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生为本是陈云经济思想和经济领导工作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陈云关于民生为本思想的内涵包括:把民生问题看作政治问题和重要的国策;共产党必须时刻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安排好人民生活的基础上搞建设,使两者兼顾与平衡;解决民生问题首先应重视粮食生产。陈云关于民生为本的思想与实践告诉我们,改善民生才能保持社会稳定。学习、研究陈云关于民生为本的思想与实践,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共中央关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战略目标,具有深刻启迪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党风建设和接班人的培养问题,是陈云晚年在党建方面思考最多的问题之一。对党风建设,陈云提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精神支柱,必须毫不动摇;坚持民主集中制,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各级领导干部应当成为端正党风的表率;对党内腐败现象必须一抓到底。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中高级干部队伍年龄老化,培养造就接班人,成为党的重要而又十分紧迫  相似文献   

3.
陈云的从严治党思想内涵丰富,他提出了"党员的质量重于数量"、"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的问题"、"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各级党委和纪委负有重大责任"等一系列论述,对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形势下,要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严明党的纪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持续深入改进党的作风,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下怎样认识和处理党内矛盾,是执政党建设的重大课题。建国后党内发生过许多重大矛盾和斗争,陈云在处理这些矛盾和斗争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党性,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正确处理内部矛盾的理论,为维护党风党纪、坚持真理,也为今天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陈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在政治动员工作中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思想。陈云认为,只有对人民群众进行充分的政治动员,才能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使他们自愿地热烈地参加抗战工作,中国共产党才有可能坚持长期抗战。他提出了通过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把民众组织于团体之内以及采取宣传教育等方式来进行政治动员。当前,认真学习和研究陈云的政治动员思想,对于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大精神,组织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陈云的实事求是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云同志是中国革命和建设杰出的领导人之一,其实事求是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三句名言,即“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我们做工作,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研究情况,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策政策“.今天,学习和深入研究陈云的实事求是思想,对于改进我们的工作方法,端正领导作见,提高领导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也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同时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在这样的背景下纪念陈云诞辰111周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陈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也形成了许多宝贵思想,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大革命失败后,我们党受到了严重摧残和破坏,特别是1931年,中央特科负责人顾  相似文献   

8.
尤西虎 《攀登》2009,28(3):51-54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提出了社会建设的概念和思想,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社会建设的重点是改善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新中国成立以来,党提出过四个现代化、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三个社会发展目标。胡锦涛社会建设思想,其目标是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陈云在以毛泽东为核心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中都是重要成员,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思想、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思想中都凝聚着陈云的贡献。只要把陈云的改革开放思想放在改革开放前后的整个历史过程中加以考察,就可以清晰地看出,他的这一思想是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的思想,是既要积极推动又要稳步前进的思想,是既要搞活微观又要管好宏观的思想,是既要看到消极现象不可避免又要对消极现象坚决克服、严加限制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夏莉莉 《神州》2014,(2):178-178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执政理念。宣传思想工作是凝聚民心的工程,更要在了解民意、维护民权、服务民生上做好文章,从而不断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化遗产》2012,(5):37-43
正今年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通过四十周年。也许知晓这个公约具体内容的人不是很多,但是在公约的框架下努力构建的《世界遗产名录》早已为公众所耳熟能详。如今,很多地方都在为拥有世界遗产而努力,对于当地政府来说,世界遗产是一种荣誉,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身处其中的民众来说,更关心的是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相似文献   

12.
陈云历来重视党的建设问题,特别是执政党的建设问题。针对建国后党的建设所面临的新问题,陈云明确提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必须成千上万地提拔中青年干部,提出思想教育搞不好也会翻船,提出正确开展党内斗争和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这对于切实加强改革开放条件下的执政党建设,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谢建美 《黑龙江史志》2014,(5):178-179,181
陈云的干部管理思想由执政为民的管理理念、治党从严的管理风格、科学、民主的用人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调控机制及与时俱进的制度创新五部分组成。他的干部管理思想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有关中青年干部的提拔、干部轮换等思想现在都是我们干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对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唐萍 《攀登》2005,24(2):32-35
陈云的党建思想是在继承毛泽东党建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在斗争中实践和创新的。当前,在全国各族人民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之时,重温陈云党建思想,特别是其党建思想的继承性、实践性、创新性三大特点,对于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陈云的思想研究综述迟爱萍陈云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过许多重大贡献。对陈云生平与思想的研究,是党史和国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期以来,国内不少学者对陈云的思想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的研究,取...  相似文献   

16.
陈云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其节约思想与墨子的节用思想相比,二者虽然形成的历史背景、阶级属性及侧重点不同,但是都提倡节俭反对浪费,认为节俭是维系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在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当今,探讨陈云节约思想和墨子节用思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时代大趋势,回答实践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主题,在治国理政的创造性实践基础上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涵盖经  相似文献   

18.
敬海新 《攀登》2011,30(4):64-68
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战略意义的组成部分,是十七届五中全会最大的亮点,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所在。我国当前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存在公共服务支出比例偏低、区域之间公共服务支出的人均差异过大、歧视性供给以及公共服务提供过程中的效率低下等问题,必须从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体制改革、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积极探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陈云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中,对为什么要改革、怎样改革、改革的任务与目的、改革的性质、改革成败的评判标准等重要问题,都有明确的观点和系统的论述。这些观点和论述有共性,也有差异,有区别,也有联系,对中国改革开放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邓、陈改革思想中的大同,主要是由二人的经历类似、信仰一致决定的。邓、陈改革思想中的小异,主要是由二人的性格特点、工作方法和所处的具体位置不同决定的。这种差异具有互补的作用。邓、陈的互相配合与互补,是中国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得以开辟并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陈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他在总结我们党长期以来组织工作和干部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写下了一系列有关干部队伍建设的文稿,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思想观点。这些思想,对于当前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干部队伍和各级领导班子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