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我的军大从艺生涯文/陶玉玲图/陈奋编者按:陶玉玲是六十年代享誉全国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她所扮演的艺术形象如:二妹子(《柳堡的故事》)、春妮(《霓虹灯下的哨兵》),以其甜美的形象,淳朴的表演,深深打动一代人的心灵。《柳堡的故事》中的二妹子(陶玉玲饰)爱上...  相似文献   

2.
钱念孙 《江淮文史》2015,(2):124-133
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多幅作品落款均为"写于合肥五柳轩"。这五柳轩究竟位于合肥何处?为何李方膺曾在此驻留?对于这个问题,稍翻合肥史料便有答案。原来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至十八年,李方膺曾任合肥知县。按清朝惯例,外籍知县一般居住府衙内公寓,想必李方膺的五柳轩,也为合肥县衙后院的一个寓所。如今合肥老县衙难觅,五柳轩也无从寻迹。但李方膺作为声名?赫的扬州八怪之一,留下的许多颇具传奇色彩的  相似文献   

3.
1977年夏季,我正独自一人在深山栗林中与柞蚕为伍。白天,我将这些小生灵从这棵树移到那棵树,不断为他们开辟新的生存环境。晚上,我在草棚内燃起忽明忽暗、闪闪烁烁的松明,誊抄借来的《唐诗三百首》。白天的劳累,山风的呼啸,夜雨的微凉,猫头鹰的凄鸣,从未让我分心。柞蚕收获之后,带注的《唐诗三百首》也被我抄完了。当时,我并不知道下半年就要恢复高考,只是觉得读书吟诗是我的生存需要,就像白天的劳动——挣工分以换取口粮是我的生存需要一样。唐人的思想、唐诗的境界,给了我一个自由想象、自我陶醉的精神天地。  相似文献   

4.
我的祖籍河南,父母亲于解放初南下到黄梅。我生在黄梅,长在黄梅,因一个偶然的机会,与黄梅戏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是1970年春,我在城关小学读五年级,适逢全县中小学举行文艺会演,学校排练《白毛女》片断,老师指派我伴唱。会演中,县剧团的易春华老师说我的嗓子较好.又纯又脆,便一下子把我盯上了。在一天放学时,易老师拉着我到剧团排练场,并请来了团领导,又配上乐器,要我再唱几段《白毛女》选曲。开始我不愿唱,也不敢唱,易老师跟着我绕剧场硬是追了一圈,逼得我最后还是上台唱了。这一唱可被领导们看中了,都说:“这女传理想,…  相似文献   

5.
雷发林  王彤 《旅游》2006,(8):14-23
“有时候,我一听见弗拉门戈舞曲,就不由自主跪在地上。”爵士舞天才麦尔斯·戴维斯(Miles Davis曾经说过。只要世上一天有爱与恨、纯洁与痛苦,不公平与寻找自由,弗拉门戈就会存在。  相似文献   

6.
7.
自述从小求学最终从事经学研究的经历与今后的计划。  相似文献   

8.
我于1946年在武昌出生,父亲是台湾人,母亲是小学教师.1948年父亲回老家台湾彰化探亲.从此,他与我们天各一方,一别就是40年,直到1987年才得以回大陆探亲.40岁的我才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父亲.  相似文献   

9.
正1957年,我出生于重庆。那时,我父亲在重庆航道区工作,母亲在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工作,住在朝天门水巷子。我从小就喜欢画画,还记得我用粉笔在家里的木地板上画画,父亲说,最早是他教的。1964年上小学之前,父亲调到武汉工作,家也就迁到了汉口民生路长航宿舍。从上小学起我就痴迷连环画,对刘继卣的《鸡毛信》《大闹天宫》《东郭先生》,贺友直的《山乡巨变》《李双双》等等,爱不释手,我自己  相似文献   

10.
2021 年 3 月,春风送暖,万物复苏,我和学生们重返校园.回首自己从教的 32个春秋,内心总有一种难以释怀的情感与眷念,我人生旅程的每一步都与学校紧密相连. 苦乐年华,逐梦前行 翻阅尘封的记忆,学生时代一些苦中作乐的片段依稀可辨.1979 年,我在一所离家 6 里远的初中上学,从家里到学校要走半个多小时.每天中午,...  相似文献   

11.
<正>(一)1912年中秋那天,我出生在今辽宁省昌图县鴜鹭树村,当时属于科尔沁旗,蒙古一片辽阔的土地。我们曹家曾是草原上的一个大族,我父亲的家业并不大,因为祖父不喜欢他以至他承受很少。曾祖父一死,他就被赶出来,自立门户。曾祖父打过"黄带子"(清皇室宗族),祖父踢过县太爷的供桌,这些都是他引以为荣的家族历史。他喜欢出远门,尤其是南方,这有利于接受维新思想。他同情太平天国,后来接受孙中山的思想。父亲  相似文献   

12.
时白林 《江淮文史》2003,(4):84-100
时白林,安徽蒙城人。1949年2月入华东大学江淮分校学习,1953年3月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干部专修班。师从黎英海、陈铭志、邓尔敬教授学习作曲。历任安徽省文工团演  相似文献   

13.
我1953年出生于木兰山脚下的塔耳乡青石桥村.我的家乡人多地少,人平不到5分耕地,是个贫困老区.1968年,我初中毕业后回到村里,和村民一样,种田为饱肚子,养鸡为换油盐,喂猪为添衣裤,年复一年,跳不出贫困的圈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富民政策象春风一样吹拂祖国大地.我和妻子甘烈芬通过走养殖之路,在塔耳乡率先脱贫致富,成为湖北省“双文明户”,妻子1992年成为全国三八红旗手,我1997年成为武汉市劳动模范.  相似文献   

14.
此文是本刊的特约稿。作者是河北师范大学教授 ,中国诗经学会会长 ,香港大学广大学院讲座教授 ,日本宫城女子大学特聘研究员。  相似文献   

15.
迟福林 《百年潮》2022,(11):29-38
<正>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亲身感受到国家的历史性变迁,对改革开放有着特殊的情感。可以说,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现在的40年时间里,我的追求与目标就是四个字—“改革开放”。1984年,我在中央党校学习时选择从事改革开放研究;1986年,被抽调到中央政治体制改革办公室研讨小组从事改革研究;1987年底,脱去穿了20年的军装,  相似文献   

16.
刘璐 《旅游纵览》2020,(9):32-37
  相似文献   

17.
成为一个作家,是我小时候曾编织的一个瑰丽梦想。成年之后,随着岁月的流逝,在我几乎已忘记这个梦想的时候,一个看似偶然的契机,却让自己梦想成真……  相似文献   

18.
坐在侯先生古色古香的书房里,听他讲述那尘封已久的往事,仿佛时光又回到了那久远的岁月中……侯老开门见山地对我说:有人说“从事地理地质工作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学”,我不这样认为。我曾经是地质地理系主任,主讲历史地理学,我没有感觉到学生不愿意学,我的学生都很好。历史地理学么,我说它是又古又今之学,它既要研究历史上的古籍文献,又要结合现代地理学的知识加以实地考察,是读书加行路的一门学科。研究地理要经常到野外去工作,这样就要求必须有一个好的身体。实际上我小时候身体很不好,连续两年都因为身体原因升不了学,…  相似文献   

19.
我祖籍山东滕县(今滕州市)南沙河镇,1944年2月出生于上海,家中排行老大,有三个弟弟。母亲是河南开封人,善良内秀,有深厚的家学渊源。  相似文献   

20.
此文是本刊的特约稿。作者刘扬忠是中国社科学文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导师《文学遗产》杂志编委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副会长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