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饮茶历史悠久,饮茶方法日渐趋于讲究,两千多年来饮茶方法变化颇大。  相似文献   

2.
饮茶可生津止渴,醒脑提神,强身健体。对于广州闷热的气候来说,饮茶是很适宜的。广州人不仅在家品茶,还喜欢走出家门上茶楼饮茶,这已经成为广州一般市民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3.
吴智和教授著《明人饮茶生活文化》一书,于1996年7月出版发行。本书第一章绪言,第二章中明饮茶生活综述,第三章晚明饮茶生活综述,第四章茶书饮茶生活文化,第五章茶事饮茶生活文化,第六章茶寮饮茶生活文化,第七章茶会饮茶生活文化,第八章茶人饮茶生活文化。本书前有精致彩色图片16幅,黑白图片19幅,正文之后有附录和征引书目可供参考,总约20余万言。作者在后记中说,自1980年发表《明代僧家、文人对茶推广的贡献》以来,与传统中国的茶文化结上不解之缘,近20年之久。其间,先后出版了《茶的文化》,并译为法文、英文版刊行;《茶…  相似文献   

4.
茶馆的前世今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意即禅意”饮茶成为风尚最初始于唐代的寺院。那时佛教盛行,寺院专设有茶堂,是众僧讨论佛理,招待施主宾客饮茶品茗的地方。法堂西北角设有“茶鼓”, 以敲击召集众僧饮茶。僧人每日都要坐禅,坐至焚完一炷香就要饮茶。另设有“茶头”,专门烧水煮茶, 献茶待客。这大概就是最早的较大规模的集体饮茶  相似文献   

5.
“茶意即禅意” 饮茶成为风尚最初始于唐代的寺院。那时佛教盛行,寺院专设有茶堂,是众僧讨论佛理,招待施主宾客饮茶品茗的地方。法堂西北角设有“茶鼓”,以敲击召集众僧饮茶。僧人每日都要坐禅,坐至焚完一炷香就要饮茶。另设有“茶头”,专门烧水煮茶,献茶待客。这大概就是最早的较大规模的集体饮茶形式。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人喜欢饮茶,许多家庭都会用茶来招待客人。虽然饮茶历史仅仅300多年,但是茶已经深入俄罗斯人的生活,成为其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饮茶过程中,俄罗斯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茶文化。  相似文献   

7.
论点摘编     
藏茶俗的形成、特点以及茶的化学药用价值民国时期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心理嬗变西藏的茶叶及饮茶习惯是由内地传入西藏的,特别是唐蕃联姻,带去了茶叶及饮茶方法,吐蕃上层接触了饮茶习俗并逐渐仿效。李玉香、许德坤在《西藏研究》1998年第三期上的文章说,促使饮茶习俗...  相似文献   

8.
一、宋代茶文化简述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是中国古老的饮料,我们祖先很早就知道饮茶的好处,初为药用,继为茶饮。历史上,以茶汁当饮料,至少可以追溯到汉代;把饮茶作为一种社会时尚,则是从唐代开始的。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奠定了茶道的形式和内容,饮茶由此开始讲究境界,强调饮茶体验人生的茶道,茶文化也逐渐形成,并迅速传入日本、  相似文献   

9.
茶茶 《风景名胜》2011,(4):72-77
提到下午茶,不能不提到英国。中国的荼文化历史悠久,饮茶的同时必然注重文化,而英国的饮茶,却是伴着精美的点心,身心愉悦,享受是重点。  相似文献   

10.
饮茶在近代英国的本土化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作为中国先民的伟大发现,随着地理大发现后世界性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而传入西方,尤其在英国社会由上至下渐次传播开来,至18世纪末期基本实现普及。饮茶在英国社会被普遍接受为其本土化奠定了重要基础。饮茶的本土化其直接体现为饮茶方式的转变,英国人的饮茶偏好由绿茶逐渐转为红茶且添加牛奶和糖。此举不仅受到绿茶与红茶价格对比发生变化的影响,而且与红茶的温性属性且能更好地和牛奶、糖相结合有关。牛奶为英国饮食传统中的重要部分,糖的大量食用则是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风潮,该做法也暗合于当时人们关于饮食可以调整身体健康的社会认识。不仅如此,饮茶在英国的本土化更体现于其文化内涵的变化,它舍弃了中国茶文化所包含的精神追求,而更加重视家庭饮茶所蕴含的脉脉亲情。该变化一方面缘于传播媒介早期介绍饮茶时偏重于其实用功效,另一方面更是中英文化的不同取向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清宫茶具     
栾晔 《收藏家》2010,(3):71-74
中国茶文化具有数千年悠久的历史,为无数古人所奉行和崇尚,而且中国茶风遗惠当代,泽披世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清代帝王承袭中原地区传统饮茶风俗,并融人满族、蒙古族等游猎民族的茶饮习惯,在其大力倡导下,宫中饮茶之风浓厚,推陈出新,形成了具有清代特色的清官饮茶文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也有着悠远的饮茶历史,关于饮茶的发源时间,就考古文献来看有三种观点:  相似文献   

13.
蒙古族饮茶在饮食文化中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与蒙古人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事畜牧业生产的牧民吃肉食比较多,吃蔬菜比较少。饮茶不仅可以助消化,还能补充少吃蔬菜所缺乏的营养。蒙古牧区主要饮奶茶,并具有浓厚的民族特征。除奶茶之外,还饮红茶、花茶、地方茶等。本文就蒙古人饮茶的历史及其发展的茶文化进行探讨。 蒙古族饮茶的起源。蒙古饮食文化中饮茶比较突出,在日常生活中饮茶占着重要的地位,特别喜欢喝奶茶。人们把奶茶称之为“蒙古茶”。蒙古人饮茶的历史从13世纪开始,比较确切的应该说起源于成吉思汗时代。元太祖十六年(1221年),南宋赵珙出使蒙古,辞别之日,木华黎说:“凡好城子多住几日,有好酒与吃,好茶饭与吃。”虽然出于礼貌,是客气的挽留,这里就提到了以茶款待。长春真人《西游记》载:“车驾北回,在路屡赐葡萄酒、瓜、茶食。”耶律楚材随成吉思汗西征,在《赠蒲察元帅七首》的诗中有“一碗清茶点玉香”之句,说明蒙古军营中也饮茶。成吉思汗的《神茶罐的故事》等都反映蒙古人在成吉思汗时期开始饮茶。宋朝用茶换取北方游牧民族的家畜和畜产品,在边关实行茶马互市,使蒙古人通过互市获得茶叶,与蒙古人开始饮茶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栾晔 《满族研究》2013,(3):64-70
清宫茶俗是清代茶文化的一个缩影,它对古老的中国茶俗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使古代饮茶文化得以保存并一直沿袭至今。沈阳故宫现收藏有多种清宫茶具,其中乾隆、嘉庆、道光朝的御用瓷器是沈阳故宫中最具代表性的茶具。本文以沈阳故宫所藏珍贵的饮茶用具为例,试就清宫饮茶风俗的产生、发展到最终形成定制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寺院僧侣是藏族社会最早饮茶的群体之一 早先,由于茶叶得之不易,所以,吐蕃民间普遍都把茶叶当作开胃养身之珍品来看待,只有地位较高的阶级阶层才能享用得到。吐蕃前期,藏族社会中能够饮茶的主要是宗教人士和上层贵族普通百姓到后来才逐渐能够喝到茶。“由于藏族对僧人(喇嘛)十分崇敬,他们的饮茶习惯极易被人效法。  相似文献   

16.
据老人们讲,藏族饮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而文字记载历史只有一千多年。依据《汉藏史籍》的记载,藏族饮茶的历史始于吐蕃第37代赞普都松芒波结执政时期(公元676-704)。  相似文献   

17.
世界各国的茶文化均直接或间接源于中国,堪称西方代表的英国茶文化亦不例外。茶于17世纪中叶传入英国,在18世纪初期逐渐流行开来,并引发了延续近一个世纪的社会争论。该争论既缘于不同社会人士关于饮茶功效看法的歧异,背后又夹杂隐藏着对饮茶的经济社会影响的不同考量,但其实质为茶在跨区域传播过程中所遭遇的文化碰撞。英国人借此全面了解了饮茶的功效及其经济社会影响,这为饮茶在英国社会的最终普及以及英国茶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李竹雨 《收藏家》2022,(11):87-92
中国古代茶器种类繁多,各自具有不同用途,茶器的造型样式以茶事活动的目的为依据,在满足实用的基础上,同时讲求美观,并逐渐赋予精神内涵。纵观中国古代饮茶的发展,可以发现饮茶方式的变化,造成了饮茶器具的改革,一些失去实用功能的茶器会被逐渐淘汰。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空前兴盛的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茶始有字,茶始成书,茶始销世,茶始征税。  相似文献   

19.
北方地区店代始兴的饮茶风俗到北宋有了新的发展,这一习尚影响到辽境尤其是燕云地区。据洪皓的记载,女真人在12世纪30年代就开始饮用建茶。与南来划淮而治的金国本地不产茶叶,但国内对茶叶的需求数量却颇为巨大,这两者的矛盾使金代的饮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本文还结合文献简要论述了金代的茶品、饮茶方式和茶具,其中金代的茶具在考古材料上也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20.
夏至     
每年6月21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90°时,为『夏至』节气,今年夏至为6月21日。养生有道夏季暑热易口渴,但要忌过多饮茶,尤其是空腹时饮茶,夏季饮茶,应是在餐后饮二到三杯为宜,有饥饿感则立刻停饮,以免引起消化系统紊乱。此外,冷水洗浴是很多男性喜欢的消暑方式,但夏季天气炎热,人的汗孔肌腠均处于开泄状态,因此,寒气极易侵入人体,引发不适;即使是热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