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地面大了,所以欢度元宵节各地自有各自的玩法。比如在东三省及河北,一般以秧歌为主,而且分“步秧歌”、“高跷秧歌”、“寸跷秧歌”三种。步秧歌,即是东北城市街头常见的’由阿婆、阿伯们上浓妆、穿艳服,头上还插花的那种攻闹得意了年纪的“街舞”。而高跷秧歌则以辽南一带最具代表性,被人称作东北大秧歌。大秧歌集歌、舞、戏、杂于一体,由最初的渔、樵、耕’读等四伴相,发展到如今有人物有唱腔有伴奏的戏本表演。  相似文献   

2.
高志奇  闫莉莉 《沧桑》2013,(4):108-110
艺术的变化总是与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相适应,陕北秧歌作为陕北人民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娱乐形式,自然也会随着社会发展与时代要求发生相应的变化。陕北秧歌由走街型转向舞台型,由娱乐型转向欣赏型,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陕北秧歌的这种转向,是社会发展和时代所要求的,是陕北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所以,要以陕北秧歌文化变迁为契机,做好陕北秧歌的转向工作,努力建设陕北文化,把陕北建成一个文化的陕北。  相似文献   

3.
《文史天地》2010,(4):93-93
秧歌是流行于我国各地的民间舞蹈,历史悠久,宋代称村田乐。清人吴锡麒《新年杂咏抄》载:“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所扮有耍和尚、耍公子、打花鼓、拉花姊、田公渔妇、装态货郎、杂沓灯术,以博观者之笑。”我国民族习俗每年春节、元宵节等都表演秧歌。其特点是欢快、兴奋、红火热闹。因为流传地区不同而有陕北秧歌、东北秧歌、山东鼓子秧歌等几种不同风格的秧歌。  相似文献   

4.
江沛  薛云 《安徽史学》2022,(2):89-97
学界对延安时期新秧歌运动的认识,至今大多聚焦于秧歌剧本的改造及其工具性价值上,对从城市走出、粗具现代艺术修养的秧歌改造者的思想转变、认知变化、情感起伏关注不够。其实,陕北秧歌之所以能够实现从民间舞台到政治舞台的华丽转身,秧歌改造者为适应乡土环境和以边区政治文化要求所做的创作转向至为关键。在整风要求、下乡经历和战争与革命动员需求等因素影响下,秧歌改造者通过其现代艺术修养提升了秧歌表演中的民间艺术水准,增强了战争与革命动员的宣传水平,同时也接受了面向工农兵进行文艺创作的新立场和新观念。从这个意义上讲,延安时期的新秧歌运动既升华了民间秧歌,也塑造了秧歌改造者,是中共政治文化与民间艺术形式有机融合的极佳范例之一。  相似文献   

5.
泽州秧歌 也叫“高平秧歌”,因其流行于泽州府的大部分地区,又称“州腔秧歌”;又因仅以梆、板击节,无丝弦伴奏,故亦称“干板秧歌”。形成于同治初年以前,是由“地摊说唱”搬上戏曲舞台的。1945年,高平县成立秧歌剧团,排演《小二黑结婚》、《王贵与李香香》、《白毛女》、《王和尚卖妻》等现代戏。唱腔属板式变化体。 壶关秧歌 原名“西火秧歌”,是流行于壶关、长治、平顺一带的戏曲剧种。源于长治西火和壶关赵屋。约兴于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同治四年曾被禁演。清光绪末年,壶关石坡、川底、西关壁等十多个村组织秧歌班社,将说唱形式  相似文献   

6.
马文军 《神州》2012,(12):108
陕北秧歌是陕北地区独特的民间艺术,而独特之处就在于它起源于陕北地区悠久历史所孕育的丰富厚重的社会文化生活。这种源于草根阶层和最广大陕北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实践和区域文明、智慧的艺术样式,在文艺现代化的背景下已经会呈现出实用性和大众化倾向,或者说是一种回归和集中化。本文重点探讨这一变化。  相似文献   

7.
陆佳漪 《神州》2012,(34):202-203
延安的新秧歌运动是从1943年春节开始,红红火火的新秧歌在陕北闹了起来,一直到1947年解放战争时期,随着中共中央撤离延安以及鲁艺也向东北地区迁移,革命秧歌在延安的热度才慢慢地消退。在那时的延安,不论是学校、政府、工厂,还是群众,人们都会如火如荼的跳着秧歌,如今延安新秧  相似文献   

8.
秧歌舞和秧歌调是陕北民间的文艺形式,在抗战初期还不被人们所重视。正是1942年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才打开了这一民间文艺的宝藏,于是在陕甘宁边区出现了新秧歌运动。《回忆在延安时的新秧歌运动》一文是老文艺工作者李焕之对当时情况的回忆。  相似文献   

9.
怀梆唱腔中的板式结构为板式变化体,属于梆子声腔系统;旋律进行上起腔高于落韵;调式以异主同宫最为常见;唱词多为十字句和七字句,结构规整,琅琅上口。从板式、旋律、调式、词格四方面入手解析怀梆唱腔音乐,结合怀梆经典唱段,让人们在理性了解它的音乐特色的同时,直接感触其唱腔音乐魅力。  相似文献   

10.
《丝绸之路》2007,(7):59-61
洛川老秧歌 流传于延安地区洛川县城关附近。 洛川老秧歌是在农村流传的老秧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以扭为主,步伐较小,双膝颤动,脚跟拧地,上下起伏,近似一种地秧歌。给人以新颖别致、细腻优美、风格淳朴之感。  相似文献   

11.
民间舞蹈     
汉族民间舞蹈洛川老秧歌流传于延安地区洛川县城关附近。洛川老秧歌是在农村流传的老秧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以扭为主,步伐较小,双膝颤动,脚跟拧地,上下起伏,近似一种地秧歌。给人以新颖别致、细腻优美、风格淳朴之感。  相似文献   

12.
"东北"是中国的东北地区国土的总称,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以汉文化为主并融合了其他民族等习俗的多元文化。东北秧歌舞蹈是汉族民间舞蹈中的重要一个舞种,为了研究东北地区的秧歌,采用不同层面与角度来分析。本文拟选取舞蹈生态学角度来对东北秧歌进行研究和探讨,从而了解这一舞种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3.
一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人民群众革命斗争中涌现出来的领袖人物。他们来自人民,领导着人民。在他们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不约而同地与深刻反映着人民意愿的民间文艺结下了不解之缘。这种不解之缘,首先表现在老一辈革命家对民间文艺的热爱、关心和称赞。秧歌是一种起源于插秧、耘田等农业劳动生活的汉族民间歌舞形式。一九四二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对陕北原有的秧歌这一民间舞蹈形式加以改造,出现了许多新秧歌剧。延安时代,毛泽东、  相似文献   

14.
去年10月中旬,我随陕西文联的同志去陕北延安市的延川县开会,目睹了一次陕北秧歌的壮美与热烈。那天我们会议人员到达延川县,天已黑了,同志们大都饿了,下车后即吃饭休息。第二天,省文联的同志告诉我们,昨天晚上,延川县本是要用秧歌迎接会议人员的,只因为下雨,才改到今天晚上。天未黑,我看见延川县的街道上,有辆卡车的车厢里站着头顶系着羊肚手巾的汉子———陕北的汉子,他们很是剽悍,黝黑的脸盘,一身白色布衣,上身布衫外边套一件羊皮坎肩,有的还腰束红绸。车下,便有扭秧歌的男女云集了。这时,赶来看秧歌的人也非常多,男女老幼,像过年一样涌向县城唯一的中心广场。我的心情便也激动起来,很想尽快一睹陕北秧歌的风采。锣鼓骤响,只见延川县贺家村的秧歌队,紧随一辆卡车走进广场。卡车上的人锣鼓伴奏,贺家村秧歌队的男女分成两列,男的手中均打着花伞,伞是镂空的,彩色的,伞边儿流苏垂垂;女的身着一身绿,腰束红绸,出水芙蓉似的窈窈窕窕,两只手里均拿着红绿绸扇。这两支男女秧歌队,就在广场上扭了起来。令我惊奇的是,他们扭秧歌的脚步跨得特别大,两手肘上下摆动的幅度极宽。男子手中的花伞,在空中随着身体手臂的晃动上下摇晃,好像要戳了天去,又一个下扎,空中便飞起只...  相似文献   

15.
铁岭县东南部的白旗寨乡流传一种传统地秧歌,很受当地群众欢迎。旧时每逢农历正月十一日至二十一日,各村都要扮秧歌,所扮人物有“沙公子”、“渔翁”、“白蛇”、“青蛇”、“许仙”、“傻柱子”、“阔大爷”、“小老妈”以及持棒者、持霸王鞭者。演出前要先拜庙以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再到大户人家“拜门子”,进行表演。表演形式是以大场为主,扭各种场子花。(陈图),如“龙摆尾”、“半边月”、“剪子股”、“十字梅”、“套连环”、“盘肠”、“万字”、“四面斗”、“八面风”、“五朵梅”、“编蒜辫”等,边种阵图所需演员较多,故一股秧歌队少则六、七十  相似文献   

16.
香玉 《神州》2014,(1):46-49
<正>"扭秧歌,没有丑,不如调头回家走"。满族秧歌以丑为特色,是满族民间艺术中最通俗、最普及的民间舞蹈。满族秧歌因以一种动态的方式反映八旗制度、兵民合一的艺术缩影而独具价值,它是我们研究满族民间风俗鲜活标本。  相似文献   

17.
浙江是秧歌大省,文章借助“口头程式理论”,以《中国歌谣集成·浙江卷》收集的秧歌词为对象,对浙江秧歌词作一文本分析,以解释浙江秧歌创作的规律,提供理解浙江秧歌的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18.
从清代陕西地方志等史料的记载来看,马铃薯引种陕西的主要路径大致有三:从东南沿海地区引入秦岭北麓山地;从川鄂地区引进陕南;从内蒙等地引种至陕北。受人口激增和马铃薯优良遗传特性等要素影响,清代马铃薯在陕西的传播范围相当广泛,在关中、陕南和陕北的高山冷凉地区及陕北沙地都有分布。在秦岭山区,马铃薯传播范围最广、社会接纳程度最高,逐渐从杂粮发展成为山民的主食之一,其它功能亦得到有效开发;在关中边缘山区,马铃薯也常常被用作备荒之重要杂粮,在平原地区则是利用"隙地"开始作为菜蔬和杂粮有所种植;在陕北,种植日广,除了济荒之外,其蔬菜之用亦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受传统的饮食结构、马铃薯自身缺陷等因素的制约,清代马铃薯在陕西的种植区域以冷凉地区为主,但自清末而始,其种植范围迅速扩大,呈现出高下俱种之态势。  相似文献   

19.
吴恩泽 《神州》2013,(33):248-248
中国戏剧音乐传统的定义上分为文场和武场两种。文场,即是以丝竹管弦为主,主要是为演员伴奏唱腔,脱腔保调,同时还要演奏器乐曲牌,过场音乐。文场的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赋予各个剧种鲜明的特色。例如京剧的文场是京胡为主,我们一听到京胡的调子,马上就知道这是京剧。昆腔的文场是以曲笛,只要一听到曲笛那悠扬的音调,就知道这是昆曲。武场则是以打击乐为主,常言到,一台锣鼓半台戏,武场的主要作用就是牢牢掌握住了整本戏的节奏,演员唱腔的节奏,动作的节奏,使演员的唱、念、做、打,具有鲜明、强烈的节奏感。  相似文献   

20.
王建柱 《文史精华》2009,(12):53-56
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曾经参加过长征的总政治部主任肖华回顾他在长征中的真实经历时.创作完成了12首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长诗。随后,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的晨耕、生茂、唐诃、遇秋4位作曲家选择了其中的10首诗谱成了组歌。组歌分别描绘了10个环环相扣的战斗生活场面.并巧妙地把红军当年走过地区的江西采茶、苗家山歌、湖南花鼓、云南花灯、川江号子、陕北秧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音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