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一个古老而伟大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光辉灿烂的文化和优秀的品质。但是,由于历史的沉积,中华民族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本世纪初,李大钊在高度赞扬我们的国民精神的同时,对国民性的消极弊端也进行了深深地挖掘和批判,并以改造国民性为己任,对如何改造国民性提出了宝贵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辛亥前夕的国民性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世纪初叶,有一些忧患国运的中国人,对我们民族的国民性作了探讨。那时也称国民性为国魂、国民精神、民族魂、民族性等等,所指包括一个民族群体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思想方法和风俗习惯之类,有时也把体貌状态、文化知识或文明程度纳入议论之列。  相似文献   

3.
梁景和 《史学月刊》2003,1(4):60-65
时至清末,中国思想文化界开始高扬中国传统社会所未见的国民意识。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未来前程进行探索后而得出的一个思考的结果,并为此展开了塑造国民意识的文化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4.
体育竞赛及运动会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在近现代国家中受到普遍重视。近代中国贫困落后,国民身体素质也较低,曾被称为“东亚病夫”。因此,在大多数人的记忆中,全国运动会似乎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举行的。其实“全运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末。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来中外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谈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人保护知识产权的观念,萌生于甲午战争前后。在知识产权中,专利权最早为国人所认识。但国人真正地比较广泛地关注知识产权,并对其有比较清晰、深刻的理解,却是在清末新政时期。此时,中外首次就保护知识产权进行了谈判。在保护知识产权谈判中,保护商标的谈判最为顺利。保护专利权、版权的谈判,比较艰难。经过谈判,中国与各方还是达成了一个互赢的结果。然而对保护知识产权,特别是保护版权,国人认识还是比较模糊。这也说明,保护知识产权.在中国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6.
唯物史观在我国早期的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唯物史观是中国共产党所遵循的基本指导理论 ,早在中共成立以前 ,中国的仁人志士就开始宣传介绍这一理论。清末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改良派以及无政府主义者 ,都涉猎过关于唯物史观的介绍。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是社会存在的基础、阶级和阶级斗争、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等理论观点 ,都被他们所重视而先后提到 ,形成唯物史观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历程。唯物史观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壮大了清末国人开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为后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生根开花准备了一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现在我们常常可以在报纸、时评中看到这么一个词--“乡愿”,其中十之八九都是在论及中国国民的集体人格或国民性。乡愿,现行的通俗解释是:老好人。那么,这个与中国人性格联系紧密的词的来源是什么?它的实际意义又是什么?本文拟从《论语》及相关文献为切入点探析“乡愿”一词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独秀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他敏锐的观察到,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前提是实现人的现代化。陈独秀在对阻碍国民现代化的传统恶习进行批判的同时,又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并大量的付诸实践。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国民性思想体系。因此,对陈独秀国民性思考的整理和分析,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正在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曾出现过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人数众多,整日拉着黄包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靠着微薄的收入维持生活,这些人就是当时挣扎在社会底层的人力车夫。人力车出现在清末,因最初是由法国人米拉在1874年从日本引入上海,所以又叫东洋车、黄包车。起初人力车并不被国人所喜爱,甚至一些  相似文献   

10.
清末地理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成为知识分子借以建立国家认同的工具。清末由国人编著、出版的地理教科书,通过对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中国的自然资源以及近代西力东侵背景下中国所遭受的屈辱与苦难三方面内容的叙述,对中国的国家形象和学生的国家认同进行塑造。清末的"史学革命"在时间维度上重塑了中国形象,而民族主义思想影响下的地理教科书则在空间维度上建立起个人对国家的认同。  相似文献   

11.
清末民初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剧,启蒙思想家们形成一股巨大的用启蒙理性来根治由几千年人文历史积淀而成的国民"劣下之根性",培养国民的独立意识与权利自觉,重建国民的文化心理结构,造就一代具有崭新的人生理想、价值观念、伦理精神与行为方式的国民的"新民思潮"。  相似文献   

12.
对国民性的探讨与研究是近代以来中外思想家和外国传教士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近代中国民族反省的核心。因此,探索中国国民性的来源对中国国民性的改造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试图通过对中国乡土社会基本特点的分析与理解,以国民性中常见的一些表现为例来探索中国国民性的乡土来源。  相似文献   

13.
毕鹏帅 《神州》2013,(18):175-175
梁启超可以说是清末民初报道和关注华侨华人(包括留学生)问题的主要学者,他对清末民初华侨华人的重视和研究功不可没。他利用所办的《新民丛报》尽量报道海外侨胞的有关信息,对华侨所在各国的苛例进行揭露和评价,同时还对北美等地的华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他的热心既与一个关心中国国势和国民的近代知识分子先驱的敏锐观察力有关,同时也是在与西方列强碰撞的过程中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中民族主义意识逐渐形成的表现。"华侨殖民论"是这种民族主义意识的典型。  相似文献   

14.
正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共同秉赋,是心理状态、价值观念和思维旨趣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灵魂。近代以来,伴随着中华民族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国人鉴于民族精神丧失而提出了"陶铸国魂"问题。20世纪初的"陶铸国魂"话语,是适应中国"千年未有之变局"和世界发展大势而进行的民族精神构建,故它必然以反思中国历史传统为特征,以改造国民性为手段,以建构民族国家而实现民族复兴为目标。  相似文献   

1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共同秉赋,是心理状态、价值观念和思维旨趣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灵魂。近代以来,伴随着中华民族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国人鉴于民族精神丧失而提出了"陶铸国魂"问题。20世纪初的"陶铸国魂"话语,是适应中国"千年未有之变局"和世界发展大势而进行的民族精神构建,故它必然以反思中国历史传统为特征,以改造国民性为手段,以建构民族国家而实现民族复兴为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袁洪亮 《史学月刊》2000,(6):135-141
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即实现人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代许多先进知识分子对于国民性改造的紧迫性、内容、方式等重要问题都做了大量扎实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富有创建性的思想,在近代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形成了颇有声势的国民性改造思潮。在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型已经进入了关键时刻,而人的改造再次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的今天,加强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的研究无疑具有相当大的现实意义。本拟对建国以来的相关研究成果作一简要的概述,作为进一步研究的起点。  相似文献   

17.
马君武是中国近代史上名的革命家、教育家,也是一位具有现代观念和现代意识的思想家。他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提出改造国民性、创造明国民的思想,并为之而努力,表达了中华民族渴望富强、摆脱困境,置身于世界强大民族之林的强烈愿望,同时也反映了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对于中国社会改革所提出的历史要求。本试就马君武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晚清乡土志的编纂是中国社会由前现代向现代转变的时代产物。它的繁荣发展,与清末新式教材需求增加的推动、救亡图存思潮的激荡及国民性改造思潮的激发有着很大的关联。追溯与考察晚清乡土志的产生背景和特征,可以引发我们对许多重要的历史和现实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刘超 《安徽史学》2011,(5):30-37
教科书编写过程是政府与学界共同制造知识的过程,双方在生产一种"合法"知识过程中充满了文化与政治的矛盾。清末政府希望新教育培养既能维护清朝统治、又能振发国民志气的新式国民。作为学校教育主要载体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与政府教育目标有所分合:在振发国民志气方面有相同之处,能够配合政府实现培养新式国民的教育目标;但对"忠君"与维护清朝统治有不同看法,更多反映的是编者对培养新式国民的理解。学者们在编写教科书时,一方面会在某种程度上配合政府的教育目标,一方面又与国家意识形态有所疏离,这使得教科书和政府与学界的期许都有一定的距离,从而影响到通过学校教育而形成的民众知识观念,也蕴含着社会意识演变的多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先声──论戊戌维新派对传统民族文化心理的反思崔志海一改造国民性思想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并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而是早在20年前的戊戌维新时期。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变法维新的政治运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