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百年潮》2009,(5):F0004-F0004
今年11月7日,是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七十五周年。为了全方位、系统化地研究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和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领红军陕甘支队第一纵队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保安县吴起镇。至此,中共中央红一方面军主力历时一年的长征结束。  相似文献   

3.
姚杰 《中国钱币》2006,(3):73-78
陕甘边区南梁油布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革命根据地发行最早的苏区货币。1927年和1928年4-5月,唐澍、刘志丹、谢子长等领导清涧和渭南、华县一带农民士兵起义,开展游击战争。1931年10月阎红彦、杨仲远领导的陕北支队同刘志丹等领导的南梁游击队会合,合并为西北抗日反帝同盟军。1932-1934年间,在刘志丹、谢子长等领导下,先后开辟了陕甘边和陕北苏区。1933年11月3日,陕甘边特委和红军总指挥部,在合水县包家寨召开联席会议,做出了以南梁为中心,建立陕北、陕甘、关中三路游击队,扩大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战略决策。“这次…  相似文献   

4.
老子西行入关,游历秦地,最终归隐,所以陕甘地区多有和老子事迹相关的遗迹。以《水经注·渭水注》的相关记载为基础,结合文物古迹、民间传说、地理地名综合考察,则可判定老子最终的归隐地当在以甘肃天水柏林观为中心的伯阳一带,抑或在今陕甘之间,范围东至今陕西周至楼观台,西至今天水柏林观。  相似文献   

5.
李毓锦 《文史月刊》2006,(11):62-63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率领中央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苏区根据地,与陕北红军和红军十五军团会合。中央红军到达陕甘苏区,对敌人震动很大。蒋介石重新调集军队,对陕甘苏区进行围剿,实行经济封锁、政治破坏,妄图一举消灭红军。  相似文献   

6.
诗词解读     
正张明成十一届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忻州市政协主席《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1935年9月12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攻克腊子口后到达甘肃省内,将中央红军改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彭德怀任司令员。陕甘支队到达陕北吴起镇后,国  相似文献   

7.
1935年9、10月间发生在陕甘边苏区和红26军中的肃反,不仅是中共党史上的一桩悬案,而且随着形势发展中共中央对这次肃反先后数次做出结论,但每次都有所不同,就使这场规模并不大的肃反变得扑朔迷离。通过对红26军发展的历史考察发现,这次肃反是由于许多因素造成的,如:红26军从建立以来,中共陕西省委就认为其执行的是右倾路线,并将这种看法报告给中共中央;陕北特委负责人也认为红26军执行的是右倾路线,并多次写信汇报给中央北方代表,导致中央北方代表派人到陕甘边和红26军来解决右倾问题。而张慕陶、张汉民事件成为导致对陕甘边和红26军进行肃反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8.
王苳 《黑龙江史志》2013,(21):31-32
陕甘回乱是十九世纪中叶西北地区发生的重大事件,对近代西北的格局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何正确对待陕甘回乱,如何引导西北经济摆脱回乱的阴影。本文试从陕甘回乱的原因着手,联系西北地区的实际情况,得出西北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应对方法。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何正确对待陕甘回乱,如何引导西北经济摆脱回乱的阴影。本文试从陕甘回乱的原因着手  相似文献   

9.
正罗培兰,陕西乾县人,1934年5月参加红二十六军,在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南梁政府)做妇女工作,当时南梁政府只有张景文、同桂荣和罗培兰三个女同志。罗培兰生前曾经在子女们面前回忆习仲勋在陕甘边根据地的情形: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成立时人不多,习仲勋同志是主席,白天章同志是副主席,还有三个部长,总共只有十来个人。陕甘边区根据  相似文献   

10.
习仲勋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先后担任陕甘边革命委员会副主席、主席,中共陕甘边特委代理书记、军委书记,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等职务.他在创建根据地的过程中,紧紧围绕军事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自身建设这三大中心工作,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坚持党的领导、紧密联系群众、不断加强作风建设...  相似文献   

11.
1937年五六月间,南京派中央考察团对陕甘苏区进行了为期十多天的考察。在蒋介石的“剿共”战争已经停止、国共两党十年来的对立局面开始缓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即将形成的情况下,这一活动无疑对增进两党的相互了解,消除两党间的误会与隔阂,促进  相似文献   

12.
三十年代的中国,灾难深重,民族危机日深。为了解红军北上后的情况,和即将成为抗日大后方的西北政治经济现状,当时年仅二十六岁的范长江,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身分,于1935年年7月从成都出发,对西北进行考察。他经陕甘入青海,越祁连山到河西止于敦煌,折回后走宁夏终于包头,全程四千余里,完成了一次艰苦卓绝的旅行。他将旅途见闻写成通讯,陆续寄到《大公报》发表,轰动全国。1936年8月,通讯  相似文献   

13.
叶介甫 《百年潮》2013,(11):45-51
李维汉,又名罗迈,1896年6月2日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县高桥乡八斗冲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1922年经毛泽东、蔡和森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央组织部部长、陕甘省委书记、中央党校校长、  相似文献   

14.
何梅协定前夕,行政院长兼外长汪精卫致电行政院副院长孔祥熙,转告对日交涉情形。该电文主要表明了汪氏对日态度及蒋汪之间在对日外交上所达成之默契,同时说明了东北军五十一军在何梅协定前即已确定调往陕甘。这些对于研究此期中日关系及华北问题颇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西北、解放西部过程中,1949年7月陕西的扶眉战役以及8月的兰州战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民解放军相继歼灭了国民党胡宗南部4.4万人以及长期盘踞西北地区的第四十集团军。这是解放战争期间陕甘境内国共两党的一次大决战。经此,陕甘境内大部解放。烈士李锡贵在兰州战役牺牲时,担任我第一野战军第四军第十师第三十团的政委。李锡贵,1917年8月31日生于陕西省旬邑县湫坡头镇坪坊村一个雇农家庭,祖孙三代11  相似文献   

16.
冯晓蔚 《文史春秋》2014,(11):29-35
阎红彦,原名阎侯雁,曾用名周济、陈一川。1909年9月13日生于陕西安定县(今子长县)瓦窑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4年投军人伍,192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西北红军和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历任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大队长,陕甘游击队大队长、总指挥,红三十军军长,警备第一旅政委,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三纵队副司令员、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中共川东区党委副书记、行署主任,四川省委书记、副省长;  相似文献   

17.
1934年,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的成立标志着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确立,在西北革命斗争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为中国革命实现历史性转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清代前中期陕甘地区的人口西迁是在清朝势力不断向西北推进的大背景下产生的,西迁人口主要有官方移民、民间自发移民和绿营兵丁及其眷属三种类型组成,官方组织陕甘人口西迁的主要动力先后经历过三次大的转折,因时而异的移民管理体系为移民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至嘉庆末,迁入安西地区的陕甘移民及其后裔约10万人,迁入新疆地区的陕甘移民及其后裔可能接近或超过55万人,其中大约有六成左右的西迁人口不在官方户口统计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9.
正一陕甘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的发现酉鸡岁末,笔者前往陕西西安调研,在泉友刘汉民兄店铺中发现陕甘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一张,罕见品,后经协商购入。此票正面记载内容如下:"陕甘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第拾壹号股东王恩东股本总额国币叁佰萬圆股份总数叁萬股每股金额国币壹佰圆陆佰陆拾柒股国币陆萬陆仟柒佰圆整董事长戴自牧董事刘知敏董事何廉董事李祖芬董  相似文献   

20.
关于晚清民初近代化过程中的手工业发展问题,一直以来是国内经济史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处在京津——陕甘商路中间地带的晋南工商业中心绛州是近代以来工商业发展很具代表性的一个区域。本文拟对近代绛州(新绛)(1)社会的手工业发展状况作一考察,以期能够对该时段该区域手工业的发展原因与特点作出一个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