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丽 《风景名胜》2013,(7):154-157
国外线路安排:Day1上海-迪拜Day2迪拜-安曼-杰拉什-安曼Day3安曼-尼伯山-马达巴-佩特拉Day4佩特拉-瓦迪拉姆Day5瓦迪拉姆-阿卡巴Day6阿卡巴-死海Day7死海-安曼-迪拜Day8迪拜Day9迪拜Day10迪拜-上海行程亮点自驾约旦,体会不一样的中东激情。享受全球十大航空公司——阿联酋航空安全舒适,服务周  相似文献   

2.
正拉脱维亚,前称"利沃尼亚",是波罗的海沿岸一个安宁、美丽的国家。拉脱维亚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而作为一个独立主权国家的历史却还不到100年。在独立之前的漫长岁月里,这片土地上流通过古罗马的第纳尔、阿拉伯的迪拉姆、波兰的泰勒、瑞典的先令、俄国的卢布等不同的货币,独立之后的货币也十分混乱。本文将拉脱维亚货币系统地梳理出来,供钱币爱好者和研究者参考。一独立之初的乱局  相似文献   

3.
<正>在红海、波斯湾和地中海包围着的那片广大沙漠中,真的很难注意到约旦,它好像不独有某种旅游资源,也没有特别的新闻以供炒作,因曝光率不高而具有某种神秘感。约旦古城佩特拉的沙漠中,生活着古老的游牧民族——贝都因人,他们世代在荒漠中逐水草而居,利用最少的自然资源度日,被认为像植物中的橡树那样难以驯服。我很好奇:两千多年过去,在现代化的冲击下,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相似文献   

4.
<正>约旦很小,但很古老,又很美丽,奇特的自然景观,千年的历史遗迹,在死海漂浮,到"月球"漫步,去峡谷中探秘。这是什么样的体验,撩拨人心,让人痴迷。约旦原是巴勒斯坦的一部分,先后被亚述、巴比伦、波斯、希腊、拜占庭、大食、马其顿等国家统治,7世纪被阿拉伯占领,16世纪,这里的主宰者又换成了奥斯曼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约旦由英国代管,直到1946年5月25日,约旦才真正获得了独立。约旦的美,出乎我的意料,那雄奇的大漠景观,那千百年前的古罗马遗迹,还有美得如梦  相似文献   

5.
约旦。佩特拉。 我只记得热风吹过耳边,石头变幻着色彩。这两样,已让人终生难忘。 早在到达那里之前,那条峡谷的照片我已经见过千百次。  相似文献   

6.
沙漠并没有完全掩盖人们对瓦拉塔的记忆。这片令旅人陌生的沙漠绿洲,曾经是毛里塔尼亚宗教、文化和商业中心。古镇瓦拉塔  相似文献   

7.
瓦猫     
瓦猫是泥做的,青灰色,张着血盆大口,伸出长长的舌头,双目圆睁,眼珠暴出,两耳直立,鼻孔朝天,四腿蹬直,尾巴竖起,一副“斗猫”的架势。这只瓦猫是我托人从滇西农村买来的。这猫当然不是工艺品,在它身上还留着瓦匠泥刀的痕迹,比起从商场里买来的任何一件摆设物,瓦猫都是寒酸的。瓦猫,当地人叫它“降吉虎”,有降服妖孽,护佑吉祥之意,是滇西农村建房时的镇房之宝,每一幢房子的屋脊上一定要安上两只瓦猫,这是典型的东方式的期望。建房必须按照挖基、垒脚、舂墙、立柱、上梁、铺椽、盖瓦的顺序进行,瓦猫用红布包着,供在托盘里,由德高望重的长者将红布轻轻揭开,依次按房主人的长幼顺序传递,每经过一个人的手,这个人都要向瓦猫祈求,求它护佑自己及家人吉祥平安。最后到瓦匠手中,在所有人的注视下,郑重地将它安放在屋顶,似乎每个人心中一切有关生存、生命、生活的期盼都寄托于其中。一家人建一幢新房,对贫穷的农村来讲是一件绝对的大事,不得有半点闪失,我童年时曾无数次见过这庄严的典礼,瓦猫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有着神圣的位置。我现在居于城市,没有可能像农村一样,自己建一幢新房,但我对瓦猫的敬重和祈求瓦猫的护佑之情却一点也不逊于童年。整天在外奔波,折腾在琐事的烦恼中,...  相似文献   

8.
世纪之交,我怀着一种新鲜而获知的心理曾去过一趟那听了无数遍有着美丽传说的诱惑之地——民和三川。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官亭镇、中川乡和峡口等地区人称五大堡三川,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是有名的瓜果之乡,清代诗人吴栻就有“曾将烂漫照三川,活色生香谁与怜?”的诗句。由于我姥爷的上辈是从这片土地走出来的,因此在我幼年的记忆里,舅舅们对这片土地的向往便成了我对这片土地从未有过的一种亲近。于是,在秋色丰收的季节里,我第一次踏上了无数次在梦中出现过的地方。那可正是大地泛黄,土族人民一片欢腾之景:纳顿的热闹与村民的热情使得…  相似文献   

9.
在阿拉伯国家中,约旦王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经历、制度文明及发展模式。约旦国家形成了复合民族,它是约旦属性和阿拉伯属性的有机统一。约旦人首先是约旦国家民族主义者,其次才是阿拉伯民族主义者。约旦国家民族主义的形成有其复杂的历史背景及根源,它是约旦王国的历史传统、发展模式、家族统治及国际环境的必然产物,也是决定约旦王国内政及外交战略的根本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
西海固,西周时就曾以“大原”之名见于史册。清代以前,这里一直是中原抵御外族入侵的前沿,烽火硝烟长久地笼罩着这片土地。周伐猃狁,汉击匈奴,唐与吐蕃争夺,宋与西夏对峙,明与鞑靼、瓦刺交锋,西海固无不首当其冲。  相似文献   

11.
洋泾浜 《风景名胜》2017,(10):94-103
对于藏区是一种瘾,雪山、湖泊和棉花糖一样的云构成了藏区的神话,和大部分的年轻人一样,我也无比向往着那片蓝天,觉得高海拔之上,离天无比之近,触手可及的白云以及倒扣于穹顶的星空.如开头所说:“他们的手和脸真的很脏么?在一片净土之上,所有的一切都如此干净,那片大地是我曾经魂牵梦绕的向往.  相似文献   

12.
瓦罕是清代帕米尔南缘的一个小土邦.1838年勘察过瓦罕一带的伍德并没有非常明确地记录瓦罕的疆域分布于喷赤河南、北两岸.布才拱拜孜以南的瓦罕帕米尔地区也并不属于坎巨提,而属于瓦罕.瓦罕的疆域范围大致包括:东至从瓦罕东北部的萨雷库里湖的东端到布才拱拜孜附近的小帕米尔与瓦罕帕米尔之分界线,南至兴都库什山分水岭,西至伊什喀什姆...  相似文献   

13.
中国建筑余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建筑余话(日)坪井清足文韩钊,王啸啸译一、瓦的起源──从半瓦当到圆瓦当关于瓦的起源,我曾在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出版的《中国考古学研究》论文集中发表了题为《瓦之起源的东西方比较》的文章①,对这个问题作过一些讨论。但是,通过参观考察陕西省岐山县、扶风县出...  相似文献   

14.
传瓦     
正小舅建的新房子今天盖瓦,妈妈带着姐姐、我和小弟兴冲冲地去了外婆家。我们到达的时候,只见爸爸和一些人已经在忙碌了。新屋盖瓦时,需要人手多,我和小弟也加入了传瓦的行列。地上堆着一大堆琉璃瓦,一位叔叔搬起一块瓦递给小弟,小弟再传给我,我再递给木梯上的叔叔,叔叔再挨个着传上去,最后传到屋顶上,由砖匠师傅用水泥把瓦固定好。刚开始,我们感到这像学校里搞的击鼓传花的游戏,既感到好奇,又感到好玩。大家传得很顺利,渐渐地我和小弟就招架不住了。一块瓦有几斤重,接来送往似乎不太要走动,但我们还是感到力不从心,有点接不住了,手上的力气  相似文献   

15.
白公子 《风景名胜》2017,(11):39-56
“在那美丽富饶的南海上,有一串明珠闪耀着光芒,绿树银滩,风光如画,辽阔的海域无尽的宝藏……”对于西沙的认识,最早源于这首电影歌曲,以及小学语文课本上的描述.仿佛一个美丽斑斓而又神秘遥远的梦,一直放在内心深处.但当我的双脚真实地踏上这片土地,当我可以用我的眼和心体会眼前这片海,当我再次回首亲临西沙的点点滴滴和内心的感动,一切仍如梦幻.  相似文献   

16.
2002年4月10日,曾卓离开了他热爱的这片土地。当我翻阅我过去编发的一篇艺理论章和我稍晚为这篇理论章撰写的一篇评论章时,我的眼前浮现出曾老的和蔼身影。我无法表达我对他的崇敬和感激之情,今撰此,表达我对他的深深的怀念。  相似文献   

17.
重访都江堰     
4月,我随“驻华使节及夫人才艺大赛”使节团重访都江堰。春色正浓,桃红李白,偶尔经过的农田里,油菜花黄灿灿地开满了,一片安然闲适的山水风光。很难想象这里几年前曾经历过一次人间惨剧,一夜之间,处处残垣断瓦,一片凄苦。  相似文献   

18.
瓦始于何时?在陕西周原的西周遗址的宫室(宗庙)建筑遗存中即发现有瓦,这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瓦。东周时期,诸侯列国的大型房屋建筑上用瓦就很普遍了。我馆藏的东周时期文物中,就有一批于潜江龙湾马场湖村楚文化遗址群上调查、发掘出土的筒瓦、板瓦和半圆形、圆形素面瓦当等瓦片,其中以筒瓦为最多。谈到筒瓦,从西周发展到东周时期,瓦身的形制是有变化的,西周遗址上出土的筒瓦,瓦身较宽,胎亦较厚,一般  相似文献   

19.
约旦,一块阿拉伯半岛上的神奇土地:尽管周边国家战乱频频,它却能独享和平与安宁;虽然80%的土地是贫瘠的沙漠,它却盛开着人类的文明之花;在这里,  相似文献   

20.
寻找白唇鹿     
"天鹿者,纯灵之兽也。"先不说古文中的天鹿指的是何种鹿。鹿在许许多多的影视和文学作品中的形象都象征着吉祥、正义、美丽等。在我国青藏高原这片得天独厚的土地上,生存着一种健硕但又灵动,威武而又温顺的动物——白唇鹿,藏族人称之为"夏瓦曲呷"。白唇鹿属大型鹿类,体型与水鹿、马鹿相似,因唇周围和下颌为白色,故名"白唇鹿",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