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全国商会联合会、上海市商会、南京市商会、北平市商会、天津市商会、青岛市商会、广州市商会、各省商会联合会,并转各县、市商会均鉴:报载日军在芦沟桥挑[衅]事件,再接再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具有现代意义的投票选举制度虽然率先在清末的民间工商社团商会中实行,但各地商会的具体实施过程却并非同步进行。上海、苏州等商会正式成立后即开始制订并实行这一制度,天津商会则在清末坚持采用"公推"的方式推举总理、协理和会董,没有真正实施"票举"。到民国初期,天津商会依然认为"公推"优于"票举",直至明定商会必须实行投票选举制度的《商会法》公布之后,天津商会还希望政府"准予特殊办法,仍行公推"。但实施"票举"在当时已是大势所趋,1918年天津商会也在章程中拟订了投票选举制度,并由此进入"票举"会长和会董的新时期。自清末至民国时期天津商会从"公推"到"票举"的曲折演进历程,说明在选举制度的建设中,天津商会的领导人在思想认识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都偏向于保守,不仅自身缺乏创造性的举措,而且很少主动借鉴和学习其他商会已有的投票选举制度,这种现象也表明了清末民初各地商会对现代投票选举制度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3.
付火水 《沧桑》2009,(5):19-20
本文以《景德镇商会总会己酉年报告书》为依据,探讨景德镇这样一个内陆传统手工业商业城市商会成立初期的主要活动内容及方式,以考察早期商会的功能和历史作用,展示景德镇商会的地域特点。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的日伪忻县商会档案非常丰富,保留至今,尚未为学界关注和利用。本文主要依据此档案,以忻县商会为个案,考察当时日本对华北工商业经济统制的纵向体系、实施状况,分析该时期忻县商会与统制经济之间的关系,探讨日伪统治下地方商会的复杂角色,以期丰富沦陷区社会经济和商会史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青海省异地商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异地商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促进异地商会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对商会的早期认识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振强 《安徽史学》2004,12(2):52-60
商会作为"舶来品",是西方商业文化、制度文明的一部分,近代中国对它的认识有个过程.且认识的角度也多种多样.本文通过对1904年中国商会诞生以前的商会早期认识进行考察,认为有从官办商会、官督商办商会、商办商会;有从保伸商权、开展"商战",有从倡导地方自治,有从维持清政府统治等角度去认识商会,涉及到商会的开办方式、组织系统、营运程序、功能作用等诸多方面,进而分析了此时期中国时商会的认识所具有的特点与社会背景,指出这些认识对当今新兴商会不无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清末各地商会诞生之后,商界有识之士又意识到应该使"会与会联合而成大会"。1907年和1909年上海商会两次发起召开的商会讨论会,都曾商议成立华商联合会事项,并设立开办处负责筹备工作,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实现。民国建立后,上海、汉口商会继续推动华商联合会的成立,并于1912年在全国临时工商会议举行期间接连召集商会代表商讨相关事宜,通过了全国商会联合会章程,呈请工商部批准立案,终使全国性商会组织得以正式成立。全国商会联合会的筹设与成立,体现了商人合群思想与自我认同意识的不断增强,在近代中国商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与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 推向海外的商会网络 1   (一 )分布情况190 4年制定的商会简明章程促使国内各地商会纷纷成立。在清朝最后的 10年里 ,它几乎推广到有县制存在的全国各地。由于激烈的社会变动和经济活动的广泛化 ,工商业者抱有了对于社会经济秩序完整的希求和统合工商业者自身的愿望。因此 ,自国外移植过来的商业会议所 (商会 )体制很快就配合了他们的要求 ,而中国的商会迅速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基层部分。笔者认为 ,可称为“内发型发展”典型的中国民间商会 ,除了具有“总商会”、“商会”并存的双层机构、以“全国商会联合会”作为常设领导机关完备的全…  相似文献   

9.
在商会与政府的交涉之中,税收向来为重要议题,商会的抗税与减税行动在研究中也广受关注。本文讨论的不是商会如何抗税,而是其在沦陷区的税收体系中处于何种角色。在天津沦陷后,日本占领当局及地方维持机构仍然看重商会的组织力,并企图强化之为经济控制及殖民统治服务。在税收层面,天津承继战前税制以为财政之税源根基。在战时的所得税、营业税的征稽过程中,商会在反复呈请减税、维护集体协商权、参与营业税代征等方面有突出表现。显示在商会经过改组而为亲日商人掌控的情况下,商会之自治性及权威性大为削弱,但受商人利益及会员民意之驱动,仍尝试在协征过程中寻求减负时机。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商会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将对近现代的商会模式和商会职能进行一系列的探讨,使其重要性更加广泛的被人知晓,进而促进其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近代中国林林总总的各类新式民间社团中,商会存在时间最长,也最为普及,社会能量与影响格外引人瞩目。其原因在于商会系由具有经济实力之新兴工商业者组成,并且建立了全国性商会、省总商会、县分会、镇分所这四级组织系统,网络遍及各大都市与中小城市乃至为数众多的乡镇。而经由这一独特组织系统建立起来的"联动"机制,则是商会具有"登高一呼,众商皆应"之巨大号召力,能够在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开展一系列大规模活动并产生显著影响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商会维护自身合法社会地位和权利行之有效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论早期天津商会的性质与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商会是近代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的商会诞生于庚子事变前后,至建国初年为党所领导的工商业联合会取代为止,共存在了半个世纪。保存于天津市档案馆的《天津商会档案全宗》,是目前仅存  相似文献   

13.
一、遵义商会的沿革和人事演变 1900年(清光绪26年)面临复灭厄运的清王朝,为了苟延自己的统治,仿效西方设置了商部(后改为农工商部),并颁布《商会简明章程》,全国各大城市纷纷筹组商会。光绪末年,遵义县商会经过长期酝酿,至民国初年,由地方绅士黎虚府任第一任会长。它的基层当时只有盐帮、纱帮、匹头帮等少数自发形式的商帮。组织松散,会务自理,不受地方政府节制。 1917年李镜泉任第二任商会会长,经他募集资金,与当时的遵义电报局合建四合院房屋一幢(在今市工商联所在地),三十年代中期商会会址被军阀侯汉佑占用作警察局。商会租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商会组织是一个维护工商业主利益的社会团体,以“联合各业、振兴工业、齐一商志”为宗旨。商会组织在民国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作为这一时期商会活动的历史记录——民国时期商会档案,以其保存完整、时间跨度长、涉及地域广、案卷数量多、内容丰富等特点,在整个民国档案中占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商事裁判与商会——论晚清苏州商事纠纷的调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商事裁判与商会——论晚清苏州商事纠纷的调处马敏随着近代中国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商业社会转型,大量的商事纠纷逐渐构成为城镇民事诉讼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商会档案为我们研究这些纷纭的商事纠纷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本文拟利用晚清苏州商会档案中大量的商会...  相似文献   

16.
商会     
《贵阳文史》2011,(1):48-49
聚"商""会"从隋唐时初兴的同业行明清时日渐繁盛的会馆,从历史上曾有的商帮时代今天业已成熟的商会文化,他乡遇故知的感上商会聚沙成塔;血脉相连的精神让商会聚水成涓。  相似文献   

17.
民国期间,新疆的商会组织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会为促进工商资产阶级的利益,采取了种种措施,进行了各类活动,以推进新疆的工业建设。史实表明,商会的措施与活动对推进民国新疆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商会史研究之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一 前  言中国近世历史上的商会 ,指按照官方有关法令成立 ,在政府与商人间扮演中介角色的各行业商人集合团体 ① 。 1 949年前 ,商会这种法定的商人组织形式遍布中国各地 ,成为当地工商界的主要代言机关 ,亦是政府对商人进行管理的重要凭借。1 949年后 ,商会经常被当成大资产阶级与买办阶级盘踞的组织 ,受到主流媒介的严厉批判。各地商会组织亦被政府接收并改造成“中华工商联合会” ,“商会”遂成为历史名词。 1 980年代末 ,尤其是 1 990年代以后 ,随着对外开放政策与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 ,“商会”的组织形式又被官方与民间所采用。据…  相似文献   

19.
朱兰兰 《民国档案》2006,(2):126-132
商会是中国近代产生的一种新型资产阶级工商业社会团体,在近代历史的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它在社会活动中产生了大量的档案资料。随着历史的发展,相当数量的商会档案流传至今。本文主要论述了近代商会档案的分布和特点,以展现近代商会档案这一专题历史档案资源丰富的内容和价值,为其能够更好地提供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初商会史研究的兴起,是辛亥革命与资产阶级研究中探讨新视野、新思路的结果,章开沅先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对商会史研究率先予以大力倡导,具有开创之功。随后使商会史研究从附属于辛亥革命史的一个部分,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独立领域,主要得益于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现代化理论与方法,继而又运用公共领域、市民社会理论考察和分析商会,不仅推进了商会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化,而且还使"国家与社会"这一理论分析框架逐渐广泛运用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更多领域。近30余年商会史研究的发展历程表明,学术研究的拓展深化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史观指导下不断进行创新,同时也应避免在借用当今西方新理论与方法的过程中出现生搬硬套与削足适履的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