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援藏随笔     
王福荣 《福建旅游》2004,(10):43-44
作为福建世纪神国际旅行社的援藏导游员,我随全国援藏导游队于今年四月九日踏上了雪域高原——西藏。经过10天短期集中培训,我被分配在西藏环宇国旅,承担导游援藏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亚明  幽悠 《中国西藏》2008,(6):48-53
"人生画卷能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实属不易。借援藏平台,让忠诚融入情怀,我们辛勤耕耘,我们无怨无悔,我们无愧为新时期援藏人。"巍巍的珠穆朗玛峰在湛蓝的天空下,永远是那么静穆,茫茫的长白山,在无尽的岁月里,永远是那么明净动人,这一东一西两座山脉长久隔绝着,但是现在,一群来自长白山下的热血汉子,用他们的热诚和奉献,让相隔千水万山的两地血脉相连。  相似文献   

3.
三年,在一个人的漫长人生中,既可以如白驹过隙般稍纵即逝,也可以同滴水石穿般旷日积晷。在西藏"最美格桑花"人物的评选中,我们无意间看到了援藏女干部宗昊的身影,不禁好奇:如此年轻、看似娇小的她,缘何选择援藏之路?在藏三年,她有哪些不同的难忘经历?什么样的所见所感支撑她在高原的雨雪风霜中砥砺绽放?照片里的宗昊,身形瘦小,扎着马尾,头戴鸭舌帽,眼神里透着一股干练劲儿。  相似文献   

4.
余玮 《中国西藏》2014,(1):64-67
"我梦回的地方,经幡四处在飘扬,太阳的光芒把你照亮,雪山和草原把你守望;我梦回的地方,你是神圣的西藏,经筒里摇出的祝福,时时在游子耳边回响……"梦萦魂牵、气薄云天的歌曲《梦回西藏》,让首批援藏干部杨纪朝激动难抑,宛若自己的青春随着歌声的翅膀回到了雪域高原。当年的热血青年,如今已是两鬓斑白。杨纪朝动情地说:"西藏的确比较艰苦,对我是一次严峻  相似文献   

5.
安娜 《中国西藏》2014,(6):60-63
在吉林文化援藏的队伍中,有一个很特别的人,他从不属于援藏干部序列,却与雪域高原结缘二十年,先后三十多次深入藏地,从事文化援藏工作,在当地百姓心中,他就是一个留下不走的"援藏干部"。赵春江——吉林省作协、文联副主席,省摄影家协会主席、省文化援藏援疆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结缘雪域二十载1994年,时任《城市晚班》总编辑、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秘书长的赵春江,随团慰问《拉萨晚报》,那是他第一次踏上西藏这片神圣的土地。  相似文献   

6.
援藏是新中国建立以后逐步系统化的一项推进西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政府行动机制,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角度来看,援藏不仅是推动西藏发展繁荣的重要驱动力,也是诠释"民族团结是各民族人民生命线"的重要典范,几十年来,援藏已成为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的主渠道之一。本文试图透过援藏行动分析西藏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行动拥有的丰富资料及其对民族团结进步全局的深刻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西藏民族团结的仍然需要深化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元章 《中国地方志》2009,(10):23-23
2009年8月25-31日,以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朱敏彦为团长的上海市地方志援藏工作代表团一行14人,到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落实地方志援藏工作。  相似文献   

8.
19把商品经济的观念带进西藏援助,使藏汉民族结下了新的友谊□石永红赵承多穷援藏干部在西藏94年,党中央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了“对口支援、分片负责、定期轮换”的新时期援藏工作办法。1995年,全国各地621名援藏干部奔赴西藏工...  相似文献   

9.
正2021年6月,江苏省援藏援疆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具体牵头实施的《江苏省对口支援西藏建设志》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约55万余字,主体设组织领导、民生援建、产业援建、智力援助、市县对口支援、援藏人物6章,前置综述,后殿大事记、2020年援藏纪事,全面记录1994年至2019年江苏坚持"真情援藏、科学援藏、持续援藏"的工作历程,系统展现江苏援藏的丰硕成果和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0.
自愿将两年援藏时间延长至四年,后又请缨第二次援藏,原中石油、现中海油援藏干部王晖,在藏北高原先后工作5年,努力改善当地牧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两次三届进藏工作的援藏干部。最近,他荣获全国对口支援西藏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不畏艰苦为民解困2007年盛夏,34岁的王晖作为中国石油第三批援藏干部,从首都北京来到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西藏双湖特别区。这对内地来的援藏干部是个严峻考验。因为这里平均海拔5000多  相似文献   

11.
正1989年1月28日,十世班禅大师在日喀则德庆格桑颇章宫的"夏珠培杰林"净室圆寂,年仅51岁。我自幼跟随大师,如今,在大师身边经历的那些日日夜夜已成为我终生难忘的记忆。从1986年底,十世班禅大师提出创建援助西藏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援藏基金会")的设想,到1987年4月基金会筹备委员会成立大会召开,再到基金会正式成立服务至今,我有幸一路见证了十世班禅大师为援藏基金会付出的艰辛努力。30多年来,我一直在大师开创和引领的  相似文献   

12.
遥远的墨脱     
地处雅鲁藏布大峡谷腹心地带的墨脱县,至今仍是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要去墨脱,必须翻雪山、攀峭壁、穿密林,用双脚步步跋涉。 许晓珠,年轻的广东省援藏干部,在短短的一年半时间里,在这条如同炼狱的墨脱之路上,七进七出。[编按]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自1995年5月以来,青岛市委、市政府先后派遣了4批共27名党政干部和9批共61名技术干部,赴西藏对口支援日喀则市。10年来,援藏干部立足日喀则市实际,把援藏工作和日喀则市的总体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和当地人民一起,艰苦奋斗,励精图治,使日喀则市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赢得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全市各族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14.
2013年4月7日清晨,我们驱车前往类乌齐县,去参加重庆市第六批援藏项目移交西藏地方管理使用的交接仪式。今年高原的四月天,天天阴云密布,出发前一天的晚上还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如《西游记》里描述的妖怪要出来般的场景。天明上路,妖怪没撞着,见到的是满山满路的白雪。积雪让行车慢慢腾腾,平常上车就要晕的两位援藏干部没了晕车反应,大家兴致勃勃地聊起了援藏以来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15.
我于1963年受党组织委派到西藏工作,前后长达20年。这段艰苦而充实的岁月使我终生难忘。 接受任务奔赴西藏 1963年,我当时在洛阳市郊区焦寨公社任党委书记。4月初的一天,接到郊区区委组织部通知,说有领导要找我谈话,要我立即到组织部去。从谈话中得知,组织上根据上级指示,选定我作为援藏干部进西藏工作。  相似文献   

16.
援藏,是自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从中央到各省市都耳熟能详的一个话题。西藏由于社会历史、自然地理环境等方面的特殊性,发展基础异常薄弱,生产力水平低下、基础设施落后、群众生活  相似文献   

17.
2007年6月8日,来自黄浦江畔的上海市第五批援藏干部来到日喀则,高山和大海再次携手,继续吟唱西藏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辉煌乐章。八月的后藏大地,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雨过后,便是似火的骄阳,田野里麦浪滚滚、油菜花飘香,记者沿着上海援藏干部在日喀则的足迹走向雪域深处,对上海市第五批援藏干部总领队、日喀则地委副书记赵卫星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8.
中央和各省市对西藏地区的援助热潮,应该说是从1994年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后,才大规模兴起的。一时间,“62项援藏工程’、“对口援助西藏”、“科技援藏”、“人才援藏”等等陌生而又熟悉的字眼,给西藏的各项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生活在雪山与森林世界中的14万林芝人带来了蓬勃生机。  相似文献   

19.
林芝地区被习惯称为“工布”,而当地人则称自己为“工布人”。这里自去山高林密,道路艰险,交通极为不便,地域的闭塞造成经济的落后,也造成人们文化和观念的保守。和平解放以来,林芝已有了很大的变化,但相对其他地方,这里的发展变化仍然缓慢。1994年,党中央召开了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一时间“对口援助西藏”、“科技援藏”、“人才援藏”等等,这些陌生而又熟悉的字眼,渐渐给生活在森林深处的14万工布人带来了蓬勃生机,这些援藏工程的实施,也为林芝地区的各项建设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三句话不离“援藏”在一段时间里,只要…  相似文献   

20.
说说山南的援藏工程——山南地委书记向巴平措访谈录杨城初秋的日子,我在西藏山南地区的首府泽当,访问了地委书记向巴平措先生。那是个星期天,他在自己家里接待了我,身着白衬衫、西装裤,系一条紫红色领带,很有风度的。寒喧之间,知道他是昌都人,调到山南工作已经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