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文献》2016,(2)
阜阳汉筒《苍颉篇》中有"霸暨尊庚"一句,根据北大汉简《苍颉篇》应校正为"霸暨傅庚",水泉子汉简《苍颉篇》中也有相关内容。"霸暨"同暨霸,文献通作"既霸",此即俞樾、王国维等人所考证的古人对不同月相之称名。月相"四分说"失之粗疏,若细分之,则每月至少有初吉(朔)、哉生霸、既生霸、旁生霸、望、既望、哉死霸、既死霸、旁死霸和晦日十个月相。"傅庚"即伏庚,傅通伏,文献通作庚伏,指一年中最为暑热的伏日即三伏,因其首日均从庚日起算,故名。  相似文献   

2.
金文初吉等四个记时术语的阐释与西周年代问题初探——(4×9)×10+5=365假说●王占奎一西周金文中常常见到初吉、既生霸、既望及既死霸等四个记时术语。关于它们的历法意义,现在流行的观点是“月相说”,即认为它们分别代表着以月亮运转周期为基础的太阴月的...  相似文献   

3.
“哉死霸”见于北京大学考古系师生调查周公庙遗址时发现的二号西周甲骨(孙庆伟《“周公庙遗址新出甲骨座谈会”纪要》,《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第20期,2004年3月)。它可以与晋侯苏钟的方死霸及文献中的旁死霸相印证(方、旁训始,见拙文《晋侯苏钟与月相四分法》,《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3期),准此,月相词语当有五个,即哉生霸、既生霸、既望、哉死霸、既死霸。或认为当时还存在“既旁生霸”。按,“既旁生霸”见于《汉书·律历志·世经》所引《武成》。笔者以为,《武成》原本当作“旁生霸”,“既”是衍字。《世经》“四月己丑朔,死…  相似文献   

4.
“生霸吉”见于保利艺术博物馆收藏的荣仲方鼎,为叙述方便,先录荣仲方鼎铭文(李学勤先生释文,见其《试论新发现的方鼎和荣仲方鼎》,《文物》2005年第9期):王作荣仲序在十月又二月生霸吉庚寅子加荣仲庸一牲大牢己巳荣仲速内(芮)伯(胡)侯子子锡白金男(钧)用作父丁嚣彝史关于“生霸吉”,李先生说“‘生霸吉’是前所未见的‘月相’词语”,又说“‘生霸吉’不说既,可能指月光初生,也就是‘’。是否如此,以及它同‘初吉’有没有关系,都有待探讨”。对此,学者或有不同意见,如陈久金先生将生霸与吉断开,当做两个月相词语。张培瑜、罗琨先生也主张将…  相似文献   

5.
一传统解说难于否定酉周行用朔望月历制,朔与望至关重要。朔称初吉、月吉,或称吉,又叫既死霸(取全是背光面之义,死霸指背光面),或叫朔月。这种种称名,反映了周人对月相的重视以及朔日在历制中的特殊地位。传统的解说,初吉即朔。《诗·小明》“正月初吉”,毛传:初吉,朔日也。《国语·周语》“自今至于初吉”,韦注初吉:二月朔日也。《周礼》“月吉则属民而读邦法”,郑注月吉:每月朔日也。《论语》:“吉月必朝服而朝”,孔曰:吉月,月朔也。《诗·十月之交》“朔月辛卯”,唐石经作“朔日辛卯”。《礼记·祭义》“朔月月半,…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西周金文和少量文献记载的历日为资料,以既生霸约等于初二到十四、既望约等于十五到二十五、既死霸约等于二十五到下月一日的月相说;以初吉约等于数九的假说,以青铜器类型学成果为基础构拟了周代自武王到平王的纪年.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以公元前826年(而不是公认的公元前827年)为宣王元年,这一点能够得到古本《竹书纪年》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在西周金文中,想用以表示月相的4个用语屡有出现,即“初吉”、“既生霸”、“既望”、“既死霸”,与日期记录于一起.如《庚赢卣》(《商周青铜器铭文选》六一)铭文的开头,如此写着:“惟王十月既望辰在己丑”以这样的用例,即用语文字中“望”等来考虑的话,其表示天体中月之轨道(即月相)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成书于后汉时代的《说文解字》,就有如下的解释:“月使生,霸然也.承大月二日,承小月三日.”  相似文献   

8.
王年、月份、月相、干支记日四要素俱全的青铜器对于铜器记事断代及排定金文历谱十分重要。作册吴盉所载铭文为"隹王卅年四月既生霸壬午",是一件四全铜器,目前学界对该铭文的解释各执一词,有穆王、恭王、厉王、宣王四种说法。文章以"四分术"古天文历算方法为主要研究手段,采用月相定点说,着重考察作册吴铭文中的天象数据,最终考定该器铭文所载之王年及历日当为周厉王三十年四月十五日既生霸壬午。  相似文献   

9.
<正>《黄龙传》曰:"毛文龙死,袁崇焕分其兵二万八千为四协,命副将陈继盛,参将刘兴治、毛承祚、徐敷奏主之。"~①按:不确。《毛总戎墓志铭》曰:"乃分为四协,而兴祚(兴治之兄——引者注)当一协,将军子承禄当一协,其二则旗鼓徐敷奏、其副将陈继盛当之。"~②可见,所谓"刘兴治"乃张冠李戴,所谓"毛承祚"系传写讹误。《黄龙传》曰:"龙莅皮岛受事,兴治犹桀骜如故。四年三月复作乱。"~③按:不确。  相似文献   

10.
简牍文书“刺”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是汉晋间常用的文书形式,刘彦和《文心雕龙·书记》云:"百官询事,则有关刺解牒。"《汉书·外戚传下》:"今皇后有所疑,便不便,其条刺,使大长秋来自之。"师古曰:"条谓分条之也。刺谓书之于刺板也。"王充《论衡·骨相》:韩生"通刺倪宽,结胶漆之交,尽筋力之敬。"《后汉书·祢衡传》:"始达颍川,乃阴怀  相似文献   

11.
话说督亢     
方嘉 《文史精华》2013,(4):63-64
"图穷匕见"是人们非常熟悉、经常使用的一句成语,其出处"荆轲刺秦王",也是人所共知而且津津乐道的。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写道:"秦王谓轲曰:‘取舞阳所持地图。’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刘向编订《战国策·燕策》:"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应先见于《战国策》中所收录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西周年代的研究已成为一件受人关注的大事。去年起动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正是为解决上古三代年代问题的一个重大举措。该工程拟定的周代纪年目标是:建立一个比较准确的西周列王纪年。要攻克这一“世界难题”(张培瑜先生语,见《西周年代历法与金文月相纪日》《中原文物》1997年1期),必然要解释金文及古代文献中的所谓“月相”。金文中年、月、 日及所谓“月相”四要素俱备的材料将成为建立西周列王纪年的最重要的基础。如果不能成功地解释初吉、既生霸、既望及既死霸等术语的记时含义,势必不能得出让世人信服的西周列王纪年。另一方面,西周列王纪年反过来又成为检验关于初吉等四个术语的各种观点的标准。这其中牵涉到  相似文献   

13.
<正>《新唐書》卷一六九《韋澳傳》:"帝嘗曰:‘朕每遣方鎮刺史,欲各悉州郡風俗者,卿爲朕撰一書。’(韋)澳乃取十道四方志,手加紬次,題爲《處分語》。""十道四方志"究係何書,它與《處分語》又有何關係?裴庭裕《東觀奏記》卷中:"澳奉宣旨,即采《十道四蕃志》,更博探訪,撰成一書,題曰《處分語》。"可見"《十道四蕃志》"實一專書名。而《新唐書·韋澳  相似文献   

14.
1.《三国志》卷十五《魏志·贾逵传》: 太祖崩洛阳,逵典丧事。时鄢陵侯彰行越骑将军,从长安来赴,问逵先生玺绶所在。逵正色曰:“太子在邺,国有储副。先王玺绶,非君侯所宜问也。”(中华书局标点本) “问逵先生玺绶所在”令人费解。因“先生”一词未有用于称己亡父者。古籍中亡父称“先考”“先君”,当朝帝王之亡父称“先帝”“先王”。曹操生前封魏王。鄢陵侯彰当称之谓“先王”。《魏志·任城王彰传》注引《魏略》曰:“彰至,谓临菑侯植曰:‘先王诏我者.欲立汝也’”。可证。《资治通鉴》卷六十九文帝黄初元年载:彰“问逵先王玺绶所在。”可知宋司马光等著《资治通鉴》时所依《三国志》本作“先王”。近人卢弼  相似文献   

15.
西周月相解释“定点说”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启益同志《西周金文中月相词语的解释》(《历史教学》1979年第6期。以下简称刘文)一文,认为王国维的四分说不足为据。刘君主张定点说。他定的点(不分大小月)是:初吉——初二或初三;既生霸——初三或初四;既望——十六,十七或十八;既死霸——二十九或三十。刘文通过八个例子(每例用二件或三件他认为是同一王世或同年的铜器相互推验其朔日干支)来说明这个定点说是可以成立的。然而我们竟发现此八例都说明定点说需要商榷;相反,八例全都可以证明王氏的四分说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6.
西周器铭有初吉、既生霸、既望、既死霸四个专名,器铭记述这些专名时,都把它分别记在月份之后,日干支之前,用它来限制日干支在该月份内之先后.这一情况表明当时是把一个月分为四段,每段各用一个专名来统辖本段的日干支.而西周时行用的是阴阳历,其月份是按月亮运转周期来安排的,使每一个月份里都有一次月亮盈亏的全过程.那么把一个月份分为四段,实际等于把月亮运转一周的时间分为四段.加之四段的专名用“望”“霸”等词,这都是记述月亮盈亏之词,故我把这四个专名称之为月相.月相是月亮盈亏的表相,传世文献对它  相似文献   

17.
昔古圣开物成务,废结绳而造书契,于是文字兴焉.夫依类象形之谓文,形声相益之谓字;阅世递变而相沿,讹谬至不可殚极.上古渺矣;汉承秦火,郑许辈起,务究元本,而小学迺权舆焉.自汉而降,小学旁分,各有专门.欧阳永叔曰:“《尔雅》出于汉世,正名物讲说资之,于是有训诂之学;许慎作《说文》,于是有偏旁之学,篆隶古文,为体各异,于是有字书之学;五声异律,清浊相生,而孙炎始作字音,于是有音韵之学”.吴敬甫分三家,一曰体制,二曰训诂,三曰音韵.胡元瑞则谓小学一端、门径十数,有博于文者、义者、音者、蹟者、考者、评者.统类而要删之,不外训诂、音韵、字书三者之学而已.  相似文献   

18.
1.《文帝纪》:“九月,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应劭曰:“铜虎符第一至第五,国家当发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听受之。”(《汉书》,中华书局1983年点校本,页118。下同。) 按:“铜虎符”主“发兵”,不主“遣使者”。古曰:“与郡守为符者,谓各分其半,右留京师,左以与之。”国家当发兵,乃遣使者至郡合符。《严助传》:“上曰:‘太尉不足与计,吾新即位,不欲出虎符发兵郡国。’乃遣助以节发兵会稽。”(页2776)《王莽传》:“是岁,赤眉力子都、樊崇等以饥馑相聚,起于琅邪,转抄掠,众皆万数。遣使者发郡国兵击之,不能克。”(页4154)均是其义,《史记·孝文本纪·集解》引应劭此说,标作:  相似文献   

19.
周绍良 《文献》2002,(3):48-64
维字摩诘,太原人.九岁知属辞.工草隶,闲音律,岐王重之.维将应举,岐王谓曰:"子诗清越者可录数篇,琵琶新声能度一曲,同诣九公主第."维如其言.是日诸伶拥维独奏,主问何名,曰:"《郁轮袍》."因出诗卷.主曰:"皆我习讽,谓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延于上座,曰:"京兆得此生为解头,荣哉!"力荐之.  相似文献   

20.
谈西郑地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竹书纪年》记:“穆王以下都于西郑”.[笺]曰:“颜师古谓穆王下无都西郑之事.殊不知西郑、南郑一也.自镐京视之,则郑在南.自新郑视之,则郑在西.”这一解释是把南郑当西郑,可知自唐以来对西郑地望已不清楚了.《竹书纪年》又记:“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笺]谓:“按石氏曰‘日再出为渗光,其国有兵.’《开元占经》曰‘郑当是京兆郑县,今西安府华州也,在府城东二百里有古郑城在城北.’《一统志》‘周时郑桓公始封此,其地亦名咸林,或作棫林,字近而(讠为)也.’”在这里据石氏之说,以“日再出”为“天再旦”.此说研究者多从之.而《开元占经》和《一统志》把周懿王时的西郑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