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63年1月,印尼因反对英国主导下的"大马来西亚计划"而提出对抗政策。中国支持印尼进行对抗,并力主将印支问题与对抗问题联系起来,以此促进东南亚民族民主运动。在此期间,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对印尼的对抗政策进行了全面、及时和合理的评估,为中国处理相关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而印尼总统苏加诺认为印尼建国后其革命道路仍未结束,将"大马来西亚计划"作为东南亚地区的新殖民主义加以反对,同时由于印尼面临内部政治和经济困境以及外部美英等国的压力,在对抗问题上表现出一定的摇摆性。但随着1964年底马来西亚成为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印尼宣布退出联合国并与中国签订了联合声明,强化了中国和印尼的关系,这对中国争取亚洲民族主义国家的支持、推进第二次亚非会议的召开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客观描述瓦希德政府处理华人问题的现状以及当今印尼华人及其社会的政治、文化境况的基础上,论析了瓦希德政府尚未能提出一套人道的、平等的华人政策以及印尼华人及其社会之政治、文化境况尚未彻底改善的原因;揭示了在后苏哈托时代里一套人道的、平等的华人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印及华人政治、文化境况的彻底改善,还将是一个复杂的、漫长的过程;讨论了印尼华人在这一进程中所面对的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近三十年印尼华人族群文化适应初探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陈秀容 《人文地理》1999,14(3):56-60
印尼为世界各国华人最多的国家。近三十年来印尼政府实施一系列同化政策,华人族群适应环境,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吸收原住民文化精髓,融合现代西方文化,形成华人族群新型文化以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但由于印尼华人总是成为当地各种社会矛盾的牺牲品,使本来就存在的种族隔阂因此而加深,极不利于民族间的融合。论文概要回顾了这方面的历史原因,分析了华人族群以本民族思维和行为准则在社会生产、医疗、体育、社团、宗教等方面积极主动为当地社会繁荣和进步作出的贡献;并指出,印尼华人族群能否以少数民族的资格,享受民族平等的权利,受到尊重和保护,印尼政府的政策、作用和有目的地正确引导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以印尼客家人这一华人次族群为个案,以身份构建为视角,论文通过考察印尼华人再华化的内生动力,揭示了再华化这一概念内涵的复杂性及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论文认为,再华化本质上是印尼华人在民主化改革后进行身份重构和争取合法权利的手段,其根本目的是赋予"印尼公民"以文化多样性和政治包容性的内涵。协调中国移民后裔与印尼公民这两种身份之间的关系,是印尼华人身份重构的根本任务。印尼客家人通过政治参与以及积极推动华文教育、华人社团和华文报刊的复兴,为再华化与印尼华人的身份重构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印尼华人的再华化与身份重构都是未完成的事业,二者的未来走向既取决于印尼国内政治的变迁,也取决于印尼华人社会的选择与内聚力。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末印尼如火如荼的民族民主运动中,随着苏哈托政权的终结和印尼各部族对于民主政治的诉求以及党禁的被迫解除,印尼华人不仅获得建立政党的权利,而且各类社团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还出现了一批新型社团。经实地考察发现,此类社团,具有宗旨的印尼政治性、成员的多元综合性、组织的跨越地域性、活动的社会宣示性、心态的全民开放性等有别于传统社团的属性,而且出现明显的印尼化、高学历化、学术化和年轻化的发展趋势。经比较研究认为,此类社团是印尼华人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的必然产物,在当今的华人社会与印尼国家重建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文以调查和访谈资料为依据,阐述了印尼棉兰华人社会发展与历史变迁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棉兰华人因受周边华人社会影响,兼及殖民种植经济传统与移居型城市特点而形成的独有社会特征:政治参与具有华人社会传统特性;坚守中华传统文化并吸收了西方文化、土著文化;闽南语或普通话日常使用较普遍;经济上居于印尼社会和华人群体的边缘,实力有限;与其他族群相处较为融洽;以横向分化为主的华人社会,各群体间互动频繁,边界较为模糊。  相似文献   

7.
8.
本文运用文化学、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坚持从印尼实际和华人境况出发,通过实地考察、访谈调查和资料重释的途径,剖析了雅加达华人新生代各次文化群体在"印尼华人文化"建构中的整合,论析了雅加达华人新生代"一体多元"社会文化格局的形成及其特征,展望了雅加达华人新生代在21世纪印尼重建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9.
日本近年华侨华人研究评述(1997~2004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至今,日本的华侨华人研究出现了新的趋向。1990年代的华侨华人经济研究热逐渐降温,对日本华侨华人历史与现状的研究大为加强,有关华侨华人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0.
从新中国成立到 1978年 ,华侨华人支持中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建设的方式主要有 :第一 ,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新中国成立前后 ,一大批专家学者抛弃海外优裕的生活 ,毅然回国参加建设。他们当中 ,许多人后来成为世界上或我国国内第一流的科技人才 ,是教育、卫生、科研和工程技术等部门的学科带头人 ,像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华罗庚、卢嘉锡、王大衍、方宗熙、王德宝、张香桐、吴仲华、孟少农等等。据有关部门 1983年的统计 ,当时中国科学院正、副院长 7人中 ,有 6人是归侨 ;该院在北京 39个研究所的 2 0 5名正副所长中 ,归侨有 6 1人 ,占 30…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探讨2003年10月阿都拉出任首相以来马来西亚政府的华人政策。阿都拉政府执政以来,致力于促进民族和谐,推出了一系列比较开明的华人经济政策和华文教育政策,承诺种族政权分享和华文教育的合法地位,但是它也坚持维护马来人的特权,确认马来西亚作为伊斯兰教国的地位,华人与马来人地位不平等的根本问题并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2.
以田野调查数据为基础,从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生活习俗,以及华人社团的宗旨及活动等方面分析探讨了棉兰华人族群融入主流社会的程度及其存在的问题。认为印尼棉兰华人族群目前已处于融入主流社会的进程中,这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一个缓慢渐进的社会过程。这种融入是一个非强制性的行为,是双向的、群体性的运动,其程度和速度受时空和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3.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缅甸政府为阻止经济恶化,采取了推进农业改革、加速国有企业私营化步伐、拓宽融资渠道和加强边贸发展等措施,为缅甸华商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机会,华人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而缅甸动荡的政治局势、缅甸经济改革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及中国新移民在缅甸的涌现,是缅甸华商未来发展必须应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以前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的方法,本文分析了受访家庭于1995—2005年间在经济和认同方面的演变情况。结果显示,华人族群规模正在逐渐缩小;族群间通婚的数量增加;来自台湾、香港、新加坡和柬埔寨的华人在经济活动中十分活跃;华族聚居区的总体情况与国家经济改善的大趋势一致,但财富增长的分布不平均;华人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作出了积极提高社会地位的努力。由此得出结论,华人社区在越南经济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华族在经济和认同方面的集中化进程正在加速。  相似文献   

15.
Both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ve “pivoted” toward Asia in their foreign policy over the past decade, although emphases in those pivots differed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he former focuses on an economic pivot initially, the latter on a security one. What factors explain these shifts? What was the magnitude of policy change by both? Utilizing some important theoretical works by Charles Hermann, we discuss the factors that appear to have brought about this policy change toward Asia, outline the actions and activities that both countries have initiated toward Asia in the past decade to illustrate the type and magnitude of policy change that has occurred, and compare some areas of political, economic, and military similarities between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oward this region. Finally, we assess the likely future of these pivots to Asia in light of the change in political leadership within both nations.  相似文献   

16.
根据散落于相关研究文献和数据中有关越南华裔的资料,对1975年以后华裔逃离越南并定居美国的历史过程、生活适应、地位获得和族群认同等方面的大致状况作一个梳理,旨在加强越南华裔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两次移民潮中,抵达美国的越南华裔难民约30-50万人,寻找亲人、取得族裔社区的支持和族裔聚居区的形成成为应对政府分散安置政策的方案;文化适应与经济成就落后于越南裔,但近20多年来取得了一些值得称道的成就;其族群认同建构于以共同的原居住地、居住国为背景和多元文化的基础之上。结论是,越南华裔还没有完全融入其他美国华裔之中,而是形成了一个既认同于美国华裔、又与越南裔有一定联系的相对独立的华人“次族群”。  相似文献   

17.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变革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历史朝代。元朝所推行的行省制度、驿传制度、屯田制度、土司制度等统治政策不仅将全国所有地区置于统一中央政权的统治之下,还加强了中央王朝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促进了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进一步推进了中国以汉族为中心的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并对后世中国行政区划的变革,政治体制的变迁,以及民族地区统治制度和今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印尼的五月骚乱突出了东南亚华人问题。反华排华一直是东南亚的普遍性现象。导致东南亚地区华人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民族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语言的复杂性,以及受冷战格局和所在国与中国关系的影响。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东南亚的华人问题,华人本身、所在国、中国及国际社会等不同的社会主体应采取不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Past research on problem definition and public policy primarily focuses on the macro-system level. In this study, we propose a micro model of problem definition and policy choice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We argue that while individual citizens' problem definitions and policy preferences are rooted in and filtered through their predis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ocioeconomic status, political orientation, and informational base), their policy choices also strongly depend on how they define public issues, particularly how they perceive the image of an issue at hand and how they associate the issue with other public issues. Our empirical analyses, based on data from a national public survey on energy and power plant issues, support the key propositions derived from our theoretical model. Key contributions to and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studies are discussed in conclu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