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夹江千佛岩弥勒造像浅议千树德在四川使江城百五里青衣江畔的千佛岩摩崖造像中,现编号为135号龛的弥勒像长期以来一直都受到世人的关注。据右壁依稀可见的题记,它曾于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年)妆彩,佛体上的设色施金至今仍部分保存。经本世纪五十年代查...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七年四月二十九日,彬县新堡子乡白店村发现隋开皇十五年造像碑一通,现收藏于彬县文化馆内。这座造像碑系红砂石,是隋文帝杨坚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四月所造。碑顶已残缺,通高138厘米,上宽43厘米,下宽52厘米,碑侧上厚17.5厘米,下厚18厘米。碑上方凿一方形尖拱窟龛,龛高35厘米,宽37厘米。龛内中间造释迦像一区,结跏趺座,低平肉髻,右臂上弯,手指向上,掌心向外;左手置于盘腿上,掌心向上,有托法器。闭目凝神,安祥自然,端庄肃穆。两旁站立二菩萨,右边合掌恭立,左边双手托一  相似文献   

3.
弥勒是北朝时期、特别是北朝早期河北地区常见的佛教造像题材之一。本文主要以造像题记为依据,结合佛教典籍内容,分析此时期河北地区弥勒信仰的差别,旨在探讨北朝时期弥勒信仰在河北的流传状况。佛教发韧于古印度,在我国的传播是随着佛教典籍的翻译而展开的。北朝时期...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万荣县博物馆陈列隋代观世音菩萨石造像一区,构思别致,包括一菩萨、二弟子、二幼童、二狮、一犬。它具有明显的民族化、世俗化的特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隋代佛教在河东一带民间流布的情况,也显示了隋代佛教雕刻艺术的水平和时代风貌。本尊菩萨面型方圆,曲眉丰颐。头戴宝冠,长裙帔帛过膝。身佩璎珞、飘带,颈系串珠,后有头光。串珠下系铜铃。腕戴手钏,身体硕壮。修长的眉毛,微启下视的眼睑,宽广的鼻翼,紧收的嘴唇,体现了健康  相似文献   

5.
近日,南阳市博物馆在整理碑刻石碣的过程中,发现了一通珍贵的隋代造像碑。该碑是70年代末从社旗县青苔镇千佛寺旧址出土后征集入馆的,由于出土时已断裂为三截,入馆后未能及时拼合和考释,故未引起重视。 千佛寺,位于今社旗县青苔镇,其始建年代可上溯至北魏,明、清时期  相似文献   

6.
高俊苹 《敦煌学辑刊》2006,2(2):141-144
龙门石窟的弥勒造像在武则天时期无论从造像数量、规模还是表现形式方面都逾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达到了极盛今古的程度。本文从弥勒造像入手,结合佛经记载以及当时的政治背景,试图探讨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揭示出当时的弥勒造像与武则天宫廷政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早期弥勒信仰及其造像艺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早期弥勒信仰及其造像艺术@项一峰$天水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甘肃天水734000~~  相似文献   

8.
1985年,在赵县王西章乡西纪毫村北出土了两件鎏金铜质造像。出土造像的地点为一面积约3万平方米的土丘,地表有少许绳纹红泥质陶片和碎瓷器片等。铜造像现藏赵县物保护管理所。  相似文献   

9.
乐山大佛景区凌云山集风峰处,崖窟内有一尊大肚弥勒佛摩崖石刻造像,俗称大肚罗汉,凿于明代。据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版《嘉定州志》卷二《凌云山》载:“有兜率宫,弥勒石像甚古。”即指上述大肚弥勒摩崖石刻造像。他与我国各地寺庙的左手持布袋,右手拿佛珠的赤脚大肚弥勒佛的外貌特征不同。这尊石窟造像凿于距地表高1.68米的崖壁上,石窟系方形、穹窿顶形制,面阔3.25米,进深5.75米,通高3.2米。造像坐于石窟中央,前距窟口3.25米,左距窟壁0.7米,右距窟壁0.8米,后距崖壁0.6米。面对岷、雅、沫三…  相似文献   

10.
浙江新昌大佛寺为浙东著名古刹,创建于东晋.寺内有齐梁间石雕弥勒像一尊,号称江南最大的石刻佛教造像(见图),也是我国早期石窟造像在南方的代表作品.论其造型的变化,影响最大的是《中国名胜词典》所载:“像原为立像,元元统二年(1334) 用条石砖块砌成双膝,改作现状.”(着重点为笔者所加,下同)这种看法似乎已成定论广为传播.对此,笔者不敢苟同.下面,略陈己说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1.
<正> 2001年2月,在正定县南城门修复工程中,于城门残墩台西3.8米处的墙基夯土层中发现了三件石雕佛龛造像,其中一件较完整,但剥蚀较重,另二件均残缺近三分之一。造像出土后即收藏于正定县文物保管所,现分别介绍如下: 1号造像,为三件造像中最完整者。青石  相似文献   

12.
1993年4月25日,平陆县张村乡上张村农民常佩琳在其老宅门洞顶取土时,挖出了一批北魏至隋朝的佛教造像及少量陶俑。县博物馆闻讯,立即派人前往调查,并征集回这批文物。 这批造像共七件,除孝昌三年一佛二弟子造像为米黄色大理石雕刻外,其余六件均均为石灰石雕刻。所有造像除发现者挖掘时造成的人为损伤外,保存基本完好。而且七件造像都有铬文。四件陶俑保存也基本完整。现将这批文物按年代早晚依次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文物》2014,(11)
<正>山西省襄汾县在进行文物普查时先后在县境内的善惠寺、连果寺等寺院中发现了分属北魏、北齐、隋、唐各时期的二十多通造像碑。其中有些刻有年号,分别为北魏正光二年(521年)、北齐天保七年(556年)、隋开皇七年(587年)、隋大业六年(610年)、唐显庆元年(656年)、唐龙朔三年(663年)、武周延载元年(694年)等。大者高2.55米,小者高0.52米,多为四面造像,内容主要是佛、菩萨、弟子、胁侍、天王  相似文献   

14.
弥勒佛是中国佛教中地位很高的崇拜对象。晋代中原地区已经流行弥勒信仰,十六国时期,西北地区的石窟中出现了弥勒造像。弥勒造像原为佛装和菩萨装两种类型,后在长期的演变中产生了多种式样。宋代以布袋和尚形象代替的汉化弥勒造像产生,其后广泛流行开来。本文通过对大量弥勒造像的分析排比,探讨了中国古代弥勒造像的特征与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5.
《文物》1981年第4期刊登的《隋仁寿三年观世音菩萨石雕》一文,在论及菩萨造型特征的部分谈到:"我国的佛像早期多显示外来影响:菩萨头冠饰花鬘,这是印度贵妇人的花冠装饰。冠两旁饰翅膀式宝缯。袒上身,圆颈饰悬铃,胸前戴璎珞和二蛇形的  相似文献   

16.
17.
1986年,山西省阳城县文博馆征集到武周圣历三年(公元700年)石雕释迦造像龛一尊.该造像龛青灰岩石质,通高40、座高9.7、座宽21、座厚10.7厘米(图一)。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四川出土的三尊南朝弥勒造像的图像渊源,研究了南朝时期蜀地与西凉、荆州的佛教交流,揭示出造像所反映的"弥勒—无量寿"信仰和"弥勒—观音"信仰,并讨论了这两种信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正>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下文简称宾大博物馆)收藏有两尊未来佛弥勒像(见图六、七),以及一件原承托弥勒像的台座(见图八),年代皆在六世纪早期,堪称北魏晚期中国弥勒信仰巅峰的缩影。精致上乘的雕刻,代表着继四至五世纪外来(印度和中亚)元素与中国本土艺术传统最初融合之后,中国佛教艺术集大成式风格的首次出现。本  相似文献   

20.
佛教自西汉末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文化、艺术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长安地处古丝绸之路的地理起点,又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处于中国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中心的位置,因此在这场外来文化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中,往往得东渐的佛教文化风气之先,而在多元文化因素的碰撞中兼容并蓄,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进而对四周产生了影响力颇为深远的多层辐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