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二适先生,一名锡璜,号舒凫,江苏东台人,为当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与陈树人、马一浮、于右任等名士唱酬甚密。高二适先生为人磊落坦荡,刚正孤傲。1965年,我国书法界、学术界对《兰亭序》的真伪问题展开了一场争论。高二适先生对郭沫若先生关于《兰亭序》为“后世依托”之论独持异议,撰成《兰亭序的真伪驳议》一文。但慑于郭老的威望,无处敢于发表。毛泽东主席看到高文后分别致函章士钊、郭沫若两位先生,内有“……但争论是应该有的,我当劝说郭老……赞成高二适一文公诸于世”,“……笔墨官司,有比无好”等语,高二适的文…  相似文献   

2.
揭开《兰亭序帖》迷信的外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潜 《文物》1965,(10)
从郭沫若同志的文章《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发表以后,报刊上又相继发表了高二适、严北溟、唐风等先生的文章,对《兰亭序》的真伪问题进行了商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中国古代大书法家王羲之诞辰1700周年和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撰写1650周年。《兰亭序》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现今流传的是唐代及其后的临摹本,真迹何在?迄今还是个谜;而在1965年由郭沫若著文引发的《兰亭序》真伪之辩,由于毛泽东的关注和干预,更是轰动一时。  相似文献   

4.
关于王羲之《兰亭序》真伪,迄今仍是一个争论不休、没有解决的学术问题。回想起来,兰亭论辩出现于本世纪60年代,这一场学术争鸣活动,因为有郭沫苦的参与、毛泽东的关心,以及当时学术界、书法界甚至政治界的普遍关注而成为当时一个重要的事  相似文献   

5.
《兰亭序》墨迹是怎样从佛寺进入宫廷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亭序》墨迹为何从佛寺进入官廷是《兰亭序》流传过程中最令人莫测真伪的事件,作者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爬梳,对这一在书法史具有重要意义的史实作了深入而令人信服的考证。  相似文献   

6.
《驳议》的商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二适先生的《兰亭序的真伪驳议》,我仔细地阅读了不只一遍。《光明日报》七月二十三日的铅印,我仔细地阅读了。《文物》第七期影印出的手稿,我也仔细地阅读了。《驳议》的发表是值得欢迎的。对于学术问题,高先生肯把不同的意见提供出来,进行讨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代史学大师和杰出诗人,郭沫若与《光明日报》的关系可谓源远流长,且引发了诸如评价曹操和武则天、评论《再生缘》、辨别《兰亭序》真伪等有广泛社会影响和学术价值的争论,与毛泽东的诗词唱和表达的是两人共同的政治激情,同普通编辑人员由密切交往而生发的友谊令人感动,这一切堪称学者和报纸合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8.
1965年6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发文,引康生、陈伯达言论,对传世名帖《兰亭序》真伪提出质疑。此论一出,一片哗然,但多不敢言。唯江苏省文史馆馆员高二适撰文给予驳辩。在毛泽东"笔墨官司,有比无好"的最高指示下,一场震惊全国、影响深远的"兰亭论辩"拉开序幕。然这场轰轰烈烈、声势浩大的论辩,最终却在"文革"的号角声中草草收场……40多年后回眸这场论辩,我们仍不禁掩卷深思。  相似文献   

9.
《兰亭》临本 赵孟頫的临、跋《兰亭序》,从文献上看,单独的《兰亭》临本最多,问题也最复杂,大致可分三种情况:一、从记载便基本上可断定为真迹的。二、需见原迹才能辨别的。三、不见原件从著录也可判断真伪的。  相似文献   

10.
金丹 《东南文化》2001,(7):57-61
阮元是书法史上真正意义上否定《兰亭序》的第一人,阮元否定《兰亭序》的思想渊源及动机,是以否定《兰亭序》来动摇二王在书法史上的权威地位,为在二王之外另辟新境寻找理论支撑。他的兰亭观始终与南北分派及碑学思想交织在一起,成为他书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阮元否定《兰亭序》的论据虽然不足,但却为清代碑学的兴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世纪60年代中期,围绕世传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所书《兰亭序》之真伪,掀起了一场学术大辩论。它将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特殊文化现象和中国书法史上的重大事件被载入史册。  相似文献   

12.
郭沫若同志在《文物》杂志一九六五年第六期发表了《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一文后,引起了各方面的关心,有赞同的意见,也有不赞同的意见。我虽然不是书法家,对中国书法史没有深刻的研究,但在这次学术争论中,也愿意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永和九年,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留下了著名的《兰亭序》。一千多年来,我国学者对其关注从未间断过。兰亭真迹已不存,仅留下摹本和刻本,摹本少,刻本杂,最有名者数定武。唐兰先生认为现存最好摹本"神龙兰亭"为伪本,其作假的底本是"笪氏宋拓神龙本",此说影响大,但由于唐兰先生未找到"笪氏宋拓神龙本"这实物证据,故其观点未被当今权威接受。本文作者在唐兰先生论证的基础上不断研究、探索,竟意外发现了苏州过云楼秘藏的"笪氏宋拓定武本",其质量之高,令人叹为观止,在对其考证、分析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其至高无上的价值。本刊上期刊登了作者关于"《兰亭序》现有版本情况""唐兰先生《神龙兰亭序辨伪》"两个方面的论述,并引出最新发现的"笪氏"宋拓"定武兰亭"五字未损本,并对该拓本作了简单介绍。本期将继续对该拓本进行鉴赏。  相似文献   

14.
1965年,郭沫若发表文章,推断《兰亭序》为赝品,并非王羲之的作品。高二适对此不以为然。高文经章士钊推荐到达毛泽东手中,又在毛的直接过问下得以公开发表,引起全国学术界的关注,学术争论逐渐深入。然而,就在此时,形势突变,毛泽东、郭沫若态度都有改变,而章士钊也感觉到“气候”有所变化,他的秘书把本打算发表的文稿从《光明日报》撤回……  相似文献   

15.
周铮 《收藏家》2002,(5):21-23
本刊总第64期对《张猛龙墓志》在日本露面,日本金石学家去年携该志拓片来中国寻访认证一事作过报道。消息披露后,引起部分爱好金石碑志读者的关注。由于该志非科学发掘品,对它的真伪认定存在着分歧。本期刊出的二文,代表二种看法:历博的周铮先生从碑别字、文献的角度考订该志为伪,长期在古玩界的马宝山先生以他的经验断该志为真物。  相似文献   

16.
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六朝古都,南京市博物馆是市立历史艺术类综合性博物馆,40多年来市博物馆一直负责南京地区古遗址,古墓葬的科学发掘工作.在发掘的数百座六朝墓葬中,有十多座墓葬出土了保存较好的墓志.墓志作为汉以后墓葬中出现的特殊文物,具有独到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当我馆考古人员于60年代中期发掘出《谢鲲墓志》、《王兴之夫妇墓志》时,曾轰动国内外,引起众多专家学者的极大兴趣.郭沫若先生率先发表《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发起兰亭论辨大会战.80年代初,我馆在栖霞山附近又获重大成果,发现了南朝《梁桂阳王萧融墓志》、《梁桂阳王妃王慕韶墓志》,再度受到中外书法界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推动了书法理论研究的深  相似文献   

17.
回忆高二适先生张尔宾“无焰残灯照楚骚,暗惊心迹上秋毫。行文涩似填驴卷,求纸珍逾拾凤毛。难得故人遥念我,了知退笔不辞劳。客来倘问临他兴,唯望书家噪一高。”这是章士铡先生奉酬高二适先生的一首诗,字里行间流露出章士钊先生对高二适先生真挚深厚的情感和对高二适...  相似文献   

18.
甄予 《文物》1965,(12)
《兰亭序》异文和《禊帖》书体,都有争论,这对中国文字史,特别是我国书体史以至思想史全有关系。我看,"序"也罢,"帖"也罢,可以用原作者的语言否定原作。我说这一序帖的本身就正是"虛诞"和"妄作"的典型。王羲之既撰文、又写帖,就有必要区别异文,分析思想,然后论证书体真伪。有例有则,不可不辩。  相似文献   

19.
金义文 《江淮文史》2000,(1):120-120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杨家岭毛泽东主席居住的窑洞里挂着一幅国画。这是沈钧儒先生的次子沈叔羊于1943年所作,画面上是一把酒壶,上书“茅台”二字,壶旁有几只酒杯,画上有黄炎培先生所题《茅台酒歌》:  相似文献   

20.
《文物》2014,(7)
<正>《定武兰亭序》吴炳本是收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一件著名的《兰亭序》传拓本,自元代以来,其收藏者历经郝天挺、吴炳、陈彦廉、许乃普等人。明代中期至清初,有人将吴炳本后的宋人题记以及吴炳部分题跋拆配挪移至《兰亭序》神龙本后。因此,存世的两种重要的《兰亭序》传摹本、传拓本均与元代人吴炳息息相关。然于吴炳其人其事,知者甚少,今略作考索,或对深入研究《兰亭序》吴炳本与神龙本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