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山西省大学生村官制度实施以来的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志江  王育森 《沧桑》2009,(3):34-35
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山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从全省的整体情况来看,能很好地融入当地农村或者是干出点“名堂”的人还是少数,在这一制度的实施中反倒有不少人浮于事和陷入工作困境的情况。本文在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山西省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完善和“三农”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关于如何培养“不走的”大学生村官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村官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瞩目,大学生毕业生下乡对中国的新农村建设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村官们很难安心农村工作,我们不得不对如何培养"不走的"村官做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决策。高等教育承担着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历史使命,肩负着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所需人才的责任。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张国磊  夏鑫 《神州》2013,(17):287-28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决策。高等教育承担着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历史使命,肩负着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所需人才的责任。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李引兄 《神州》2013,(13):264-264
大学生"村官"制度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促进新农村建设和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一项双赢战略。大学生"村官"制度中政策制定不健全,政策实施中问题突出。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必须以积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村官成长的社会环境为前提,鼓励大学生在农村扎根,在农村发展。其次,完善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培养机制,建立考核管理体系。最后,科学定位大学生"村官"角色,明确其在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代浩云 《沧桑》2010,(2):72-73
大学生村官为新农村建设增添了活力,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但同时,不少大学生村官难以进入角色。本文拟就大学生村官"落户难"的主要表现、成因及对策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7.
李双元 《攀登》2011,30(2):103-108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和考查了青海省村官对新农村建设五个方面的理解和实际需求,归纳梳理了青海省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推进青海省新农村建设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村社区视角下的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区建设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的背景下产生,势必农村社区的建设少不了大学生的参与。本文从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的问题入手,浅谈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傅宁军 《铁军》2020,(3):33-36
有这样一批大学生,他们高校毕业后,没有选择大城市,而是逆向而行,来到苏北老区,投入了老区建设的洪流之中。"老村官"的承诺铜山县郑集镇苗湾村党支部副书记,兼石楼村主任助理师飞,人称"老村官"。年纪轻轻,何以称老?因为他是郑集镇的第一任大学生村官。师飞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担任村官后,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村民不信任。  相似文献   

10.
从历史文化角度看,希腊神灵伦理缺位现象产生于操希腊语的游牧印欧人征服土著农业民族之后,是多种异质宗教文化冲突融合的结果。在融合过程中,被征服者信奉的神灵被剔除、降格或吸纳。同时作为宗教文化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一方,被征服者所信奉的神灵被征服者强加以诸多伦理缺陷,嫉妒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白雪梅 《沧桑》2010,(2):74-75
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务实之举、创新之举。但在大学生"村官"中存在着找不准位置、理不清思路、角色失衡、缺乏农村工作经验等现象,对此笔者提出:大学生"村官"要在思想上明确认识,当"村官"意义重大;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以积极的心态投入新农村建设中;要勤学好问,勇于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要有抢抓机遇,锐意进取的开拓精神,勇于创业。大学生"村官"一定可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2.
谢娟 《神州》2013,(1):242-242
1968年12月,毛主席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由此大规模展开。1968年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大部分前往农村。“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多达1600多万人,当时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这是人类现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但这一轰轰烈烈的运动也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落下帷幕。所以知识青年成了1950年到1970年这一时间段自愿到农村的青年学生的特殊称谓。知青下乡运动与大学生村官的盛行同样是国家为知识分子回流到农村而做出的重要决策,所以文章将这两个具有不同时代但却有相同境遇的事件联系到一起,并通过其所表现的时代特征来阐述青年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3.
论文依据对青田县方山、船寮等地华侨村官以及所管辖的村民进行田野调查的结果,分析了华侨村官群体出现的原因、作用和特点,剖析了华侨村官工作中存在的阻碍和不足,以及工作中“水土不服”现象和阻碍的因素,旨在为地方政府研究制订华侨参政长效机制提供参考,并以期社会对华侨参政这一新现象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是新形势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维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举措。本人将以伊犁师范学院为例,在深入把握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发展与培养工作现状,认真分析和梳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索和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宋新昕 《神州》2012,(36):232-232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开展。有力的推动了我国新农村的建设,促进了知识的椎广,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开展,为农村基层组织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更营造了农村良好的文化氛围,因此,根据学员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是保证和推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6.
翟雪峰  金玉珠 《神州》2013,(14):252-252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以及本人近几年主抓学生军训工作的经验,对如何抓好大学生军训工作提出了一些方法:做好军训经费预算工作;选好承训部队;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掌握好宣传力度;协调处理好各种关系。本文作者希望通过抛砖引玉的方法,引发更多军训方面的专家对如何抓好学生军训工作提出更合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这里有他们美好的憧憬,这里有他们放飞的梦想;他们用绚丽的青春编织理想的花环,他们用火一样的激情拥抱希望的田野……  相似文献   

18.
霍红霞 《黑龙江史志》2012,(3):73-74,77
通过对我校少数民族大学的调查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信奉宗教的情况有增加的趋势。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归结于民族宗教传承、学校、社会及宗教本身。  相似文献   

19.
邓娜 《沧桑》2013,(1):118-120,124
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重庆市以大学生"三进三同"(进基层、进农村、进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社会实践活动为抓手,创新了大学生实践模式,提升了大学生实践能力。探析重庆市大学生"三进三同"社会实践的方法和经验,对于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申琳  廖楠 《环球人物》2012,(24):42-43
石磊等4人代表着全国20万大学生村官2012年8月出炉的十八大代表名单中,第一次出现了"新面孔"——大学生村官。作为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全国20多万大学生村官首次有了党代表。1995年,江苏首次出现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