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兰诗词与《红楼梦》张一民“一梦红楼感纳兰”。曹雪芹小说《红楼梦》问世不久,就有人为之索隐抉微,开创了《红楼梦》研究的先河。索隐派最早提出的是“纳兰”说:即《红楼梦》乃写康熙朝大学士明珠家事,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就是贾宝玉的原型。始作俑者当为乾隆皇帝...  相似文献   

2.
词始于唐,盛于宋,元明转而为衰。然而到了清初,词坛上却又崛起一颗灿烂的新星“卓然冠乎诸公之上”(见《纳兰词·赵序》)成“宋代以后数百年中第一大词人”,(见胡云翼《纳兰性德及其词》)此人就是纳兰性德、满洲正黄旗的一位贵族子弟。 纳兰性德,字容若,是清初太傅明珠之子、康熙皇帝的侍卫。 纳兰自幼聪敏好学、才华横溢,骑射书画无不淹通,平生为词三百余首,集于《饮水》、《侧帽》,流传于世。 纳兰词虽不多,但却粒粒珍珠,脍炙人口,在沉闷的清代文坛上异军突起,一扫宋末以来沉腐风气,开拓出清词中兴的新局面。 纳兰词“以少许胜人多许”(见《纳兰词·杨序》)三百余首词奠定了他在清代词坛上的  相似文献   

3.
清代闺阁诗人关思柏和宫淡亭所着的《合存诗钞》,一直罕见研究者给予必要关注。本文通过发掘该诗文集的有关内容以及其他文献记载,考证了纳兰明珠後裔(特别是其次子揆叙孙辈的六女一子)的家世生平,为红学研究中的“明珠家事说”提供一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渌水亭址考     
“渌水亭”是清代满族词人纳兰性德读书和宴客的场所。纳兰性德於康熙十二年(1673)曾抱病写过一部读书笔记,就题名为《渌水亭杂识》。据张任政《纳兰性德年谱》考订,渌水亭址应在北京什刹后海北岸纳兰明珠府的西园,即现在的宋庆龄故居内。然而,在乾隆嘉庆年间,一度盛传渌水亭在北京西郊的玉泉山东麓。  相似文献   

5.
有清一代,随着皇帝在避暑山庄的驻跸,气宇轩昂的王公大臣府邸,构成清王朝陪都的特定历史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有关部门对承德众多的王公府邸进行寻访和勘察。但是,由于年代较久,史料缺载以及时代更易等历史原因,多半已无从查考。乾隆帝的权臣和在承德营造的府邸近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偌大的府邸会在历史的岁月中湮灭吗?连它的历史踪迹也不会留下吗?笔者有暇对这一历史文物的建地、格局、演变做一番考证,简要说明如下。一、府邸方位和自嘉庆四年(1799)正月被赐令自尽籍没至今只有二百年,其府邸地点难以寻觅,这与山庄的兴衰…  相似文献   

6.
油饰彩画作为中国古建筑传统艺术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在古建筑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具有保护、装饰和说明建筑木构件等作用。油饰彩画对古建筑尤为重要,针对近年来油饰彩画面临传统工艺的传承和文化遗存的保护,必须对塔尔寺嘉木央活佛府邸油饰彩画进行全面的调查。为此,本工作在塔尔寺嘉木央活佛府邸油饰彩画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塔尔寺活佛府邸建筑彩画的艺术风格和特点,归纳总结了该府邸彩画的题材内容、纹饰纹样、工艺技法及地方性结构特征。基于塔尔寺藏传佛教寺院活佛府邸建筑彩画的传统工艺和结构特点,阐述油饰彩画保护修复过程的调查方法与重点。本调查结果可为塔尔寺嘉木央活佛府邸油饰彩画及类似彩画的修复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署有“纳兰成德校伊”的《通志堂经解》问世以后,在编辑权上存有异议。笔者查考了纳兰成德、徐乾学、朱彝尊等人的著述,认为纳兰成德是辑编《通志堂经解》的倡始者、资助者、参与者,担任着该书主编的角色。署“纳兰成德校订”未尝不可。  相似文献   

8.
张艺觉 《神州》2011,(13):102-103
诗无邪,纳兰词,一往情深深几许。情深不寿,慧极必伤,这是纳兰的命运,也是他的绝代风流和魅力所在。他的词清新婉丽,真情直指本心。王国维评其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他性灵至纯,纤尘不染,用生命抒写对自由和情爱的渴望,这恰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缺乏的东西。品纳兰词,一路寻找我们失落已久的精神家园。当时只道是寻常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读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每每读到纳兰词《浣溪沙》中这句"当时只道是寻常"都不禁掩卷,心中晦涩郁结。这是纳兰写给亡妻卢氏的。卢氏是他生前比肩,死后同穴的女子。纳兰对卢氏的情感,并不亚于陆游对唐婉  相似文献   

9.
钱树信 《清史研究》2001,(4):107-108
有清一代,随着皇帝在避暑山庄的驻跸,气宇轩昂的王公大臣府邸,构成清王朝陪都的特定历史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有关部门对承德众多的王公府邸进行寻访和勘察.但是,由于年代较久,史料缺载以及时代更易等历史原因,多半已无从查考.乾隆帝的权臣和坤在承德营造的府邸近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偌大的府邸会在历史的岁月中湮灭吗?连它的历史踪迹也不会留下吗?笔者有暇对这一历史文物的建地、格局、演变做一番考证,简要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0.
《文史月刊》2007,(9):F0003-F0003
如果不说是清朝乾隆朝权臣和坤的宅第,我们不可能对恭王府这么重视。和坤被赐死后,嘉庆皇帝将此宅变为弟弟永璘的府邸。据说这府邸布局规整,  相似文献   

11.
梁石 《中华遗产》2021,(3):64-69
公主府,从名称就可以看出,是一座以女性为主导的府邸。公主府中的生活,和寻常家庭有何不同?驸马“嫁”进公主家逛过北京西单的人,大概都会注意到,在汉光百货的北边,有一座“灰溜溜”的老宅子。灰色的墙和瓦,经过多年的日晒雨淋,愈显,得破旧、暗淡,和周围繁华的商场。  相似文献   

12.
近年,在常州太平天国护王府遗址东北隅内一座清中期建筑内,发现一批太平天国的壁画、彩画.据调查考证,为太平天国护王陈坤书府邸或府邸附属馆衙建筑上的装饰画.现予介绍并作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纳兰性德的词在清词中首屈一指,但在文学史中地位不高,大多源于人们认为纳兰词无病呻吟,思想境界不高。文章将纳兰词与李煜、晏几道、李清照的词作对比,展示其叛逆、纯真、旷达的积极面,认为文学史应该给他在我国词发展史上更高、更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中那兼具灵性和诗情的贵公子贾宝玉,是中国文学殿堂中具有经典意义和独特价值的人物。百年以来,许多红学家在痴迷于贾宝玉的复杂人性之外,更断定他就是曹雪芹自己的化身,但是,除了煊赫的家世和多乖的命运外,曹氏本人从年龄、经历、个性到才情,都与他理想中的宝玉存在一定距离。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几乎与曹氏家族同时代的满清公子纳兰性德。而纳兰词、纳兰情也以其独特的美丽,成为超越民族、跨越时代的文化符号,纳兰留在江南的南京、无锡、苏州的绝世才华和情谊,更是感动着一代代人心。一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是康熙朝大…  相似文献   

15.
晚清到民国期间,拉萨是西藏地区的权力中心,是西藏地方政府各类机构的所在地,因而大量世俗贵族家族不但在其领地建有庄园,同时在拉萨也拥有各自的府邸。那些在各自领地建立的建筑群通常称为“羚卡”(庄园),而在拉萨的府邸则被称为“森厦”。  相似文献   

16.
(五) 词 对纳兰词作全面的搜罗辑刊,已有五次。第一次,康熙三十年(1691),徐乾学刻《通志堂集》,张纯修刻《饮水诗词集》,后称“徐刻本”、“张刻本”。第二次,嘉庆二年(1797),汪元治辑刻《纳兰词》,是为“汪刻本”或“结铁网斋本”。第三次,光绪六年(1880),许增刻《纳兰词》,通称“榆园本”。第四次,陈乃乾辑《通志堂词》,1937年开明书店版,此为“陈本”或“清名家词本”。第五次,冯统辑校《饮水词》,1984年广东人民出版社版,可称“冯校本”或“天风阁本”。本文先就传世情况作综合的考评,然后就纳兰词是否确为性德之作申以己见。 编定最早的纳兰词集是《侧帽词》和《饮水词》。冯校本的《校读记》说: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纳兰成德及其诗词创作的年代进行考证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叶赫纳兰氏,为清代满族“八大姓”之一,原系明末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之一叶赫部的王族。 叶赫一名,有人说是蒙古语,意为“宏大”;有人说是满语,意为“帽筒”或“水鸭子”。究属何意,本文不做考证。其地,早在辽圣宗时即为女真居地,时称“耶悔”。金元之际称“益海”、“益改”或“伊改”明清之际称“夜黑”、“野黑”、“也合”或“叶赫”。纳兰,亦称纳喇或那拉,为满语,其意为“太阳”。金初即有此姓,《金史》卷103《纳兰胡鲁喇传》:“纳兰胡鲁喇,大名路,怕鲁欢猛安人。”《金史》卷121《纳兰绰赤传》:“纳兰绰赤,咸平路伊改河猛安人”。降至明末,纳兰一姓成为海西女真扈伦四部的望族。有乌拉纳喇氏、辉发纳喇氏、哈达纳喇氏和叶赫纳喇氏,其  相似文献   

19.
王冕森 《文献》2024,(2):76-96
大学士明珠家族作为叶赫国主后裔,位列满洲“八大家”,是清代著名的旗人世家之一,颇受学界关注。国家图书馆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有七件清代官方修撰的明珠家族谱牒,可据以整理出明珠家族从清初到民国初年的谱系信息,对私著文献和口碑信息中有关明珠后裔的不同说法均有所驳正。同时,通过将七件谱牒互相对比,指出清代官方谱牒档案存在的问题,讨论其着重于实用价值的文献特性,作为今后利用此类文献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论证元代漠北日月山即"日月{山}熨斗山"、纳兰赤剌温、不儿罕哈勒敦,今蒙古国肯特山脉。日月山蒙古语所称哈剌温山,并非元代史籍中哈剌温只敦,或张德辉《纪行》之窟速吾(黑山)。日月山"行宫"、纳兰赤剌温之野,可谓长期被学界所忽视之蒙古前四汗重要营地与猎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