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元康 《安徽史学》2003,4(2):111-112
《孙中山全集》、《孙中山集外集》、《孙中山集外集补编》、《孙中山谱长编》等书都是孙中山研究常用的基本资料,勘校编纂均称精审,但在一些史料的时间判定方面,仍存在若干失误;亟待纠正。配方仅就所见四则作一勘误。  相似文献   

2.
本世纪50年代长江上建设第一座大桥的时候,听老一辈人讲,孙中山先生早在30多年前就提出过在长江上架设大桥的计划。当时幼小的心中对孙先生产生了一种无比崇敬的心情。待到长大了,读了孙中山的一些文章,特别是他的《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才知道孙先生对于武汉商埠建设和经济开发有很系统的设想;而且对照今日武汉现代化建设的规划与成就,对孙先生那种高瞻远瞩的战略家眼光,勇于创新的改革家胆识,对中国近代史上的这位伟人更加崇敬了。孙中山开发武汉的宏伟规划是建立在对武汉的重要地位的认识基础之上的。武汉襟江带河,素有“九…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护法运动仅持续八个月就以失败告终,其中孙中山与桂系关系的变化是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双方除政治层面的博弈之外,亦在财政领域展开角力。在财政收入方面,孙中山在盐税、铁路收入及司法经费等三个方面取得一定进展,有效支持了军政府的政权运作;但是另一方面,随着护法运动的深入发展,孙中山无法再向海军、国会议员及驻粤滇军提供经费,在各方现实利益交织纠葛下,桂系逐渐分化、瓦解了孙中山的护法同盟,最终迫使军政府改组,孙中山的第一次政权建设之尝试亦宣告失败。  相似文献   

4.
贵州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辛亥革命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推翻中国几千年君主专制制度的伟大运动,贵州辛亥革命,是在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由贵州同盟分会即贵州自治学社发动的推翻清王朝在贵州的统治的伟大运动.贵州辛亥革命所建立的政权为时仅三个月,就被宪政预备会勾结滇军入侵所篡夺,致使革命政权崩溃,是贵州人民的一大不幸.今年是孙中山先生逝世六十周年,抚今追昔,探讨贵州辛亥革命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是研究贵州历史的一大任务.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者。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一生奔走呼号,足迹遍及海内外,其在广州时间最长,在南京仅三个月左右。然而,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却归葬钟山,其缘由何在? 孙中山生前钟爱南京山水,他在《建国方略》中称赞道:“南京为中国古都,在北京之前,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  相似文献   

6.
薛毅 《湖北文史》2005,(1):96-112
在论及民国时期对开发长江三峡的论述时,人们总是谈到孙中山先生和美国的大坝专家萨凡奇,很少谈到1932年底国防设计委员会组织并资助的长江三峡勘测队对三峡的实地调查及其勘测报告。少数论著涉及这次勘测调查,或语焉不详,或在调查背景、组织单位、调查时间和结果等问题上存在错讹,对这次调查的意义和影响缺乏客观全面的认识和评价。本文拟对这次勘测工作做一简略论述。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与粤皖奉三角联盟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皖奉三方之所以能够建立三角联盟,孙中山的日本背景是重要因素;而孙中山在进行联皖、联奉的同时,又不断进行联直活动;孙中山联合军阀打军阀,搞三角联盟,有成功的地方,亦有失败的记载:孙中山通过联合军阀来打军阀。负面影响很大,此乃时代局限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我谈两点看法,一是长江文化研究的重要性、紧迫性及其滞后的原因;二是长江文化的基本概念及其重点研究方向.先说研究长江文化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在国际大文化格局中,流域文化的研究、开发和建设已成为世界性潮流.世界上一些著名的河流文化,如亚马逊河、密西西比河、尼罗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和毛泽东曾就东北经济的开发与发展提出诸多构想,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在东北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上,孙中山侧重经济和国防,毛泽东则侧重革命和建设;在东北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上,孙中山主张交通运输业和移民实边垦荒,毛泽东则把东北建设成为共和国的工业基地;关于促进东北经济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孙中山认为要“节制资本”,毛泽东建立的则是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0.
最近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获得了三封从未发表过的孙中山先生致美国友人奥斯丁·布朗和威廉·舒尔兹的英文信件,其中丙封为亲笔信(原件收藏于美国康乃尔大学图书馆)。这些信件极为珍贵,它们反映了孙中山先生在1912年6月至1918年4月这段时间对美国政府的态度和期望,以及孙中山对中国革命的一些探索。从已出版的孙中山全集和其他有关材料来看,这一时期孙中山与国际间的文书交往不多,这三封信的发现对研究孙中山生平和民国史均有较大的价值。现将原信一一译出,并对当时的历史情况试作适当说明:  相似文献   

11.
杨新新  韦巍 《岭南文史》2015,(1):49-52,55
2014年12月16-17日,由广东台湾研究中心、中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举办的"广东孙中山研究资源探寻之路"会议在伟人孙中山故里中山市举行。会议共收到来自广州、上海、中山、澳门、台湾等海峡两岸三地学者论文28篇,分别从研究资料扩充、研究方法转换以及粤台两地孙中山研究界交流等方向,就广东孙中山研究资源之承袭与拓展提出不同见解,为未来孙中山研究之整体提升指明了可行之路径。一、研究资料的扩充  相似文献   

12.
本文先叙“国学”在辛亥革命前后兴起、发展之始末梗概,略涉章太炎与孙中山在革命初期的交谊,以及二人在“国学”宣扬推展中相辅相成的历史作用。嗣引入主旨,评述中山先生思想中蕴含的“国学理念”。述凡三端:一曰,孙中山国学理念之民族文化根柢;二曰,孙中山国学理念之人文精神本质;三曰,孙中山国学理念之思想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张磊,生于1933年,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本科、研究生毕业,1958年开始在广州工作。历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广东孙中山研究会会长、广东省台湾研究会会长等职,兼任中山大学、南京大学等校教授、研究员,长期致力于中国近代史和社会思潮史,特别是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研究。先后撰有《孙中山思想研究》(1981年)、《孙中山论》(1986年)、《孙中山  相似文献   

14.
长江,长6300公里,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河。她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冰峰雪岭间发源,在接纳溪河,流经四川盆地,汇聚了岷、沱、嘉、乌四江之水后,浩浩荡荡冲进举世闻名的三峡峡谷地带,其水能蕴藏多达2.6亿千瓦。但长江(近代称扬子江)由于受自然条件和气候的影响,常常雷霆大发,滔滔洪水吞没大片良田和村庄,给流域内的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失。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和征服长江,本世纪一二十年代之交,伟大的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就以敏锐的眼光和宏伟的抱负,提出了抓住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机遇,“利用外资”开发…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曾三次驻节梧州,组织和策划北伐战争。在梧州,广泛留存着有关孙中山的史迹;纪念孙中山的建筑或以“中山”命名的地方也有不少;文章集其要者作简介。  相似文献   

16.
<正>孙中山和孙科父子与广东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缘,这里既是他们的故乡,更是其施展抱负的地方。孙中山曾三次在广东建立革命政权,而孙科亦三次担任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志·孙中山志》2004年11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志是广东省人民政府2001年7月立项,由广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广东省中山市地方志办公室和广东省社科院孙中山研究所历时三年共同编修完成,全书104万字,各种图片400多幅,上起孙中山诞生的1866年(清同治五年),下迄2004年10月。该志具有体例新颖,资料权威、丰富,学术品味高,思想性、政策性强等特点,是研究、了解孙中山及其相关内容的一部重要的颇具特色的人物专著。特别是在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中,《孙中山志》的出版发行起到不言而喻的现实政治作用。 敢为人先 伟人立志本书是中国…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不仅是民主主义革命家,还是我国宣传社会主义的先驱者之一。他早年就接受社会主义思想,并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打上了第二国际的印痕;十月革命以后,又接受了列宁主义的指导,并促成了国共合作。孙中山的一生所以能“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就是以社会主义思想为动力的。过去,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个方面,但它却是孙中山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和领导者。他的革命活动与日本密切相关,在其长达3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孙中山先后出入日本16次,在日驻留9年6个月。其在日时间占孙中山整个革命生涯的近三分之一。在这近10年的时间里,孙中山或以日本为革命活动的基地,或以日本为流亡之地,与当时的日本政界、财界、军部、大陆浪人、民间人士结成了各种各样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如何理解和解释孙中山与日本各界人士之间的关系、如何评价孙中山与日本的关系在孙中山革命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一系列问题,一直成为中国近代史和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中的热…  相似文献   

20.
中山舰沉浮录文/黄一具有历史见证意义的中山舰,在沉没长江金口半个多世纪后,于1996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纪念日正式实施打捞。中山舰,原名永丰舰,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中山舰,它是1910年清政府向日本三菱工厂订造的钢木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