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是原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康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四川省甘孜县白利寺五世格达活佛诞辰100周年。在这个时候,我们深切缅怀这位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肝胆相照的真诚朋友,深切缅怀这位在红军长征时期与我的父辈们曾经有过深切交往的藏族杰出人士,深切缅怀这位为西藏和平解放事业贡献出宝贵生命的爱国爱教的活佛。  相似文献   

2.
杨飞  王成会 《文史月刊》2009,(12):64-66
吴忠与格达,一个是战功赫赫的共和国开国将领、立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一个是德高望重的藏民领袖、思想开明的佛教宗师,两人虽然信仰迥异,但却因和平解放西藏这一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段传奇佳话。  相似文献   

3.
1950年7月,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康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的格达活佛受中央人民政府的委托,为劝说西藏地方政府进行和平解放西藏的谈判,从西康甘孜前往西藏,路过昌都时,遭到国外反动势力和西藏上层分裂分子的百般阻挠。是年8月,被敌人放毒致死,享年47岁。  相似文献   

4.
格达活佛(法名洛桑登真-扎巴他耶)是一位爱国、爱教的有道高僧。他精通五明,才华横溢,通医术,懂音律,是藏人领袖。先后被任命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康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康定军事管制委员会委员、西南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他与人民政府肝胆相照、心心相映,以至最后以命相许。  相似文献   

5.
文田 《文史天地》2005,(6):46-50
周信芳,浙江慈溪人。1895年1月14日生于江苏淮阴清江浦,祖辈都是士宦。父亲周慰堂爱好京剧,由票友下海,唱旦角,艺名金琴仙。周信芳从小喜爱京剧,生而颖慧,闻歌成声,而且博闻强记,所以父母锺爱备至。1900年,周信芳六岁,在杭州拜名武生陈长兴为师。七岁以“小童串”为名在杭州拱宸桥天仙茶园登台,演唱《黄金台》,受到观众赞扬,人称“七龄童”。  相似文献   

6.
福吉娅的伊朗王后宝座在第一次离婚后失去了,尊贵的埃及公主称号在1952年穆罕默德·阿里王朝被纳赛尔推翻后也失去了。如今,留给她的头衔只是“齐里尔上校夫人”。阅尽中东数十年的风云变幻,她会感叹荣华如梦吗?  相似文献   

7.
《华夏人文地理》2014,(4):116-129
1925年,在山洞里修行的十世德木活佛收留了一位乞讨的尼泊尔人,一起生活了三年时间。作为回报,尼泊尔人教他摄影,并送给他一台木制相机。后来,德木成为西藏历史上第一位藏族活佛摄影师,在其将近四十年的摄影生涯中,拍摄了大量的僧俗人物、社会风情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图片,后来大部分毁坏和遗失,留下的为数不多的这些珍贵图片,从一个侧面记录了1925年至1959年拉萨人的面貌及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8.
活佛的眼睛     
在西藏,照相机很晚才传入。上世纪初,一些大贵族手里才有木头做的照相机, 也不过被人当成“玩意儿”而已,所以在那个年代留下来的影像资料,大多数是外国人拍的。很早我们就听说过西藏的第一位摄影师:德木活佛洛桑·绛贝隆多丹增加措, 但一直见不到其作品。我们有幸接触到活佛的300余幅照片,从中选出十几幅。透过活佛的眼睛,西藏历史上一系列重大事件和人物得以再现:大地震与德木寺的强巴佛,大昭寺的修复工程,旧西藏噶厦地方政府的摄政王五世热振活佛, 以及那个时代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9.
活佛转世制度是藏传佛教所独创的,以佛教的缘起学说和"化身再现"等理论与藏传佛教寺院集团的实际利益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宗教制度。除宗教理论外,历史上,西藏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封建属性,诸教派之间的互相斗争,宗教与世俗统治势力之间的关系都为活佛转世制度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这种独特的宗教制度形成之后,伴随着活佛转世活动的开展,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宗教仪轨和严谨的历史定制,被藏传佛教界所普遍遵守和使用,保证了这一制度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巴扎、林川等地的土族、藏族群众中流传着一个“丹麻佛与威远古井酒”的传说故事。  相似文献   

11.
韩栽茂 《中华遗产》2005,(3):122-133
许多来自不同国度的政要和使节都曾是克虏伯家族山庄的座上客,而当时来自清政府的客人曾经是19世纪下半叶克虏伯家族企业最重要的主顾之一。  相似文献   

12.
当前,西藏研究中有一些人无视历史事实,在西藏主权归属、活佛转世制度等问题上提出各种"学说",其本质是打着"学术研究"的旗号,利用历史虚无主义的手法,为"西藏独立"提供"理论依据"。作者分析了这些谬说的内容、本质和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章文晋 《百年潮》2014,(8):72-74
周恩来总理对话剧的喜爱和关心有深远的渊源。他青年时代在南开中学时,就和同学们一起创建了南开剧社。他对话剧有着一种特殊的爱好,认为话剧是宣传革命道理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4.
《西藏人文地理》2006,(1):160-160
200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由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和星美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摄制的20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格达活佛》于12月在央视一套隆重推出。该剧取材于五世格达活佛的真实历史事件,讲述了著名爱国人士、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朋友格达活佛在支持红军北上抗日和解放军进军西藏过程中,为了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慷慨赴难的动人故事,展示了西藏和平解放的革命历程。  相似文献   

15.
舒庆玲  王牧 《旅游》2009,(9):48-53
西藏话剧:47年的守候 话剧是真正的舶来品.至少可以说是“阳春白雪”。过去我和北京的朋友同事说起西藏的朋友在演出话剧.一直都没有人相信。近几年.通过电影《可可西里》;电视剧《茶马古道》和《格达活佛》大家才在荧幕上认识了西藏话剧团的演员,也领略了他们卓越的表演功力。西藏话剧因为大多是在西藏演出所以一直不为大家熟悉,应该说直到去年纪念话剧百年演出的《穿越颠峰》和后来在上海和北京巡演的《喜马拉雅王子》才使大家真正地认识了西藏话剧。  相似文献   

16.
我自1995年在山西省安泽县委党校工作,至2002年离开,迄今已十多年了,但每每想起在党校工作的难忘岁月和在省委党校培训的情景,仍激动不已。  相似文献   

17.
明朝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李廷机(1541—1616年),字尔张,号九我,福建泉州新门外(今属鲤城区浮桥镇)人,为政以“清、慎、勤”著称于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贤相。在泉州民间关于李九我的传说非常多。值得一提的是。李九我与永春有着很深的因缘。他是永春锦斗林家的女婿.曾在永春生活四年多.留下不少诗文。  相似文献   

18.
张颖 《百年潮》2008,(3):27-29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总是日理万机,工作极为繁忙,但他对文艺界的朋友始终关怀备至,对文艺工作也极为关心。其中,他对北京人艺的关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9.
数十年前。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的红旗渠。”如今几十年过去了,红旗渠早已全国闻名,而其缔造者杨贵却鲜为人知。因红旗渠而名震一时杨贵,1928年5月28日出生,河南省卫辉市(原汲县)罗圈村人。曾用名杨绍青、杨苏甡。  相似文献   

20.
鲍宽达 《江淮文史》2009,(3):135-139
邓石如是安庆怀宁人,清代著名书法家。其篆隶之作,包世臣称之为神品,认为其达到了“平和简静,遒丽天成”的境界,是划时代的突破,是清代书坛革命的肇始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