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台南是台湾真正的美食之都,这话我初次听家人说的时候还有些不以为然,毕竟台北地大人多又fashion,何以比不过台南?然而当我真正到了台南后,终于明白,如果说台北是国际美食聚集地的话,那么台南饮食则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古早味”. 古早味是台湾人用来形容“道地”台湾味的名词,包括着众多的内容,因为被称为“古早味”的食物往往需要具备很多特性.“古早味”首先要“古”,店未必开了很多年,但烹饪方法一定要足够原始,店头装饰也要有足够的“古韵”,餐厅里的服务员以及厨师要具备老台湾人的那种风风火火和我行我素.其次就是要对品质和用料有所坚持,在台南你几乎看不到一家偷工减料的“古早味”食档,因为早在几十年前,真材实料就是台湾人做餐饮的重要信条.  相似文献   

2.
古早味积淀的文艺乡愁 中国台湾与大陆城市同宗同文,但在用词造句上还是有一定的差别,比如大家知道的单车与自行车,幼稚园与幼儿园等.说实话,去台湾省之前还真不知啥叫“古早味”,到了那里,被台北的朋友领到一家经营“古早味”的餐厅,才算明白其中的奥妙. “古早味”是闽南语常用的词汇,指的是餐饮中的一种古老的风味,或者说是从前的风味,大致等同于大路上常用的“传统风味”一词.即根据旧时的烹制方法制作出来传统风味食品,包括大菜、小吃和饮料等.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台湾很小,中国的台湾也很大,从城市到乡村,高山到大海,峡谷到湖潭,每个地方都散发着不同的风情,值得细细品味.对于台湾,孩子们早在书本上就知道了台北、台南、也领略过高雄的风光,漫步过垦丁的海岸线. 但是,在中国台湾,有这样一座小城,它没有垦丁,拥有让人一眼高潮的海,但它有一种情调,叫淡水夕阳;它也不是花莲,拥有鬼斧神工的断崖神谷,但它有一种风景名片,叫女王头.而这些统统都在台湾的北部,一个既有台湾的古早味,又有无限旖旎风光的地方,它就是中国台湾新北,它曾经登上过美国《国家地理》,成为了2016年夏季的最佳旅行地.尤其是北海岸的野柳地质公园,园内有罕见的海岸石林,完全是通过自然形成的,优美的海岸景观随着地理位置的不同,还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景色,成为世界眼中的度夏圣地.  相似文献   

4.
戚永晔 《风景名胜》2012,(10):113-115
中国有很多地方,喜欢给自己加一个“文化之邦”的名片。但是绝对没有一处,能如湖州这般把风雅与怀旧贯穿到整座城市的枝枝叶叶。在城里,几乎所有商厦店铺的招牌都是名人题写,鲜有电脑字体。顺手拎起几个题写者的名字,就是:翔海粟、沙孟海、郭沫若、赵朴初、启功、沈鹏……  相似文献   

5.
信东  穆林 《旅游》2006,(2):12-12
对于一个城市.旅游业应该讲求商机的“务实”,夜市其实是一门“生意”,而且.可以是门庞大的生意。台湾旅游观光协会曾做过一项调查:“旅客对台湾印象最深,最流连忘返的去处并非华丽的购物商场或是名山胜水,而是夜市。”的确.台湾从北部到南部,大大小小的夜市不计其数.其夜市文化自成一格.很具地方特色.既是小吃的集散地.也聚集着各种各样售卖流行服饰、手工艺品的摊贩。  相似文献   

6.
长时间以来,博物馆是一个具有清晰意识形态定位的机构,所展现的是市民阶级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但是,在一个后现代的“为了所有人”的城市中,也要求有一个“为了所有人”的博物馆,它必须吸纳多元的理念,并传达各种声音.如此一来,博物馆自身的设置、诠释范式必须作出持续的改变,遵循一种与变革时代相适应的“新日程”.不仅仅是在文化政策领域,而且也在身份认同政策领域、乃至政治领域,博物馆都应当进一步完善、强化自身的活动.  相似文献   

7.
台湾的光复,不仅仅要在政治上使之重新归入中国的行政版图,同时亦要在民族思想、语言和文字书写方式上重新“再中国化”.南京国民政府在台湾所开展的国语运动,即是要通过中国语文的“复员”而达到“去日本化”和重塑“国民”的目的.台省国语运动的开展,推进了战后台湾的文化重建和现代民族国家认同的建构,这一运动亦是国民政府加强自身在台湾的统治力和控制民众思想的重要策略.这一时期的国语运动受台湾时局影响较大,与此同时,这场运动的起伏变化亦反映了光复初期台湾政治和社会心理的复杂面相,并对现代台湾政治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初识荷兰,是一部叫做《雏菊》的韩国电影.似乎不是很新鲜的情节,但是依然扣动人的心弦.影片开头的一幕,惠英为了躲雨栖身在阿姆斯特丹广场边的店铺门口,雨水顺着她的画流下,颜料滴得满地都是.朴义则蹲在一旁,摆弄着手上的那盆雏菊,眼睛则注视着一旁毫不知情的惠英.韩国电影似乎总是以唯美的画面给人以无限的遐想,“雏菊”自然也不例外.除了一片纯净而广袤夹杂着茂密的鲜黄色的草地外,充满着异域情调的阿姆斯特丹,那带着典型荷兰味道的杂色房子,都是很舒服的景致.影片在一片宁静的色调中开始,二十五岁的惠英满怀欣喜地等待着她命运中的那个男人,就像她爷爷所说的“风雨终会过去,你生命中的那个男人也终会出现.”  相似文献   

9.
这些年,一个人东奔西跑,每到一个陌生地,人们就会问及你的来处.当我告知来自杭州时,对方往往不再看着我,而是若有所思一会儿,紧接着说一句:“杭州是个好地方,我喜欢来自江南的味道!” 虽然,我至今都不知道他们口中说的“味道”是个什么味?但在我心里,我常常这么认为:杭州是个很女人的城市,尤为柔美与娟秀,就连这座城市里的大山与森林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0.
“淡水唱,淡水欢,孙九大人坐台湾。法寇见了丧了胆,夹起尾巴一溜烟。家家红灯照,岁岁乐丰年。……”这是台湾广泛流行的一首民谣。台湾人民把郑成功、孙开华捧为救星、福神,至今许多人家在神龛上还供着他两人的雕像。因为大陆都称孙开华为“九大人”,台湾人民也是如...  相似文献   

11.
城市怀旧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城市小说作为想像城市的一种方式,通过建构老城市特有的物质空间、精神形态,以及老一代市民生活场景,也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汇入到这种怀旧风潮中。本文试图从“市民精神的追认”、“繁华逝去的挽歌”以及“青春乌托邦的追忆”三个方面,阐述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小说怀旧书写的形态,运用现代性理论,探讨这一书写方式背后的文学与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丝绸之路》2005,(7):67-68
吃:外出旅游不能错过品尝当地的特色食品。出产地自然是味道正宗价格便宜,但千万不要在旅游点购买,到所住地街道店铺去买才不会被“宰”。  相似文献   

13.
悦读     
《旅游》2012,(7):96
《台湾味道》作者:焦桐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内容简介:最能代表台湾特色的,莫非风味小吃。台湾特色饮食以小吃为大宗,小吃大抵以寺庙为中心而发展。先民离乡背井来台,自然需要到寺庙拜拜祈福,人潮渐多,香火渐旺,庙埕乃成为市集,庙前小吃经历代相传,蒂固为人心依赖的老滋味,炉火旺盛。《台湾味道》所记录的,不仅是四十余道台湾本地菜的味道和特色,更是其背后的历史往事、多元文化、生活习惯,以及属于台湾人的独特情感体验。用数十种食物来描写台湾的"味道",这就决定了其必须  相似文献   

14.
看见了台湾和香港,大陆也有想去健美的冲动都是中国女人,只是在台湾和在香港。这里的“对岸”,不仅是一种地理的表达,从心理、文化的角度看,台湾和香港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对岸。曾经流传一种说法:在学术研讨会上,  相似文献   

15.
"台独"势力的"日本情结"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独”分子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都具有浓厚的“日本情结”,这也是驱动“台独”势力长期不遗余力从事分裂祖国活动和造成台湾问题久拖不决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主要有二:1、日本对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特别是它所发动的“皇民化运动”的久远影响,是导致“台独”势力“日本情结”产生的历史原因;2、“台独”势力出于台湾“独立”的欲求,急需取得外部势力特别是与台湾渊源甚深的日本右翼势力的支持,这是“台独”势力“日本情结”产生的现实原因,也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国民政府与台湾光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民政府与台湾光复左双文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在收复台湾过程中的立场和举措,尽管存在应当依靠什么力量收复台湾的问题,但从总体上看,是较为积极的,这也是蒋去台后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坚持“一个中国”立场的一个重要历史渊源。一、国民政府收复台湾...  相似文献   

17.
在台湾同胞重点祖居地闽南,每年端午节,当地人都有吃“薄饼”的节日食俗.“薄饼”其实并不薄,它是用面粉烙成圆状的面皮,像一张剪裁的圆纸.卷食时,加上事先做熟、切细、碾碎的馅料,有甜有咸,有素有荤,就像吃自助餐似的. 对于这种“快餐食品”,台湾现代著名学者林再复在《闽兰人》一书中记叙了其独特之处:“最重要的佐料是海苔,使春饼别具风味……”这里说的海苔乃是闽南和台湾沿海盛产的浒苔、虎栖等食用海藻,是名副其实的绿色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18.
招牌是商家为了招徕顾客而悬挂于店铺门面上的符号(字或图形,也可能是数字)。除了一部分行商、游贩外,商店都有其“招牌”,也叫“字号”,即店名。  相似文献   

19.
民间信仰崇拜是一种极其普遍的文化现象,台湾也有丰富多彩的民间信仰崇拜。台湾的民间信仰崇拜有许多具有潮汕民间特色,例如:三山国王庙,潮军义勇祠,徐三馆以及韩文公祠等,都是在台湾地区流行的潮汕民间信仰崇拜。台湾地区流行的潮汕民间信仰崇拜有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潮汕移民特征。本文试就台湾民间信仰崇拜的潮汕移民特征作粗浅的探讨,诚就教于方家同仁。  相似文献   

20.
复古印象     
凌云  大永摄 《世界》2012,(9):38-43
凉风乍起,带来第一抹秋的消息,也带来第一股复古风潮。抛开盛夏的靓丽光鲜,穿上一点怀旧的小情调.走进一段怀旧的旅行.让繁复的印花、张扬的廓型、学院的味道共同演绎成复古情怀,为初秋的旅行定下梦幻般的基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