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徽州人在《近思录》及其整理本的传播历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汪佑汇辑朱熹之言,增入《近思录》各卷末,合编为《五子近思录》十四卷。此书"大成全观","朱子集大成之梗概,昭著于世,而四先生之言,益有所论定折衷"。汪佑此编在清初朱子学传承发展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使程朱之学思想内容更趋完善。汪佑《五子近思录》面世后,重刻者接踵而至。其传刻本之多是任何一本《近思录》续编本难以企及的,推动了程朱理学学术思想的盛传。  相似文献   

2.
程水龙 《文献》2007,(1):113-123
<近思录>是南宋时期朱熹、吕祖谦类编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四子语录而成.作为理学入门基础读物的<近思录>,它在理学思想传播和朱子学研究中具有相当重要的经典地位.  相似文献   

3.
史书动态     
正《近思录集解》内容简介《近思录》由南宋朱熹和吕祖谦选取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四人语录共622条,分类编辑而成。南宋叶采为《近思录》各卷创建纲目和提要,成《近思录集解》,是《近思录》系列文献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叶采《近思录集解》国内现存版  相似文献   

4.
杨宇威 《史学月刊》2022,(7):133-136
<正>《近思录》是中国理学史上第一部理学理念编辑录,由朱熹与吕祖谦合编,采周敦颐、程颐、程颢以及张载四位儒学名家之语集结成册,全书共十四卷,每卷以理学史上的核心概念为卷名,构建起一个理学修身系统。该书通过对核心概念的诠释,展示了编者对理学、治国理念、政治制度、为官处世、修养功夫、教书育人的认识,以及对中国历史上重要人物和佛道两家的评价。《近思录》延续了一以贯之的中国哲学传统,集理学之大成,开启了后世儒学研究的新范式,是一部承前启后的儒学巨作。  相似文献   

5.
朱雪芳 《文史博览》2013,(4):44-46,66
朱衡《道南源委录》与张伯行《道南源委》二书均以人物传记体裁,记述宋、元、明三朝600年间程朱理学人物发展史:由二程、杨时至朱熹一系列学问人物传承纵线发展兼述杨时至朱熹学问交流的横向流衍。二书均以杨时为宗,以朱子为核心理学思想发展史,根据宋明理学家生平,描述理学家一生事迹。文章陈述朱衡与张伯行纂辑目的以及二书的内容特色与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何庆善 《古籍研究》2002,(2):69-73,105
徽州文化,源远流长,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其有关文献资料,除地方志(如《新安志》、《徽州府志》及有关县志等)有所整理记述外,前人还编撰了一些资料专书,如以记述徽州名门巨族为内容的《新安名族志》,以记述程朱理学源流发展历史的《新安阙里志》,以及分门别类辑录徽州有关重要文献的《新安文献志》,都是研究徽州文化的重要典籍;其中以综述见长的《新安文献志》,规模尤其弘大,所辑材料尤其丰富,故尤受世人重视。  相似文献   

7.
从具体的历史背景和语境出发,朱熹并不绝然蔑视或反对史学;朱熹《资治通鉴纲目》不仅宣扬了现代学者所着力批判的封建伦理纲常,还表达了其史学的经世致用诉求;《伊洛渊源录》也不仅仅做出了现代学者所褒扬的开创了学案体体裁这一贡献,更体现了朱熹排斥异己、建立道统的历史诉求。朱熹对史学的影响,在后世往往泛化为程朱理学对史学的影响,明代是一个典型。以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在经过明初官方化的改造之后,弱化了明代史家的立言意识;过度宣扬的道德因素,也损害了史学的客观性。明中叶以后,程朱理学于私学领域内发展的经世致用思想,很好地适应了明中后期衰敝政局对学术的要求,对史学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由此而言,思想的逻辑研究必须置于历史情境之中。  相似文献   

8.
清代今文经学与主流意识形态程朱理学的关系耐人寻味。从学术脉络看,清代今文经学家与程朱理学的关系前后有较大变动。庄存与、刘逢禄、宋翔凤等主今文而不废理学,兼尊意味甚浓。龚自珍、魏源长于经世,不满于理学现状,但不一味否定。戴望、王闿运、廖平则对程朱理学表现出明确的反叛倾向。康有为出入理学,援西学注《四书》,力图扬弃与改造程朱理学。今文经学家对程朱理学的看法,从求复义理之常到言义理之变,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他们在政治思想上从谋求变法到变道的历程,既说明程朱理学渐失人心,又显示出儒家传统内部蕴含自改革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20世纪30年代,《李朝实录》影印本传入中国,引起中国学人的关注,对中国明清史与中朝关系史研究产生很大影响。吴晗从30年代开始,耗时近三十年,全面钩稽、抄录《李朝实录》中有关中国的史料,80年代出版《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是书详录朝鲜与明清交往史实、朝鲜使臣对明清政治观察与臆想等方面的资料,内容丰富,可补中国史料之不足,乃明清史与中朝关系史研究者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10.
正明代蔡悉以理学闻名于世,被尊为"淮西夫子","合肥三公"之一,已有成果介绍过其生平和地位1,本文拟对其理学思想及源流做简单考证。一、理学渊源蔡悉一生为宦五十年,历官十七任,撰述达七十余种。观其为政则廉明刚正,人称"包老复出";为学则笃守程朱理学,首揭"毋自欺"为《大学》宗旨。是故,《皇明通纪》、《皇明从信录》等称之为"理学名流"。又因进呈《大学解》,诏赐为"理学名臣"2。  相似文献   

11.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别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馀姚(今属浙江)人。《明史》卷一五九有传,后人撰有年谱多种,生平事迹详明。其著作由门人编成《王文成公全书》,其中《大学问》、《传习录》为其哲学思想的纲要。 王守仁有一整套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思想体系。他在《朱子晚年定论序》中明确讲述了自己思想的形成过程和历史渊源,从中可知,他近承陆九渊,远绍思、孟学派,对程朱理学,摒弃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主体部分,褒扬其主观唯心主义的次要成分,对佛老,特别是禅宗,吸收其主观主义认识论,否定其出世思想,从而构筑了自己的思  相似文献   

12.
宋代学术史著作的出现,是理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又是理学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以论述理学发展为内容的学术史,是从史的角度对一定时期内的理学的变化,作了总结。适应这种总结的需要,这些著作体现出考辨学术源流的治学精神,在编纂形式上又有其精心的编排。明代黄宗羲的《明儒学案》、《宋元学案》的学案体学术史著作,可以说是宋代学术史著作的进一步发展。一、《伊洛渊源录》、《道命录》对学术源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嘉庆二十三年(朝鲜李朝纯祖十八年,公元1818年),朝鲜人崔斗灿在行经中国大运河全程后,编成《乘槎录》一书,备记遇风惊险之状和与中国士人的交往情形,在同时期中国域外文献中具有重要地位,是19世纪初叶乃至清代近三百年间朝鲜人有关中国运河全程的惟一文献,富有文献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占有统治地位,影响中国两千余年封建统治。朝鲜与中国联系悠久,也同样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宋元以后.儒家思想发展形成了程朱理学。由于朝鲜王朝时期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化联系更为密切.使程朱理学同样在朝鲜得到广泛传播,并对朝鲜王朝的政治建设发生了重要作用,本从四个方面分析了程朱理学对朝鲜王朝政治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蔡世远生卒年赫治清蔡世远,字闻之,福建漳浦县人,学者称梁村先生。他是清代笃信程朱理学的著名儒臣,乾隆皇帝在藩邸时的专职老师。蔡世远的生卒年,各种史籍记载不一,今人说法亦异。李桓辑《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卷六九《蔡世远》录国史馆本传,《清史列传》卷一四《蔡...  相似文献   

16.
李世阳  郑培国 《沧桑》2012,(3):56-58
唐鉴在哲学上崇尚程朱理学,反对心学和经学。在其代表作《国朝学案小识》中,他将程朱理学的道统谱系分为传道者、翼道者和守道者三类,分别进行陈述和评价。在嘉道年间风靡的考据学风下,唐鉴力求从程朱理学中开掘出新意来,以为经世救国所用。在他的影响下,咸同年间朝野出现了一批理学名儒和治世能臣。  相似文献   

17.
《近思录》是南宋著名理学大师朱熹和吕祖谦合作,从北宋“道学四子”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著作中,选取“关于大体而切于至用者”622条,分类编纂而成的一部理学名著,被梁启超列为国学必读书之一,它影响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学界800多年,并被翻译成德文和英文传人欧美等地区。  相似文献   

18.
浅论戴震的治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浅论戴震的治学思想凌云,敬元沭一由宋至清初,思想界主流绕了一个圆圈:“程朱理学──阳明心学──程朱理学”。清初学者阎若璩曾在《潜邱札记》中指出清初学风的三个弊病,即陋、俗、虚。为突破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在人们思维方式上所设置的藩篱,戴震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罗泽南是晚清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不仅对理学的基本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发,且在一些问题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以程朱理学的正统观点为准绳,罗泽南对王阳明心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通过辨学进一步强化了程朱理学对陆王心学的强势地位。与囿于道德论的正统理学家不同的是,罗泽南还十分注重讲求经世之道,使理学又焕发出新的生机,从而有效地推动了程朱理学在晚清的复兴。  相似文献   

20.
马其昶的《桐城耆旧传》记叙上起明初、下迄清末桐城地方人物九百余。《桐城耆旧传》征引文献广泛,主要有《明史》、《桐城县志》、传主文集、谱牒、墓志,以及口述史料和个人见闻等。其学术旨趣就是通过记叙乡贤的事迹,重建以程朱理学为行为准则的乡村社会,总结人才之盛与天下兴亡息息相关的历史经验;同时重视地方学术流变,维护理学正统。该书为人们研究明清时期桐城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