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解六合     
六合,地处长江下游北岸,位于十朝古都南京之北,人们俗称六合是南京的北大门。2002年4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政府批复同意,南京市江北行政区划实施大调整,其中撤销大厂区、六合县,设立六合区。根据批复,用“六合”作为新区区名,主要考虑“六合”名称含化底蕴,历史悠久,  相似文献   

2.
竹镇的传说     
竹镇,距离六合县城约30公里左右。据县志记载:南北朝时称士林,曾有13个省的人氏聚集于此,并书有“士林古境”的匾额立于街头,十分引人注目。镇内原有士林馆。竹镇集古名竹墩,避守庙讳,更今名。竹镇,堪称六合西北部的重镇,是苏、皖两省三县(六合、来安、天长...  相似文献   

3.
血浓于水的乡情──记爱国爱乡的台湾企业家章仕金先生文谷天与六合县湛淮田副县长商量关于捐献仕金学校实验楼问题(右第一人为章仕金)一1996年4月9日,在南京市六合聋哑学校简朴的会议室里,六合县的有关人士陪同爱国爱乡的台胞章仕金先生和夫人章肖峰,在聆听校...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方志》2008,(8):51-51
《雨花石志》编纂工作于2007年底全面启动,现正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雨花石资源、雨花石收藏、雨花石文化、雨花石产业等方面的资料。雨花石最早产于南京六合城东郊的灵岩山,为我国八大观赏石之一,被誉为“天赐国宝、中华一绝”,有“石中皇后”之称。作为雨花石的主产地,南京市六合区将于2008年申报“中国观赏石之乡”,《雨花石志》的编纂是申报工作的一项配套工程。为此,六合区专门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牵头,区委宣传部、区志办等部门组成的编纂工作委员会,并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参与,推进该书编纂工作。  相似文献   

5.
1980年7月,江苏常州市电讯器材厂建造住房时,出土一方铜铸官印。铜印通高3.8厘米。印略呈长方形,长5.3、宽5、厚1.2厘米。板纽委角,素面无孔,高2.6、厚1.3厘米(图一)。印面阳文篆书"方山县酒税务朱记"(图二)。印背纽两侧自右至左分两行浅刻阴文楷书"崇宁三年四月少府监铸"。"方山县"历史上有二处:一在今江苏省六合县东仪征县之西。《隋书·地理志》载:"开皇四年(584年)改尉氏曰六合,  相似文献   

6.
六合宋城     
宋城墙在六合县城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鉴于战争、灾害等原因导致典籍缺失、文字讹舛,历代《六合县志》在宋城问题上均语焉不详,导致后人只能窥其冰山一角。一、筑城宋朝六合县城墙建设分三个阶段,即绍兴、乾道、绍熙及嘉泰三个时期。第一个阶段:绍兴元年(1131)至隆兴元年(1163)。  相似文献   

7.
毕沅(1730—1797),清代江南镇洋(今江苏太仓)人,字纕衡,一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一甲一名进士。他毕生的重要活动,基本上与乾隆后期相始终。自乾隆三十一年(1766)奉调甘肃,出任地方官吏,历迁陕西按察使、布政使、陕西巡抚、陕甘总督、河南巡抚、山东巡抚、湖广总督、兵部尚书。  相似文献   

8.
最近,在成都某报上刊登了一篇都江堰市灵岩山藏经洞发现唐僧取回的经书的消息,引起了社会群众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到灵岩山寻访的和打电话到物管理部门咨询情况的人接连不断。成都电视台15频道记一行数人,曾先到都江堰市物局了解情况,并查阅了相关资料,随后又驱车前往灵岩山,冒着盛夏酷暑肩扛摄像器材登上海拔1250多米的山崖,去探访灵岩藏经洞遗址,寻找唐三藏的经书。  相似文献   

9.
试论滁河流域的周代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滁河,古称涂水.是长江下游的支流,河源出安徽肥东县东北,东流经安徽含山.全椒、滁州和江苏江浦等地,于六合县入长江,滁河流域的西面为巢湖水系.东南临长江,北面的张八岭是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滁河流域考古工作开始于50年代中叶,安徽省博物馆在滁河上游的肥东县调查了几处古文化遗址,当时定为新石器时代,实际上所获遗物多数属于商周时期.50年代末,滁河下游的江苏仪征、六合、江浦和安徽滁县等地相继有所发现,引起南京博物院的重视.1961年他们在该地区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确认了30余处台形迹址,为滁河流域考古奠定了基础.1983年,南京博物院、南京大学和南京市博物馆等单位在江浦县文化馆配合下,分别勘查了  相似文献   

10.
将乐地处闽西北山区,该县出产的砚台,名播省内外,颇受士林赞赏。因砚石产地在理学名家杨时故里“龙池团”一带,故名“龙池砚”。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5月《福建日报》载:将乐县选送的龙池砚"飞龙夺魁"将在上海世博会福建精品区展示。布展人员可谓慧眼识珠。这一方"飞龙夺魁"龙池砚为福建民间文化优秀传承人张旺金制作,长40厘米,宽25厘米,厚5厘米,重近10公斤。  相似文献   

12.
吏志,是对历史的记载。 史志,是对历史的评介。 与史志打交道的人,应该是公正无私的;与史志打交道的人,又是在苦中寻乐的。六合县退休干部张世明就是这样的人。他数易寒暑,经年不辍,毛笔抄写地方史志200余万字,为六合县史志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江苏史志界被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13.
六合山,最早见于史籍是在南朝刘宋时期。据僧祐《出三藏记集》记载,刘宋文帝时,西行求法僧、佛经翻译家宝云曾在六合山寺幽居①,并翻译出《新无量寿经》二卷,《佛所行赞》五卷。②但书中未注明六合山在何处。《宋书·孝武帝纪》在叙述孝武帝北巡南兖、南豫州时,方交待了六合山的位置所在:  相似文献   

14.
正六合牛脯名声响六合牛脯称盆牛脯,早在清代就列入朝廷贡品。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政府在镇江举行的全国食品博览会上,六合牛脯获全国大奖。从此驰名全国,被人们携至上海、东北甚至港澳,馈赠亲友,名声大振。六合牛脯始于清咸丰年间。当时六合回族居民皇甫舜,有一手制作五香熟牛肉的高超技艺,20世纪初,传至回民常氏3人手里,以清真盆牛脯出售。他们分别挂起"常庆记""常镜记""常玉记"3块招牌,3家竞  相似文献   

15.
《收藏家》2020,(4)
正寒舍有古琴一床,琴背镌有"小春雷"三字,遂以名之(图1)。琴乃家翁于上世纪40年代宦游江南所得,传家已70余载。本文结合文献,从三个角度审视"小春雷":1.琴内外清楚可见之铭款;2.琴之形制、漆色断纹、灰胎、音声;3.利用红外线透视龙池左侧被浓墨涂盖之"原始"腹款。一、龙池内题款及琴人徐达左30多年前,小春雷琴尝得张充和先生鉴定。当日先生用手电筒照得龙池右侧12字:"永乐庚寅二月松云生徐达左"(图2)。上六字"永乐庚寅二月"记时,为明永乐八年(1410);下六字"松云生徐达左",记藏主字号及姓名。惟"记时"与"记名"之书风不一,  相似文献   

16.
《江苏地方志》2009,(5):53-53
8月5日,由南京市六合区志办联合六合区摄影家协会、江苏新视听等单位共同举办的“六合农村新面貌”纪实摄影艺术大赛结果揭晓。比赛旨在用镜头发掘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六合农村的巨大变革和崭新风貌.展示六合农村的风土人情和自然、人文景观,全面反映六合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就。比赛共收到区内外40名摄影作者创作的343张作品,  相似文献   

17.
吉祥 《中国地方志》2007,(11):35-38
长芦,原是南京六合县的一个公社,1980年因在这里建设扬子乙烯工程而新设大厂区,长芦被划归大厂区。2001年底起,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又在长芦一带开始大规模的建设。2002年,大厂区和六合县被撤并为新的六合区,南京的江北地区被纳入城市建设的范围。在持续20多年的外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双重力量牵引下,长芦由一个纯粹的乡村地区正在逐步卷入南京城市化的大潮中。作为城市化的标志之一,2000年8月长芦镇撤镇改建为长芦街道办事处,其历史由乡村地区转到了城市化社会的轨道。长芦的城市化进程其实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大中城市周边乡村城市化的一个…  相似文献   

18.
吴臧孙钟铭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4年在江苏省六合县程桥东周墓中,曾出土编钟一组(九件),钟的正面均有铭文,文字为反书,其中最完整的铭文共三十七字,铭曰“隹王正月初吉丁亥,攻敔中终(文日)之外孙,坪之子臧孙,择氏吉金,自作(仑禾)钟,子子孙孙,永保是从”(见《考古》1965年3期).六合古名棠邑,先属楚,后属吴.墓葬地点,正是吴国西伐楚和北进中原的要地.钟铭中自称“攻敔”,铭文中“攻敔”、“攻吴”或“工(?)”经各家考证,都是属于吴国制造的器物,自不待言,墓主人臧孙,应是当时吴国驻在边陲的重要人物,由于吴史略而不详,尚无可考证.钟铭上自称是中终(文日)之外孙,《尔雅·释亲》“女之子为外孙”,则中终(文日)应是死者的外祖,以其外祖冠在铭文上,尚属首见,其人应是吴国极其显贵的人物.  相似文献   

19.
江苏六合南朝画像砖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六合县樊集乡农民在耕田时发现一座砖室古墓。1993年11月,对墓葬进行了发掘,出土南朝画像砖等文物。现将墓葬清理情况简报如下。墓葬结构墓葬位于六合至樊集公路南约150余米  相似文献   

20.
六合名人徐■文/问寒徐(1810-1862年),字彝舟,号亦才,清朝嘉庆十五年(1810)生于六合南门外龙津桥(今浮桥)南,“家世业儒”。明朝隆庆初,其迁棠始祖徐光福偕兄弟由上元迁六合,遂家焉。徐系第九世孙。其曾祖父徐必纯,候选直隶州同知;祖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