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华:在上星期六晚杨尚昆将军的宴会上,理良问我是否对来中国“感到遗憾”。我告诉她“当然不是”!这次旅行是非常有价值的。正如你所知道的,我收集到的每一点滴资料都是无价之宝。我感到遗憾的是,我想你也会有同感,我失去了与邓小平谈话的机会。如我以前说过,这不是因为他在长征中是个重要的角  相似文献   

2.
《西藏人文地理》2009,(5):128-147
1934年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庄学本准备随国民政府组织的致祭专使行署去西藏,到成都后,因专使黄慕松认为他来路不明,未允许入藏。1935年-1937年,受聘为国民政府“护送班禅回藏专使行署”摄影师。1957年12月1日,九世班禅在玉树甲拉颇章官内圆寂,第二次赴藏计划落空。1942年,庄学本一直想完成去西藏的宿愿,于是应邀参加康藏贸易公司,想绕道印度进入西藏,在印度滞留了三年也未得到印度政府同意,最终庄学本还是未能进入西藏。  相似文献   

3.
田聪明 《百年潮》2006,(7):25-30
我1990年底调北京工作后,每年春节都去看望李贵同志.2002年春节前我因感冒住院,节后出院后就上班了,没能去看望他.2002年8月29日午饭时,接到李贵同志孩子的电话,说他爸爸一天前去世了.突然听到这一令人十分悲痛的消息,饭也难以吃下去了.当天下午我往李贵同志家里送花篮时得知,丧事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这就使我没能见上老人最后一面,留下终生的遗憾.四年过去了,李贵同志留给我的是不尽的思念,他永远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党的高级干部、革命前辈.  相似文献   

4.
我们敬爱的邓小平同志走了,他走得是那么急切、匆忙,甚至连香港回归后亲自到我们自己的土地上去走一走、看一看的愿望都没有来得及实现。但邓小平同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强盛繁荣所建立的丰功伟绩,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共辉。“他的英名、业绩、思想、风范将永载史册,世世代代铭刻在人民的心中”。“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将激励千千万万中国人民,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今天,我们缅怀邓小平同志,要化悲痛为力量,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教诲,继承邓小平同志的遗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教政治经济学和《国际歌》1937年2月邓小平同志担任了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我受命担任政治部总务处长(就是现在的秘书长)。邓小平同志和我睡在一个土炕上。记得当时邓小平同志工作非常忙,每天天还没有亮,窑洞里还是漆黑的,他就起床点蜡烛看书。他每星期要...  相似文献   

6.
《百年潮》1997,(4)
邓小平同志逝世后的第三天,即2月22日,郑惠同志和我一道去著名学者于光远同志家约稿。谈话间,于老偶然说起小平同志在1978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讲话稿起草的一些情况,还说他保存有小平亲自拟定的这篇讲话的提纲手稿。这真是一  相似文献   

7.
2003年1月15日下午,我与原西藏日喀则军分区副司令员、谭冠三将军的长子谭戎生大校一起去拜访我们的老首长李觉将军,一是祝贺老首长90华诞,二是请他谈谈进藏初期他与天宝同志在一起工作的情况,当时我正在写《天宝传》。  相似文献   

8.
1986年,邓小平同志在82岁高龄时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华莱士的采访,与他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谈话。我当时正担任国务院办公厅行政局局长,负责这次重要外事活动的具体准备工作。 当听到定于9月2日10时,邓小平同志在中南海紫光阁接受美国记者采访的消息时,我们既兴奋又感到责任重大。决心  相似文献   

9.
澳洲散记     
1999年1月,我与家人从新西兰去澳洲旅游,在墨尔本我们拜访了三个华人家庭。第一家来自香港,男主人在外经商,我以前不认识,这次也未能谋面,不免感到遗憾。女主人则是熟悉的,她是80年代中期暨南大学医学院(6年制)的毕业生,现在在家相夫教子。他们夫妇有一个儿子,5岁;一个女儿,2岁。这个男孩很有意思,跟我的外孙(会说普通话和粤语)说话用英语,和他妈妈(在北京长大的)说话却用普通话。小女孩白白胖胖的,老要妈妈抱着,寸步不离,上超级市场也得带着。女主人虽然用不上自己的专业但有附近的中文学校请她去教中文,也还多少能发挥自己的文化知识优势。他们家门口有一块草地,  相似文献   

10.
天路历险记     
查宜 《中国西藏》2015,(1):66-69
我那一帮兄弟们在我的鼓动下,到西藏旅游去了。临行时我特意买了陈旸写的《坐着火车去西藏》,并下载了歌曲《坐着火车去拉萨》给了他们。1923年,法国著名女探险家、藏学家大卫·妮尔曾预言:"毫无疑问,将来准会有一天,横穿亚洲的快车将把坐在非常舒适的豪华火车车厢里的旅客运往那里(西藏)。"大卫·妮尔的预言83年后就应验了。西藏桑日县的好友次仁达娃电话里告诉我:"现在西藏的公路比你当年在西藏的时候好多了",听了他的话,想起路况差、泥泞不堪、凹凸不平,车辆犹如随波起伏的小舟,颠簸前行的  相似文献   

11.
吴松营 《纵横》2010,(6):4-8
巧妙宣传“八评”“八论” 那年,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广慧同志1月20日就去了北京参加全国宣传部长会议。邓小平同志来深圳视察的主要活动,包括同市委领导班子合影,他没能参加。杨部长回深圳后,我马上向他汇报自己对宣传报道邓小平重要讲话精神的想法,建议:不能直接发消息,就用评论文章的形式,既能够更深人地阐述小平同志重要谈话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2.
东生 《百年潮》2013,(5):71-75,70
1982年2月21日下午,我怀着忐忑不安而又兴奋的心情,来到南长街123号,聆听胡乔木同志的教诲。西安话剧院来京演出的事,我不止一次当面跟他讲过,并请他一定去看戏。他总是点头微笑而未置可否,因为他也不知道到时候能不能去。他是个大忙人,而且身不由己,一切听从中央的指挥,随时待命拿起他那支笔——邓小平同志说他是我们党的"第一支笔"。从他点头微笑来看,他的心情正处于良好甚至是极佳状态,说明他是想去看戏的。这就是一个好兆头。  相似文献   

13.
欧远方同志逝世整一年了。自从上世纪80年代初,我到合肥参加小城镇建设理论研讨会,和欧远方同志见面,我们可以说是老相识了。不过将近20年来,我一直没有再去安徽。安徽的同志也没有像其他许多省市那样到北京来参加“双月经济学活动周”的活动。直到上世纪90年代,我因和欧远方志同道合,才与他有比较多的接触,在工作上彼此相互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上个世纪90年代一个春天的早晨,阴法唐一个电话将我召在大拐棒胡同的邸宅里,刚落座,他便拿出一份约稿信说:“人老了,都在忆当年的峥嵘岁月,二野的老人要征集《二十八年间》,写小平同志从师政委到总书记的经历,分给我的题目是邓小平与西藏。我觉得很有意义,毛泽东同志是马背上崛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年代,我在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参加接待工作,有幸亲眼看到邓小平会见西方政界人士的具体情况,一代伟人在外事活动中的气魄、胸怀、风采,始终令我无限敬佩。稳如泰山“文革”期间,小平同志遭受迫害,被下放到外地劳动。1973年回到北京,当年9月会见英国工党议员詹金斯,这是他恢复工作后首次同西方重要外宾会谈,外交学会领导交代我,要仔细摸清对方的情况及想谈的问题,向小平同志汇报。外交学会外事接待有个不成文的惯例:外宾抵京后,次日安排去长城游览。陪同人员往返途中在车上可与外宾交谈。遗憾的是,我未能摸到什么重要情况,学会领导好一…  相似文献   

16.
1988年,当时我在湖南省教委工作,有幸见到崇敬的耀邦同志,聆听了他的谈话,也坦率地陈述了自己的一些想法。缘由是我和耀邦同志的侄婿徐海初早在解放前的学生运动中结识,他当时是长沙一中学生自治会负责人,我是清华中学学生自治会负责人。1984年我任中共长沙市委副书记时,海初回湘探亲,又曾相晤长谈。他的妻子胡素贞随耀邦同志在北京读书和工作,这次陪耀邦同志返湘,我得因便拜访。  相似文献   

17.
王贵 《百年潮》2014,(10):18-26
正2014年10月是张国华100周年诞辰。虽然张国华同志逝世42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作为当年中共西藏工委书记、第18军军长、军党委书记,他一直是进军西藏部队的领导核心,率领我们胜利进军西藏,并在西藏站稳脚跟。1950年初,第18军受领进军西藏任务之时,  相似文献   

18.
肖峰 《古今谈》2005,(4):52-55
潘韵先生离开我们整整20年了,他仙逝在我担任院长之后的第二年,当时我因事未能参加他的追悼会,一直为此事感到遗憾,总想找个时机,为曾经直接授教我的恩师,说上些肺腑之言。一晃20年,今天在他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在此隆重集会纪念我国这位优秀的艺术教育家,新国画的杰出宗师,耕耘教坛50多年的楷模,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朋友,中华民族优秀的儿子,弘扬开拓祖国文化的先驱——潘韵教授。  相似文献   

19.
<正>我与李修仁同志的第一次接触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那时,我在中共离石县委书记任上,他任中共山西省汾西煤矿管理局党委书记。一次他来吕梁谈工作,中共吕梁地委书记王铭山请他吃饭,因离石有汾西煤管局的矿,便把我也叫了去。那次,他讲了许多关于地下资源与地上资源的关系问题,对我启发很大,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们的第二次交集是在1983年3月中央调整山西省领导班子之后,修仁同志任省委常务副书记,我任省政府副省长。但由于修仁同志分管党务,我则分管  相似文献   

20.
胡绳病中来信和他最后关注的一个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江 《炎黄春秋》2001,(1):15-19
胡绳同志在久病之后终于2000年11月5日溘然长逝,这时离进入21世纪只有一个多月时间了。他在1999年3月曾来信说:“‘时间已不多’,彼此同感。我能长途出游,外观身体很好(除腿部因动过手术,不良于行),但医生似认为隐患可虑。现正接受放疗,每日去医院一次。大概可以如恩格斯所说‘把头伸到下个世纪探视一下’是可以做到的(恩格斯未能做到)。已经八十多了,总是赖在这个世界上不走也没有道理。”胡绳还是要比恩格斯幸运些,他虽差一个多月未能进入21世纪,却大致实现了“把头伸到下个世纪探视一下”的愿望,因为他毕竟看到了我们党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