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广西明代怀远古城始建于万历十九年(1591年),历代兴革修葺几经变迁,其情形在旧志、碑刻等文献中多有记载。本文以旧志为文献线索,结合碑刻等相关史料,亲自踏勘古城,与现存遗址一一进行文献勘比印证,厘清古城自始建至晚近城池建设的阶段变化。  相似文献   

2.
许爽 《福建史志》2006,(1):28-32
福州是福建省历史上最早建立的一座古城。据考古证明,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时器时代,这一地区已经有人类活动。到距今2200多年的西汉时代,闽越王无诸在此建立了第一个城池,称冶城。自冶城起,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福州城市空间不断变迁,城市规模日益壮观。  相似文献   

3.
旧志"分野"考--评古代中国人的地理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野”是旧志编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天象星宿与疆土州国的对应,是古代中国人的一种地理化观念。以星宿定位州国的宇宙观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有众多记载,被赋予特殊丰富的内涵,对研究古代中国的历史地理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4.
陕西韩城是我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韩城城池建设历史复杂,曾有数次城址变迁和多处并存城池。基于历史地理的研究方法,厘清了韩城一带故城城址变迁的历程。分析城址位置与地形地貌山水环境的关系,韩城故城城址的变迁清晰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城市选址科学的日臻成熟。今韩城古城城址的自然环境格局正契合了我国古代城市理想的风水环境意象,典型地符合良好城址选择风水意象中的龙、砂、水、穴诸要素,韩城古城风水选址的意象正是韩城最重要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价值之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城市历史形态学中康泽恩学派的研究思路出发,以上海老城厢,即上海旧县城平面格局的复原与长期演变考察为目的,尝试整合利用近代早期的大比例城市实测地图、明中叶的城市古地图、明清方志中留存的宋元城市形态相关记录这3种资料,重点考察中古以来上海城镇平面格局中的街道及街道系统、建成区地块集聚形态这两个主因素的具体演化历程,进而获取若干不同时间断面较为清晰的复原方案,并藉以追溯上海城镇形态的长期变迁历史。同时,通过本案例的研究,探讨江南乃至我国城市历史形态研究中特征要素的提取、长期变化的规律及变化速率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西宁至拉萨道路是青海地区交通网中的主线,近代西宁至拉萨道路(青海段)分布格局的变迁代表了青海地区历史时期道路分布格局变迁的一般规律。基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1935年《青海省三十万分一图》的数字化成果,结合其他时期的资料可复原出清初至1954年近三百年青海地区西宁至拉萨道路分布格局的变迁过程。驿站制度裁撤导致的清代官道系统崩溃,新式交通工具带来的新交通体系和民国时期青海地区的开发活动是近代青海地区道路分布格局变迁的三大驱动力。清至民国西宁至拉萨道路(青海段)分布格局的变迁,表现出历史时期复杂地形条件下道路分布格局易受多变的人文要素影响的特点。基于丰富实测地图资料的近代道路复原是准确复原古代道路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古代襄樊城市变迁进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观点认为,襄樊古城缘起于西周晚期仲山甫封樊,但本文运用最新考古发现结合文献资料进行考证后认为,古代襄樊城市的源头为至少西周中期建都于今樊城西北的古邓城,并详细分析了襄樊城市发展史上三座古城邓城、襄阳城、樊城的变迁进程,阐述了古代襄樊城市变迁与政治、军事、地理形势变化的密切关系,从而揭示出古代襄樊城市从"一城独镇"到"双城并雄"、"三城竞秀"、"南城北市"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8.
旧志数量众多,需求广泛,编纂质量不一。对每部旧志均进行标点、排印整理,既无此必要,也不能满足使用者量的需求。所以影印是目前旧志整理出版中使用最广的整理方法。但是,影印本旧志底本来源不清、版本不明、校勘不精、整理不规范不仅不能达到存真复原的目的,有的甚至会误导研究者使用错误的资料和信息。所以,对目前出版的纸质和电子影印本旧志作一全面梳理,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思考旧志影印的规范化,对旧志影印的出版和旧志的深入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陈泽泓 《中国地方志》2013,(1):36-38,3,4
通过考证广州市黄华路一座清式建筑物究竟是清代广东钱局还是普济院的官署,表明正是通过查用旧志中的地图以及志书中的记述得到明确的答案,反映旧志中地图古为今用的可贵作用,更反映志书资料在历史研究、服务当代社会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开元寺南广场遗址位于正定古城内开元寺的南侧,是一处跨越晚唐至明清时期的古代城市遗址。2015年12月至2016年4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该遗址展开考古勘察工作,发现了开元寺寺庙建筑系统、晚唐五代城墙系统和唐宋至明清时期居民生活系统三个遗存系统,还出土了众多的珍贵文物。这一发现为研究正定古城布局和功能变迁,探讨唐宋以来华北平原城市历史和居民日常生活提供了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1.
西宁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榕 《攀登》2001,20(5):80-84
面对新世纪以及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西宁市要重新确立城市定位,以建设黄河上游生态城市和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为目标,高起点、高标准搞好城市规划,塑造高原城市新形象,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扩市提位战略、科教兴市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力争把西宁建设成青藏高原重要的交通通讯中心、商贸流通中心、科技化中心、经济与技术开发中心、优势资源精深加工中心、商住休闲中心和青藏高原生态建设、旅游开发的基地。  相似文献   

12.
古代的史料和世界古代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我国史学话语中,没有英中的“献史料”(Documentary sources)和“学史料”(Literary sources)的区别。我国现代世界古代史和中国古代史作中常常提到的“献史料”(literature),实为非献史料(Non.documentary sources)和献史料的混称,其中主要是指古代史家的述,如希罗多德的《历史》、李维的《罗马史》、狄奥多洛斯的《历史集成》等。这种模糊的提法使得不少古史工作误以为主要以学史料为内容的各种古代典籍便等同于第一手史料(First hand or primary sources)或原始资料(Original sources),只要自己的论依托于古  相似文献   

13.
姑臧城经前凉张轨扩建、张寔修灵钧台、张骏筑南城后,于354年前后形成了五城布局。五城分别是匈奴城、东苑城、西苑城、北城、南城。东、西苑城又可分别简称为东、西苑。张轨修筑的宫殿与灵钧台、闲豫堂、南宫等建筑物均位于匈奴城内,张骏修筑南城后将此部分改称北城。南城又名中城,通过广夏门与北城相连。张氏扩建姑臧城主要是为了安置涌入河西的人口、加强宫殿守卫、彰显执政者功绩。五凉时期姑臧城最大的特点是"拟中夏"。姑臧城门命名可能影响了北魏平城。  相似文献   

14.
中国商周时期已大量使用宝贝,将它们作为货币和财富。这些产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暖热地区的海贝,是如何传到黄河流域的?本对此作了探讨,认为主要有三条搬运路线,并列举了考古发现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Much practically orientate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s marked by a polarity between functionalist abstraction and ahistorical normative discourse. This paper seeks to bridge the divide between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 through a case study of New York City's water supply. Current processes of socio-economic restructuring are leading to negative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obscured by a failure to extend analysis beyond limited temporal, spatial or sectoral scales. Insights from regulationist theory show that a combination of fiscal, political and other developments are bringing about a wide-ranging reformulation of existing patterns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service provision in the city. The power of the state is being radically diminished in relation to the power of capital and a plethora of different interest groups. A relatively simple centralized model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is being transformed into a complex decentralized pattern involving the emergence of new approaches to urban governance. Further research is needed on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capitalist accumulation an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t different spatial scales in order to link New York's changing role within the global economy to the declining political legitimacy and fiscal capability of the state to play an extensive role i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