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苗莉  蔡利平 《旅游科学》2009,23(6):67-72
本文介绍了美国领先学术机构所设置的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概况。着重介绍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两个关键组成部分: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及学生科研指导。本篇综述旨在为有意赴美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硕士研究生提供几点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我不断在城里的每条街上遇见不同的人跟我打招呼,嘿,我们曾经在葬礼上见过,你最近好吗?  相似文献   

3.
叶艳秋 《风景名胜》2021,(4):0123-0123,0126
文旅融合已成为我国未来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促进我国文化与旅游产业协调发展的关键阶段,国内却面临着复合型高层人才严重匮乏的现象,致使文化与旅游协调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尤其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专业人才与行业需求相脱节的现象。因此,本文以高职院校旅游教育课程的设置作为切入点,对文化旅游融合时代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教育旅游、旅游教育与可持续旅游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着重讨论教育旅游、旅游教育与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5.
顾璇 《旅游纵览》2014,(4):293+297
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将对旅游业产生重大影响。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旅游管理人才成为旅游管理专业的首要任务。而教学模式作为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论文主要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力量,评价与考核四个方面分析当前国内外旅游教育教学现状,并对比英国旅游教育教学模式的成功范例,分析我国目前旅游教育教学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吸取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和各院校具体情况提出改善我国旅游教育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国际旅游院校会展教育的现状和我国的差距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分析会展教育与旅游教育的关系,介绍国际会展教育现状并指出我国会展教育的差距;明确我国旅游院校应积极发展会展教育,培养会展人才,为推动我国旅游教育,会展业和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7.
郝世文 《广西地方志》2003,(5):20-21,64
旅游景区志设立篇目应遵循景区内在规律,突出特色,兼顾完整,体现服务和交流意识。  相似文献   

8.
《旅游科学》2009,23(2):F0002-F0002
教育部工商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旅游学科专业组和教育部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发起召开“2009’旅游高等教育国际化研讨会”,此次会议由上海师范大学承办。旨在通过国内外旅游院校教育专家的交流和探讨,进一步搭建国内外旅游高校合作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探索新型的国际合作模式,共同推进国际化背景下高等旅游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门达明 《旅游纵览》2015,(1):164-166
海南国际旅游岛十年建设期即将过半,其发展走向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本文从海南建设海洋强省、打造森林旅游品牌、发展航天经济、邮轮游艇新业态和筑就海南人民幸福家园五个方面做了预测解析,描述了未来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若干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影响旅游英语教学质量诸因素的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瞿杰 《旅游科学》2001,(3):36-38
本文着力分析了影响旅游英语教学质量的因素,提出提高旅游教学质量的构想.  相似文献   

11.
论大旅游格局下的旅游高等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卫武 《旅游科学》2010,24(5):8-16
我国已经逐步进入了大旅游时代,大旅游格局对我国旅游高等教育提出了更新要求,探索适合大旅游格局的旅游教育规律是发展旅游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高校培养适合大旅游时代的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必须以课程体系为基础,以职业素养为核心,提振专业信心、集中办学精力,明确培养目标、突出专业重点,直面格局内核、创新培养模式,夯实课程基础、提升师资内涵,强化职业素质、树立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12.
何建民 《旅游科学》2006,20(1):63-70
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世界最大产业,发达国家的旅游管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也有100多年历史。本文以世界著名高等学校旅游管理教育与学科建设的国际经验为参照,以我国旅游业发展对旅游管理教育与学科建设的需要为导向,依据上海财经大学将努力创建成具有“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特色的一流大学的目标,提出了上海财经大学旅游管理教育与学科发展的设想。由于上海财经大学是上海市第一个设立旅游管理博士点的院校,因此,这一设想对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考   总被引:72,自引:4,他引:72  
研究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用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我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旅游业虽具有某些优势,但现有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同时,作认为研究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应具有多相测度。  相似文献   

14.
While scholars have described vertical nation‐building narratives that genealogically anchor a specific group to a specific territory (Smith 1981; Eriksen 2002), I argue that, in addition to vertical strategies, expressions of international solidarity constitute horizontal nation‐building strategies. Expressions of international solidarity can be used to maintain local ethnic boundaries and reinforce local divisions. By adopting an ally, expressions of international solidarity also designate an adversary, making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two a possible incentive for solidarity. In Northern Ireland, some Unionist and Nationalist political entrepreneurs rely on expressions of international solidarity with Israelis or Palestinians, respectively, to make adversarial ethno‐national claims to the nation‐state. This study examines flags, graffiti, murals and political speech on display in Northern Ireland that advocate for either Israelis or Palestinians. Through the concept of ‘borrowed legitimacy’, I acknowledge the strategic use of the ethnic boundary in expressions of international solidarity.  相似文献   

15.
东北亚区域国际旅游协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刚 《旅游科学》2008,22(2):20-26
本文以目前东北亚区域的国际旅游交流的实际层面和所处水平为焦点,在分析其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同时,探讨未来在这一区域有关国家和地区之间开展国际旅游合作的模式。本文还就如何振兴东北亚区域国际旅游圈和构筑东北亚区域六国旅游合作框架进行初步的论证,并对其将来所发挥的作用进行阐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高校旅游教育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我国高校旅游教育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出来。本文就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设置的确定、科学研究的支撑和高端教育的学科依托等几个当前中国高校旅游教育发展面临的紧迫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从观念意识角度谈中国旅游业的国际接轨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健 《旅游科学》2009,23(1):74-78
与国际接轨问题是中国旅游发展中一直受到关注但始终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按照本文的理解,问题的根源主要在观念意识方面。本文分析了作为现代旅游观念意识基础的市场观念、人本主义观念、平等观念和法制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政府旅游主管机构、旅游行业协会、旅游企业和旅游者对于中国旅游业实现国际接轨的问题在观念意识上存在的差距。本文认为,应当采取“硬”、“软”两方面措施以有效实现中国旅游业的国际接轨,即:通过立法和执法手段规定权利义务责任,通过宣传和教育普及现代旅游观念。  相似文献   

18.
国际法对文化遗产旅游利用认识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法是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基本依据.本文通过梳理近百年来国际法中关于旅游利用方面的内容,揭示了国际法对旅游利用的认识与态度的变化趋势.本文认为,国际法对文化遗产旅游利用的认识与态度的重要转变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即:从对环境影响的关注到对经济社会文化影响的关注;从对遗产的原真性与完整性保护需要的关注到对社区发展与游客精神体验需要的关注;从对待旅游利用被动、消极的态度到主动、积极的态度.我国当前的文化遗产旅游利用实践远未与国际法接轨,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的立法尚处于缺失阶段,因此须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相关立法以引导和规范文化遗产旅游利用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