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辑佚学的性质对象任务内容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明以来,特别是清代以来辑佚工作十分活跃,辑佚文献层出不穷,久已成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和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辑佚学并未象校勘学、训诂学、辨伪学、目录学、版本学等学科那样早已被人们认知,研究专著各有多种,而“辑佚学”作为学科概念的出现及对其学科体系的构建,则是近十几年间的事情,故《辞海》、《汉语大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皆不收“辑佚学”。究其原因,长期以来“辑佚实践者虽多,研究者却少”,①而对辑佚学理论问题的探讨则更少。诸如辑佚学的性质、研究的对象、任务、内容、意义等理论问题几乎无人问津,成为辑…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创造的辉煌文化载体──浩如烟海的古籍,却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损失,遭致多次劫难,散佚极为严重。今存十余万种古籍中有相当部分属于辑佚本。例如五代以前的集部文献大多是后人的辑本,清代严可均所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都是从许多散佚文献中搜辑唐以前作家三千四百多人的作品,为古代文学和史学研究提供了第一手重要资料。因此,辑佚古书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特殊学问,又是整理研究古籍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可是多年来,古籍研究多侧重校勘训诂、目录版本方面…  相似文献   

3.
<陈留耆旧传>是一部记载古代陈留地区先贤言行的重要书籍,曾被唐刘知几定为"郡书"(<史通·杂述篇>)之首,可惜该书早已亡佚.后代对此书的辑佚,早在元代就有陶宗仪辑本,到清代有黄爽、杜文澜、王仁俊三位学者进行辑佚;当代学者刘纬毅、吕友仁二先生在前人辑佚成果的基础上,对此书进行了补辑,合计共得18人31事,相对前人的辑佚成果有明显突破.但笔者细考后发现,刘、吕二先生的辑文又均有值得商榷之处.故此次辑补,在前人的辑佚成果基础上,经过多方搜讨,共辑得22人33事.  相似文献   

4.
《南越志》是六朝时期重要的地志作品,为南朝宋沈怀远坐事徙广州后所撰,大约亡佚于元代。该书现有陶宗仪《说郛》本、《五朝小说》本、王仁俊《玉函山房辑佚书补编》、陶栋《辑佚丛刊》、叶昌炽《觳淡庐丛稿》、吴曾祺《旧小说》、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骆伟《岭南古代方志辑佚》等辑本,但以上辑本尚有遗漏待补。现存佚文涉及地理沿革、山水名胜、物产风俗、历史内容、传说故事,甚至具有小说化书写内容等多方面的记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以及浓重的文学性质。  相似文献   

5.
汤球对两晋十六国史书的辑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球在两晋十六国史撰述的辑佚与研究方面有突出的成就。他对诸家晋史进行辑佚与校勘 ,编撰《十六国春秋辑补》和《十六国春秋纂录校本》。汤球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辑佚大家 ,他收集了保存于各种类书、文史之注及其他书籍中两晋十六国史撰述方面的佚文 ,为我们今天研究两晋十六国史和整理唐修《晋书》 ,提供了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6.
《汉唐方志辑佚》纠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辑佚学是清代朴学兴起后成立的一门学科。我国古代书籍屡遭浩劫 ,遂有“十厄”之说。辑佚就是将古代散佚之典籍重新汇集 ,加以整理 ,虽残章断简 ,亦可窥其大概 ,尝鼎一脔 ,于学术文化功莫大焉 ;于学术研究即如王鸣盛所言“予任其劳而使人受其逸 ,予居其难而使人乐其易”① 。然辑佚之学并非材料之机械拼合 ,其中则贯穿着辑者对文献驾驭之能力 ,要求辑者有较高的判断、取舍及辨证之功力。同时辑佚学也并非孤立之学科 ,而是与辨伪、校勘之学紧密相联 ,所以必须有十分的耐心与细心。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 997年版 ) ,在收…  相似文献   

7.
《文献》2010,(4)
<正>《世本》是先秦时期的重要史籍,史料宝贵,价值巨大,可惜南宋以后原书就已亡佚不存,今仅有辑本行世。现存辑本咸出清人之手,共计十一种。1957年商务印书馆取其中八种合编排印,冠名《世本八种》。《世本集览》是《世本八种》所收辑本之一,但仅有原起、提纲、条例、目录和通论,并无正文,难称全豹。原书稿本今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本文拟对其基本内容、版本特徵和传播源流作一描述,以揭橥此稿本在研究《世本》和上古历史方面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澍为清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姓氏学研究的集大成者.张澍又是清代著名的文献辑佚学家,其所辑《二酉堂丛书》,文献价值极高,不但体例严谨,考证详实,具有鲜明的特色,而且承上启下,开启了晚清西北史地之学的兴起.张澍所辑《二酉堂丛书》对同时代人及后世影响也极大,藏书家几于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9.
清王谟辑《汉唐地理书钞》主要对汉代至唐代散佚的地理文献加以辑佚,是研究汉代至唐代历史、地理、文化、民俗等的重要参考文献。目前,该书最通行的版本是中华书局1961年影印本。研读该书,发现有一些讹误。兹结合相关文献加以考订,以求是正。  相似文献   

10.
甘肃汉唐之际纂修的方志大多散佚,虽然仅有部分为传世文献引存,但却具有极其珍贵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近百年国内外有关甘肃汉唐散佚方志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表现在存目稽考、佚志辑校、综合研究等方面。遗憾的是,每方面都有不足之处:存目稽考仅为考订题名、撰者、卷帙存佚及成书年代之作,并非辑佚校释之著述;佚志辑校方面均有失考之处,且有的未进行校勘整理;综合研究方面比较欠缺,成果很少。因此,甘肃汉唐方志的整理研究亟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1.
朱天助 《文献》2018,(2):46-56
通过辑录清儒辑补《郑志》六种,详录清儒批注内容,梳理各辑本传抄先后及其源流,可以发现,清儒辑佚《郑志》互相传录,故各辑本互为依傍。梳理辑本源流,也略见清初辑佚的经过。  相似文献   

12.
敦煌文书中的第四件《论语郑氏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隋唐以前为《论语》作注释的有几十家之多,其中以东汉经学大师郑玄的注本为最有名,时称《论语郑氏注》。隋唐以后,各家注本绝大多数逐渐失传,《论语郑氏注》也不例外。为了弥补这一损失,清人马国翰等潜心悉力搜辑失传了的各家注文,把它们收在《玉函山房辑佚书》里,其中《论语郑氏注》分量很少,大概还不及原书百一,使经学研究者十分惋惜。清末敦煌文书出土以  相似文献   

13.
潘明福 《文献》2006,(2):95-100
唐代墓志保存了大量唐人、唐代社会和唐代文化等方面的真实史料,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近年来,随着唐代墓志的大量出土,学术界对唐代墓志的研究广泛展开,唐代墓志在文献辑佚、校勘、考定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学者利用唐代墓志,作了许多积极和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许多令人可喜的研究成果,程章灿先生《唐代墓志中所见隋唐经籍辑考》(发表于《文献》1996年第1期)一文就是其中一项颇具价值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清代作家李文瀚的散曲集《味尘轩词余》曾被《全清散曲》辑编者所关注,但由于条件所限而未能被收入。笔者在国家重大项目《古本散曲集成》的文献普查工作中发现了原书,该书共收录散曲套数十五篇,其中有八篇可补《全清散曲》之遗,具有重要的辑佚价值。本文对这八篇套数进行了校点,对相关人物作了考证,并在此基础上对李文瀚的散曲创作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汤球及其辑佚成就郝继东曹书杰辑佚至清代鼎盛。汤球是清代中晚期专门以辑佚为业的学者;平生所辑以古佚史为多,是清代颇具代表性的辑佚书大家。然后世对其研究极为薄弱,至今未见有专论之文发表。本文试从其生平学业、辑佚成就及其影响等三个方面加以论述,以求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6.
曾育荣 《中国地方志》2015,(2):38-41,63,64
《寿昌乘》系南宋晚期寿昌军(今湖北鄂州市)方志,大致散佚于明清之际,清末文廷式自《永乐大典》辑出,后柯逢时刊刻文氏辑本,是为武昌柯氏息园刻本,此即"宋元方志丛刊"影印之底本。《寿昌乘》是唯一存世的宋代湖北方志,所载内容,如寿昌军沿革、军制与军学等,均仅见于此志,史料价值弥足珍贵。然而,该志的辑佚却未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漏辑、文字舛误与体例混乱三方面。翻检《永乐大典》残卷,可新辑出《寿昌乘》佚文四条,且可纠正文字传抄之误;分析辑本纲目间的层级与隶属关系,则能恢复此志体例原貌。  相似文献   

17.
六朝私撰地志虽散佚严重,但现存佚文数量依然可观。从元代开始,诸多学人便致力于六朝私撰地志的辑佚工作。近30年来,关于六朝私撰地志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且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的研究侧重于辑校、考证的延续与史料价值的开掘;21世纪以来的研究发生了从辑校、考证为主到文献辑考、文学研究并重的转向。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六朝私撰地志的研究依然有较大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南朝宋邓德明《南康记》,是成书较早的江西地志,应撰于刘宋元嘉中期,大约亡佚于宋元之交或元代。今《南康记》辑本有涵芬楼《说郛》本、宛委山堂《说郛》本、《汉学堂知足斋丛书》本及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本。4种辑本,或不著作者,或未明出处,或误辑、漏辑。今存邓德明《南康记》佚文32则,其中所载南康地区之山川地貌、物产资源,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所蕴含道教思想的内容、民间传说以及山水描写,又具有较强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19.
本对中华书局《唐宋史料笔记丛刊》本《大唐新语》所辑佚加以辨证,考证其时代与《大唐新语》成书年代不合,属于误辑。  相似文献   

20.
清代诸多学者在方言材料的辑佚工作上用力尤勤,无论在方法上还是材料的可信度上均较其前代取得了较大突破。但依然存在一些诸如辑录材料尚多遗漏,往往随得随录;未审源书体例,考订不精,以致往往误辑;版本未必尽善,多见文字舛夺讹误;对引书来源和卷次的信息交代不够完整准确等不足。对此建立充分认知是更好地利用清人方言辑佚遗产的重要前提。在此基础上,对前人成果充分借鉴,全面校勘,详尽补苴,科学编次,是新时期方言材料辑佚工作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