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江汇流、三镇鼎立的武汉,历经了漫长的水上交通时代。轮渡从诞生伊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一直扮演着过江交通大动脉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武汉地处长江中游,历史上早就成为邻近各省区的米、棉、茶和竹木等农副产品的集散地。明、清以来,三镇市场基本形成。随着对外通商口岸的开辟,交通工具的改进,各种华洋杂货,进进出出,流量激增。因而在解放前,武汉除本身商业繁荣外,实际是一个以转口为特色的城市。  相似文献   

3.
50年来,武汉市同全国一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城市建设的变化尤为巨大,昔日的旧武汉已变成了梦幻,过去想到的和不敢想的,50年后的今天都实现了。 三镇“天堑变通途” 解放初期,武汉的城市规模只有34平方公里,50年后的今天,已发展到204平方公里,增加了6倍。全市人口在解放初期不到100万,50年后的今天,城区常驻人口 380万人,增加了近4倍。 50年前,武汉三镇鼎立对峙,隔江相望,交通阻隔。1957年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后,才沟通了南北运输,使“天堑变通途”。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长江上又建成…  相似文献   

4.
近代武汉城市发展的历程表明:开放的环境以及它所导致的开放的经济与城市化是武汉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因,而善于应对、勇于创新则是这座城市完成现代转型的主要动力。如果说江汉交汇、九省通衢的自然禀赋,使汉口得以以商名世,那么,在开放中的创新发展则使武汉由一个面向内陆、器量狭促的“船码头”变成为一个面向世界、气宇伟岸的“东方芝加哥”。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的城市并没有市的建制,一般都称为城或镇,常常成为省、府、县治所,大部分城镇都隶属于县的管辖范围之内,一直到晚清,武汉所在的空间范围内只有三镇,没有市的建制。到民国时期,武汉地区的行政区划体制发生了转型.武汉三镇的府县厅体制被现代的省、市、县制度代替,武汉地区的新制度先后形成汉口市、武昌市、武汉市等。从1861年至1949年,一开始三镇互不统属,后来慢慢形成统一的武汉市,市区面积从不到20平方公里扩张到162平方公里,人口从30万左右发展到120万左右。  相似文献   

6.
1927年4月16日,武汉成立了由武昌市政厅、汉口市政委员会和汉阳合并而成的统一的武汉市政府,直属武汉国民政府管辖。三镇合一建市,成立市政府,这在武汉历史上还是首次,它标志着武汉行政级位的上升和三镇在行政体制上的一体化,改变了三镇各自为政、各有所属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郎木寺镇地处甘、青、川交汇之地,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下辖的一个小镇。该镇之北属甘肃的安多达仓郎木寺,镇之南是属四川若尔盖的格尔底寺,镇上还建有一清真寺,三寺各居一方,集于一镇,各自以不同方式承载着对信仰的虔诚和执著。  相似文献   

8.
5月16日是武汉解放纪念日。60年前的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军压境,国民党守军仓猝弃城撤逃,三镇人民在中共地下组织的领导下,保护城市,迎接子弟兵进城,武汉得以和平解放。这种在新旧两个社会大变动、大交替中未发生战乱破坏的稳定的社会局面,是靠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军事威力和党在武汉卓有成效的地下斗争而赢得的。  相似文献   

9.
2012年12月28日,是一个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武汉地铁2号线正式开始试运行。此前,汉口京汉大道开通了轻轨,那只是在城市上空奔驰,可算轨道交通,却算不上严格意义的地铁,故地铁2号线的试运行,标志着武汉正式进入地铁时代。尤其是地铁将汉口、武昌最繁华的地段一线穿起,从看不见的地下越过长江,三镇市民素来饱受长江汉水分割之苦,为地铁的开通当然格外欢欣鼓舞。  相似文献   

10.
查武汉粮食应有统制准备,前经饬据后方勤务部召集有关机关派员会议商讨据报决议,应备三个月民用粮食,其办法如下:一、武汉粮食之筹划已经成立武汉粮食调剂委员会,由汉口市吴市长为主任委员,三镇市民所需月约二十万石,现在市场商人所存尚有二十万石,可供一个月之用,市府应以奉拨农行专款  相似文献   

11.
崔隽 《环球人物》2020,(9):30-34
国家危难之际,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可以凝聚和迸发怎样的力量?在入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抗疫类)”的30人名单里,我们找到了三位青年,他们年龄不同、性格不同、职业不同,人生轨迹却在这个春天交汇于武汉,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刻挺身而出,彼此的故事已成为这座城市记忆里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正(一)1949年6月,华中重镇武汉解放不久,中共湖北省委就作出决定:创办湖北人民革命大学(以下简称:湖北革大)。湖北革大设立一个校本部、一个直属大队和第一、二、三、四分部。由于省城房子困难,也为了锻炼学员起见,除校本部和直属大队设在武昌都府堤外,各分部主要设在周边的县镇。第二和第四分部分别设在黄陂县前川、储才中学旧址和武昌县豹子澥镇简师旧址。第一和第三分部设在黄冈县的仓埠镇  相似文献   

13.
正如今名扬天下、被誉为中国"建桥国家队"的中铁大桥局,已经走过了65年的光辉历程。这65年的历程,始发于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长江,我国的第一大河。她由青藏高原发源,一泻千里直奔东海,滔滔江水形成天堑,南北交通因而阻隔。而华中最大的城市武汉更被滚滚长江与汤汤汉水分为三镇,南北交通动脉在这儿被截断,市民生活遇到极大不便。在长江上建桥成为人民最热切的愿望。然而,千百年来,"在长江上修桥"  相似文献   

14.
《风景名胜》2008,(7):22-23
武汉,一座得水独厚的城市。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的支流汉水在此相汇,城区由隔江鼎立的武昌、汉口、汉阳三部分组成,通称武汉三镇。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使这座中国腹地的特大中心城市自古有着"江城"的美誉。在悠久历史的"江城"之中,在"百湖城市"的美名之下,长江之南,武昌之东,一颗璀璨的明珠——东湖镶嵌于密密如织的水网之中,婷婷而立,熠熠生辉,成为众多"湖泊姐妹"的翘楚,更冠有"中国最大城中湖"的名号。同时,这里还是当代伟人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除中南海外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正在武汉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中,上世纪90年代城建系统掀起的开放引资热潮,一度备受瞩目。这股热潮持续七八年之久,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外资为主线,项目之多、声势之大、成效之显,在全市居于前列;与此同时,引进外资进行房地产开发和旧城改造,也在三镇次第推进而后全面展开。城建系统开放引资,加快了城市建设,缓解了市民"三难"(吃水难、出行难、住房难),改变了城市面貌,改善了投资环境,为促进  相似文献   

16.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代诗人崔颢的这句千古绝唱写的就是黄鹤楼,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始建于三国的它,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到了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黄鹤楼所处地理位置堪称一绝,冲决巴山群峰,接纳潇湘云水,浩荡长江在三楚腹地与其最长支流汉水交汇,造就了武汉隔两江而三镇互峙  相似文献   

17.
傅玥  赵春光 《文物》2022,(10):91-96
<正>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镇,位于大别山东北麓余脉,六安市金安、舒城、霍山三县(区)交界处。该镇南、北两山夹峙,峡谷内有从山上流下的龙舒河、石笋河交汇形成的平缓滩地,古镇正坐落于此。古镇核心区域为明清老街,沿龙舒河呈长条形分布,近些年依托毛坦厂中学不断向西、向南扩建,现全镇面积59.6平方公里。2007年,毛坦厂镇被公布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人们对武汉三镇的认识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因为汉阳铁厂等一批近代工业,汉阳是武汉工业的发源地;因为有武钢,武昌青山是新中国红色工业的重地;因为有汉正街,汉口则是武汉乃至中国的商贸重镇。而通过对万里茶道起点汉口制茶历史的挖掘,才发现汉口才是武汉近代工业的起点。近一个半世纪前,随着顺丰砖茶厂、新奉砖茶厂、阜昌砖茶厂等一大批现代制茶工业企业在汉口腹地设立,它们率先引进蒸汽机生产  相似文献   

19.
武汉生活秀     
去武汉之前,武汉,是诗意流淌的一栋黄鹤楼,是樱花浪漫的一所武汉大学,是万里横渡的一条长江:去武汉之后,武汉,是午后黄鹤楼下隆隆火车声里的一场楚剧,是每天来往与汉口,武昌以及汉阳三镇之间的一艘渡轮,是清展街边巷里幸福的一碗热干面。  相似文献   

20.
80年前,在国民革命风暴和北伐战争洪流之中,武汉区划建制由分治而归于合一。1927年1月1日,国民政府宣布汉口、武昌、汉阳合为京兆区,定名武汉。4月16日,武汉市政委员会宣誓就职。4月18日,武汉市政府正式成立,统一了三镇行政建制。下面这组文章就是为了纪念80年前这个有意义的日子。[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