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藏家》2016,(12)
正故宫博物院藏琴36张,其中宋琴9张。本文根据《故宫古琴》、《蠡测偶录集》的记载,对故宫博物院藏"万壑松"琴、"玉壶冰"琴、"玲珑玉"琴、"清籁"琴、"海月清辉"琴、"奔雷"琴和两张"仲尼式"琴,共9张宋琴进行梳理和分析。1.万壑松琴仲尼式,北宋制作。1983年入藏故宫博物院。通长128.6、额宽19、肩宽  相似文献   

2.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收罗了大量古代绘画,同时也将部分藏品慷慨地赐予臣下。尤其在每年春季的重华宫茶宴上,乾隆会以颁赏形式将内府名画赐给与宴大臣。在乾隆朝大约48次茶宴中,乾隆可能赐下近两千件古代绘画。这些作品都有乾隆御题诗、"五玺"全等共同特点。这一现象为今人了解清代宫廷鉴藏活动,尤其是为了解乾隆御题、内府鉴藏用印以及宫廷书画著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3.
乾隆帝本人及乾隆时期宫廷与古琴之关系,是清代宫廷史研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本文自现存乾隆朝宫廷藏琴实物入手,以《活计档》、《奏销档》、《陈设档》等清宫档案及《清高宗御制诗》等文献为凭,还原了乾隆皇帝对宫廷藏琴的整理、鉴赏、评级、著录过程,以及宫廷古琴陈设、制作与使用情况。此外,作者考订了《乾隆御题琴谱册》实为乾隆朝宫廷藏琴著录;论证了宫廷琴人唐侃与斫琴家唐凯实为一人。期使学界对这些文物、人物有更为丰富、深入的理解,为乾隆帝与古琴、礼乐制度关系的深入研究打下史料基础。  相似文献   

4.
范丽 《收藏家》2013,(2):51-57
墨作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在我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一种书写用品,还是一件融绘画、书法、雕刻于一体的艺术品,具有收藏和鉴赏的双重价值。沈阳故宫院藏有多种清宫墨,仅乾隆时期的御墨就有百余件之多,其墨模、图案、装潢都非常精美。造型更是千变万化、应有赆有;质量精美,形式多样,墨品均是采用上等材料,并由技法超群、造诣精深的墨工制作而成。可以说,院藏乾隆御墨无论从形式到装饰内容都达到了制墨工艺的极至。笔者现将院藏墨按院藏乾隆御墨、院藏乾隆集锦墨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图缂丝》是迄今仅见的以碑帖为底本的缂丝作品,也是迄今所知最长的缂丝手卷。本文通过考察有关档案文献资料并结合实物分析,考订这一长卷的织作是以《御题补刻明代端石兰亭图帖》墨拓本为底本,分为32段,由多人同时织作完成。其织作时间应始于乾隆末年,完成于嘉庆初年。民国十二年(1923年),逊帝溥仪以赏赐给溥杰为名,将该卷带出宫外,后辗转流传于民间。它代表了清代缂丝书法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一件孤本。作者还认为清乾隆时期缂丝书法的发达,完全是乾隆皇帝的个人喜好所致。  相似文献   

6.
杨妹 《东方收藏》2021,(4):69-70
普善寺位于敖汉旗敖润苏莫苏木,始建于清世宗雍正十三年(1735),于清高宗乾隆三十七年(1772)建成,乾隆皇帝三十八年(1773)赐名御题"普善寺",并将宫廷造办处制作的袈裟赐予普善寺。该袈裟现收藏于内蒙古新州博物馆。这件袈裟见证了普善寺的兴衰和藏传佛教传入敖汉旗的历史过程,成为展现"敖汉部落"民族发展和融合的重要文物。  相似文献   

7.
1984年12月,西藏文管会文物普查队在哲蚌寺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一些明清时代瓷器。其中一件明成化白瓷杯和一件清乾隆御题诗瓷碗很有特色,兹简介于后。  相似文献   

8.
对于传世的宋琴,过去的收藏家有一种习惯的看法,他们除肯定刻有宋款或刻有题为宋斫跋语的琴之外,就是把形体扁平而又发大小蛇腹断纹的琴定为宋物。对于形体圆厚、髹栗壳色而断纹又起剑锋的宋琴,皆视为唐琴的野斫。将形体不扁平、髹黑漆、发短小的牛毛断纹的宋琴,则视为元明之  相似文献   

9.
唐冶泽  杨婧  陈刚  申林 《文物》2012,(12):80-89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是目前中国收藏古琴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博物馆之一。近年本馆对馆藏的45张古琴进行了全面清理和整修,在此基础上,又聘请专家鉴定组进行了全面鉴定。经鉴定,这批古琴中8张为一级文物,11张为二级文物,22张为三级文物,3张为一般文物,另有1张琴未定级。其中唐琴1张、宋琴6张、宋元之间的琴1张、元琴1张、明代  相似文献   

10.
乾隆朝是中国瓷器烧造达到极盛的时代,特别是这一时代的官窑瓷器以其丰富多彩的品种和制作的精美著称于世。壁瓶在乾隆时期非常流行。壁瓶,又称“轿瓶”,在明代时已出现。乾隆时期的壁瓶,从纹饰来看,无论是釉上还是釉下的彩绘,或者是堆塑、镂空、雕刻、贴花等工艺,都是非常讲究装饰工艺的,这里介绍的几件官窑器物均有严谨的构图和工细画面,尤其是乾隆时期还常以御题诗句配合画面,器型也多样。下面介绍广东省博物馆馆藏乾隆时期的几件壁瓶。1.乾隆黄地粉彩开光诗文壁瓶器高21、口径8.1、底径7.7厘米。整器呈扁形,敞口外撇,  相似文献   

11.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福康安平定台湾林爽文起义之后,乾隆帝下令在海峡两岸竖立一对"孪生御碑"。台南的乾隆御碑基本保持了历史风貌,南普陀的御碑已非原貌,其历史变迁的细节鲜为人知。现借重修《南普陀寺志》之机,编纂者试图探寻该御碑的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12.
《收藏家》2020,(5)
正款识:乾隆年製料器制作工艺是中国明清时代普遍使用的工艺品制作工艺之一。於清代比较盛行,主要用於宫廷皇家贵族,极为稀缺,常见的有料器碗具,鼻烟壶等。此件桃形粉色料器盒,质地坚硬,造型规整,颜色透亮,盒盖刻有乾隆御题七言诗"长啸数声风凛冽,雄怀一表气轩昂。皇朝尽是雕龙器,  相似文献   

13.
"皇帝之宝"打开《清宫扬州御档选编》,在清代各朝之首,都有一方9厘米见方的"皇帝之宝"印章,据中国一史馆清史专家介绍:在紫禁城收藏的众多宝物中,明清帝后宝玺近5000件,而最能代表皇帝无上权威和地位的宝物,非宝玺莫属。乾隆帝是清朝入关以后的第四代皇帝。乾隆以前,清代皇帝宝玺一般没有规定确切的数目。乾隆十一年  相似文献   

14.
近悉流落海外数十年的一件宋代绘画巨幅长卷又辗转回到了国内,惊喜之余,得缘目睹原迹,叹为观之。此件长卷即曾藏清宫内府、见于《石渠宝笈续编》“宁寿宫”著录、传为唐·阎立本绘的《孔子弟子像》。此卷设色绢本,纵32.3、横870厘米,绘立像59人,无名款。引首乾隆御题“杏坛遗范”,钤印“古希天子”朱方文。后幅有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户部尚书蒋溥  相似文献   

15.
乾隆时期,是清代宫廷集锦墨制造的高峰期,御墨的包装在承袭旧制的同时不断创新,大量墨品囊匣被修补或重新制作,使得"古墨"以及"乾隆御墨"得到了妥善保存并传之后世。  相似文献   

16.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清代乾隆时期制作的热河图集锦墨两套,其中一套"水流云在"墨侧面有阳文楷书款"程后邨珍藏",表明其为徽州歙县制墨名家程后邨的作品。这两套墨以康熙五十一年(1712)《御制避暑山庄诗》木刻版画内容为蓝本,对相关景致进行了浓缩,表现了封建帝王的山水观及其为政思想。它样式别致新颖,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性和史料价值,也显示了乾隆时代御墨的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17.
孟红 《文史月刊》2008,(1):4-11
双清别墅,是乾隆御题的香山二十八景之一。1949年3月25日,从西柏坡走进北平的毛泽东,在西苑机场检阅人民解放军后,乘车来到香山,住进双清别墅。  相似文献   

18.
紫禁城内乾清官和太和殿前丹陛右侧,在石雕歇山脊式小亭屋中各陈设着一件铜制鎏金嘉量,前者为圆形,后者为方形,这两件刻有乾隆御铭的量器,在阳光照射下,金光璀璨,引人注目。关于这两件器物,有人认为是新莽铜嘉量的仿制品,也有人说是清代为统一当时混乱的度量衡而制造的。乾隆朝的这两件铜嘉量(图一、图二),从形制看确实是仿新莽铜嘉量而制。新莽铜嘉量是公元九年王莽当政时委派国师刘歆设计  相似文献   

19.
杜文 《收藏家》2013,(8):55-58
2013年,北京故宫举办了"洁白恬静——故宫博物院定窑瓷器展",展出品除了唐至金代的定窑瓷器,还包括元明清时期的仿定窑白瓷制品,其中一件清乾隆时期仿定窑白瓷以奇特造型引起笔者兴趣,这件白瓷的全称是"清乾隆仿定窑白釉凸蟠螭纹兽耳活环四足方盖  相似文献   

20.
杨应芹 《安徽史学》2015,(5):96-100
乾隆皇帝题诗《水经注》在前(乾隆三十九年二月),戴震完成《水经注》校订在后(乾隆三十九年十月)。但是,由于乾隆题诗没有注明题写的时间,又置于殿本《水经注》之卷首,后世便误认为《御题诗》是对戴震的"褒嘉"。《御题诗》之《序》,贬低"自明至今"的《水经注》版本,又竭力美化《大典》本。四库馆命戴震再校订那个据《大典》钞校的二手《水经注》时,处于极为棘手而尴尬的境地。因为遵照《御题诗》之《序》的旨意,要把一切胜处都归之于《大典》本,而把一切讹误都归之于"近刻"。从而也致使"《水经注》案"的争论,持续了两百多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