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的语文老师蒋老师虽然是教语文的,但是他能歌善舞,是众多同学心目中的"偶像"。记得每次写作业的时候,补充习题上总有一首歌的歌词,会被作为阅读练习。就当蒋老师在讲评的时候,我们就会不约而同地让蒋老师唱这首歌。蒋老师第一次歌唱是一首关于保卫边疆的"催眠曲"。当时的他在学校还没什么"名气",只是我们班的同学发现了他在这方面的才能。蒋老师用一首歌使他一"夜"成名。当时他在给我们上《七律·长征》这一课。"……这个《七律·长征》被后人改成了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主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经历了从“反蒋抗日-抗日反蒋——逼蒋抗日-联蒋抗日”四个阶段。本文研究了从“反蒋抗日-抗日反蒋”这一阶段的历史说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是逐步确立起来的,其间虽有共产国际的帮助,但中共独立自主的自觉的努力起了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帕特里克·赫尔利于1944年9月作为总统个人代表使华,11月17日任驻华大使,到1945年11月27日辞职,历时一年两个多月。这期间,世界形势和中国形势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赫尔利使华的前半年,美国对华政策经历了由战时的援蒋抗日到战后的扶蒋反共的转变;赫尔利作为这种转变的具体实行者,他的使华自  相似文献   

4.
从九一八事变至我党发布五五通电这段时期,中共对蒋政策是反蒋抗日还是抗日反蒋,党史学界存在不同的看法。笔者以为这一时期中共对蒋政策应是抗日反蒋,根据有四:一是"抗日反蒋"提法载入中共中央文件;二是"抗日反蒋"提法见诸我党和红军负责人的言论中;三是"抗日反蒋"口号符合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关系的变化;四是"抗日反蒋"是党史学界权威著作较为普遍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老铁 《文史春秋》2011,(12):1-1
在第九次全国文代会和第八次作代会召开的第二天,即2011年11月23日,出席会议的著名作家蒋子龙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一篇短文,其中提到了当今文坛的“柱子现象”,引起我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6.
从九一八事变至我党发布五五通电这段时期,中共对蒋政策是反蒋抗日还是抗日反蒋,党史学界存在不同的看法。笔者以为这一时期中共对蒋政策应是抗日反蒋,根据有四:一是“抗日反蒋”提法载入中共中央文件;二是“抗日反蒋”提法见诸我党和红军负责人的言论中;三是“抗旧反蒋”口号符合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关系的变化;四是“抗日”反蒋”是党史学界权威著作较为普遍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姜天麟 《纵横》2013,(12):52-56
1933年11月20日,在全国抗日反蒋高潮的推动下,驻守福建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联合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前身,外界称之为“第三党”)等反蒋势力,发动了著名的“福建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公开宣布与蒋介石国民党决裂,同共产党合作,开展抗日反蒋运动。  相似文献   

8.
1948年,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关键性的一年。11月6日,淮海战役开始,国民党军黄百韬兵团不几天即被解放军重重包围。由于国民党在军事上连连失利,内部矛盾加深,派系斗争更趋激烈。由桂系主要头目白崇禧一手策划、导演的逼蒋下台闹剧,是个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9.
正"天亮"之前,广州正捱着一段最痛苦的时间。"蒋朝"的疏散潮正在这里翻滚着。"蒋朝"强制执行以银元标价,商人不愿吃亏,怕以银元标价,便会收到大量的银元券,但他们栗于"蒋朝"的淫威,又不敢说不,于是消极地拒收银元券的办法是,用银元标价,却把银元对港币的比率降低了。原来银元一元合港币四元,现在则降为  相似文献   

10.
茂清 《文史精华》2003,(8):4-12
发生在70年前的福建事变,是正当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时,因受蒋介石排斥并力主抗日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官兵发动的一场轰轰烈烈的立国改元换旗的兵变。他们以抗日反蒋为号召,欲联合其他反蒋力量及中共红军共同抵御外侮,在拒绝蒋介石逼诱之后毅然发动义举,终因寡不敌众孤立无援而悲壮地失败。《福建事变痛史》一文讲述了这一历史事件的经过。  相似文献   

11.
陈济棠(1890—1954),字伯南,广东城防(今属广西)人。1929年他乘广东军政首脑李济深与蒋介石矛盾无法调和之机,取代李济深,独揽广东大权直至1936年下野,达八年之久。本文谨就陈蒋矛盾进行初探。一、第一次领衔反蒋1930年4—11月,蒋与冯、阎的中原大战以蒋获胜告终。蒋介石踌躇满志,企图乘机建立其个人独裁统治,宣布于次年5月5日召开国民会议,制定约法,选举总统。但他的制定“约法”主张遭到了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国民党元老、立法院长胡汉民的坚决反对,“约法之争”成为蒋、胡彻底决裂的导火线。1931年2月28日晚,蒋以晚宴为名,将胡骗到国民党中央党部扣押并软禁于南京郊区的汤山。胡被扣后,不甘屈服,立即秘密传信给  相似文献   

12.
美帝国主义者、蒋贼军,越来越疯狂地骚扰我福建等地,一再欠下我们的血债。福建省博物馆为了及时配合对敌斗争的政治宣传工作,更进一步揭露美、蒋罪行,三天就赶出了一个反对美、蒋罪行展览,立即在街头展出,内容分三部分:(一)美、蒋在厦门的滔天罪行。展览有尚未爆炸的美制155公厘炮弹头,和遭受炮击牺牲的大陆人民的血衣等。(二)全国人民对敌人罪行的无比愤怒。展览有来自国内外各地表示化愤怒为力量的慰问信,和海防前线的男女老幼运输军火、英勇支援前线以及我空军痛击敌机的照片等。(三)我国全民动员,反对侵略,一定要解放台湾。这里有全国各大城市拥护周总理声明的照片,有来自  相似文献   

13.
正1935年9月2日的上海,秋高气爽,阳光洒满了愚园路1136弄31号偌大的公馆。公馆的主人王伯群正坐在书房批阅公文。这时,朋友何家成引来一位陌生的客人。一番寒暄之后,客人自报家门,谦称叫侯念言,系蒋百里先生之亲信。他说,蒋百里先生不久前被蒋介石授予中央军事委员会高等顾问。为履行职责,正在紧密联络各方,最近与汪精卫多有接洽。侯念言开门见山地表示,此次登门拜访,是代表蒋百里先生特来寻求与王伯群先生合作。  相似文献   

14.
张云逸大将,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及抗日战争初期三进闽西,在红土地上留下光辉的足迹。 以中央政府代表身份赴汀州谈判 1933年11月20日,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李济深等,发动了福建事变。他们以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为旗帜,在福建公开宣布反蒋抗日,并愿同红军停战,联合反蒋抗日。事变前,福建方面曾派代表同  相似文献   

15.
李良志 《百年潮》2007,(7):53-58
1986年12月,我在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的学术讨论会上,就中共中央在西安事变中有关处置蒋介石的方针问题,作了一次发言,首次提出,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并非一开始就确定了“放蒋”的方针,而是经历了由“罢蒋”、“审蒋”、“诛蒋”到最后“放蒋”的思考、转变过程。嗣后我在《党史资料通讯》1987年第1期发表了《关于西安事变后我党处置蒋介石的方针问题》一文,对上述观点作了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16.
尽管政府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但由于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是在政府强有力地推动下展开的,政府对村民自治活动起着引导作用,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应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因此,政府是村委会选举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角色。文章主要分析了在村委会选举活动中乡镇政府在选举活动中表现出的支持、畏难、担心、无奈心理,揭示乡镇政府对村委会选举乃至村民自治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王春华 《文史月刊》2008,(11):15-17
莫逆世交 蒋、钱两家是世交。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蒋百里中秀才,时年16岁。 次年,蒋百里参加桐乡县“观风题”考试,获得“超等第一名”。消息不胫而走,海宁、桐乡两地学子纷纷前来拜访。蒋百里与杭州钱均甫(名家治,是钱学森的父亲)志趣相投,成为莫逆之友。  相似文献   

18.
一、蒋介石油尽灯枯遗恨台岛 危在旦夕 进入70年代后,80多岁的蒋介石已风烛残年,身体每况愈下。 1972年3月,蒋介石以87岁高龄“当选”为“行宪”以来的第五任“总统”。蒋这时的身体已是虚弱不堪,站立不稳。在5月20日“总统”就职典礼上,为了不出洋相,侍从官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们在“总统府”大客厅里摆上一张大沙发,让蒋和夫人宋美龄站在沙发前。这样,让沙发给蒋的身体以倚靠。即使是蒋支撑不住,站立不稳,也不致跌倒在地。  相似文献   

19.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蒋介石仓皇逃到成都,我们同蒋介石反动派的最后一场激烈斗争开始了.我们早知道蒋在川东必不能守,下一步就会率领其残兵败将窜川西.事到临头,应当如何对付?我们事前就作了一番研究,认为:同恶魔斗法,必须把国民党固有的那一套勾心斗角的技巧高度地发挥起来,一点也老实不得.我们坚定不移的原则是,投向人民,迎接解放.但是对此时此地的人,在方法上又需得虚与委蛇,相机运用.所以我们商定对蒋的策略,是抽象的敷衍,具体的抵制.在敷衍时,装蒜要装得像,说话要说得够;当蒋向我们提出具体要求时,能推则推,不能推就拖.看形势,撑得住就撑,撑不住就走.现在,预料的这一天已经到来了,我们就开始运用上面这套策略与蒋介石反动派相周旋.  相似文献   

20.
卢沟桥事变爆发不到一个月,国民政府各种形式的对日和谈便开始了。这些和谈贯穿八年抗战的始终。其中以蒋介石、张群为背景,张季鸾本人及委托胡霖与日本在香港进行的和谈,便是上述和谈的重要部分。 张季鸾介入中日和谈是从“陶德曼工作”开始的。1937年11月5日,日本的“和平条件”经陶德曼转给了蒋介石。此后,蒋、陶开始接触。张季鸾作为蒋介石的特邀人物参加了会谈。经过讨价还价,蒋介石准备有条件地和日本达成和议。但由于日军逼近南京后增加了条件和日本政府缺乏议和诚意等因,和谈告吹。 蒋日议和之事传出后,舆论对蒋十分不利。张季鸾利用《大公报》于1937年12月5日、12月8日发表《德国调停之声》、《最低调的和战论》等文为蒋介石善后。文章中关于战与和的言论完全符合国民党、蒋介石在此事上的方针。1938年初,张季鸾接受蒋介石的委托去香港。关于此行的目的,他在出发前向王芸生交代工作时说:“我这次到香港去,是受蒋先生之托,去向敌人撒一把迷眼的沙子。”以此为起点,他往来于香港和汉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