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论长安花园村两墓青铜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谈到西周史,大家都知道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遗址在今陕西长安县,三十年代即有考古工作者调查。建国以来历经发掘,有许多收获,但工作侧重于沣河西岸的丰,沣东的镐京一带相对较少。镐京又称宗周,是西周二百多年的首都,本极重要,却没有多少青铜器发现。三十几年来,最为  相似文献   

2.
《诗经·小雅·六月》是一首描述周宣王时尹吉甫征伐■狁,告胜凯旋,宴飨庆功的诗篇。诗中言及■狁"侵镐及方",兵锋直指京师地区,是西周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外族入侵事件。诗中之镐指镐京,方即金文中的■京,位于镐京南郊(今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以南)。■京与镐京相比,只是一个行政副中心,但其文化教育中心、观赏游乐中心的功能与地位,却是镐京王宫无法替代的。■狁犯周以"镐及方"作为终极军事目标,试图对周王朝予以毁灭性打击。终宣王一朝,■狁的进攻始终不曾中止过,并未出现旧史所谓四夷宾服的中兴局面。在民怨载道,四夷交侵的西周晚期,西周王朝正一步一步走向末日。待幽王时西戎■狁与申侯联手,终于断送了赫赫宗周的政治命运。  相似文献   

3.
丰镐考古工作三十年(1951—1981)的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周都丰镐的湮没和故址的重现史称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镐为周京是与西周王朝相始终的。丰邑距镐京甚近,且周王居镐以后,丰邑仍然保留着周王宗庙,西周诸王常居于丰或在丰处理国事,所以史家向来将丰、镐并称,或说二者是周都双城。丰、镐的湮没过程,史无详记。两处都邑的部分或大部分宫室毁于周幽王被杀之役,是完全可能的。自平王东迁洛邑之后,丰、镐就衰落了。镐京湮没年代似早一些,因为古史未见涉及镐京在西周以后的情况,且至今在镐京应在位置的遗址里也没有发现  相似文献   

4.
杨巨中 《文博》2000,(4):27-30,,32,
西安是中国古代十三朝故都,指这些古都遗址分布在今西安市及附近地区,①商代末期周文王姬昌所建的丰邑和西周初周武王姬发所建的镐京即最早者。一般的史家认为周文王所建丰邑并非全国性都城,然而周文王所建丰邑时,已拥有全国的三分之二领土②另外,据《史记·周本纪》和《竹书纪年》记载周武王建立西周后,周武王、周公旦、周成王等人的重大政治活动仍在丰邑举行,因而张传玺等史家认为丰邑、镐京同为西周都城③另外,随着近年旅游事业的兴旺,争执历史名址现象也时有发生。当然,由于三千年历史的沧桑,这两个王都早已沦为“废都”,而…  相似文献   

5.
<正> 一 别都均设置和县、鄙制度的确立 研究西周都城的历史形态时,可以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西周王朝除将镐京作为主要都城之外,在关中地区和洛阳地区又广设别都,别都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是其它王朝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6.
先秦两汉时期在父权宗法社会的妇女无与政事礼制影响下,早期典籍成书时就确立了周代后妃为妇礼之楷模的编纂思想。受此影响,西周王后长期以来被视为仅是服御周王生活的宫壹角色,而阻隔于国家政治事务之外。相关文献彝铭记录表明,妇女无与政事礼制的形成在周代有着历史过程,不惟西周后妃与政的记录在青铜彝铭中习见,且相关记录揭示其在国家政治事务中有管理王室经济财用的常职,此或为其活跃于国家事务和在政治权力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制度缘由。  相似文献   

7.
试论先秦“德”的起源与流变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试论先秦“德”的起源与流变巴新生德是研究先秦宗教、政治、哲学、伦理等诸领域皆不能回避的重要范畴,同时又是见仁见智颇有争议的概念。关于德的起源有原始社会说、殷商时期说和西周新创说①。德的内涵则有图腾说、行为说、道德说等②。究竟孰是孰非是值得认真推敲的。...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9月21—22日,由中国先秦史学会和陕西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二届西周金文与西周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陕西西安召开。与会学者共提交44篇论文,从以下6方面展开深入研讨。1.西周政治、礼仪、军事制度。王晖《从金文册命赐旂礼看西周爵位制》全面  相似文献   

9.
赵世超,1946年生,河南省南阳市人,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1988年在四川大学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曾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副主任、主任,1994—2004年任陕西师范大学校长,2010—2018年任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曾任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历史学会理事、陕西省历史学会会长。现任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名誉主席。主攻中国古代史先秦方向,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出版史学著作五部。酷爱文学,写有散文随笔多篇。《赵世超文史随笔三题》由《童年的歌》《靖边访古》《一部引人入胜的西周传奇小说》三篇文章组成。《童年的歌》通过早年生活的回忆,对南阳风俗文化"田野考察"式的描绘,具有文史双音价值。《靖边访古》通过对阳周古城遗址的实地踏勘,结合文献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讨。《一部引人入胜的西周传奇小说》是给长篇小说《镐京谜案:玉簪龙涎》写的序言,对作家王向辉把西周历史和文学手法有机结合,将西周早、中、晚历史淬为一炉、"一部小说打通三百年"的尝试给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0.
西周从成王开始三都并存,在西有丰、镐, 分别为文王、武王营建的都城;在东有雒邑,称为成周,是成王、周公营建的都城。丰、镐、成周,历史文献记载得很多也很清楚。令人迷惑的是,西周金文记载周王的活动地有宗周、丰、成周、周和奔京,几乎没有见到镐京,而历史文献中又寻找不着■京的记载。  相似文献   

11.
西周镐京附近部分墓葬发掘简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周镐京是周武王(姬发)灭商后新建的都城,位于今陕西长安县沣河东岸的斗门镇附近,包括今斗门镇周围十几个自然村落。历经汉、唐迄今两千多年人为和自然的破坏,地面遗迹已无所存,但地下埋藏时有发现。  相似文献   

12.
1983年5月至1984年7月,我们对镐京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和部分钻探,在官庄、斗门、下泉砖瓦厂及花楼子发现了西周建筑基址十处(图一)以及大量建筑用材。  相似文献   

13.
西周从成王开始三都并存,在西有丰、镐,分别为文王、武王营建的都城;在东有雒邑,称为成周,是成王、周公营建的都城。丰、镐、成周,历史文献记载得很多也很清楚。令人迷惑的是,西周金文记载周王的活动地有宗周、丰、成周、周和[艹人方廾]京,几乎没有见到镐京,而历史文献中又寻找不着[艹人方廾]京的记载。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学界对于西周都城文化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西周镐京、东周王城、列国都城等进行研究,多为具体问题探讨而缺乏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专著。洛阳理工学院刘余力博士新著《西周成周研究》一书,作为"河南古都文化研究中心学术文库成果"之一,2020年10月由文物出版社刊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目前学界对成周都邑研究的一些遗憾。全书主体部分五章,对成周都邑的营建、布局、遗存分期、作用与地位、历史变迁等作了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5.
吕国铜器及其历史地理探疑徐少华吕是先秦时期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族、古国,与周人有着密切的姻亲关系和政治联系。西周宣王以前,一直在黄河中游地区活动,西周晚期,周宣王为了应付日益动荡的局势,迁诸舅申、吕于南阳盆地,以加强对南土的控制。春秋早期以后,随着南...  相似文献   

16.
西周末年,周幽王独宠褒姒,烽火戏诸侯等一系列的荒唐行为惹怒众人。申侯遂联合西戎等攻入镐京,西周灭亡。西戎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两千多年后,甘肃天水张家川马家塬,大量华丽的金银器、玻璃器及装饰奢华的车马器,将西戎的辉煌呈现在世人面前。草原、西域、周秦文化融为一炉,见证着早期丝路文化交流的盛况。  相似文献   

17.
王琳 《华夏考古》2012,(3):62-66
沈子也簋是研究先秦古沈国的重要史料,根据其铭文推测沈国始封应与周初分封凡、蒋、胙、茅、祭等六国同时,而不应在昭穆时代,沈国地望应在今河南省平舆县射桥乡西。沈国地处西周王室与江淮诸夷之间,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历史上曾起到藩屏西周王室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西周王后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金文中记录的西周王后事迹,其范围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王室祭典及生活礼仪等西周国家事务的各个重大方面,与文献记录的周代妇女形象迥异。相关记录表明王后在西周权力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权力不止源自与周王的私人关系,国家事务中具体的职责分工或是其权力的法理性来源。王后相关课题的研究对深化王后在西周国家事务中的角色及以其为代表的西周贵族妇女地位的认识,意义不容低估。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化的核心是儒学思想和宗法化的结合,都以周代为其肇源时期,可以说周代明是两千多年封建明的渊源。在周代(主要指西周)明中,孝和友的道德习俗不仅贯彻于家庭、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而且渗入到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思想的根本制度之中,因此,西周明是以孝友为核心的明,这是世界古代各国所仅见的。研究西周孝友明,对于进一步解剖西周社会性质和整个中国古代明的特殊性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西周春秋时期的公子让贤,是在官爵世袭的制度安排下作为世族推举执政大臣的一种补充而得到提倡。先秦儒家则开始在抽离世族繁盛的背景下弘扬贤能居位的理想,将"贤"的对象从世族内部扩展到社会各阶层当中。"推贤让能"与贤能治国的政治理想相关联,与礼贤、举贤的观念结合在一起,此外还兴起了更具理想色彩的"至礼不让"的观念。两者构成了儒家关于贤能居位之政治理想的两个进路,但后者由于将政治结构看成了一个封闭的、静态的结构,终因不符政治生活实际、缺乏思想回应而吸纳于前者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