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璇琮先生撰著的《唐翰林学士传论·盛中唐卷》,2005年12月由辽海出版社出版,该著内容丰厚,胜义纷披,极大地满足了广大读者的学术期待。但大家在读到此书之后,又更加迫切地希望能早日见到它的续编———晚唐卷。应学界之急需,作者遂又贾馀勇,撰成《唐翰林学士传论·晚唐卷》,2  相似文献   

2.
北宋《学士年表》是关于宋代翰林学士与学士院的基本史料之一。北宋《学士年表》的整理者当为南宋入洪遵,其系统记录了北宋翰林学士的名次及官职迁转,据之可对《宋史》进行补充和正误。然而《年表》亦存在颇多疏失、讹误与体例的混乱,如王著、李昉、张方平等曾再任翰林学士而《年表》失载,李穆、宋白、苏易简等任翰林学士年月《年表》所记有误,翰林学士们是否曾任承旨、侍讲、侍读《年表》或载或否。如能结合《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宋会要辑稿》、《全宋文》、《全宋诗》、《全宋词》等文献,依《学士年表》的架构对其逐条作以正补,当能更好地发挥《学士年表》的史料价值,同时也为学界研究宋代翰林学士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3.
《新唐书·艺文志》乙部13地理类、《宋史·艺文志三》地理类、《玉海》卷153朝贡、外夷来朝、唐渤海遣子入侍条均记张建章《渤海记》(原作《渤海国记》,此据《东都事略》卷18及《张建章墓志》改)3卷,然3卷卷目不详。《张建章墓志》谓张建章“又著《渤海记》,备尽岛夷风俗、宫殿、官品,当代传之”。这里,墓志言《渤海记》内容有三,分别为风俗、宫殿、官品。宋人叶隆礼《契丹国志》卷23分别有“国土风俗”、“建官制度”、“宫室制度”等小目,可见“风俗”、“宫殿”、“官品”也可能是卷目,即《渤海记》可能分为风俗、宫殿、官品3卷。《渤海记》风俗卷内容可考者颇多。《新唐书·渤海传》谓渤海“俗所贵者,曰太白山之菟,南海之昆布,栅城之豉,扶馀之鹿,鄚颉之豕,率宾之  相似文献   

4.
唐《符璘碑》碑主姓氏,碑文作“苻”,两《唐书》作“符”.《金石文字记》对此有议论,定其为“符”姓.《金石萃编》、《陕西金石志》、《八琼室金石补正》、《环宇访碑录》等据碑文引录为“苻”.可见此碑主姓氏尚无定论.符璘事迹,两《唐书》俱入《忠义传》.碑文与《传》比较,碑文详而《传》略.欧阳修、宋祁编撰《新唐书》时,是否见过《符璘碑》拓本.未见史载.然《传》所记多与碑文相同,可  相似文献   

5.
《邺中记》一书,据《隋书·经籍志》记,为晋国子助教陆翙所撰。原书已佚,其佚文散见于各书,较早见于隋人所撰类书;今较多收录于隋虞世南《北堂书钞》(《书钞》)、唐欧阳询《艺文类聚》(《类聚》)、唐徐坚《初学记》、宋李昉《太平御览》(《御览》)、宋乐史《太平寰宇记》等书。惟今存之佚文,颇有兼记高齐事迹者,当非翙书原文,《四全书总目提要》以为,“殆翙书二卷惟记石虎之事,后人稍摭《邺都故事》以补之,并为一卷”。此论殊是。今存《邺中记》辑本有数种,繁简非一,少者仅录数条,而以清初辑散见于《永乐大典》中者为最详,共录七十四条,其辑本“以石虎诸事为翙本  相似文献   

6.
西夏本有国史 ,史载 ,斡札箦即为掌国史者。有夏一代 ,斡氏世掌国史 ,其子弟中多知书者。仿唐设国史馆之制 ,西夏仁宗于天盛十三年 ( 1 1 6 1 )年春正月 ,立翰林学士院 ,以王佥、焦景颜等为学士 ,俾修《实录》。同年夏五月 ,仁孝命王佥等掌史事 ,纂修《李氏实录》。夏国文臣所作的国史及实录当是用蕃书即西夏文写就 ,到清末还有传本。柯劭《西夏纪序》载 ,光绪七年 ( 1 881 ) ,著名金石学家王懿荣在四川成都客居 ,他曾见到有人收藏数册西夏国史 ,王懿荣认为是用梵文写就 ,柯劭指出非梵字 ,是西夏文 ,嘱咐王懿荣速去购买 ,但藏史人视之为…  相似文献   

7.
目前所见有关罗愿《新安志》所据史料的考述,或存在一些基本的误判,或流于宏观性的概述,未有具体而准确的结论。据《新安志》内容及罗愿的引用和注释,可知《新安志》所采用的史料主要为当朝志书,包括徐锴《方舆记》、乐史《太平寰宇记》、《祥符(歙州)图经》《徽州图经》等。此外还参考吸收了当地石刻碑记等实物资料,以及正史官文、笔记杂说、行状碑传等文献。这显示出罗愿编纂《新安志》过程中收集和利用材料的广泛性。  相似文献   

8.
《大唐西域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和《马可·波罗游记》并称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三大文化游记。其中前两部又被誉为记录佛学东渐的姊妹篇。《大唐西域记》是玄奘西去印度求法的记载,而《人唐求法巡礼行记》则是日本僧人圆仁来大唐求法的旅行日记。前者翻山越岭,征途漫漫,取得真经;后者破风踏浪,历尽艰辛,让佛学东传,修成中日友谊佳话。  相似文献   

9.
南诏中兴二年(唐昭宗乾宁五年,公元898年),信博士内掌侍酋望忍爽臣张顺、巍山主掌内书金卷赞卫理昌忍爽臣王奉宗等人,根据《巍山起因》、《铁柱(记)》、《西洱河记》、《国史》等古籍,绘制了《南诏图传》及文字卷呈送南诏宫室。洱海图是参照当时的《西洱河记》一书画成的。该图虽然绘制在《南诏图传》的末尾,但它是整个画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南诏图传》成画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国内外一些研究《南诏图传》的专家学者,还没有对洱海图引起足够重视,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遗憾事。笔者根据历史文献,民族学调查资料和民俗学调查资料,以及考古学资料,撰写此文,对洱海图作一些探讨,以就正于专家。 一、唐、宋时期的洱海图概说 为了研究的方便,首先将唐代张顺、王奉宗等人绘制的《南诏图传》中的洱海图介绍如下:(图一) 西洱河(即大理洱海)中画有雌雄二蛇,  相似文献   

10.
正阿桂(1717—1797年),字广廷,号云崖,谥文成,世称阿文成公。满洲正蓝旗人,乾隆朝首席内阁大学士和首席军机大臣。常读古史的人都知道,历代官修正史的人物传,多为合传,特设的《循吏传》《儒林传》等类传自是多人合为一传,常见的也几乎都是行事相类的数人合传,极少单为一人立传者。若有,传主必是当朝历史地位甚高,影响甚巨者。《清史稿》在二十五史中,卷帙最繁,所记人物最多,为精简篇目,  相似文献   

11.
关于唐代宰相人数和人名,清人整理的武英殿本和四库全书本《唐会要》所记各有不同,殿本记为五百二十四人,四库本记为四百九十六人。本文通过全面核查国内外所藏十数种《唐会要》抄本,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综合考订,确认王溥《唐会要》原本所记为五百五人,殿本整理者据己意在原底本基础上增补了十九人,四库本整理者则因底本所记宰相人名有残阙而删减了九人,二本所记皆非《唐会要》实录,相关人名也存在若干错讹。  相似文献   

12.
(一)《明通鉴》(中华书局1980年重印本)卷7页388:“今元遗孽巴咱尔、斡尔密等,自恃险远……”按:“巴咱尔、斡尔密”误,将一人点作两人。巴咱尔斡尔密,《明史》作“匝刺尔瓦尔密”,卷124有传。《明通鉴》卷4页288:“巴咱尔斡尔密(旧作把匝刺瓦尔密)嗣位。”此处标点不误,可仿之。(二)《明通鉴》卷9页445:“值[平越]卫民麻哈、苗杨孟等作乱……”  相似文献   

13.
雷恩海  田玉芳 《文献》2007,(4):23-35
唐代宗朝,左拾遗窦叔向工于五言诗,名冠流辈,其五子常(中行)、牟(贻周)、群(丹列)、庠(胄卿)、巩(友封),皆以诗名于当时,人称"五窦",唐褚藏言编《窦氏联珠集》,收五人诗共一百首,《四部丛刊》三编据嘉业堂藏宋刊本影印,弥足珍贵,而《全唐诗》卷二七一收五人诗一百三十首,卷八八三补窦巩诗一首.  相似文献   

14.
《四库全书总目》卷六二《史部·传记类·存目四》中著录有当时浙江巡抚采进的《熙朝名臣实录》二十七卷,《提要》云: 明焦竑撰。此书《明史·艺文志》不著录,前有自序,谓:明代诸帝有实录,而 诸臣之事不详,因撰此书,自王候、将相及士、庶人、方外、缁黄、童仆、妾伎无不 备载,人各为传。盖宋人实录之体,凡诸臣之卒必附列本传,以记其始末,而明代实 录则废此例,故竑补之。  相似文献   

15.
据史料,我国的假日制度始自距今2000多年的西汉。《汉书·郑当时传》载:"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休沐。"《汉书·万石君传》也载:"每五日洗沐归谒亲。"所谓"休沐"或者"洗沐",唐《初学记》解释得十分清楚:"休假亦曰休沐。汉律,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最早两位翰林学士考——吕向、尹愔传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璇琮 《文献》2002,(4):60-75
中国古代翰林学士,开始设置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正当盛唐之世.自此之后,历宋、元、明、清,翰林学士一直有很高的社会声誉.直至1901年,正当八国联军进占北京之后,清朝廷还于6月5日下诏令,称翰林院为"储才重地"(《光绪朝东华录》).在唐代,翰林学士为文士参预政事的最高层次,很值得研究.据现有史料,唐代翰林学士可考知者约二百余人,其中有不少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本文为最早的两位翰林学士立传,既拟纠正史书中的某些误载,又想从这两位学士经历的考述中提供值得思考的历史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一)《后汉书·和帝纪》:“永元六年二月许[阳]侯马光自杀。”校勘记云:“校补引洪亮言说,谓传作许阳侯,此脱‘阳’字。今据补。”按:《后汉书》凡四处提及马光为许侯,而无一处记载为许阳侯者(此据宋绍兴本,汲古阁本、武英殿本亦然)。马光,《后汉书》未为立传,仅在《马援传》所附《马防传》中连带提及,洪亮吉所谓传云,即指此。《马防传》原文如是:“建初四年,封防颍阳侯,光为许侯,兄弟二人各六千户。”《续汉书·天文志》中也记载说:永元六年七月(《纪》作二月,当有一误),“许侯马光有  相似文献   

18.
正在北宋末南宋初,朝野公认最有才气者有二人,一个是汪藻,另一个就是叶梦得。汪、叶二人年龄相仿,汪小叶两岁;才华相当,汪藻以诗著称,他的七律《春日》家喻户晓,叶梦得以词名世,《全宋词》收录其词达百阕;经历相似,都担任过皇帝的大秘,翰林学士,笔杆子。不过,汪藻在北宋徽宗朝长期遭到压制,直到南宋高宗朝才升迁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不久又被同僚弹劾罢官,一直投闲置散。而叶梦得在徽宗朝即已是显宦,官居中书  相似文献   

19.
《湖南文史》2008,(9):30-31
据史料,我国的假日制度始自距今2000多年的西汉。《汉书·郑当时传》载:“孝景时为太子合人,每五日休沐。”《汉书·万石君传》也载:“每五日洗沐归谒亲。”所谓“休沐”或者“洗沐”,唐《初学记》解释得十分清楚:“休假亦日休沐。汉律,吏五日得一休沐,言休息以洗沐也。”以上文献说明西汉官吏每5天就有1天休息。自那时起,  相似文献   

20.
《旧唐书·宦官传序》叙唐内侍省之"五局",云"内仆局掌宫中供帐灯烛,内府局主中藏给纳"。检明闻人诠刻本,原无后一句,清武英殿重刻《旧唐书》乃据《新唐书·宦者传》补之。但据《唐会要》卷六五《内侍省》,《旧传》此处并非脱去"五局"之最后一局,而是"内仆局掌宫中供帐灯烛"中间有脱文,即"掌宫中"之下脱漏了"舆辇导从内府局掌宫中"十字。殿本知其误而不明误在何处,故有此妄补,中华书局点校本又不察其误而沿袭之。今当删去殿本所增"内府局主中藏给纳"一句,而校补作"内仆局掌宫中舆辇导从,内府局掌宫中供帐灯烛"。至于《新唐书·宦者传序》称"四曰内仆,主供帐灯烛",则承袭《旧唐书》误文之故,当仍其旧。《旧唐书·宦官传》的误校,不仅可觇见武英殿刊本窜改古书之陋习,亦可知点校本底本选择之失当,同时可警示后人:校改古书,当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