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治 《旅游纵览》2008,(12):24-25
画面的主体既不是远处棱角明晰的墨色山岩,也不是近处潺潺而下的白色流水,而是中间那片犹如刮刀留痕所产生的一棵棵树木——枝丫上没有一片叶子!应该也只有萧瑟的秋风才会有如此的力度去扫落那些最后的残叶。  相似文献   

2.
春草,碧荷,桂雨,梅香,梦中芳草碧连天:枯藤,老树,秋风,过雁声嘹亮,惊起游思,敲残幻想。我们生活在风景中,却不见风景。犹如身处沙漠绿洲,却向往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3.
有一位漂亮的女孩,她曾经有个梦想,让轻盈的舞姿做自己心灵的翅膀。可是,一个黑色的日子里,三个恶摩却让她未曾来得及飞翔的翅膀折断。她以为,今生今世,再也飞不起来了。在经过八年漫长岁月的等待后,她像一只毛毛虫那样再度破茧成蝶,她飞啊!飞啊!  相似文献   

4.
雷斯利医生     
第一次见到雷斯利医生是2007年1月的一天早晨。 1月足伦敦一年中最冷的月份:那天送儿子去学校,一位衣着单薄的女士从对面娉娉婷婷地走过来,一身长度不及膝盖的红色低领套装.戴了手套,却没穿大衣.黑色同巾没有围在脖子上,只是一前一后搭在瘦削的肩膀上:零下2度!  相似文献   

5.
1997年6月30日,苏秉琦先生因病去世,考古学界无不为之震惊与悲痛! 从此,考古学界失去了一位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考古学科理论而孜孜追求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的中国考古学派的创立者、学科发展带头人;考古界新老同仁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温厚长者。 由我国学者自己进行的近代考古学自  相似文献   

6.
白露     
《风景名胜》2014,(9):12-12
每年的9月7—9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65°时为白露,2014年白露为农历八月十五,公历9月8日。 “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白露之后,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  相似文献   

7.
《百年潮》1999,(11)
“束发读君诗,今来展君墓,清风江上洒然来,我欲因之寄微慕。呜呼,有才如君不免死,我固知君死非死,长星落地三千年,此是昆明劫灰耳……”秋风瑟瑟。我站在一座墓园前,低声反复吟诵三百年前清代诗人黄景仁过李白墓所作诗句,涌动着相似的情愫。面前却不是当涂太白墓,而是同样在安徽长江边的另一座墓园。夕阳无语。几行萧疏的树木,轻轻摆动尚未完全枯黄的叶子。周围没有房屋,也没有人影,墓园是寂寞的。  相似文献   

8.
(第五天屏东晴)昨晚从排湾族聚居地返回后,我就睡在L先生家里。今天早上参观L先生自己的养猪场。他养了那么多猪,却只有包括他本人在内的三个人管理,养猪场已经全部自动化。黑色的猪个个壮实无比。特别令人称奇的是,2000头猪集中于此,却并没有什么臭味扑鼻而来。L先生解释说,这是因为他的一位好友临终前告诉他一个中草药秘方,猪吃了后就不会有什么臭味了。  相似文献   

9.
赵榆 《收藏家》2008,(8):89-90
最近我从一位收藏家处发现一帧王时敏为陈定生所绘的肖像画,设色纸本立轴,宽39、高91.5厘米。绘一位眉清目秀的长者,头戴蓝色风巾,上穿红色上衣,下穿白色长裙,腰系黑色腰带,足蹬黑靴,为明代贵族仍然沿袭着宋代官家服饰的装束,手持九节细竹杖,五缕髯须,陡显文质彬彬,正气凌然。题款为:“壬辰夏日,为定生词兄写照,  相似文献   

10.
莫雄是辛亥革命元老、国民党中一位资深的长者。他没有担任过什么显赫的官职,却在国民党高层中有很多朋友,受到广泛的敬重。他几十年如一日,同中国共产党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在他的一生中有很多传奇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妈妈也疯狂     
郭晓倩 《南京史志》2010,(11):28-28
看!远处走来一位靓女,她身高一米六八,有着一头波浪卷彩发,高挑的身材,穿着一件黑色长袄,滑板牛仔裤,走起路来,富有动感,加上一个黑色斜挎包,长长的丝巾随风飘动……她就是本篇文章的主人公——我“疯狂”的妈妈。  相似文献   

12.
张一民 《文献》2007,(1):104
近日偶读<石渠宝笈三编>,见<宋元名绘>中有<赵孟頫水墨双钩水仙>卷,记载曹寅题跋一则: 冰薄沙昏短草枯,采香人远鬲湘湖. 谁留夜月群仙佩,绝胜秋风九畹图. 白粲铜盘仰沆瀣,青明宝玦碎珊瑚. 却怜不得同兰蕙,一识清醒楚大夫.  相似文献   

13.
秋天,就好像是时间与色彩的耳鬓厮磨。今天色彩还在暖昧中恋恋不舍地回昧着春色。或许就是一夜秋风,色彩便在无情的寒冷中荡然无存。我们特意去感受这里的秋色,在秋意浓浓中重温了这里的老故事。  相似文献   

14.
刘寻 《文史精华》2013,(1):57-57
《教我如何不想她》是刘半农(1891-1934)于1920年8月在伦敦时写的一首白话诗,1926年赵元任(1892-1982)将此诗谱曲,在30年代中国青年知识分子中广泛流行。全诗: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她?/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啊!西天还有些儿残  相似文献   

15.
江南七章     
青简 《风景名胜》2013,(5):112-124
即使在杂乱无章的老街上,一对在夕阳下闲坐的老人也是美的;即使在满目萧瑟的院子里,一株在秋风里凋谢的残荷也是美的。在江南这片永远不会缺少美的天地中,缺少的只会是我们内心对于美的敏感。  相似文献   

16.
<正>夜的浸润使北戴河彰显出另一种不同的韵味,似一个千面女郎,着一袭夜的黑纱,舞动出撩人的风情。清爽的海风拂去白日的喧嚣和浮躁,借着一袭黑色的羽翼,夜色混沌在波光流转里。夏夜的风是  相似文献   

17.
高考自七月改到了六月。虽说少了一些气候的炎热,但黑色依然。邻家有一学子,今年要过黑色六月,于是乎,他的家人全都如临大敌,整日生活里只有一个词汇,那就是———高考。目的也更是只有一个:他能考上一所像样的学校。这个18岁的大男孩见人只有一脸的苦笑:“考学真难!”其实每一个挤过“独木桥”的人都有同感。自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之后,国人考大学的热度一天高过一天,一浪赶过一浪。各项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实施,国有高校不断扩招,各种名堂的新式办学机构更是层出不穷。党的十六大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是…  相似文献   

18.
那一夜,堪称中国之夜;那一夜,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的集中展示,成为全世界的焦点;那一夜,在中国国家体育场中心缓缓展开的中国长卷,令数十亿人为之倾倒、为之折服、为之赞叹!  相似文献   

19.
过去有一个农民,他养了许多绵羊。冬天,一只大母羊产焦了,他把母羊及羊羔一同搬进小屋。夜晚来临的时候,一个老爷坐着雪橇前来投宿,走到小窗外,问道: “老乡,请让我们借宿一夜!”“夜里你不会胡闹吧?”“哪儿的话!我们只要有个地方过一夜就感恩不尽了。”“那就请进来吧,老爷!”老爷和车夫坐着雪橇进了院子。车夫忙着料理马匹,而老爷却进了房子。他穿着一  相似文献   

20.
夜中     
夜以它独特的黑色,带给我世界的澄明。——题记说不清什么原因,总喜欢那夜中一抹浓浓的黑色,它的沉郁总散发着一种久经酝酿的芬芳,让人感觉到一种真实感,一种生命的永恒感……常常伫立于窗前,望着似有似无的这个世界,此时,它是如此地寂寥,如此使人心旷神怡。当黑色占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