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汪洪亮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9,(2):179-193,217
抗战时期华西坝教会五大学与中华基督教会边疆服务运动具有密切人事关联,不少教授在边疆服务运动兴起及发展过程中充当了发起人、领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积极参与边疆服务部的实地服务和调查研究。随着抗战结束后华西坝教会五大学的衰歇,边疆服务运动亦逐步停滞。华西坝教会五大学与边疆服务部都为抗战时期中国的边疆研究及边疆建设做出了贡献,体现了当时学人和教会团体的学术自觉与社会担当。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在西南民族地区发起边疆服务运动,开展以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生计改良和传教为主的各类服务工作。羌族地区自清代末年始有了近代学校教育,但教育质量和效果不佳。边疆服务部在川西羌族地区开展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使一定范围内的羌族民众接触或接受了具有近代内涵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对羌族地区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当然由于边疆教育的特殊性和作为宗教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基督教会的自身局限,教会教育在羌族地区的作用不可评价过高。 相似文献
3.
基督教自18至19世纪期间,由于欧美教会出现过两次宗教觉醒之复兴运动,此乃受耶稣被钉十字架逝世后,使徒起而将"福音普传"世界使命之影响,相继组织差会(Missionary Society),差派传教士至亚、非洲等地普传教义。较著的差会,如英国之伦敦传道会、圣公会;欧陆信义宗的三巴会——巴色、巴冕、巴陵;美国的浸信会、长老会、美以美会、美部会等。而中国即为上述欧 相似文献
4.
关于当代中国边疆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边疆的界定问题 ,在 2 0世纪 90年代以前 ,我们往往只提陆疆 ,在这以后有所改变 ,增加了海疆的概念。我们在观察边疆地区的时候一定要历史地看 ,中国疆域的历史发展呈现出延续性和波动性相结合的特点。边疆的重要战略地位不仅体现在边疆地区是国防的前线、改革开放的前沿 ,还体现在边疆地区的稳定与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前后,中国边疆史地学研究经历了一个兴盛的时期,姚莹及其著作《康輶纪行》便是其中的重要代表。姚莹的中国近代边疆史地学研究,从内容上看,包括西南边疆史地学研究和海外史地学研究;从历史意义上看,具有醒悟的思想启蒙意义,鲜明的近代意义,纵观古今、横贯中外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6.
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前后,中国边疆史地学研究经历了一个兴盛的时期,姚莹及其著作《康輶纪行》便是其中的重要代表。姚莹的中国近代边疆史地学研究,从内容上看,包括西南边疆史地学研究和海外史地学研究;从历史意义上看,具有醒悟的思想启蒙意义,鲜明的近代意义,纵观古今、横贯中外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7.
郭飞平刘雅萍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5,(4):174-176
2015年7月6-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云南民族大学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新思考、新探索”为主题,在昆明联合举办了第三届中国边疆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国内各高校、科研机构的60余名青年学者与会,分别就中国边疆研究的理论思考、近代中国边疆治理及涉外关系、海疆历史与现实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现依会议论文及研讨情况综述于下。 相似文献
8.
《亚细亚时报》是满洲俄国东方学家学会于1909年创刊的,主要刊发中国问题的文章。从创刊起至1927年共出54期,刊发关于中国边疆史地问题的文章66篇,占全部中国问题文章的44%。《亚细亚时报》是刊发中国边疆史地问题文章的重要学术期刊,推动了当时俄国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相似文献
9.
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热潮中的史书编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史书编纂在鸦片战争前后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向 ,主要表现在 :由边疆史地研究引发对域外史地的研究 ;史地学者能够根据社会变动的需要 ,灵活变通地运用史书体裁、体例 ,撰述了一批具有个性色彩和时代特色的史地著作。这是对章学诚寻求史学变革之道的有力回应 ,反映了中国传统学术的重要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东北边疆研究与中国边疆学的构建具有密切关系.东北边疆研究是中国边疆学研究的基础,为中国边疆理论的形成提供学术支持.肃慎一女真族系历史沿革与分布地域的研究是东北边疆研究的核心内容,其相关各族生存空间的变迁及对沿边地带的管理和控制,对边疆的稳定与开发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早已成为我国边疆学研究中的重要篇章.而边疆学的发展必将促进东北边疆研究的学术提升.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许建英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16(1):35-46
本文概述了费正清“中国世界秩序”观及其对西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影响,认为费氏的理论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也有着积极意义,特别是在中华民族共同意识和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历代边疆的治理及中国疆域的确立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20.
中世纪前期英国封建王权与基督教会的关系 ,处于“二元统一、对立”的状态中。从总体上看 ,英国封建王权和基督教会基于共同利益的政治联合 ,必然居于支配地位 ,而双方权益的纷争则处于从属地位 ,最后常常以相互妥协而告结束。这种看似矛盾而实则存在合理性的状态 ,稳定着英国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 ,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