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石器时代遗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博》1997,(3)
一、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陕西境内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主要包括沙苑文化和老官台文化.曾被认为是中石器时代的沙苑文化以狩猎经济为主,时代距今约1万年左右,是陕西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其遗存集中分布在关中大荔渭河与洛河交汇处的沙丘地带,在已发现的20多个地点中都未见陶片,遗物均暴露于地表.沙丘底部的地层里往往杂有零星炭粒,属于全新世堆积.在遗存的大量细石器中,有船底形、楔形、圆锥形石核、石叶、小型刮削器、石镞等,尤以制作精致的尖状器、刮削器和石镞等石片石器最具特征.另外,还发现了介于现代智人与现代人之间、轻微石化的挠骨.部分学者认为,沙苑文化是黄河中游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重要文化之一.  相似文献   

2.
湖南宁乡花草坪遗址分别于2001年和2014年度进行了发掘,获得一批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存.遗存主体属于"堆子岭文化",年代相当于大溪文化三、四期或略晚.这批遗存的发掘和整理为研究湘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石器时代祭祀遗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新石器时代祭祀遗迹是指那些当时人们祭神祀祖、祈求生存发展等活动留下的考古学遗迹。和其它考古学遗迹相比;祭祀遗迹有其独有的特征。 祭祀本身是沟通人神的活动,它的意图在于让神灵享用人们的供品而赐人以福佑。祭祀活动是原始先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新石器时代祭祀遗迹的考察,我们可以了解到原始人类复杂的社会生活,帮助我们研究当时人类的宗教文化和社会历史。正是基于此,笔者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此文,试图对新石器时代祭祀遗迹的内容和所反映的社会思想意识及社会背景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敬请各位专家不各赐教。 二、现有的考古资料 考察中国新石器时代诸考古学文化,我  相似文献   

4.
5.
丹江发源于秦岭南麓,自东北向西南流经陕西商县、丹凤、商南、河南淅川、湖北均县等市县在丹江口汇入汉水,全长443公里。沿丹江河谷溯源而上向北越过分水岭可直达关中;向东北越过分水岭即南洛河可达伊洛地区。顺江南下可通汉水进而到达江汉平原。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丹江河谷自古以来就是联系江汉平原、中原和关中地区的交通要道[1](图一)。这一特殊性使得该地区史前文化遗存面貌较为复杂。有研究者曾撰文进行过专项研究,如梁星彭等对商县紫荆第四期遗存的分析[2];魏京武对丹江上游仰韶文化遗存的研究[3]:周星等对丹江上游新石器遗…  相似文献   

6.
中坝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初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坝遗址近年的发掘取得了重大成果,特别是1998年度的发掘,获得了不可多得的地层叠压和遗迹打破关系,出土了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为我们认识和把握重庆三峡地区的古代化面貌以及建立新石器时代序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此,作提出了重庆三峡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化应命名为“中坝”化。  相似文献   

7.
桑干河流域为连接关中、辽西、河套等区域的三岔口,自然和文化环境独特,多种文化因素的汇集碰撞,使本区域成为文化上的“漩涡地带”,发现有查海时代至龙山时代的不同时期的遗存,考古学文化面貌经历了由统一更替到分裂互动再回归统一的演变过程,呈现出谱系多元、统分反复、分化重组的态势,反映出本地区人群共同体高度的流动性和融合性。  相似文献   

8.
1984年7月,西藏文管会文物普查队在乃东县进行普查时,先后从亚堆区曲德公社四队、温区门中公社钦巴村征集到磨制石器三件、磨制玉器一件,并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在钦巴村找到一处小范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相似文献   

9.
扁扁洞遗址和黄崖遗址是考古工经考古发掘,扁扁洞遗址发现了烧土面和灰坑等遗迹,出土了陶片、石磨盘、石磨棒等具有新石器时代早期特征的遗物.黄崖遗址则仅采集了少量的兽骨,并出土了较多的陶片.以其陶片特征看,其年代与扁扁洞遗址相近.据扁扁洞内采集的人头骨碎片的14C年代测定数据,其年代距今9600~11000年.扁扁洞和黄崖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的发现为探索山东新石器时代文化的起源及早期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0.
关中地区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包含着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搜集了大量关中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动物遗存信息,特别是有动物骨骼鉴定报告或相关论文出版的遗址,通过对典型遗址动物群的分析和比较,进一步阐述关中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气候特征、自然环境以及环境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对不同时期农业、家畜饲养、狩猎经济的发展变化以及人类对动物骨骼的开发利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北首岭新石器时代遗存再检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渭河盆地西部的宝鸡北首岭遗址,被分成六个发掘区揭露,Ⅰ、Ⅱ、Ⅴ区主要是房址和相关遗迹,Ⅲ区主要是路土,Ⅳ、Ⅵ区主要是墓葬。这个遗址的全部遗存,《宝鸡北首岭》分为早、中、晚三期,认为:(1)北首岭早期遗存属仰韶文化,称为“北首岭下层类型”,是半坡类型的前身。(2)北首岭中期遗存的文化面貌基本上与半坡遗址下层的相同,应当属于半坡类型。(3)北首岭晚期遗存的文化面貌与半坡遗址上层比较接近,属于半坡晚期类型的偏早阶段。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刀背山新石器时代遗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刀背山位于穆棱河中游右岸,海拔352米。属长白山系老爷岭东脉。其山正南北走向,北坡俯视穆棱河,南坡紧倚鸡冠山,东坡属鸡东县,西坡为鸡西市,主峰为县、市的分界岭。遗址位于刀背山西坡脚下,西距鸡西市区7公里,东距鸡东火车站8公里(图一)。1980年冬季,鸡西市市政工程处在此山西坡采路基石的碎石堆积中发现了一批石、陶、玉器和部分人体碎骨。鸡西市文管站闻讯后,马上派刘焕新同志前往。除征集了全部出土器物外,又发现和采集了部分陶片和人体碎骨。1981年黑龙江省考古队朱国忱同志和市文物管理站的部分同志又先后踏查了  相似文献   

13.
付琳 《东南文化》2015,(3):68-76
土墩墓中所见的器物祭祀遗存一般都出现在丧葬过程中相对固定的环节,而且在土墩内摆放祭祀器物或挖掘祭坑的空间位置也存在一定规律可循。江南地区土墩墓中常见四类器物祭祀遗存形式,即"墓下祭祀"遗存、"墓前祭祀"遗存、"墩上祭祀"遗存和"墩脚祭祀"遗存。土墩墓中的"墓下建筑"遗存、人骨祭坑和燎祭遗存等可能与丧葬祭祀活动相关。  相似文献   

14.
南杨庄遗址是太行山东麓地区具有标尺意义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本文在南杨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的基础上,以陶器为视角,参照相关的考古学文化,通过典型器物形态和组合对比分析,将南杨庄遗存划分为镇江营文化、后冈一期文化、庙底沟文化和雪山一期文化四种不同性质的遗存,共分为四期8段,并对各期文化的谱系关系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黄陂位于汉水东面,地处鄂东、鄂东北山区与江汉平原的交接地带,其地势北高南低,北依大别山脉,中经起伏不平的丘陵岗  相似文献   

16.
<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乃研究中国上古社会的重中之重。有学者甚至认为"不了解中国上古的祭祀就无从知晓中国古代社会"①。商周时期是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更是祭祀大发展的时期,并且考古发现的祭祀遗迹不在少数。动物作为文化象征物,在祭祀活动和遗迹中常常出现。研究这些动物,对理解祭祀制度和礼制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回顾以往研究,明晰目前研究  相似文献   

17.
综合对比平面形状、堆积状况、文物埋藏与保存状况等几方面的特征,目前古蜀地区祭祀遗存可分为六大类六个等级,年代从二里头四期延续至西周晚期,以中商至西周早期较为集中。除等级最高的三星堆祭祀区一至四号坑、七号坑及八号坑为祭祀器物掩埋坑外,其余祭祀遗存均为祭祀坑。结合《左传》等文献记载可知,古蜀地区的祭祀大体可分都城祭祀和地方祭祀。“四时之祭”“禘祭”等由统治阶层主持的祭祀活动只在都城举行,其祭祀等级也相应较高,除此之外,在都城内城墙内侧等地还举行等级相对较低的祭祀活动。地方举行的祭祀活动有在都城郊野举行的“郊祭”,在国之边界区域的高山和河岸举办的“望祭”,以及其他普通祭祀活动。“郊祭”“望祭”等级低于“四时之祭”和“禘祭”,其他的普通祭祀活动等级最低。只有“四时之祭”“禘祭”是固定在宗庙中举行,其余祭祀活动没有固定的举行场所。  相似文献   

18.
安徽新石器时代考古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徽新石器时代考古肇始于本世纪30年代,迄今已有60余年历史,虽然起步较早,但直到70年代末,田野工作甚少,综合研究更有些滞后,80年代以来,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时代考古突飞猛进,重要发现接踵而出,周边各省研究工作已向深层次发展,安徽却由于多年来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9.
新石器时代考古在河南,田野发掘量大,投入人力物力也多,历年来不断有重要的遗迹遗物发现。特别是近十几年来,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绩。循着它的发展轨迹,我们作以总结性的回顾。  相似文献   

20.
峡江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的谱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峡江地区指以三峡和江陵为中心的区域。它西通巴蜀,东连两湖,南北分别与澧水流域和汉水流域为邻,其自然地理特点依次为山间谷地、阶地丘陵和平原湖泊,具有重要的地理文化意义(图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