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兴仁     
正做强旅游产业助推脱贫攻坚近年来,兴仁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多彩贵州风·山地公园省"的旅游品牌定位和黔西南州打造山地特色旅游品牌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建设"旅游强市""旅游兴市"目标,依托现有的"中国薏仁米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牛肉粉之乡"等品牌,提出"1+2+3"(即以山地旅游为中心;强化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旅游产品宣传;着力提升旅游产品质量,着力提升乡村旅游档次,着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旅游发展思路,秉承以人为本、道法自  相似文献   

2.
绿色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在绿色发展理念视域下,对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化发展进行反思,既是对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进程进行的哲学审视,也是为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寻求具有时代特征和民族特点的现实路径。绿色发展理念是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法,在民族地区同时又表现为民族文化传承和民族特点与现代化发展的辩证法。绿色发展理念与民族文化的结合成为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的创新驱动力,在实践维度上构建生态指标体系,确保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的"绿色"之路。  相似文献   

3.
罗红梅 《旅游纵览》2022,(6):159-161
近年来,甘肃省威武市天祝县强化宣传营销,加强区域合作,努力开拓旅游市场,在天祝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下,充分依托全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民族民俗特色文化优势,着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努力打响"青藏之眼·绿色天祝"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坚定不移地实施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多措并举抓开工,全力以赴促发展,进一步完善文化旅游景区...  相似文献   

4.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推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共同前进,确保民族地区的团结和长治久安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受自然环境、经济政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经济在民展中历势凸显,面临很大压力。顺从优化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人本发展等四个方面着力推进,转变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5.
张阳 《旅游纵览》2010,(2):84-85
黑龙江省黑河市具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区位、环境和资源优势,黑河生态环境原始自然,森林、冰雪、界江具有独特的观光优势。近年来,黑河加强开发"地文、森林、冰雪、界江"等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做强做大五大连池生态游,不断提升景区的品位,开展的休闲避暑、四季养生、森林观光等旅游项目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我国东北边陲最重要的旅游观光胜地之一。  相似文献   

6.
刘波  魏有玲 《攀登》2007,26(2):119-120
文章通过分析青海省民族地区轻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优势和区域文化优势,带动和支持青海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潮州市发展度假旅游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坚诚 《人文地理》1997,12(4):68-71
本文分析了潮州市发展度假旅游的资源优势和对提高潮州市旅游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意义;并阐述了潮州市发展度假旅游的重点区域和度假旅游产品:①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古城度假区;②综合性的"潮州旅游度假区";③以康体休闲为主题的东山湖温泉矿泉度假区;④以观光农业为主题的梅林湖度假区;⑤以山地森林与畲族风情为主题的凤凰山度假区;⑥以海水、沙滩健身活动为主题的柘林湾滨海旅游度假区。  相似文献   

8.
在充分掌握西北民族地区实际情况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特殊困难为切入点,着力推动西北民族地区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梦竹 《旅游纵览》2016,(11):122-125
正以创新驱动为引领,着力打造全国"智慧城市"示范基地;以创新驱动为引领,着力打造全国超高分子新材料生产基地……近段时间以来,"创新"成为了开发区最火热的字眼,一场新的蝶变正在开发区揭开帷幕。创新始终是推动国家、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  相似文献   

10.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民族地区应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为此 ,解放和发展民族地区生产力 ,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积极调整生产关系 ,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切实加强民族地区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西部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东西部差距拉大,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亟需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把东西部的协调发展作为未来十五年我国经济建设的一条重要方针,并提出了加快西部发展的明确目标和具体措施,这对西部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作为西部民族地区,更要充分利用这一机遇和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扩大对外开放,加快资源开发进程,把资源优势尽快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一、加快西部资源开发步伐是缩小东西部差距的关键我国西部地区包括西南、西北九个省、…  相似文献   

12.
仁青加 《攀登》2000,19(9):11-14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民族地区应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为此,解放和发展民族地区生产力,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大力开发人力资源,积极调整生产关系,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切实加强民族地区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受教育权是宪法和法律明文规定的基本权利,是少数民族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受教育权的有效落实和保障对民族地区的民族发展、人权进步、文化传承和保护有重要的意义。加大民族地区教育经费投入、发展民族经济、完善民族教育立法是少数民族受教育权有效落实和保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历史时期我国东北地区的植被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我国东北地区,包括现在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兴安盟、哲里木盟及赤峰市(原昭乌达盟)。这一地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特别是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完达山等山地,森林遍布,林木葱郁,是我国重要的森林工业基地。据建国前的统计资料,这一地区森林面积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六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些理念成为统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纲领和总的指导思想,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我国民族地区由于旅游资源系统庞大、旅游资源品位高、民俗风情独特等优势条件都将旅游业确立为本地区的优势产业、龙头产业、支柱产业甚至是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产业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显著贡献,但旅游负面效应也开始显现,甚至在一些民族地区负面效应尤为严重。旅游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与生态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人的发展的价值高度背离,价值走样、价值扭曲、价值失衡等造成旅游经济和整体经济社会无法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能,不能维系经济、社会、文化、人与生态环境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在分析我国民族旅游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负面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以扎尕那旅游区为例,探索在五大发展理念和"六位一体"总体布局下,建立支配、引领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价值体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旅游是促进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催化剂,而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向前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效的旅游解说。借鉴拉斯韦尔"5W"模式,整合民族地区的优势资源条件,构建一个有效的旅游解说系统,开拓旅游者在民族地区旅游的新视野,在传播民族文化和科普教育的同时,反哺于民族地区文化保护和发扬,优化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7.
森林作为地球之肺、栖息之地和食物之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距今170多万年前的原始"绿色文明"时期,还是农业不断发展的"黄色文明"期间,甚或工业大行其道的"黑色文明"年代,乃至生态文明引领的高级"绿色文明"时代,人类无一不从森林中汲取营养、获取资源、挖掘财富。从森林里来,到森林里去,走出钢筋水泥,回归自然生态,实现返璞归真、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正是生态文明发展进步的大趋势和大方向。  相似文献   

18.
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而经济基础薄弱,绿色经济转型为民族地区带来发展的契机,又伴随着诸多困难。严谨科学的顶层设计与周密的实践支持措施可帮助民族地区跨越农业—工业—服务业发展的传统产业结构升级发展阶段,实现一二三产业的产业协同发展。以辽东绿色经济区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实践探索为例,总结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绿色转型路径可概括为主导产业识别——产业绿色转型发展规划——产业绿色转型保障措施完善三个步骤。为防止保障措施有所疏漏,本文试从经济学增长理论、新结构经济学及发展经济学视角出发,给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人类自古以来就依山水而生存,大森林是人类的摇篮。北方大森林从来就是北方各民族赖以生存的基地。特别是东北的渔猎民族,就是依山水而生存的民族,即使到了农耕时代,他们的天性仍然是"渔"和"猎"。小兴安岭自然成为女真人的天然猎场。大金立国前后,这里成为皇家贵族的"捺钵"营、"春水秋山"地,即渔猎之行在之所。金山屯地区仍留有"金兀术围场"之类的各种传说和地名遗痕。这些,不是人们的胡编乱造,它是历史的真实。  相似文献   

20.
文山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是云南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之一,在积极推进文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同样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由于文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城乡教育差距较大、师资力量薄弱、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原因,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很难步入一个新的台阶。本文从文山少数民族地区背景入手,指出当前文山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的现状,并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的出路做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