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昆仑龙脉观念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唐宋时期地脉观念、山脉观念融合,形成龙脉说。宋明时期,堪舆学将具有天地之中、天柱、位于西北、众河源头等特征的神山昆仑纳入龙脉说中,奉昆仑为"诸山之祖""三大干龙"之首。昆仑龙脉说是实证地理与神话地理在堪舆学中的应用性结合。  相似文献   

2.
有巢氏和燧人氏既是华夏上古传说史源头先民,又是华夏族始祖,他们生活在距今7800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时期。他们活动的地区,大体在今陇山之西甘肃省的北起庄浪、静宁,中包秦安、张家川、清水、天水、秦州区,南至西和与礼县等地。他们先是巢居、群居,吃植物性食物,继而发明火,吃熟食、吃植物性食物与肉类食物,存在乱婚现象。中原及其以北、以东、以南地区有关华夏先民的传说,是古代从西北高原传过去的。  相似文献   

3.
目前,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艺术团宣告成立,并举行了首场公演。 为了更加形象、生动地揭示大量音乐文物展品的丰富内涵,探索博物馆文物陈列的新路子,使观众由被动地受教育者变为积极地艺术参与和鉴赏者,在真实的历史氛围中体味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使现实与历史的对话在博物馆得到更好的实现,河南博物院早在今年年初就着手开发丰富多彩的中原古音乐文物资源,并积极营建“华夏古乐厅”。目前已复制中原上古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乐器15件(套),其中包括被誉为“中华第一笛”和“中国音乐文明之源”的8700年前的骨笛,春秋时期规模最…  相似文献   

4.
宁夏,是位于祖国西北内陆一块神奇美丽的土地。早在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民族的远古先民们就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位于今灵武市境内的水洞沟遗址,据考古挖掘发现,其文化类型、经济形态都和华夏文明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文化精髓一脉相承,有力地证明了宁夏是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的主旨是说明《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的空桐、鸡头,与秦皇、汉武登临的空同、鸡头实为一山,即今六盘山的主脉大关山。鸡头道就是由今宁夏泾源县香水河谷翻越大关山到陇山以西的道路。唐宋人记载中的空桐山、鸡头山在今甘肃酒泉、礼县、成县和岷县等说法是子虚乌有,《大明一统志》所说的今甘肃平凉西三十里的崆峒山也是后人命名的。本文还考证了秦皇、汉武西巡的路线。  相似文献   

6.
丛组 《世界》2004,(5):60-63
甘肃的名字取自古甘州(今张夜)和甘肃州(今酒泉)两地名的首字,一提到甘肃,人们会自然想到河西走廊那绵延干里的戈壁荒漠,也会想到那大漠之中的“千古绝唱”莫高原。就是在这里,创造文字,发明立法的伏开创了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先河,古老的丝绸之路经历了太多的传奇故事,甘肃,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展现出一个又一个文化的奇迹。  相似文献   

7.
张俐 《文博》2005,(3):57-63
陕北泛指今榆林、延安两市。陕北汉画像石出土以榆林市的绥德县最多,其次在神木、米脂、榆阳区等处均有发现。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东部滨临黄河与山西省隔河相望,北部依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为邻,西部和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相接,南与延安市子长、延川县毗连。秦汉时期,榆林作为秦都咸阳、汉长安的北大门,是扼控西北少数民族南下侵扰、威胁关中安全的屏障之地,也是华夏中原牛耕文明与北方草原游牧文  相似文献   

8.
昆仑早在先秦时期就见诸史籍,虽历经数千年的解读,学界对其意义仍有争议。笔者拣选前人研究成果,整理出了"昆仑"词意的四种说法——混沦(混沌或浑沦)、旋转或圆;"高、大";"天"和"黑"之意。笔者认为,"昆仑"观念是从古代西北族群中传播到中原地区的,很可能是西北诸部族对"天"的原始宗教情感的浓缩;今日残存的"昆仑"观念见证了早期中原与西北族群间交流的悠久历史。  相似文献   

9.
1987年12月,《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等报刊分别报道了河南濮阳出土“华夏第一龙”,这一发现震惊中外学术界。它为研究龙和龙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演变提供了重要证据。近年来,笔者搜罗资料,竭尽愚钝,试图对华夏第一龙的原型、华夏第一龙的创作者、华夏第一龙的实质和华夏第一龙形成的原因等作一符合史实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甘肃”名称的由来及其辖域的演变郝成铭甘肃省这块广袤而美丽的土地,为什么叫“甘肃”?从她得名到省境区域的形成,经历了好几个朝代的演变。(一)甘肃省名取自甘州、肃州的首字。《辞海》说:“旧以甘州、肃州两地首字得名”。甘州即今张掖市,肃州即今酒泉市,都是...  相似文献   

11.
今黔、川东、湘、鄂西一带,属古黔中文化圈,乃苗、土家、汉(客)等民族世代杂居地,其傩本为中原文化之播生品。但近却流行苗傩、土家傩之称谓,且常堂而皇之地见诸于报端,更有冠其为“活化石”者。为有利于华夏祭祀文化堆积之开掘,实事求是地认识傩,笔者在对  相似文献   

12.
运城古称河东,是一个西、南两面背靠黄河的地方。它是华北和西北、中原连接的通途要冲;也是晋与陕、豫接壤的黄河金三角地带。这里天华物阜,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发源地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传承最典型的地域。因此,被史学界称之为“夏墟”;被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教授誉为:中华民族总根系中的“直根”。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知识、就是财富,它是民族精神的凝结与体现。当全球逐渐步入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时代的时候,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南,认真地挖掘、整理、研究和…  相似文献   

13.
韩全红 《旅游》2004,(12):12-23
“中原”,在中国一直是一个深邃得令人不得不将思绪驻留的名称。“中原”始终代表着“华夏文明”的核心精髓,而“华夏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体系中,惟一没有被中断的文明。“中原”是举世公认的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就是在今天,涵盖山西.河南、陕西三省在内的“中原”依旧保留着华夏文明的原生态遗存.那些地下和地上的文物古迹、适合农耕文明的自然山水、以及“中原”人口耳相传的方言俚语。这无疑是一笔丰富得令人惊叹的旅游资源,她的价值体现绝非一个旅游区域品牌可以承载,它完全可以凭借世界最悠久文明的品位优势,打造为中国品牌旅游产品,成为世界旅游业中比其它三种靠文明遗存资源所发展的旅游产品更具有鲜活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4.
从城堡、土楼、围龙屋看客家建筑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原南徙遗民进入隋、唐,继流人、侨人、浮浪人等诸呼称后,在粤北、粤东北、和赣南、闽西等处地方,便出现了一支以“客”相称的客家人族群。这些客家人族群,他们面对中原华夏、汉民族历史中所创与所兴行的各项物质、精神文明,各种礼俗制俗,不独都已忠实作出了继承,而且还以此文明、礼俗、制俗作为他们族群子孙生存、处世相依的纲领、理念,下面围绕着他们居屋中的城堡、土楼、围龙屋(含围屋)三省建筑形式所创出的科学文明与儒家建筑思维表现,试作一不完全材料的揭橥,与此并为他们忠实先祖承传作出彰表。《礼记·大传》载:“君有合族之道”。…  相似文献   

15.
太子雪山     
莽莽昆仑,开世界屋脊于横空。绵绵西藏,发华夏沃野之端倪。藏地雪域,发祥过无数高山大川,位于西藏东南一隅的太子雪山,是藏区无数高山中最富盛名的一座。太子雪山,地处云南西北部滇川藏接合部的德钦县,北枕冰雪之山,南临大冥之水,占去德钦县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在飞雪千里的群山中,有海拔六千米以上的雪山十余座,称为“太子十三峰”,其中,海拔6740米的卡瓦格博,是云岭高原上的最高峰,藏文经典称为“绒赞卡瓦格博”,意思  相似文献   

16.
神话柴达木     
井石 《中国土族》2004,(4):17-18
我之喜欢柴达木,不仅是喜欢八百里瀚海的雄浑博大;我之喜欢柴达木,不仅是喜欢南昆仑北祁连的步步宝藏;我之所以喜欢柴达木,更是因了柴达木是华夏神话之本源!走进柴达木,就走进了神话的王国;走进柴达木,就走进了华夏神话的源头。孕育了中国神话的莽昆仑,依然如千万年前的姿态屹立于柴达木,俯瞰着中华大地。我恍惚看见昆仑神话中最原始的女神,被海内外学者称之为“中国第一神”、代表着中国神话的主体的西王母,仍以华夏神话时代的懿姿,屹立于巍巍昆仑之颠,威仪超凡;我仿佛看见,那金碧辉煌的昆仑宫前,三青鸟在上下翻飞、殷勤探看,灵气无限………  相似文献   

17.
客家山歌是汉族客家民系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化艺术珍品。它既保留了客家祖居地——中原的化神韵,又有华南化的异彩,是客家地区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而客家话代表地区粤东梅州则成为中外闻名的“山歌之乡”。  相似文献   

18.
冯钦哉传略     
《沧桑》1995,(2)
冯钦哉(1809——1963)原名敬桂,又名精一,字钦哉。原国民党西北军杨虎城部主要将领,陆军中将。万泉县(今万荣县)南薛朝村人。家庭世代务农,生活清苦,以“粗茶淡饭”闻名西北军。其处世耿直执拗、豪放而又性暴,幼时曾一怒之下,将神庙中佛象的琉璃明珠挖出来,弄得全家惶悚不安。  相似文献   

19.
《丝绸之路》2009,(15):76-77
“这里有闻名世界的可可西里,这里有超越时空的唐蕃古道,这里是华夏昆仑的最高山峰,这里是三江之水的真正源头。”  相似文献   

20.
关,是古代在交通险要或边境出入的地方设置的守卫处所。陕西是古代兵家相争之地,至今还有许多地方以“关”命名。主要有:潼关位于今潼关县港口东南,是古代中原通往关中的重要关隘。唐代诗人杜甫在《潼关吏》诗中这样描绘潼关的险要:“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