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今被称为山地民族的瑶人,明清时期不仅居于山地,而且居于平地。及至光绪年间,广西瑶人才集中分布在各地的偏远山区。从瑶人分布逐渐"山地化"的过程可知,瑶人并非自古以来就是山地居民,只是在平地瑶人成为官府的编民后,山地瑶人由于地理阻隔而被"剩下"。因此,瑶人的山地分布不是因为平地瑶人举族迁居山地,而是因为官府的同化措施对平地瑶人与山地瑶人的影响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2.
平地瑶是目前瑶学界研究中还比较薄弱的领域,成果很少,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最近,我们到平地瑶聚居的桂东北的富川、恭城、钟山、荔浦、平乐、蒙山、灵川和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作社会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得到一个深刻的印象,与其他瑶族支系相比,平地瑶的经济化发展水平比较高,民族特征已基本消失或正在消失,与周边的汉、壮民族没有大的差别了,不少平地瑶是20世纪80年代初才重新确认或恢复的。平地瑶民族特征的消失,反映了平地瑶与周边汉、壮等民族在长期的经济、化和社会的交往中逐步形成的民族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段金兰  麦霖 《旅游纵览》2021,(1):107-109
瑶族作为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是一个不断迁徙融合的民族,目前主要聚集在广西、湖南、云南、江西等省份.其中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地处广西东北部“湘桂走廊”与“潇贺古道”之间,北倚三湘,南望粤梧,因两大交通要道便利,使得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相互碰撞融合,造就了恭城独特的文化.本文以恭城瑶族婚嫁水上巡游仪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瑶...  相似文献   

4.
论“湘桂走廊”整体开发廖江“湘桂走廊”位于广西东北部。就其地理区域而言,是桂北两大山脉──越城岭山脉与海洋山山脉之间的狭长谷地;就其行政区域而言,则可包括灵川、兴安两县的全部辖区及资源县东南部和龙胜县东北部地区,约相当于五代溥州所辖区域。它地处江南古...  相似文献   

5.
龙胜理苗(“苗”泛指明清时期生活在湘桂边界的苗、瑶、侗等民族)厅,建于乾隆六年(1741年),撤于民国元年(1912年),历时171年。是清政府在湘桂边界设立的,治理龙胜桑江流域及湖南极少部分地区少数民族的特别行政机构。设于龙胜寨,距湖南宝庆理瑶同知府(乾隆五年设于今城步县长安营乡政府所在地)二百余里,距桂林府二百余里,处湘桂边咽喉之地。清政府为什么在如此偏僻之地设立龙胜厅,在百多年的历史中,龙胜厅的存在对龙胜及湘桂边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本文试简析之。龙胜之地,自五代至乾隆五年属广西义宁县,境内桑江源于湖…  相似文献   

6.
广西自古以来即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扮演着沟通中原与南海地区交通要道的角色。"湘桂走廊""潇贺古道""交趾道(马援故道)""牂牁道""买马道""安南贡道"等,为其中之具代表性者。它们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构成通达内外之交通网络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7.
桂林地处广西东北部,湘桂走廊南端。秦统一岭南以后,湘桂走廊成为中原文化传人广西的主要通道。自宋代起,桂林长期成为广西的政治中心。由于历代地方官员重视文化事业,以及不少文化名人为桂林美丽的山水所吸引,纷纷来此游览并留下了大量的诗文和书画作品。这些因素,使桂林成为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并使桂林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氛围,尤其是当代文化事业发展较快。《桂林市志》中的《文化志》,是一部全面、系统反映桂林文化发展状况的志书。较好地反映了桂林独特的文化氛围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这部《文化志》在反映桂…  相似文献   

8.
谢冰月 《丝绸之路》2013,(16):27-28
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其服饰艺术极具魅力。白裤瑶服饰的主题符号为"瑶王印"和"血手指印",其图案风格独特,色彩对比强烈,给予人们别样的视觉享受。  相似文献   

9.
吴滔 《史学集刊》2022,(1):33-36
岁月如梭,转眼间,笔者在以湖南江永县为中心的南岭山地从事田野及研究工作已整整十年。无论是探讨瑶人在卫所和州县体制里"两相报纳",还是寻觅阳山杀手如何在地化的蛛丝马迹,均不得不面对一个难以绕开的话题,就是曾在该县西南境扶灵、古调、清溪、勾蓝等"熟瑶"村落实施并贯穿数百年的瑶长瑶目制。种种迹象表明,瑶长瑶目制既不同于广西、云贵等地广泛存在的土司制度,也与粤北地区排瑶组织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0.
元明时期新开辟的从湖广经贵州通往云南的"东路"驿道,不仅是维系内地与西南边陲往来的主要交通命脉,并且也直接影响了明清时期西南边疆地区政治版图的变化。本文首次提出了"古苗疆走廊"这一概念,初步探讨了这条走廊对贵州省的建省、明清时代"苗疆"地区的"国家化"过程以及民族关系等所带来的影响,并对"古苗疆走廊"的地域及族群文化的特点等进行了初步整理和分析。就今后推进"古苗疆走廊"作为"世界文化线路遗产"申报的可能性问题,也提出了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1944年豫湘桂战役爆发后,国立黄河水利工程专科学校经豫西内乡迁至陕西宝鸡,人员、财产均蒙受巨大损失。本组史料不仅提示了该校辗转迁徙的艰辛历程,于教育界人士对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战役中表现的观感也有一定反映。  相似文献   

12.
冯智明 《民俗研究》2014,(6):142-148
作为一种剪而复生、式样多变的身体物质,头发在很多文化中被赋予了复杂的象征意义。蓄长发是红瑶人标志性的身体表征,以其独特的生命观、身体观和"修阴功"人观为基础。以发寄魂的身体认知和生命理解是红瑶人蓄长发、不随意剪发的思想根源;而洗护头发的时日禁忌和"父母在,不改装"的身体之孝则强化和巩固了这一身体习俗。  相似文献   

13.
秦海燕 《沧桑》2013,(3):60-62
民国时期桂东北瑶汉民族相互融合,自然融合的因素较多,瑶族"汉化"与汉族"瑶化"的互化情况较为明显,促进了民族团结与进步。其原因在于相互杂居是瑶汉民族相互融合的社会基础,农耕文化是瑶汉民族相互融合的经济基础,而文化认同是瑶汉民族相互融合强有力的纽带,以及相互通婚为瑶汉民族相互融合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4.
城步地处湘桂交界,是个多民族聚居的高寒山区,古属(氵舞)阳五谿蛮地,宋为“飞山蛮”徽州之区。境内有苗、汉、侗、瑶、壮等13个民族。各族先民勤劳勇敢,用自己的双手,不仅把荒芜的山泽开辟为田园,而且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都有着极为光辉的业绩;在共同反抗封建统治的血腥镇压的艰苦岁月里,各族人民团结奋进,和睦相处,各自创造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城步苗族祖先,首创了篆字—苗文。早在清乾隆年间,就广泛使用流传,先从城步横岭峒开始,逐步普及至城步五峒苗乡瑶寨,进而影响到广西龙胜桑江和绥宁的界溪及通道临口等地。  相似文献   

15.
龙小峰 《安徽史学》2021,(4):147-153
在明代不断将国家治理能力投射到边疆非汉族群聚居地区的背景下,莫氏通过"献地筑城"与"招抚蛮瑶",为边疆社会秩序的建构做出了贡献.官方也因之分别在成化和万历年间授予莫氏子孙免夫役的权利.入清后,随着人群结构的变化和边疆区域社会的变迁,莫氏免夫役的权利开始遭到质疑,但是基于莫氏家族自身的实力和在瑶人中凝聚的巨大社会影响力,清代最终认可了莫氏的特权.  相似文献   

16.
三干里人流 家破人亡 日军主要沿平汉-粤汉湘桂-黔桂铁路展开进攻,(直线距离约3000多公里)路上先后拥载着成千上万的中国平民百姓,他们深知“九一八”事件中日军对中国人的暴虐,不愿做亡国奴,希望逃到较安全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徐祖祥  罗张悦 《民俗研究》2024,(1):15-26+156
滇黔桂交界地区,壮、瑶、苗等民族的地方礼俗互动、礼俗传统实践及创造性转化,是中华文化在南岭民族走廊西段区域社会中整合作用的体现。各民族传统文化体系与以道教为主的道释儒大传统之间长期的文化涵化过程,呈现出各民族交融共生基础之上大传统与小传统间复杂的互动关系。新文化模式下的礼俗传统和价值观念,强化了各民族内部的社会秩序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1949年以来,各民族礼俗传统在南岭走廊地域文化传统保障下,进一步推动了不同民族之间自主、自发的交往交流交融状貌和共有价值观念在更大社会范围的传递。道教主导的礼俗传统实践及文化价值认同,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此区域内的具体呈现。  相似文献   

18.
树高千丈也有根,藤长百拿①也有脚,再高的树落叶也要归根,再一长的藤枯了还连着脚。它记载前辈迁徙的经过。山_匕的藤和树啊,还把那根脚依恋,世上的人哪,怎能不思念祖先!大河从山泉开始,大山从平地长起,五姓的瑶人永远是亲兄弟 叩可,信歌从老祖盘王说起—忘了祖先的子孙,不如那归根的落叶,不认宗族兄弟的人啊,比不上恋根的藤子!五姓的瑶家人②,本是同根树上的枝叶,散居山岭的盘王后代啊③原是一根藤上的果。尊敬的盘王是我祖,贤德的九娘是我宗④,瑶人原是冯晏养⑥,山人本是冯容生。只因雷公发大水,冯晏兄妹结亲再造人,要叫叶儿认识它的根,要…  相似文献   

19.
<正>兴安是一块独特而神奇的土地,地处越城岭山脉和海洋山脉之间的湘桂走廊中段,有“兴安高万丈,水往两头流”的说法。灵渠的开通沟通了漓江和湘江,连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贯通了南北的水路交通,一举成为古代水路交通的枢纽之一,这不仅是创建于秦代的一项水利奇迹,更是中国古代水利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作为一位灵渠的维护和管理者,对于灵渠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精妙的设计、精当的规划,有着特殊的眷恋,沿渠两岸山明水秀的风景更是令我如醉如痴……  相似文献   

20.
2013.5.15编读     
<正>编辑部的故事本期版主:雷蕾白居易有诗曰"五月人倍忙",咱编辑部也算应景了。夹在"五一"和"端午"两个大节当中,编辑部又一次上紧了发条。兄弟姐妹们马不停蹄地采访、约稿,在漫天的杨絮中穿梭,在有北京特色的雾霾中前行。这期"三反"出炉后,回头看看,从王牌军战史到豫湘桂会战,编辑部同仁们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