中记载了不少有关方国珍起义的事迹,而且为一般史籍记载或所无或所异,颇有史料价值.史学界比较重视宋濂编撰的《方谷珍神道碑铭》(载于《宋学士全集》卷十七),这固然是对的;然《方国璋神道碑铭》比起《方谷珍神道碑铭》来,所提供的史料要多得多,而且鲜为人知.故特撰成此文,以供研究元末农民战争史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内,竖有一方明代石碑,碑额题为《佥都督李公神道碑》,碑主明代开国功臣李杰,凤阳府寿州霍丘县(今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人,元末跟随群雄起义,后归附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十二月战殁,洪武二年(1369)八月归葬南京聚宝山。其墓前所立之碑,即为此《佥都督李公神道碑》。此碑原在南京中华门外雨花乡,1995年迁至雨花台烈士陵园内。  相似文献   

13.
<正> 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为了与番贾互市,加强对河源地区的控制,遂派都实往探黄河源,并城其地,规置航传。后翰林侍读学士潘昂霄与都实弟阔阔出同僚,因录其所述都实考察河源地区的故事,作《河源志》。该书写成于仁宗延祐乙卯(1315),刊行于顺帝元统元年(1333)。元末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明人所撰《元史·地理志》皆录有潘氏《河源志》全文,元末人梁寅《河源记》一文也大致是节录潘氏原书而写成。潘书刊行以后,诸家引录多作《河源志》,但也有书作《河源记》者,如《学  相似文献   

14.
罗鹭 《文献》2007,(4):61-67
笔者在南京图书馆发现一部稀见元人别集--韩璧《云樵诗稿》.之所以说它稀见,一是因为该书很少见于历代书目著录和典籍徵引:清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今人雒竹筠《元史艺文志辑本》、周清澍《元人文集版本目录》等书皆未见著录;《全元文》遍稽群书,也没有辑录该集所附录的韩璧遗文;杨镰《元诗史》是近年来元诗研究的力作,该书专门论述了元末的"赴难诗人",但这个有三百三十多首诗作传世的重要"赴难诗人"却没有进人其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5.
刘福通为何首义于颍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末刘福通颍州起义沉重打击了元朝腐朽统治,加速了元朝灭亡过程。本文探讨了刘福通首义于颍州的原因:其一,刘福通是颍州人;其二,当时颍州社会矛盾异常尖锐,白莲教徒较多;其三,当地人民特别具有勇于反抗压迫的传统。  相似文献   

16.
洪全福起义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者所发动的一次起义。原计划于壬寅年除夕夜(1903年1月28日)在广州举发,并拟议成立“大明顺天国”。因此,它又被称为壬寅广州之役或大明顺天国起义。一起义经过洪全福(1834—1904或1910)是洪秀全的族侄,曾随秀全参加太平天国起义,被封为左天将、瑛王、三千岁,起义失败后逃亡香港,在洋船上当厨师,挂名于香港义和堂行船馆,附籍广东东莞,年老后定居香港,  相似文献   

17.
论明末政局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封建王朝之一,统治全国达二百七十六年之久。明朝兴起于元末人民反元大起义的烽火之中,最后又覆亡于明末农民大起义的怒火之中。 明朝的最终覆亡并不是历史的偶然,也不是一朝一夕的缘故,而有着深刻的、必然的历史原因。当然明朝有它自己的兴起、发  相似文献   

18.
张宁 《安徽史学》2004,(5):30-32,64
杜遵道是颍州反元大起义的领导者和元末红巾军领导层中唯一受过高层教育的知识人士.本文通过对杜遵道在北方红巾军反元活动中具体作用和影响的陈述以及对杜遵道之死问题的评析,为元末历史中杜遵道及北方红巾军兴衰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陆遐龄起义,是安徽人民响应太平天国革命的首次起义,理应在当时全国各地风起云涌的起义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受到应有的重视。可是,在很长的时间里,不论是捻军史的论丛,还是太平天国史的专著,都很少提到它,甚至连一篇概述也没有。发表在《近代史资料》1981年第3期上的吴腾凰、李再敏两同志所写的《陆遐龄起义调查记》可以说是首开记录。吴、李两同志通过实地调查,获得了大量口碑资料,并将这些口碑资  相似文献   

20.
公元一七八六年,台湾汉族和高山族人民在林爽文的领导下,为反对清朝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而掀起了一次起义。这次起义有相当的规模,也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关于林爽文领导起义的材料,散见于中央档案馆所藏的台档和《台湾通史》《平定台湾述略》等,王良志先生曾经利用它们写成了《林爽文起义》一文(见《历史教学》1962年12月号),对起义的情况基本上交待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