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开大学明清史研究室成立四十周年暨第三届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史讯1996年8月1日至4日,南开大学明清史研究室成立四十周年暨第三届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天津南开大学召开。南开大学明清史研究室自已故著名史学家明清史专家郑天挺先生创办以来,以郑老求真...  相似文献   

2.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暨“全球视阈中的美国史研究”学术讨论会于2012年5月25-28日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等全国六十多所高校、研究机构的一百五十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盛况空前。这是自1979年中国美国史研究会成立以来首次在上海举行的年会,也是上海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成为一级学科博士点后首次举办的全国性学术交流会议。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主要奠基人、享誉海内外的美国史研究大家,迄今,刘绪贻可以说是“作等身”,所所译所编的学术成果已达900万字之巨。40多年来.刘绪贻的名字始终是和中国的美国史研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同样,作为中国美国史研究的一个符号甚至代名词,刘绪贻也与中国的美国史研究浑然一体,密不可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美国史研究百年回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史研究百年回顾张友伦一在旧中国,特别是晚清,朝野上下对美国的了解都很贫乏,谈不上对美国史的了解。1867年,清政府甚至委任美国卸任驻华公使蒲安臣为“大清国钦差”出使美、英、法、德、俄诸国。这在中国的外交史上留下了一个荒唐绝伦的笑柄。后来,在美国企...  相似文献   

5.
李凡 《世界历史》2004,(6):125-128
2004年6月19—20日,由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举办的“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的回顾和展望暨纪念南开大学美国史研究室、日本史研究室、拉丁美洲史研究室成立40周年”学术讨论会,在南开大学隆重举行。这次会议同时也是南开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即“亚太地区历史与国际关系研究”的一次重要学术活动。世界近现代史专业的专家、学及有关研究生共110位代表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6.
南开大学明清史研究室是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高校第一批研究机构之一。四十年来,明清史研究室遵循创始人郑天挺教授的学术主张,与国内外同行切磋交流,促进了明清史研究的发展,也加强了中外学者之间的友谊。为了总结四十年来的经验教训,推动学术进步,进一步增进中外学者之间的友谊,经国家教委批准,“纪念南开大学明清史研究室成立四十周年暨第三届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6年8月1日至4日在天津召开。来自中国和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阿清史专家、学者近七十人出席了大会。开幕式由会议副主席、南开大学历史所…  相似文献   

7.
“美国工人阶级史规划”是1981年美国劳工史教学与研究中出现的一个新事物。几年来,该规划影响日益扩大,值得在这里介绍一下。 美国工人阶级史规划领导人赫伯特·G·格特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国史》第2编第5卷出版暨民国史研究座谈会纪要汪朝光1996年8月21日,《近代史研究》编辑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邀请北京、上海从事民国史研究的专家学者近30人举行座谈会,就《中华民国史》第2编第5卷出版暨民国史研究的...  相似文献   

9.
金卫星 《世界历史》2006,(2):152-155
2005年10月20至22日,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在苏州举行,来自全国51所高校、社会科学院所和出版单位的103名专家学参加了会议。承办方苏州大学副校长白伦教授、社会学院院长王卫平教授出席了开幕式并分别致词,会议选举产生了第十届理事会。本次年会的主题是“美国史研究与教学的回溯与展望”,共收到论85篇,内容涉及美国外交史和中美关系史、美国思想化与政治、美国城市区域经济与环境、美国史教学、研究方法与网络资源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美国工人阶级是美国社会两大主要阶级之一,和资产阶级互相依存又互相对抗,曾经为美国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美国工人阶级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全世界工人阶级的盛大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起源于美国,马克思主义在美国传播较早,其大都市纽约还曾作为第一国际总委员会的驻在地达四年之久,等等。显然,美国工人运动史应该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长期以来,我国缺乏一部中国学者撰写的专著。最近张友伦、陆镜生合著  相似文献   

11.
90年代,中国学术界对现代化的研究出现了一个“美国热”(罗荣渠先生语),涌现出了一批探讨美国现代化历程的著作。这些著作都力求以现代化的新视角、新方法去重新构架和发现美国史。其中许多成果是富有启示性的,也是很有建树的。本文主要就这些著作所体现出的中国美国史研究的现代化取向进行综合评论①。  相似文献   

12.
美国企业史研究王锦瑭美国的大企业建立较早,实力较为雄厚,因而美国历史学界对企业史的研究也开始得较早。从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看,大致可分四个阶段:早期的企业史研究、企业史学派的产生、新企业史学派的崛起和企业文化的形成。本文拟对美国企业史研究的演进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3.
美国犹他州也编修地方志(史),美国学者认为“志”和“史”是一个意思。美国每一个州政府都有一位历史学者任分管编修地方历史、历史学会、历史博物馆等事项的政府官员。在编修地方志(史)的方式、内容、时限、分类、篇目等各方面与中国地方志有太体相似及若干不同处。在信息高度发达并多元化的当今社会志书并不过时,编修地方史志并不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马丁·麦乐西与美国城市环境史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丁·麦乐西教授是美国著名的环境史学家,曾经担任“美国环境史学会”(1993-1995年)、“公共史全国委员会”(1992-1993年)和“公共工程历史学会”(1988-1989年)的主席。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理论基础、概念界定、功能发挥以及具体的历史研究成果等方面介绍了他的城市环境史成就。第二部分是作者对马丁教授的访谈,他就城市环境史与农业生态史的关系、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关系、技术在城市环境史中的作用、环境正义运动的性质等问题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另外,本文在注释中附有朱尔·A·塔尔教授对相关问题的简要回答。  相似文献   

15.
美国法律史研究领域的"赫斯特革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铁 《史学月刊》2003,(8):92-100
J .威拉德·赫斯特教授在 2 0世纪下半叶使美国法律史研究走出了专注于法律自身演变的所谓法律内史的黑盒子 ,转而从法律和社会的相互作用中探讨美国法律的历史发展 ,在法律史学界掀起了一场“赫斯特革命” ,结果使美国法律史研究经历了一次群星荟萃的学术复兴。尽管“赫斯特革命”的局限性在世纪之交时变得日益明显 ,但它在美国法律史研究中的主流地位仍未动摇。因此 ,不研究赫斯特和他的影响 ,就不可能有新的突破 ,对于在美国法律史研究上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学术界来说 ,就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6.
美国学者近年来对满族史与八旗制度史的研究简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着重介绍了近二三十年来美国汉学界对满族史与八旗制度史研究的概况。通过对“汉化”之争、满族族群问题研究、满族与八旗制度研究三个方面的综述 ,介绍了美国学者罗斯基、柯娇燕、埃德伍德·路斯、欧立德等人的研究成果和观点 ,对我国满族史研究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由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主办的“第二次中华民国史中青年学者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2年 1 2月 1 2日~ 1 3日在南京召开 ,来自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及港台地区的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近 80名中青年民国史学者与会 ,就“40年代的中国”为主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及讨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副馆长马振犊研究馆员等 5位中青年学者与会 ,提交论文 5篇 ,其中马振犊应邀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蒋介石思想理论简析》为题作了大会发言。会议还就自第一次中华民国史中青年学者国际学术…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以来美国中美关系史研究述评肖军80年代初期,美国的中美关系史研究没有出现迅速扩大的势头,相反,“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受过严格的语言训练和有在中国实地考察经验的新一代年轻学者开始崭露头角。那些已颇有建树的中老年专家...  相似文献   

19.
国际学术思潮与美国的中国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学术思潮与美国的中国史研究张铠“全球性”已成为当代历史研究的本质特征。出于对此点的深刻认识,美国的中国史学者以开放的态度不断吸取和借鉴国际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尽力做到为我所用,从而使美国的中国史研究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本文将着重介绍国际学术...  相似文献   

20.
李敏 《史学理论研究》2020,(2):139-150,160
跨国史研究的知名学者托马斯·本德依据个人学术经历的发展逻辑,从理论构建和学术实践层面,探讨了全球化时代如何书写美国历史这一重要课题。在民族构建理论的基础上,本德重构民族国家及其历史,批评“美国例外论”,融合跨国视角与综合性叙事,提出比较、关联和语境化三种跨国史研究方法,撰写了《万国一邦》一书。面对学界的挑战与质疑,本德依然认为跨国史是一种未来可期的研究视角与路径,它丰富了长期主宰美国学界的民族国家史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