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克梁 《旅游纵览》2013,(8):287-288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宜昌文化和旅游业资源丰富,但文化与旅游融合不够,必须通过培育文化旅游新品牌、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在体制和机制上进行深度融合,使之成为宜昌支柱性产业。文化与旅游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既有助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为此,笔者对宜昌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进行  相似文献   

2.
郑国诜 《旅游纵览》2022,(14):131-134
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对弘扬红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红色旅游、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福建省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影响力大,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势头良好,但还存在参与主体协同不足、创新能力发挥不足、融合深度广度不足等问题。促进福建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要树立务实理念,完善内外环境,挖掘隐性资源,着力技术应用,重视人才培养,落实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祝诗语  李宇 《旅游纵览》2023,(19):170-172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与“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指示精神,是推进红色文化发展与加速冰雪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新征程。本文首先探讨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旅游资源概况,包括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其次分析大邑县红色文化与冰雪旅游融合发展现状,再次论述大邑县红色文化与冰雪旅游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加强区域协调合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培养红色冰雪旅游产业人才等解决措施,以期为大邑县红色文化与冰雪两大特色融合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是缺乏生命力的,这决定了二者在融合上存在的必然性和可能性。旅游的优势是市场,文化的优势是内涵,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之一,也是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探讨了作为文化资源大省的四川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提出对策,强调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既是四川旅游产业发展转型的需要,也是四川文化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绥化市非遗文化数量众多且种类丰富,推动非遗文化与康养旅游融合发展,不仅有利于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更能充实绥化市康养旅游的可利用资源.本文以绥化市寒地黑土非遗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分类情况为基础,提出绥化市非遗文化与康养旅游融合发展的6种模式和绥化市非遗文化与康养旅游融合发展的建议.建议绥化市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整合相关单位资源,打造非遗文化康养旅游精品,完善配套设施,给予政策与宣传支持,培养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6.
嘉峪关有关城、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黑山岩画、魏晋古墓群、七一冰川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并且是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的交汇点。因此,在如何发挥本地文化资源优势、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方面,具有十分有利的条件。本文具体分析了嘉峪关如何利用文化资源做好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旅融合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分析安徽省文旅产业融合现状,基于C-R模型,从资质性因素、核心资源与吸引物、支持性因素与资源、目的地管理等因素相互融合着手,探讨安徽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基本路径,以实现安徽省文化和旅游的高质量融合,建设更具有竞争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8.
张伟轶 《旅游纵览》2023,(3):173-175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当前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对于精神文化有了更多需求。因此,在居民的消费组成中旅游消费比重加大。人们对旅游需求的不断增多,对于旅游业产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将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相结合,已成为旅游发展的主方向,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同时对于地区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于陕西历史文化资源,分析当前陕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进而提出山西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的高质量融合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杨洋 《旅游纵览》2013,(6):134-137
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是昆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路径。基于昆明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现状,围绕建设区域性旅游会展中心、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和世界知名的旅游休闲目的地的发展要求,综合生态、文化、旅游三大资源,提出"4567"战略,即推进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与市场融合四大融合路径,建设五大示范基地,打造六大强势品牌,强化七大重点领域,以全面提升昆明文化旅游业的整体吸引力和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柳弯 《旅游纵览》2023,(13):129-13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非遗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着重要意义。非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要通过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增加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更要借助旅游开发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拓宽道路。因此,要深入分析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才能确定二者融合发展的路径。江苏省如皋市作为中国拥有丰富非遗项目城市的个案,有其独特性,但也具有大部分城市的共性,面临着文化挖掘、商品化、传播营销、观光体验等问题。本文以如皋为例,展开讨论旅游资源开发和非遗文化传承保护的关系,探寻更为合理的旅游开发模式,进一步推动非遗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解决其中问题不仅具有个案意义,也能够为其他地区的非遗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王婷婷 《旅游纵览》2022,(24):111-113+141
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其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工业+旅游”成为新时代业态融合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在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导的珠三角地区,发展工业旅游既保障经济可持续增长,又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并可以传承地方文化。广东省中山市是传统制造业发展高地,依托原有区域产业优势较早地开展工业旅游实践。本文分析了中山市现有工业旅游资源与工业旅游产品,并探讨中山市工业旅游产品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2.
非遗是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文化旅游资源,与旅游产业融合既有利于非遗的传承,也利于提升旅游目的地旅游内涵。河北省承德市是国际生态旅游城市,又是历史文化旅游名城,非遗资源与旅游产业融合影响着承德旅游业的发展。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调查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情况,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问题,提出承德非遗与旅游产业在空间、功能、产品、市场等方面深度融合,以期为建设新时代“生态强市、魅力承德”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赖声伟 《旅游纵览》2022,(20):116-118
文旅融合发展战略提出后,文化旅游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茶文化旅游也随之兴起。本文首先阐述分析江苏省扬州市茶文化旅游资源和发展现状,其次通过融合扬州旅游资源,探讨扬州茶文化旅游发展模式与策略,以期更好地推动扬州茶文化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4.
阆中地方文化众多且各有特色,旅游资源丰富,文旅融合形式多样。文章探究阆中特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优势、成就,以及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促进阆中文化旅游进一步发展的策略,即释放业界的创新能力、培育文旅消费新热点、提供多样化住宿服务、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等,以期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工作在阆中开创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韩霄  乔海燕 《旅游纵览》2023,(11):175-178
节庆活动是重要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文旅融合是振兴文化、提高旅游者文化获得感、实现旅游优质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节庆旅游得到了各地的重视。嘉兴市节庆活动众多,本文以嘉兴市为例,深入剖析当前其节庆旅游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文旅融合背景下嘉兴节庆旅游发展对策,旨在促进节庆文化与旅游产业更好融合。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博物馆旅游产业逐渐兴起,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不断成熟,如何将博物馆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相互融合逐渐成为了博物馆旅游的发展推动力。是一种息息相关的内在联系。因此重视博物馆的旅游资源的创新开发是非常必要,对博物馆旅游文化经营管理创新,对于实现博物馆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相互融合以及共同发展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7.
陈哲 《旅游纵览》2024,(2):155-157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乡村旅游日益成为大众的消费热点。但是当前乡村旅游发展中也存在文化资源利用不足、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为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挖掘乡村独特魅力,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本文以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的文旅融合为切入点,首先分析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意义,其次剖析我国乡村文旅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整合乡村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旅游产品;丰富乡村旅游活动,提升旅游体验感;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文旅品牌;构建文旅融合的产业体系,协同推进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打造文旅示范基地等有效路径,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清荣  张婷 《旅游纵览》2023,(9):149-153
作为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原中央苏区的核心区,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基于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积极探索实践红色文化旅游多元化发展,但与国内优秀红色革命圣地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基于此,本文首先梳理长汀县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情况,其次总结当地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再次分析长汀县红色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从文旅融合视角提出促进长汀县红色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为当地旅游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9.
刘鲁 《人文地理》2023,(4):148-155
多元文化视角是理解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渠道,文化比较亦成为旅游研究的共性思维。文章以北京怀柔渤海镇北沟村为例,探讨多元主体作用下旅游对乡村空间的重构作用,重新审视乡村旅游与多元文化的内在关联。研究发现,北沟村旅游发展受到基于不同文化的内外部精英的共同作用,本土精英的回流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不同文化性质的主体促进了乡村业态、空间组织和生活方式的转型。外来社会文化在与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协商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创新,形成具有中西文化结合特征的旅游空间。多元文化交流背景下的主体不断实践,在日常生活中实现多元文化融合,逐渐摆脱“我者”和“他者”的文化隔离。在共同诉求的驱动下,村集体、村民与外来经营者实现社会空间的融合,组成空间生产的“共同体”。研究以期为优化乡村旅游的组织形式、乡村资源合理配置和人地关系的协调提供策略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旅游资源的重要吸引因子,黄山市历史文化悠久,旅游发展强劲。本文分析了黄山市文化对旅游的促进成效,梳理了黄山市文化旅游当中文化与旅游融合度有待提高、文化旅游市场化发展有待提升、传统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有待创新等问题,提出重视政府规划引领、加快旅游平台建设、深挖传统文化内涵、做好相应人才储备等对策,旨在促进黄山市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