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在街上走。这么晚了还像我一样在街上走的并不多。黄昏、老人。夕阳西下的黄昏、衣衫褴褛的老人。老人面前有只空碗。碗口裂了条缝。展现在我眼前的,便是这样一幅图画。很容易联想的,不是么?一个孤苦无依的老人,捧着破碗,在寒风中讨生活。说白了罢,就是要饭的。  相似文献   

2.
卢颖 《中国西藏》2006,(4):30-31
2006年4月,初春的拉萨.春寒料峭。我和好友巴桑专门驱车前往羊八井铁路隧道采访。这是火车从拉萨驶出后的第一个大隧道。隧道南北青山环绕,四周牧地放眼望不到边,牧场已经泛绿.铁路北面的山边处依稀可见的零散牛羊,十几位铁路工人正在沿线进行养路工作。远处不时传来机器的轰鸣声,我们沿着铁路向前走.不远处一块平坝上.有六七个人正在欢声笑语地干活,坝子上是一片码得整整齐齐的土坯。  相似文献   

3.
《风景名胜》2009,(6):117-129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历史中,有很多人和事,很多片断与细节,都被湮没在时光的长河里。也因此我们再来回顾时,常常会遇到一些断层与空白,这便是历史留给我们的遗憾。  相似文献   

4.
王浩宇 《风景名胜》2014,(12):119-136
在琅勃拉邦,我可以尽情放纵自己,让慵懒成为一种气质。拿起相机,悠闲地走在大街小巷,悉心去观察与感知它的每一个角落。在这座被时光遗忘的城市里,我需要做的便是放慢脚步,再放慢脚步。  相似文献   

5.
因为一篇《愚公移山》的课文,儿子又惹祸了。他认为愚公实在愚蠢,干吗不打一条隧道,目的一样,而且省时省力。老师强调我们学习的是愚公的精神。儿子反驳:“方法不当,空谈精神——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师生二人越说越激动,当场吵了起来。这下可好,扰乱课堂纪律,我再次被请到学校。老师在电话里很生气。那天工作忙,我紧赶慢赶到了学校,老师已经走了。儿子说:“愚公破坏原始生态,野蛮施工,凭什么要我们去学习?”“当时的技术条件允许他去打隧道吗?你这孩子怎么钻牛角尖啊?”“不要自欺欺人了,他可以搬走一座大山,就不能打通一条隧道?拜托你考虑…  相似文献   

6.
故乡的路     
正我有几年没回家乡了,挺挂念那儿的。还记得儿时,我在那里生活的每一天,都十分地快乐。记忆最深的,便是故乡的那条小路了。故乡是一个不发达的小村庄,所以,只要是雨天里出门走上两步,鞋子上便像是绑了几吨重的大石块,一脚比一脚沉。我们出行的日子,户外是凉爽的,走在那条羊肠小径上,透着凉气的微风拂过脸颊,感受着与城市里不同的秋高气爽,非常心旷神怡。我哼  相似文献   

7.
游凤凰古镇     
夏阳 《丝绸之路》2008,(10):26-27
从陕西凤凰古镇回来后,我仔细遍搜往日的记忆,找回那种熟悉的痕迹。 我们穿过号称“第一隧道”的秦岭隧道,驱车几个小时来到了凤凰古镇。古镇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小,这里的街道很窄,行一辆小车也勉勉强强。走在凤凰古镇的街上,会明显感受到老街上的建筑与关中民居的不同,它们更像徽州的民居。  相似文献   

8.
<正>我6岁那年读书,经过涵碧亭、甲秀楼、浮玉桥,翠微园,再走一段路,就到了甲秀小学。之后的6年里,这是我每天的必经之路。那个时候,这段路被我统称为"甲秀楼",因为校歌的第一句便是"在那南明河畔,在那甲秀楼旁",每天都唱,很快就记熟了。  相似文献   

9.
大墩岭     
行走在山路,我总是犹豫不决.虽然我知道山里的每一条岔道都能通向山外,但我不知道该选择哪条路.看似平坦的路,却不一定能走得出去.这不,行走在山路上,我前面的终点是远在东山岭上的大墩岭,但拐来拐去还在山岭间盘旋,虽然我的眼睛已经清晰地看见了大墩岭,但我的脚还没有踏上大墩岭的土地一步.其实开着车上山就是一个错误.多年来,我们把路交给了车子,而我们的双脚已走不动路了,一些原本很好的路,在我们脚下就变得不好走了,以至于有时候会走不下去.如此想来,今天我即便到了山顶,也达不到目标.每次从大墩岭脚下走过,我总会怀着一份敬仰.这座并不算太高的山(我查了一下,大墩岭的海拔高度为2780米,和互助众多的高山比起来,这真的算不了什么),因为和我们离得如此近,又因为人们赋予它太多的信念,才使这座并不算出名的山给了我一份敬仰和向往.  相似文献   

10.
《世界》2009,(3):60-61
在鹿港,最值得一试的,便是在闹市街边招一辆三轮车在小镇来个两小时或半天的“深度游”,细细逛来:小镇的故事、传闻,也不用费心去打听,一路上车夫大哥自会慢慢道来。很幸运,我遇到这位车夫雄哥不仅普通话流利(要知道,在鹿港小镇,很我人只讲闽南话),  相似文献   

11.
小鬼当家     
正"儿子,你太棒了!"爸爸妈妈的称赞声从我们家中传了出来。上个星期六,爸爸妈妈去采购饭桌了,只留我一个人在家。爸妈临走时嘱咐我:"在家里不要出门,不要给生人开门。"爸妈走后,我便是家里小主人了。"小鬼当家"了,我想我应该做点事,让爸妈看看我这个小主人是否名副其实。我先用毛巾把窗户擦得干干净净,再用扫把把地上的垃圾清理干净,最后用拖把把家里拖得一尘不染。等打扫完后,已经到了十点半了。我心想:"爸妈回来估计要到十二点了,到时再烧饭就来不及了,不如我来露两手!"想到这,我打开冰箱,发现里面有茄子、西红柿、鸡蛋、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有修志的传统。数以万计的地方志,成了后人研究该地方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军事、化、民俗等等不可缺的宝贵史料。毛泽东主席一到某地视察,常常在行前或到后阅读该地县志,以熟悉该地的情况。新时期到来后,地方修志蔚为风气。我们江苏在这方面的工作更是走在全国的前面。就我所见,1983年出版的《如东县志》便是县志中编写得比较出色的一部地方志。  相似文献   

13.
羽芊  金勇 《中国西藏》2008,(6):64-67
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吸引我的不是那些绝世的风景和独特的民俗,而是那些矗立于世外,被人遗忘的废墟。喜欢走在那些断墙残壁间的感觉,踩在碎石瓦砾间,触摸那些或光滑或粗糙的石壁,心中总会升起异样的感觉,仿佛是走在时空隧道里,心常常被某些不为人知的人和事充塞着。行走之间,那段历史好像又鲜活起来。  相似文献   

14.
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不良地质环境,这些不良地质会对隧道的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很容易出现各种突发性工程事故,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隧道施工建设难度。文章主要就隧道施工常见的不良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李伯     
正月十六凌晨,李伯走了,走得很安详,享年76岁. 李伯是我一名初中同学的父亲,我们曾同处一乡,属两村,只因病重期间在我所在医疗单位就诊,相互间才有断断续续不到4个月的接触.满打满算,李伯至去世之日,已罹患痼疾三年有余,好在他们家道殷实,子女孝顺,竭力治疗,自己亦豁达开朗,硬是抵抗和支撑到了现在.  相似文献   

16.
在刚刚过去的10月,我带着社里的记者们去吉林出差.几天的行程一切顺利,却在返程之日遇上了雾霾天气.一大早睁开眼睛,只看见窗外灰茫茫一片,能见度也就20米的样子.走出屋子,外面的空气有些呛人.由于事先没有准备口罩,我们只好捂着嘴走在街边.高速封路、航班延误,满城的雾霾打了我们个措手不及.看着一辆辆汽车开着雾灯缓慢前行,一位年轻的记者不禁感叹:从没亲身遇到过空气污染,这还真是个大问题,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太大了. 近年来,大雾锁城的现象频频出现.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在工作之余无暇顾及愈发严重的空气问题.频繁污染,鲜有治理,越来越多的地区正遭受着污浊空气的侵袭.  相似文献   

17.
我的父亲走了,他走得那么突然,那么匆忙,那么出人意料,巨大的不幸降临在我们头上,给我们带来了无比的悲痛,留下了无尽的思念……  相似文献   

18.
徐小岩 《百年潮》2009,(12):53-59
今年11月16日是母亲黄杰的百岁诞辰,在父亲徐向前1990年辞世之后的第17年,母亲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亲爱的母亲虽然已经走了两年多,但是她的音容笑貌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出现在我的睡梦里,许多往事异常清晰地铭刻在记忆中.  相似文献   

19.
◆楼主方舟今天看到一件事,一个四五岁大的小孩哭着跑来告诉他妈妈,说自己被某某欺负了。他妈妈当即拉着小孩气势汹汹地说:"走,妈妈带你去打他。"我想做家长的可能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想请大家探讨一下,我们该如何处理类似的事情较妥当呢? ◆醉笑西风瘦我记得我的孩子刚上2年级时,就遇到了这种情况。我儿子说:“他们是四年级的学生,我打不过。”我当时问儿子:“准备怎么办?”儿子说:“学跆拳道,打倒他们。”我说:“力量不在拳头,而在头脑。你动动脑筋,看看有没有别的办法?”儿子说:“那我只有告诉老师。”我说:“可以,还有吗?”儿子…  相似文献   

20.
穷人的麦加     
韩连赟 《丝绸之路》2007,(11):30-33
出吐鲁番向东,沿火焰山南麓走312国道,便能到达誉满西域的高昌故城,再向前10公里就到了吐峪沟大峡谷的南口,这里便是我们寻觅的"小麦加"——吐峪沟麻扎。别看这个麻扎规模不大,在新疆乃至西北的穆斯林心中,它却赫赫有名。来自新疆、甘肃、宁夏、青海的信徒,你走他来,不分民族,怀着各种不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