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公元 1644年 ,清兵在吴三桂的配合下入关 ,明王朝几近灭亡。 5月 11日 ,明福王朱由崧由马士英等拥至南京称帝 ,开始了南明小朝廷 ,不少仁人志士仍在为反清复明之大业抛头颅、洒热血。但也有一部分文人武将由于经受不住清人的诱惑而变节投降 ,因此也为世人增添了有关讽刺对联的三段佳话。洪承畴是由明降清的著名降臣。他本人投降还不算 ,还经常为清廷做说客劝说其他人也降清。黄道周 ,号石斋 ,明亡后拒不降清 ,仍旧从事抗清的军事活动 ,但最终兵败被俘。在监牢里 ,敌人施尽酷刑 ,黄道周仍不投降。不久洪承畴在清廷的授意下来狱中劝黄道周降清…  相似文献   

2.
我对洪承畴没有作过认真研究,多年来我从事近代史研究和史学理论的研究。由于研究史学理论,使我接触到许多历史人物的史料,并对许多历史人物,至少有几十个历史人物作过评价,微观评价和宏观评价的都有。我对洪承畴这个人物也曾从宏观上发表过一些议论。大约在1988年初,因为一些偶然因素,引起我对洪承畴这个历史人物的兴趣。当时我给《泉州晚报})写了一封信,从宏观上提出对洪承畴可以重新评价的问题,理由是洪承畴降清,是从旧王朝走到新王朝,满族是中华民族的成员,清朝是中国的一个王朝,洪承畴降情不能认为是汉奸。同时谈到洪承…  相似文献   

3.
徐永斌 《安徽史学》2005,(1):127-128,53
洪承畴(1593-1665),字彦演,号亨九,谥文襄,福建泉州府南安县(今福建南安县)人.在明朝为官26年,是明崇祯朝的重臣,官至三边总督、蓟辽总督.崇祯十五年(1642),松锦战役中被俘降清.在清朝任职18年,先后助清廷佐机京务、招抚江南抗清势力,平定西南诸省.康熙四年(1665)在北京城因病去世.  相似文献   

4.
关于苗沛霖集团兴亡史的分期池子华苗沛霖从1853年(咸丰三年)投笔从戎,到1863年(同治二年)12月覆灭,前后达10余年之久。在这10余年间,苗沛霖及其集团时而投靠清廷,时而举起抗清大旗,忽此忽彼,经历十分复杂。对苗沛霖集团的兴亡史勾勒出一条线索,...  相似文献   

5.
明末崇祯十七年(1644),以李白成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建立大顺农民政权,明王朝宣告覆灭。当农民起义取得节节胜利之时,以洪承畴、吴三桂等为代表的明将——汉族官僚、地主分子却利用当时变幻莫测的动荡世局,与清军相勾结,对农民起义军进行疯狂的镇压。清廷眼看明王朝大势已去,便将对付明朝的力量转而对付农民起义军,并联合明朝的汉族官僚、地方中的投机分子,形成一股势如破竹追剿农民起义军的强大势力。  相似文献   

6.
我准备写《洪承畴传》时,对洪承畴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看法,只是想先翻翻材料再说。通过收集大量资料,我对洪承畴才有所了解,也才逐步形成现在书中的这些观点。当然,在形成观点的过程中,现代清史专家们实事求是地叙述涉及洪承畴和这段历史的文章、著作,也给我以启发和信心。于是,我终于下决心写这部书。书出来以后,得到史学界一些专家的首肯,尤其是清史专家,大多同意我对洪承畴的评价。记得著作出版后,我首先送给一位大学时代教过我的教授,几天之后,就得到他的回信,信中说:“你这部书可以改变世俗的传统观点。”事实也正是这样…  相似文献   

7.
1897年5月,上海出版界发行的《伦敦蒙难记》一书,在各界引起重大反响。作者孙中山,在书中记述了其不久前流亡英国伦敦时遭遇的一场丰狱之险,颇引人注目。孙中山于1895年领导广州起义失败后,成为清廷重点缉捕的目要人物。为防止孙在流亡异国后纸续从事反清革命活动,清廷一面通告各驻外使馆密切查询孙之去向,一面花重金店佣外国侦探侦察孙中山的行踪,以伺机随时缉拿。孙中山逃亡美国途中曾在唐人街作过短时停留并发表革命演说,被暗探向清廷驻华盛顿公使密人。当时的清廷驻美公使查明此人即是孙中1]1,系清廷通缉在案之人。碍于驻外…  相似文献   

8.
妙联一束     
牧惠 《文史天地》2002,(8):21-21
记不得在哪一本书见过一种说法,对联起于明朝,而且由朱元璋开的头。据说,他到了一家阉猪店,帮他写了副对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纪晓岚则考证出,对联最早出现于唐末,并有后蜀大臣辛寅逊为蜀主孟昶写的对联为证。他是言之成理的。在这则笔记中,纪晓岚谈到某某爱开玩笑的人,写出的对联引起被认为嘲讽了自己的朋友生气的故事。使我不禁连想起讽刺挖苦权贵的一些对联。明臣黄道周被清军俘虏后,投降了清皇朝并当了大官的洪承畴去牢里看他。他闭目不见。洪出,黄举笔疾书一联: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  相似文献   

9.
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史学界往往“盖棺论定”。然而,洪承畴已死了300多年。史家对他有褒有贬,但贬多于褒。至于民间,受明末以来历次反满思想的影响,“汉奸洪承畴”已成为“定论”,尤其在洪承畴的家乡,上了年纪的人说起洪承畴,总是悲喜参半,真不知如何评说,同宗乡亲们更是如鲠在喉。心情复杂莫测。笔者认为,对于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片面地根据他在一生中的某一片断,而武断地下结论,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地评价其一生中的功过是非。  相似文献   

10.
洪承畴,福建南安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成进土。天启年间,洪承畴即投身于镇压明末农民起义的战场,以文臣而能军知兵,受知于崇份帝。崇债四年,摆陕西三边总督,七年,兼河南、山陕、)11湖军务,后与卢象升分督渲关内外。为支撑破败不堪的晚明大厦,洪承畴与农民军血战,崇债十一年,南原大战,重创李自成军,有记载说,李自成仪率十八骑遁去,隐息商洛山中。明廷以为关中农民军被剿灭殆尽。同年(明崇债十一年,清崇德三年,1638年)九月,多尔衷、豪格、阿巴泰率清军由青山关入明境;十月,岳托车师由墙子岭入明境,清军分路跃赐…  相似文献   

11.
身为两江总督的刘坤一在戊戌己亥政局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戊戌政变发生后,刘坤一凭借自己在戊戌变法中的"清白"表现,对清廷的株连、复旧乃至废立,大加谏阻,对于维持政变后的朝局起到了重要作用。刘坤一也因此赢得了时人的赞誉。但他意在维持大局的直谏,并没有得到清廷的谅解,随后清廷对刘坤一用人问题的警告及派刚毅南下,都显示出了对刘的不信任。最终,刘坤一被清廷视为废立路上的绊脚石,以"虚美名目"的觐见解除其兵权。而刘坤一参与东南互保的事实,亦显示出戊戌己亥年间其对清廷的不满。东南互保中,刘坤一与李鸿章、张之洞等人的集体行动,似又折射出政变之后一意趋旧之清廷与洋务督抚间的微妙关系。  相似文献   

12.
诺那活佛原名赤乃降措,清同治三年( 1864年)5月生于川边恩达县,父亲是藏人,母亲是汉人。自幼被选为噶拉寺活佛。7岁就位,法号诺那。他通晓汉、藏、梵语,研习红教典籍,为莲华生大士教派高僧。曾在拉萨、印度游学,在康藏颇有声誉。 清末,十三世达赖在抗英斗争失败后,因憾于清廷之腐败无能,不足倚恃,加之与驻藏大臣交恶,竟转而投靠英帝,疏远中央,走上民族分裂的道路,不仅停止供应驻藏大臣粮秣乌拉,并征调藏军阻击奉调入藏的川军,宣统二年(1910年)月,川、藏两军在工布江边发生激战。这时,诺那活佛正受聘于工布…  相似文献   

13.
对于洪承畴,人们多从狭义民族主义的角度来评价他,从而给他扣上"汉奸""卖国贼"的帽子。但却少有人论及其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作用。事实上,对于洪承畴的大"贬"有失公允。他之所以背叛明朝是他"以民为本"的"民本主义"思想的产物。而其降清后的一系列的行动则佐证了他是以"民本主义"作为其行为处事的准则。本文试从"民本主义"个角度来考察洪承畴的历史作为,并对他的"民本主义"思想作一简单评价。  相似文献   

14.
1996年1月24日至26日,福建省泉州市历史研究会、泉州市洪承畴学术研究会筹备组,在石狮市联合举办了洪承畴学术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兼职教授、《求是)}副总编苏双碧、王思治教授、历史系陈金陵教授、《洪承畴传》作者、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王宏志、原国家体改委秘书长洪禹、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王钟翰教授、陈梧桐教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徐艺圃、以及沈阳、长春、大连、福州、厦门、泉州等地史学专家mo余人出席了研讨会。中国史学会会长、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戴逸教授写信祝贺会议的召开。李鸿树教授向会议提交了论文。会…  相似文献   

15.
传统服饰与近代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官员传统的服饰特点,是身着长袍马褂,顶戴花翎,脑后蓄留发辫。19世纪60年代,清廷官员走出国门,开始与西方国家发生外交关系时,传统服饰却给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和羞辱,既不利于外交活动的顺利开展,又有损国家形象。改变传统服饰,服装西化,势在必行。清驻外使臣首先向清廷提出“请定外交公服”奏请。与此同时,国内的其他进步人士也纷纷提出“剪辫易服”的主张。20世纪初,清廷驻外使臣及国内的军、警、学、政各界,都有相当多的人改穿“新制短衣”。传统服饰的改变,既是中国与世界外交礼仪从冲突到趋同的进步过程,同时又是中国半殖民地不断深化的屈辱过程。  相似文献   

16.
胡学亮 《纵横》2011,(2):40-44
韩复榘是民国时期威振一方的大军阀,他原是西北军冯玉祥的部下,因其作战英勇,又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故深得冯玉祥的信任。后投靠蒋介石,官至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并担任山东省政府主席达八年之久。1938年初因违抗军令、抗战不力并密谋反因违抗军令、抗战不力并密谋反蒋而为蒋介石所杀。由于他的性格、作派和经历特殊,有关他的传说和趣闻一直很多,但多属于演义之类的故事,其真实性颇值得怀疑。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70年代,清廷各级外交人员出国后,认知、认同、接受了西方国家的外交观念及其礼仪惯例,并开始了逐渐与其接轨的近代化进程,但同时也出现一些礼仪对接中的错位现象.出于外交的需要,清廷初步确定了清国的国旗、国歌.这一时期清廷外交理念及外交活动的变化是巨大而深刻的,功不可没.但中国在政治上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惨重的,其教训也同样是不可忘记的.  相似文献   

18.
有清一代,布特哈人一直充当着皇家捕貂人的角色,而在布特哈各族划归黑龙江将军管理后,清廷一直寄希望于黑龙江将军及其下属能在贡貂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杜绝布特哈牲丁舞弊,但是清廷万万没有想到,真正舞弊的却正是以黑龙江将军为首的这些地方官员。布特哈副总管奇三的上告令清廷不得不正视这一问题,不但处罚了涉事官员,而且对黑龙江将军的权力以及贡貂制度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调整。  相似文献   

19.
甲午战争中,清廷内部对于战与和的问题一直存在分歧,从整体而言,怯战心态始终如影随形,堂堂天朝上国竟然主动向蕞尔小国日本表示屈服,这在时人和后人眼里颇觉难解。百余年来,人们往往站在旁观者立场审视这场战争,甲午战争中清廷何以难掩怯战心态,战败后清廷何以迅速求和,是不敢再战还是不能再战,促其作出求和决策的动机何在?回到甲午年的清王朝,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视皇朝生存为头等大事的清廷,自然  相似文献   

20.
林治波 《百年潮》2000,(5):18-26
英雄与罪人的鲜明对照本期我们对照着发表了两篇文章。一篇写张自忠上将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殉国的故事,它生动地再现了这位原西北军将领的爱国精神和浩然之气;另一篇写内蒙古德王投靠日本,妄图分裂祖国,最终沦为民族罪人。这两篇文章告诉人们,捍卫祖国,维护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中华儿女的神圣天职,这样做了,必将受到人民永远的尊崇;反之,则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