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晓露 《古今谈》2010,(2):68-69
季关泉,浙江义乌人。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自其孩提之年,即喜弄笔作印、涂鸦刻画,孜孜不倦,恒心常人所不及。艺事由桐乡袁道厚先生启蒙,后得西泠名家陈仲芳先生亲授,并问道于西泠印社副社长刘江先生,还广受钱君勾、陈左夫、俞建华、余正等诸名家悉心点拨。作品入展或入选“全国篆刻艺术展”、“西泠印社国际书法篆刻大展”、“全浙书法大展”等国内外展览;  相似文献   

2.
《收藏家》2020,(1)
赖少其一生藏印161方,有很多是其常用印。这些常用印中不乏明清篆刻流派大家之作,而其中现当代印人的篆刻作品,可以说是新中国篆刻发展史的缩影。这些常用印不仅能与赖少其的书画作品相辅相成,而且见证了赖少其与现当代篆刻名家的深情厚谊,也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一代书画大师不断进取、创新风格、反映新时代精神面貌的决心与努力,对于当代艺坛来说,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朱琪 《收藏家》2008,(6):38-42
已故收藏家王一羽的兰楼藏珍之中,历代印章当属一大类别,其中不乏明清名家之珍品,而清代篆刻大家黄土陵佚印四枚尤为可贵。四方佚印均乃黄氏为扬州画人李彦奎所作,是以往出版收集黄氏印最为全面之《黄士陵印谱》(上海书店)、《黄牧甫印影》(荣宝斋出版社)等印谱所未收,对于黄氏印风形成以及交游之考订均有重要意义,是研究黄士陵生平与篆刻艺术的重要资料。今不揣谫陋略作考证,就教于印学方家。  相似文献   

4.
展览     
《文物天地》2021,(3):127-127
上海,中国印文化大展“心心相印中国印文化大展”目前正在韩天衡美术馆举办。展览以中国印章发展历史为主线,汇集中国历代玺印与名家篆刻作品、明清以来集古印.谱和篆刻家印谱及珍稀印材等560多件展品,其中近七成为首次公开展出,包括西泠印社藏中国存世最早的一部古玺印汇录《顾氏集古印谱》。  相似文献   

5.
古代玺印或名家篆刻的图章均为收藏家、书画家所珍爱,但是用于书画作品及鉴藏方面的印章,如果没有色泽鲜明、经久不变的印泥来钤盖,即使是秦汉印精品、西泠八家之杰作也会为之减色。因此,如何制作、  相似文献   

6.
篆刻艺术延至明清,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印人如林,光灿耀目,名家辈出,各显奇能,不同的篆刻艺术流派争奇斗艳,形成了百花争艳的局面。正像明末篆论家朱简《印经》所描述的“由兹名流竞起,各植藩园,玄黄交战,而雌黄甲乙,未可遽为定论。”“自三桥而下,无不人人斯、籀,字字秦、汉,猗欤盛哉!”出现了自秦、汉高潮后篆刻史上的第二次高潮。学习篆刻艺术,必须对印家和印派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7.
《东方收藏》2022,(5):50-51
<正>个人简介:孙荣刚,字印德,号成韵轩主。1950年生,天津市人。现为天津市工艺美术大师。1986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曾任天津市河东区工人俱乐部主任、天津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全国工艺美术行业理事等。现任《中国书画报》编审。孙荣刚书法篆刻受业于津门金石书法名家冯星伯,而立之年即有“津门四小欧”之美誉。其金石成就入编西泠印社1993年出版的《中国印学年鉴·印人传》,真草隶篆多种书体兼擅。他致力于紫砂陶刻实践,备受业界推崇。注重国学修养,  相似文献   

8.
1955年至1956年间,我正在读初中,我的绘画师父钱方轼先生因去美国与妻儿团聚,父亲于是张罗着替我重找一位教画的老师。我的金石篆刻师父陈巨来先生(篆刻名家,对“元朱文”造诣尤深,多为张大千、溥心畲等名家治印)说:“我介绍你去跟小曼学学吧。”  相似文献   

9.
刘恒 《收藏家》2002,(5):35-39
随着清代金石学、文字学的兴盛与普及,篆刻艺术受其沾溉而获得突破性的发展。晚清时期吴熙载、赵之谦、黄士陵、吴昌硕等人的出现,将印章艺术推向了自战国秦汉以来的又一个高峰。到民国初年,文人书画家纷纷磨石鼓刀,印坛名家灿若秋星。当时有成就的印人大多活动于上海、杭州一带,在北方的文化中心北京,影响较大者除了后来举世闻名的齐白石外,还有一位便是陈师曾。  相似文献   

10.
印风臆说     
<正>什么是印风?笔者以为印风是篆刻印章的外在式样所呈现的风格特征,所体现作者的情绪、个性及审美意识和审美取向。当下中国篆刻艺坛印风各异、流派纷呈。古典印风、秦汉印风、现代印风、当代印风、写意印风、工稳印风、流行印风……争奇斗妍,  相似文献   

11.
满族书法家、篆刻家马熙运先生于1917年生于沈阳市。他从小跟祖父学习满文,养成了刻苦向学的习惯。他爱好书法、篆刻,书法初学苏长公,继学率更;篆刻学赵之谦;满字学清碑榜;满篆宗清官印。他下力甚著,均有所成。及长,从事科技工作,书法、篆刻则做为业余爱好,暇时偶作,惟自娱而己。  相似文献   

12.
臂阁与笔筒     
殷凤琴 《收藏家》2003,(1):19-23
文房用具除笔墨纸砚被誉之为“文房四宝”之外,还有笔筒、臂阁、水盂、镇纸等多种文具,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收藏的臂阁、笔筒多为名家所制,现评介如下:明竹刻《席上之珍臂阁》这件臂阁以篆刻为装饰,背面深刻“席上之珍”4字,一如印形。布局疏密得当,刀法规矩,应为大家之作。正面刻古篆5字,试释为“寿封令家哼”,“何作”一印。这件作品并无何震款识。徐士章先生原藏,后捐献给天  相似文献   

13.
王猛煤精组印鉴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小平 《文博》2009,(5):67-69
1999年在华山脚下王猛台发现一黑色犀牛角印,经鉴定为前秦丞相王猛之印。此印的发现可证明王猛的墓葬地就在华山脚下的王猛台,其在古代篆刻艺术上也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故宫博物院藏明清名家篆刻中有问题的印作进行了单体研究与考证,纠正了以往鉴定工作中的错误,为进一步科学、系统地研究明清篆刻艺术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河东人物气劲豪,三晋学者如牛毛。”前人之语足见山西历代人才之盛,然而,新时期的书法、篆刻复兴,山西执风气之先的前辈不过数人而已,且已陆续谢世。太原水既生(1928—2021)先生道浚德渊,气深学泓,于书法、篆刻皆开三晋一代风气者,尤其以篆刻艺术享誉当代印坛,卓立于艺林殆无疑义。  相似文献   

16.
《收藏家》2021,(6)
正清末民初是印学史上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名家辈出。王大炘正是活跃于这一时期的著名篆刻家,与苦铁吴昌硕、瘦铁钱厓并称海上三铁。王大炘(1869~1924),字冠山,一字巏山、巏山民,因酷嗜斯冰之学,故号冰铁,以号为世人习称,室名冰铁勘、南齐石斋,江苏苏州人,精岐黄之术,擅金石篆刻,著有《匋斋吉金考释》《金石文字综》《缪篆分韵补》《印话》《石鼓文丛释》《王冰铁印存》等。(1)王大炘治印很少留底稿,又因历经世变,稿本基本没有留存下来,只留有《王冰铁印存》刊刻发行,其篆刻所资极广,兼师博采,宗法秦汉,参学明清诸家,线条挺拔、苍劲浑厚,印面结构平稳,意趣求真意足、有奇变。  相似文献   

17.
四川博物院藏有一方"网师园客"印,学界一般认为其为邓散木所作,从印章篆刻技法、边款署名习惯等考证,可知其作者应为李散木。根据四川博物院藏"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印边款的解读与相关文献,补充了张大千1939年冬在上海的艺术活动。  相似文献   

18.
<正>兰惠泉兰惠泉,字九畹,号惜石。河北省山海关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篆刻研究会理事、中国铁路书协会理事,秦皇岛市政协委员、山海关书协副主席。获"书法百家""火车头职工艺术家"等荣誉称号。书、印作品发表近500余件(方)。娴熟各种书体,尤以篆书擅长。应邀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镌刻印章,书法作品刻入多处碑林。已出版《兰惠泉书法篆刻集》《惜石斋印稿》、长城砖刻挂历"山海关行"、《"书刻我心"兰惠泉书法篆刻集》等。  相似文献   

19.
邹妍 《旅游纵览》2014,(6):94-97
<正>兰惠泉兰惠泉,字九畹,号惜石。河北省山海关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篆刻研究会理事、中国铁路书协会理事,秦皇岛市政协委员、山海关书协副主席。获"书法百家""火车头职工艺术家"等荣誉称号。书、印作品发表近500余件(方)。娴熟各种书体,尤以篆书擅长。应邀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镌刻印章,书法作品刻入多处碑林。已出版《兰惠泉书法篆刻集》《惜石斋印稿》、长城砖刻挂历"山海关行"、《"书刻我心"兰惠泉书法篆刻集》等。  相似文献   

20.
黄牧甫是晚清印坛上一位开宗立派的篆刻大师,是继吴让之、赵之谦之后,与吴昌硕同时期崛起的一位印坛巨擘。他虽为皖人,深受皖、浙二派影响,却因南来广州寓居十五年之久,期间形成了独特的印风,对岭南印坛造成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