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徐三见 《风景名胜》2009,(11):16-19
特色之一:是明长城的师范和蓝本。 抗倭名将戚继光在临海八年,会同台州知府谭纶改造了临海古城墙的结构,将其加高加厚,并创造性地修筑了十三座二层空心敌台,极大地增强了防守能力。戚家军以临海古城为据点,策应闽浙沿海守防,屡败倭寇九战九捷,洗雪国耻,扬眉吐气,大振国威。  相似文献   

2.
戚永晔 《风景名胜》2009,(11):12-15
东晋 北固山,旧称龙顾山,因为它的山形酷似一条首尾相顾的卧龙。台州府城墙的起点,就在这里。公元五世纪,东晋农民起义军首领孙恩率军攻打临海,太守司马崇惊惧出逃,被朝廷撤了职,接替他的是辛景。  相似文献   

3.
遗产旅游研究:从遗产地的旅游到遗产旅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近年来遗产话题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遗产旅游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遗产旅游研究相关文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遗产旅游相关研究的主题与内容发现,目前的遗产旅游相关研究更多是遗产地的旅游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分析了遗产与遗产旅游的本质特征及其核心问题,结合当前国际学术界关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本体论与认识论转向的背景,本文提出,遗产旅游的研究应围绕“什么是遗产”“谁的遗产”“怎样阐释”3个核心问题展开,并对相关的研究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文化遗产风险管理是近十年国际、国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越来越引起重视的课题之一,而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本文以ICCROM-CCI-ICN三家研究机构制定的"风险管理"体系为主要依据,以"台州府城墙"洪灾研究为实例,介绍风险管理基本概念,探讨文化遗产"风险评估"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台州府城墙保护实践思考遗产风险评估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文化遗产大国,为了能够更好地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需要准确认识和阐释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和遗产构成.通过对国外和国内的相关文献的分析研究,对比我国文化遗产价值评估及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申遗)价值评估与阐释,结合大运河申遗研究,探索和完善了一种具有实际操作性的评估与分析方法.文化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评估和遗产构成的确定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和核心的工作,本文介绍的分析评估方法可为文化遗产突出普遍价值评估和遗产构成分析提供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6.
"世界遗产"(World Heritage)和"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ultural Heritage)是内涵和外延不同的两个专有名词和各有评价标准的两种遗产类型,共同点只在于,它们是由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宣布、在国际层面上加以保护的文化或自然遗产。作为热门词汇,比较容易被望文生义地理解为是一种统一的世界级的遗产;所以在讨论学术问题时,宜谨慎使用"世界遗产"汉译词通称World Heritage和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这两种遗产类型。  相似文献   

7.
军事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与其他类型的文化遗产具有共性的价值特征,包括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历史价值等。军事文化遗产应当遵循文化遗产的价值阐释规律,在文化遗产价值阐释的框架下进行价值阐释。通过媒介表达军事文化遗产的价值信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解释,最终将其价值内涵展现给社会大众是军事文化遗产价值阐释的可靠路径。  相似文献   

8.
持续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在认定考古遗址的突出普遍价值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遗产公约》以及由之引发的世界性遗产自觉,正是人类对历史与遗产探索、认知的一个突出的体现。经过一百年的发展,现今的考古学已经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考古学家的考古了。考古遗址和文物所荷载的信息不仅是考古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资料,也是公众进行文化实践、文化与文明交流互鉴,以及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突出的普遍价值”之问的提出正当其时。所有跃跃欲试(申遗)的考古遗址都不得不面对这个拷问:一个或者一组具有特定的时间、空间和文化特征的遗址如何具备超越自身,超越区域和国家的价值。基于在地经验,提出可以广泛验证和修正的通则的全球考古学之路,正是当下的中国考古学可以追求的。而确立以公共性为中心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则有助于我们超越西方考古学的公共考古概念。对遗址的各项价值特性开展国内外同期同类遗产的充分对比分析,也能为考古遗址迅速建立起一个以全人类文明视野为背景框架的参照坐标系,从而大大提升我们的研究视野。站在中国考古新百年和世界遗产“下一个五十年”开启的节点上,中国考古遗址放之世界遗产视野的价值讨论,既有承上启...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中国大运河与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五处运河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OUV)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归纳出中国大运河价值特征的独特性。认为现有的世界遗产运河都是欧美工业革命技术革新的产物,与作为农业文明时代水工杰作的中国大运河具有不同的价值内涵,中国大运河符合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多条标准。  相似文献   

10.
赵云  王喆 《世界遗产》2014,(7):67-72
中国大运河申遗面临文献史料和实物遗存匱乏、系统研究薄弱等困难。为达到世界遗产申报的要求,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克服编制申遗文本过程中的重重难关,将有限而零散的文献资料求实考证,提炼出适用于世界遗产语境的大运河真实性、完整性的普遍价值。  相似文献   

11.
陈建勤 《旅游科学》2004,18(3):8-11
伴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旅游业已成为泰州市新一轮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旅游,对于健全泰州产业要素,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形象有着重要意义。旅游业起步较晚的泰州要在较短时间内成为苏中地区一颗耀眼的旅游明珠,首当其冲的是要解决三个问题,即:确立政府主导战略,树立科学的旅游发展观;突出地域特色,开发旅游精品;积极主动融入长江三角洲旅游圈之中,与周边城市互为资源、互为市场,成为新生代的上海“后花园”。  相似文献   

12.
运用历史地理学与考古学知识对南京明城砖铭文中府、州、县的地名、历史事实、自然人文地理、人文关系进行释读与考证。  相似文献   

13.
江苏泰州城历史悠久,有"汉唐古郡,淮海名区"之称,但是唐宋时期的城市布局不明。2006年8月,泰州市博物馆对泰州城宋代涵洞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不同时期灰坑、墓葬,出土了一批汉、五代、宋、明时期的陶瓷器、擂球。此次发掘不仅解决了不同时期涵洞和城墙的建筑年代问题,而且为研究宋代泰州的城市规模和布局、研究古代城墙配套设施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15.
论明代南京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南京城,城垣走向根据防御需要和地理形势而定,城门的设立以方便出入和商业往来为目的,并由市区、宫城区、沿江军事区三大区域组成。  相似文献   

16.
京津生产一体化与企业集团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二旺 《人文地理》2003,18(3):68-72
本运用区位商方法,对比分析了京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构成,并详细对照了两市的主导产品。对比分析的结果显示:北京和天津在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及工业产品结构等方面有明显的同构现象。两市企业间的经济关系表现为松散和无序特征,没有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区域生产体系及合作氛围,因而难以获得区域整体效益。针对上述问题,章遵循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方法,提出京津一体化京津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及策略,并在产业协调、行业协作及企业集团化等不同层面论述了京津联合的模式及方案。  相似文献   

17.
In various disciplines, a renewed attention to history and the past can be discerned, not least in the field of urban analysis and urban planning. To understand the ways in which heritage can contribute to the functioning of cities today and tomorrow we need insight into the meanings of heritage for the cities? residents.With the help of the two concepts ?tied to the city centre? and ?solidarity with the city centre?, three city-centre resident types are theoretically constructed who are the ?connoisseurs?, the ?take-it-or-leavers? and the ?rejecters?. The empirical data collected in two Dutch cities, Leeuwarden and Alkmaar, made it possible to search for these assumed types to see whether they really exist and to find out if the different types give different meanings to urban heritage. Differences in the meaning of heritage means that the distinctions among ?connoisseurs?, ?take-it-or-leavers? and ?rejecters? could be used in setting heritage policy.  相似文献   

18.
军民指挥使司是明代创制的兼管军民的特殊行政建置,而其建置标准学界认知多有不同。本文认为民户是军民指挥使司建立的关键要素,并利用大量的明代文献材料,证实了军民指挥使司直接或间接的辖有相当数量的编户齐民。而集中分布在北边一线的实土卫所并未建立起军民共管的军民卫所体制,进一步印证了民户对军民指挥使司建立的重要意义。这决定了军民指挥使司具有"军"与"民"的两面性特征,游走于都司与布政司两套管理系统之间。  相似文献   

19.
春秋楚长城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长城。楚长城并不是一道帽形长城,而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的400年间根据不同防御对象建筑的三道长城。楚长城是依山而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军事战略防御工程,其建筑方式是石垛或土筑,主墙体为单护城栏型长城,建筑原始、粗糙、古朴、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