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在各学科之间进行交叉渗透,从事跨学科研究是当今世界科学发展的趋势之一,“民族考古学”作为考古学与民族学相结合的产物,因其对于推动考古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正日益受到人类学家特别是考古学家的重视。在国外,考古学诞生的初期(19世纪中期),人们就开始引用民族志材料来解释考古发现。本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新考古学的兴起,民族考古学正式成为考古学的一个分支,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我国学者虽然早在五、六十年代就综合运用民族志资料和考古材料研究历史问题,但对民族考古学进行自觉的理论探讨,则是从80年代初才开…  相似文献   

2.
近代考古学自19世纪中叶诞生之日起,迄今已走完整整一个半世纪的历程.如今它已是一门拥有众多分支学科的专门科学,在科学领域里发挥着重要作用.考古学的分支学科是伴随着考古学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壮大的.最早诞生的是史前考古学,此后产生了历史考古学.20世纪初又正式提出了“田野考古学”的命名.至此,这三大分支便成为考古学科的主要“角色”,这一格局一  相似文献   

3.
海洋考古学是世界考古学的一个新兴领域,于20世纪80年代末传入我国。张威主编、吴春明等编著的《海洋考古学》一书,是我国学者编写的第一本海洋考古学理论著作。该书既充分吸收了国外海洋考古学理论与水下考古技术成就.又结合该学科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基础、最新实践成果,在考古学、历史学、海洋学等相关领域应有重要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4.
迈向21世纪的中国考古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的脚步即将迈进21世纪的门坎,各学科都在关心本学科在下个世纪的发展方向。如果我们想要预示21世纪中国考古学发展的战略和前景,我们就必须将中国考古学摆在一个国际考古学研究的背景中,必须大致了解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美国考古学发展的先进与局限,必须深刻、公正。客观地了解自己考古学现阶段的状况。在此基础上,才能清楚地认识到下个世纪中国考古学发展的方向,对改革什么。深化什么、避免什么、引进什么、发扬什么、创新什么等等现实问题,绘制自己的蓝图。这张蓝图靠一两个人是不能完成的,需要全国考古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本文…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民族考古学作为新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新考古学一同被介绍到中国大陆.引起了中国考古学界的注意.学者们通过各类学术刊物对其定义、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近30年过去了,这场讨论的余波也早已平息,但对于民族考古学的理解学界仍然未达成统一的认识.民族考古学的理论专著和实践亦寥寥无几,中国的民族考古学研究进展缓慢.  相似文献   

6.
夏继果 《世界历史》2003,(4):124-125
化交流史是历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对于中世纪盛期(即11—13世纪)的东西方化交流,国际史学界在个案研究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尚缺乏整体性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史学工作对其中的某些问题有所涉及,但由于资料收集不充分、对国外的研究现状了解不全面等原因,这项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  相似文献   

7.
公共考古学的多样性与非调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考古学英文作,或被译作公众考古学。在英文中,public所指并非汉语中的公众及其群体,而更与国家公共机构密切相关。从这层意思上来说,Public Archaeology译作公共考古学更为贴切。这一概念出现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的美英等发达国家,最初是与考古学科发展所带来的考古遗存和文化资源管理工作中所出现的紧急情况密切相关的。这种紧急状况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由学科专业化增强所带来的资料的保护和管理问题,第二是学术界对于大量的具有潜在价值的考古资源面临日益严重的破坏而自身却又缺乏足够的保护能力。就是说,文化遗产的管理和保护是公共考古学关注的焦点,甚至可以说,公共考古学就是文化遗产保护。业内人士对以往那种由专业学者和官员来"替"公众管理文化资源的模式进行反思,首先从理论上厘清了长期以来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对于公众角色的定位问题。这里的"公众"一词指的是一个多元的、但又不以考古研究为职业的人群。作为国家概念之外的一个具有批评性的实体,他们对文化遗产的参与权与解释权应得到充分尊重;考古学的公共方面多数是与文化、价值甚至经济利益冲突相关的,因此被有的学者称为"不谐调的遗产";考古学归根到底是阐释文化认同及其演变,因此不可避免地与政治脱不开干系。诸如此类,文化遗产管理与保护中所遇到的这类问题,都成了公众考古学研究的对象。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公众考古学现已发展成为当今考古学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学科。本文作为NickMerriman所主编的《公共考古学》一书的序言,对于公共考古学在西方的产生和发展做了系统论述,有利于我们对国外公共考古学的历史与现状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国内对外国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的介绍中,中间理论(middle—range theory)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其主要原因是一些考古学者从中国考古学的现状和发展出发,感到“如果没有中间理论,许多现象是过渡不到普遍规律性的认识上面去的”(俞伟超:《当代国外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序言.三秦出版社,1991年),发展中间理论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了解它的来历和准确含义,然后才能根据中国考古学实际加以发展.确立这个前提正是本文的宗旨.  相似文献   

9.
考古学的性别化研究是相当晚近的现象。本文回顾性别考古学发展的三个阶段,重点介绍当代欧美性别考古学的研究模式,并简要评述了我国性别考古学的发展现状。性别考古学是当前考古学重要议题之一,不应被中国考古学家所忽略和淡忘;多角度解释考古遗存有助于考古学与其它学科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相似文献   

10.
孙危 《考古与文物》2004,(4):48-55,59
大宛 ,中亚古国名 ,首见于《史记·大宛列传》。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其所在地即今乌兹别克斯坦的费尔干纳盆地。该国自西汉以来 ,我国史书屡有记载 ,南北朝时名为洛那、破洛那 ,唐代名为宁远。该古国和历代的中原王朝均有着密切的联系。囿于材料所限 ,我国学界对其研究仅限于史学方面 ,目前还没有从考古学方面来认识大宛的研究性成果。近来笔者在撰写博士论文时 ,从苏联考古学者的发掘材料中发现了一种考古学文化 ,从其时代和分布地域来看 ,均与我国史书中记载的大宛相符。故而不揣冒昧 ,介绍如下 ,并稍作分析研究。望同行批评指正。一2 0世纪…  相似文献   

11.
国外公共考古学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峭巍 《南方文物》2010,(3):110-114
公共考古学的概念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以来,"公共"(Public)一词的含义一直都是公共考古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公共"蕴含着国家和公众两个不同的维度,根据"公共"一词包含的不同价值取向,国外公共考古学的研究经历了政府参与、公众参与、公众导向等三个不同的阶段,这对中国公共考古学的定位于"面向公众的考古学"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谈谈考古学的新与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它的发展有一个守成与创新的问题。满足于守成,不善于创新,这门学科就难以发展,考古学也不例外。自哈佛大学的W·泰勒于1948年发表他的博士论文《考古学之研究》至今已有整整半个世纪了。60年代初,美国一批年轻考古学家举起“新考古学”...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与考古学的关系是考古学发展史上的重大主题,它可以从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在考古学的早期形成阶段,科学是考古学的形成基础;在过程考古学阶段,科学在一般方法论与专门知识上提供了众多的支持,过程考古学也以要成为科学为目的;到了以人文主义为中心的后过程考古学阶段,科学成了要超越的对象。三个阶段中,科学所蕴藏的内涵在不断改变,影响到考古学的目标以及实现它的理论、方法与实践。"作为科学的考古学"的讨论对于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中国相对缺乏科学的传统。当前阶段,中国考古学还需要加强科学基础,进一步发展作为科学的考古学,同时吸收后过程考古学在本体论、认识论与伦理学上的部分优点。  相似文献   

14.
公众考古学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成就,20世纪中叶诞生于欧美并迅速发展,我国的公众考古学尚处于初始阶段,公众的考古知识水平和文物保护意识亟需提高,所以必须注重公众考古学教育。高校博物馆是公众考古学的主阵地之一,充分利用高校博物馆的优势,发挥其纽带作用和教育功能,对促进我国公众考古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和公众对考古活动的参与意识、权利意识增强,考古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公共考古,在我国蓬勃地发展起来了。通过对我国公共考古研究著作、论文、实践的归纳总结,对其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夏鼐早先觉得考古学是"第二三流"学问,后来认为"治上古史,考古学是占中心的地位"。夏鼐对考古学与历史学的关系在认知层面上的反映,主要与他个人的经历以及当时学术的整体发展有关。在"史前"和"历史"时期,考古学与历史学关系的表现稍有不同,但是历史学的因素贯穿考古学研究的整个过程,并且研究考古学与历史学的最终目的大体相似,即认知、还原古代社会。对夏鼐学术思想的分析、对民国时期考古学与历史学关系的探讨,不仅有助于理解民国学术发展史,也有利于从一个侧面理解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历史学界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17.
一 目前考古学界对考古学史的研究与关注是考古学发展的重要标志,它说明考古学已经进入了一个自我意识阶段,需要从总结学科的发展历程来评价现状、展望未来,需要从历史的发展重新研究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并制定今后的研究课题。考古学发展历程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对它的理解就不尽相同了。对历史作阶段性的划分则又因标准而异。 任何学科的性质都是由它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对文化历史考古学的一个全面的回顾和评价,这种方法是20世纪上半叶国际考古学家普遍采用的方法,现在仍然为我国大部分学者所实践。正如本文所指出,这种考古学方法的宗旨和要义是后来才定义的,当时欧美的考古学家和当下我国大部分考古学家觉得这就是干考古唯一正统的方法,极少自称为文化历史考古学家  相似文献   

19.
"灰坑"本身只是考古学上的一个方便术语,现在常用英文字母"H"表示,用于指称遗址中填充有文化堆积的坑状遗迹。作为一种遗迹现象,其在现代中国考古学肇始之初,已经在田野考古中辨识出来,即为学界所认识。从安特生的"pocket"(袋形坑)的初次提出,到最终形成"灰坑"这一学术概念并被国内学术界接受,期间经历了不算很短的过程。灰坑一名演变的始末,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代考古学在传入中国之后并逐步中国化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0.
6世纪初,一种新的墓葬形制——圆形墓葬兴起于我国北方地区,并迅速地发展起来,此后经历了约600年,直至12世纪才逐渐消亡。考古资料反映出圆形墓葬的分布范围大致是:其北达内蒙古赤峰;南及河南巩县;西至山西大同一线;东到山东临淄附近(见图)。这一时期的圆形墓葬,在这一区域以它独特、新颖的形制结构,引起考古人员的重视,研究其起源,从而揭示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当属考古学的一个课题。近年来,圆形墓葬的不断发现,为我们的分析和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但由于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