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迎解放武汉解放的时候,我正在一男中上学。听说解放军快来了,学校里非常热闹,经常有一些新鲜故事传来,还有好多歌曲在学校里传唱。有一首歌我现在还记得,叫《山那边呦好地方》。歌词是这样的:"山那边呦好地方,一片稻田黄又黄。大家唱歌来耕地呦,万担谷子堆满仓。大鲤鱼呦满池塘,织新布呦做衣裳,大家快乐喜洋洋。山那边呦好地方,穷人富人都一样。你要吃饭得做工呀,没人为你做牛羊。老百姓呀管村庄,讲民主呀爱地方,大家快乐喜  相似文献   

2.
正我的穿鞋史1963年9月的第一天,我们十几个从乡下来到城市读高中的穷家孩子,既无钱买鞋,也不习惯穿鞋,于是在上高中的第一节课打着赤脚进了教室。课间校长巡视教室,见竟有十几个同学打着赤脚在上课,眉头一皱,二话没说转身离去。下课后,校长通知班主任,把我们十几个打赤脚上课的学生全部叫到校长办  相似文献   

3.
正一瓶酱油和二两米稀饭1958年,我从农村来到武汉钢铁公司烧结厂当了一名工人,吃上了"皇粮"。当时,工厂还没建好,便集中学习,像练兵一样,由领导讲革命,技术人员讲生产知识,我也觉得幸福。1959年开工生产后,正遇三年自然灾害,生活就艰苦极了。虽然,粮食定量没有减少,但每人每月只有三斤大米或白面,甚至都是杂粮,什么麦粉子、包谷、高粱、红苕干……有的还有这些东西的壳子。特别是再回首,  相似文献   

4.
正代写家信上世纪50年代初,大街小巷到处可见"代写书信"的招贴。也有人不去字摊,要找邻居中能写信的先生代写。我从小学四年级到初中,当了几年代写家信的"小先生"。我家居住的双龙街15号,是一栋私人出租的木质结构的两层楼房,同住此房的有十来户人家,都找我写家信。其中有的家  相似文献   

5.
正父女同上工地1959年,武汉市组成建设大军开展围垦东西湖的义务劳动。我的父亲和姐姐就在这支建设大军里。当时工地上夫妻同上阵、兄弟同上阵、姐妹同上阵、父子同上阵的很多,而父女同上阵的却很少。为了能争取到与父亲同期义务劳动的机会,姐姐丢下还没有断奶的孩子,扛起锄头上阵了。听姐姐说,当时的生活很艰苦,晚上就睡  相似文献   

6.
正打瓜籽所谓打瓜籽,就是用一把锤子将西瓜籽的籽仁从西瓜籽中敲打出来。在武汉,人们通常把瓜籽仁叫做瓜籽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汉阳普遍存在着三种手工劳动人群。一是以西大街一带为中心的"打瓜籽"群体,二是以鹦鹉洲一带为中心的"砍莲籽"群体,三是以莲花湖一带为中心的"做竹筷"群体。这三种手工劳动都是低效率低收益的。但在那个收入低下、物资紧缺、物价低廉的时代,这些手工劳动也给众多贫困的家庭带来了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7.
正广益桥的油条头我儿时生活在汉口花楼街广益桥。说起广益桥当年的热闹景象,老武汉无人不晓。这条街不宽,从民权路口陈太乙药店进入,至街内木兰巷口,不足70米的路段即为广益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这铺满青石板的几十米小街的两旁,开有茶馆、熟餐店、杂货铺、玻璃铺、白铁铺、电料行、秤铺、胡琴铺、荒货铺及散装酒店等等,一家挨着一家。还有那在巷头墙角摆地摊的,那补锅的、补碗的、修伞的、卖柴火的不一而足。每日早市,人头攒动,摩肩接踵,那提篮的、挑担的、摆摊的;那叫卖的、讨价还价的,说笑的混杂其间,构成了当年特有的繁华。  相似文献   

8.
正住工棚,建武钢1950年,刚满16岁的我,告别故乡桂林来到武昌,考入了一所中等学校,两年后走上建设江南第一钢都——武钢的漫漫征途。我所在的单位是武建公司(武钢前身)下属的一个工地,扎营在青山铁铺岭。当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凉的野苇莽草丛生之地,方圆十里少有人烟,湖洼遍布。青山只是一个象征性的名字,只有江畔矗立的两座不足百米高的荒山。  相似文献   

9.
正高级点心三年困难时期,不仅粮食不够,而且副食品也很匮乏,即或有一点,也相当昂贵,一般人根本买不起。当时有一种说法叫做"七级工、八级工,抵不上农民二担葱",意思是一个大工匠每月挣的工资,既难买到也买不起一担葱。这决不是夸张,而是实情。许多东西市场上很难见到。平时想吃点肉、蛋、糖,或者喝点酒、抽点烟,那简直是奢望,非得等到过年,才凭证凭票供应一点。记得有年春节前夕,我们机关凭证每人供应  相似文献   

10.
正打铺板上世纪50至70年代,每到夏天,武汉市居民几乎家家户户都要重复着同样一份家庭卫生工作——打铺板。"打"字,武汉人读"达"音,意即摔打,使之震动。那时人们睡棕床的还不多,大多睡木板床,俗称铺板。因住房、卫生条件落后,加上垫稻草等,臭虫繁殖厉害,四处蔓延,为害不绝,咬得人睡不好觉,一按一滩血,还发出难闻的臭味,比蚊蝇还讨厌。所  相似文献   

11.
正野味香三年困难时期,武汉最火爆的餐馆要数"野味香"。野味香餐馆位于汉阳江堤之上,建筑古朴,其野味曾让许许多多来此品尝的外宾赞不绝口。我所居住的汉口单洞门曾有几位被饥饿折磨不过的老人慕名到"野味香"吃面条,回来后把"野味香"的面条夸成了"天堂食品",当说到汤面上的那一层油以及用野鸡、野兔肉  相似文献   

12.
正娃娃书武汉人喜欢把小人书叫做娃娃书。上小学的时候,摆书摊的马爹爹在我家对面人家的屋檐下搭了个偏棚,因此,不论天晴天雨他都摆摊。我只要不上学,手上一有钱,就要去看书。由于我住的近,马爹爹熟悉我,就让我经常把书拿回去看,免得占他的椅子。看书的多是孩子,偶尔也有大人。薄书一分钱一看,厚书两分钱一看。《水浒》《红楼梦》《西厢记》《三国演义》这些大部头的书至今我都没看过,因为是竖  相似文献   

13.
正冰天雪地赶上班1954年一个严寒的冬天,我由汉口小董家巷家出门上班,这时才早晨6点30分。开门一看,满巷冰雪,屋檐下挂上了一尺多长的"冰豆角",排着的冰豆角起码有几十上百根,寒风刺骨,穿上力士鞋,一件卫生衣和一件旧棉中山装,顶着寒冷,没有手表,凭着我心中的钟,快步走。路十分难走,不能走快,更不能跑步,  相似文献   

14.
正中学生办钢铁1958年,大跃进热潮席卷中华大地。那时我小学刚毕业,进入武汉十三中读初一。十三中是一个新建的学校,临近汉口黄埔路,一栋崭新的米黄色教学楼矗立在由黄埔路到古德寺的路边,与周围低矮的民房相比,显得很有气派。记得开学不久,校长就在学校操场上召开全校师生动员大会,说是要响应上级号召,"超英赶美,钢铁先行""全民上阵,大办钢铁"。  相似文献   

15.
正中秋节那是1951年中秋节。当年我仅16岁,是汉口一家私营工厂的学徒工,调到位于汉口的中国机器制造业工会武汉市委员会担任通讯员。那时,武汉解放刚两年。在我工作的单位里,无论是领导还是一般工作人员,拿的都是包干制和工薪分制,我的工薪是每月115分,按当时公市的每分为二角二分一厘三毫计算,我每月住单位宿舍除了不交水、电、住宿费外,还有二十多块钱。别人虽多些,也只多个几十分。由于我最小,又是新  相似文献   

16.
白榕 《江淮文史》2004,(6):131-140
求学北大中国语言学系的那几年,我庆幸能亲近那么多各具个性、学贯中西、道德章堪称楷模的大学问家。他们如同黄山七十二峰,各占自己的至尊地位,令人高山仰止。他们是杨晦、  相似文献   

17.
《沧桑》2001,(5)
  相似文献   

18.
<正> 剡溪清清剡水长从雪窦山归采,又回溪口,月亮的光华早已潇潇洒洒地泼满了这溪山剡水。白日里游人如织的古镇,此时也显得异常地清静和安逸。晚饭后邀友人一起徜徉在三里长街的武岭路,一边是荟萃了玉泰盐铺、丰镐房、文昌阁、小洋房和武岭门等溪口的人文景观,一边是李太白笔下"明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中的清清剡溪。岸边的树阴下,忽明忽暗的灯光里,有地摊上或店铺内的溪口人叫卖着热气腾腾的芋头和千层酥饼。美景如斯,我已不知游玩到了几时,抬头一望,只见一轮明月,晶晶莹莹、圆圆润润,亮得好媚、好清灵。古镇的夜,有了这一条千年  相似文献   

19.
白榕 《江淮文史》2004,(4):78-86
我该用怎样尊敬的笔墨,记述这位大智大勇、铮铮铁骨的世纪老人;我该用如何敬佩的目光打量这位气宇轩昂、治校有方的新校长?我指的是1951年6月1日,在和煦的阳光下,在充满生气的北大民主广场,正式接任北大校长的马寅初先生。  相似文献   

20.
白榕 《江淮文史》2004,(5):116-124
建国初年,京城的大学校园是火热的。当时各大院校的莘莘学子,对于新中国的热爱,对于新中国诞生不久的前途命运,都怀着一腔同呼吸共命运的忠诚,他们在历史大变革的时候,几乎毫无例外的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奔赴”愿望,随时准备迎接各种号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