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与积石冢群发掘简报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存是在1981年文物普查中发现的。1983年,经试掘进一步确认这一遗存的石棺墓地为积石冢性质,在附近山上调查时又发现一处"女神庙"遗址,随即开始了抢救性的清理、发掘工作。现将1983—1985年的发掘成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上个世纪80年代,辽西发现五千年前祭坛女神庙积石冢群址。考古学家根据已经出土的大批文物推断,五千年前这里曾存在过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这一重大发现使中华文明史提前了一千多年。  相似文献   

3.
关于红山文化勾云形类玉器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军  栾兆鹏 《文物春秋》2001,(1):8-14,21
红山文化是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中最早被认识的一种文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红山文化祭坛、女神庙、积石冢的重大考古发现以及大量玉器的相继出土,不仅进一步证实了东北是我国远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而且为探讨我国古代文明起源提  相似文献   

4.
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金州新区的张家岚后山积石冢进行了发掘。该积石冢为单体积石冢,被严重破坏,冢内仅发现11个墓室,出土陶器、石器和玉器等。时代为小珠山三期至双砣子一期。  相似文献   

5.
赤峰地区红山文化遗址的分布较为普遍,但红山文化积石冢却鲜有介绍。通过对赤峰市喀喇沁旗发现的7处红山文化积石冢分布情况、地理环境及采集遗物进行详细介绍,对积石冢典型器——筒形器及其他实用器进行分析,比对与相邻地区的红山文化积石冢相互关系,探索与相关考古学文化积石墓的渊源,为研究红山文化积石冢、进一步探讨红山文化以及与周边考古学文化的关系等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6.
1987年7月24日,新华通讯社向全世界发布了一条重大的考古新闻:“辽宁西部山区发现5000年前大型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址。考古学家根据出土文物初步推断,5000年前这里存在过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这一重大发现使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消息传出,立即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强烈反响,一些中外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美术家纷纷来辽西考古发掘工地──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考察,他们兴奋地称这里是个: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西部山区是“红山文化”的发源地,而“红山文化”又是构成“北方古文化”的主要支柱。经1983年至1985年的多次试掘,在东经119°30′、北纬41°20′的地域内,发现了距今5000多年的大型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址。据1986年7月25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报道:“这一重大发现不仅把中华古史的研究从黄河流域扩大到燕山以北的西辽河流域,而  相似文献   

8.
在以往的考古报道和研究中,学者们多使用老铁山积石墓、将军山积石墓等遗址名称.经查,这两地点相距不远,而且积石墓相连成片①,同时有学者指出:"过去所谓老铁山积石冢,实际上是包括将军山积石冢在内" ②.因此笔者以为这两个遗址名称名义上指代的是两个遗址,实为同一墓地的两个不同称谓.为避免引起混淆,笔者建议将该遗址合称为老铁山·将军山积石墓.  相似文献   

9.
积石冢或“坛庙冢”三位一体的组合是红山文化的主要特点,其形制、性质、礼仪及创制理念直接影响了中国文化几千年,为中华礼制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创制了基础框架模式。因此,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说:“红山文化坛庙冢,中华文明一象征。”而庙、坛皆因冢而分化、析出,所以,在探讨中华文明起源的过程中,对冢的研究具有“行到水穷处”的源头意义。本文通过红山文化积石冢遗迹与后世帝王冢制的比较,典籍文献的描述以及近年来考古发现的综合研究,从而证明了红山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源流清晰,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0.
辽宁牛河梁第五地点一号冢中心大墓(M1)发掘简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7年9月18日,在清理牛河梁红山文化第五地点一号积石冢时,在积石冢的中心部位,发现了1座中心大墓(M1),遂对其进行了正式发掘,至20日清理发掘结束。现将发现情况简报如下: 一牛河梁红山文化第五地点东北直线距第一地点神庙遗址约2公里,系一略呈北陡南缓、有多处片麻岩露于地表的  相似文献   

11.
在牛河梁积石冢发掘所提供的层位关系基础上,分析出土陶筒形器的形态变化,建立牛河梁地区积石冢的整体分期方案,可以分为两期四段。在此基础上,结合碳十四测年以及与其他考古学文化的比较,进一步推定积石冢所处时期的绝对年代在距今5700~5100年之间。  相似文献   

12.
红山文化的“唯玉为葬”与辽河文明起源特征再认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牛河梁遗址的红山文化墓葬有许多引人瞩目的特点。只葬玉器,不葬或基本不葬陶、石器就是其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牛河梁遗址已正式发掘的积石冢共4个地点,它们是第二、三、五和十六地点。牛河梁第二地点(编号牛2)为多冢组合,东西一线铺开四冢一坛,一、二、四号冢都出有多座墓葬。一号冢(Z1)已发掘墓葬26座,它们的随葬品出土情况是:只随葬玉器墓14座,随葬玉器同时随葬石器墓1座(石器为石钺1件),无随葬品墓11座。未见有随葬  相似文献   

13.
一辽宁省凌源市牛河梁 ,是我国东北发现的重要史前遗址之一。自 1 983年开始发掘以来 ,以“女神庙”和积石冢群的发现 ,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1 986年由于考古学家发表的众多讲话和传媒的互动配合 ,形成了一个热点。以红山文化为基础而提出了“文明的曙光”的观点 ,把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导入了一定的误区。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积累 ,特别是牛河梁遗址又陆续出现许多新的论据 ,从考古学实证的角度来考察 ,使我们不得不去重新认识。这里可以牛河梁遗址及其新发现的事例 ,作为继续讨论的参考。二自牛河梁遗址开始发掘以来 ,通过发掘简报的公布和…  相似文献   

14.
辽宁阜新县胡头沟红山文化积石冢的再一次调查与发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3年10月底,我们通过对胡头沟红山文化积石冢的再一次调查与发掘,对该积石冢的全貌与结构有了翔实的了解,并新发现2座小型墓葬.  相似文献   

15.
徐昭峰 《考古学报》2019,(2):143-162
<正>目次一典型遗址二文化编年三文化辨析四文化谱系五交流与融合六余论辽东半岛南端指西起渤海东海岸、东至长海县的海洋岛、东北至丹东,南起黄渤海交界处的旅顺老铁山,北至瓦房店、普兰店、庄河与营口、鞍山交界的千山山脉一线以南。这一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可以追溯至1949年以前对老铁山积石冢、文家屯、四平山积石冢等的调查研究。1949年以后,发现了一系列相关遗存。具有编年意义的发掘是在1978  相似文献   

16.
辽宁牛河梁第二地点四号冢筒形器墓的发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第二地点经多年连续发掘,共揭露出6个大型积石建筑单元。以圆形祭坛为中心,其他5座积石冢丘分别排列其东西两翼和北侧。四号积石冢紧邻祭坛的东侧,是该地点中面积最大,结构也最为复杂的石筑冢丘,在它的南半部叠压有一片人工铺砌的碎石层面,其间分布多座形制特殊的彩陶筒形器墓。1989~1996年间在这里先后清理了6座此类形制的墓葬,因四号冢全部发掘工作尚未结束,现择其中3座(编号:89NⅡZ4M5、93NⅡZ4M6、96NⅡZ4M7)  相似文献   

17.
作为高句丽前期中期墓制的积石冢,分布于从鸭绿江及秃鲁江流域、浑江流域、清川江,直至大同江流域,乃至汉江流域。下面,按每一河川流域,以积石冢为中心,掌握古坟的分布状况;当然,在年代上也包括国内城、平壤城时代的古坟。  相似文献   

18.
辽宁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21号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89年秋季,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牛河梁工作站在牛河梁红山文化第二地点积石冢的发掘过程中,发现一座较大型墓葬,遂即做了清理,墓葬顺序编号为89N Ⅱ Z1M21。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夏家店上层文化与大连岗上类型积石冢和欧亚草原石板墓文化的关系,证明了岗上类型积石冢产生的变化应与石板墓文化向东南的输出有关。在相距如此之远的两种文化之间产生的交流与影响,萨满教文化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05年,对辽宁大连市土龙子4~7号积石冢进行清理。各冢均由数座长方形石砌墓室组成。墓室铺垫地石,再以石板、石块砌筑四壁,墓顶用多块石板封盖,墓室之上再积石堆垒。埋葬方式为多人二次或多人多次葬。出土遗物以陶片为主。冢群的年代应为庙山青铜时代遗址上层文化时期,距今约300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