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奉命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七大并发言1934年7月上旬的一天,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罗迈(李维汉)找滕代远谈话,准备派他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到苏联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滕代远听到组织的这个决定,心中万分高兴。他自入党以来就盼望能到苏联去学习,这次终于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愿望。  相似文献   

2.
2009年12月21日,莫斯科Izmailovsky酒店:两千多人把大堂挤得水泄不通,他们来到这里纪念斯大林诞辰130周年。女歌手在军乐伴奏下唱起爱同歌曲,舞台上方挂着斯大林的巨像。诗朗诵时。有人开始啜泣。2009年8月底,莫斯科最繁忙的地铁站之一库尔斯卡亚地铁站整修一新,入口大厅的墙上刻着一行大型镀金标语:“斯大林培育我们对人民的忠诚。鼓舞我们去劳动、去立功!”这是前苏联国歌中的一句。另外一条标语是:“为了祖国!为了斯大林!”  相似文献   

3.
中国留苏学生反斯大林游行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晓 《炎黄春秋》2003,(10):32-35
1927年11月7日,在莫斯科举行庆祝十月革命节10周年游行时,在红场上发生了一桩反斯大林事件:参加游行的中国留学生和一部分苏联群众,经过检阅台时,突然从衣袋里掏出布旗挥舞,呼喊反对斯大林的口号,顿时,全场混乱,不同观点者相互斗殴,大打出手——令站在主席台上检阅的斯大林及联共和共产国际领导人感到十分震惊!  相似文献   

4.
《纵横》2013,(2):4-8
毛主席手书“模范医生”锦旗赠与阿洛夫安德烈·阿洛夫,苏联人,毕业于莫斯科第一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他曾参加苏芬战争及苏德战争,具有丰富的野战救护经验,是苏联颇负盛名的野战外科专家、医科大学教授。1942年5月,奉斯大林之命,这位年仅37岁的教授来到延安。  相似文献   

5.
2009年12月21日,莫斯科Izmailovsky酒店。两千多人把大堂挤得水泄不通,他们来到这里纪念斯大林诞辰130周年。女歌手在军乐伴奏下唱起爱国歌曲,舞台上方挂着斯大林的巨像。诗朗诵时,有人开始啜泣。  相似文献   

6.
我1926年出生在莫斯科,刚满月父亲便奉中央命令回国参加北伐战争。14年后,即1940年冬天,我在周恩来伯伯和邓妈妈的安排下,和好多孩子一起到了延安。14岁才认识自己的生身父亲,这是我人生历程中最难忘的事情,也是最伤心的事情。有一天,父亲告诉我,准备送我到莫斯科国际儿童院学习,因为新中国建立后需要大量有文化的人。他叫我学教育,学成回国能教育更多的孩子。莫斯科国际儿童院是专为收留共产党国家孩子而开办的国际学校,大多数孩子来自东欧国家,父辈都是共产党的领袖,也有烈士的后代。孩子们在莫斯科受到斯大林很好的明丽。我…  相似文献   

7.
编读     
<正>2014.12.1投稿邮箱:gjrwlstg@163.com读者来信@南男合作:看了第22期的系列封面文章后,对斯大林的崛起有了新的认识,记得贵刊2013年曾做过"斯大林的最后八年"的封面,这期与之可谓相映生辉,都是耐读且值得收藏的。这里还想咨询贵刊,斯大林有无在各个民族共和国进行大清洗。值班编辑:各民族共和国在大清洗中当然不能幸免。限于篇幅,这里仅举几个例子:大清洗期间,莫洛托夫提出邀请乌克兰全体党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102人到莫斯科,结果  相似文献   

8.
斯大林关于苏联向中国提供空军掩护等问题致罗申电(1950年7月13日)送:斯大林同志,斯大林同志,莫洛托夫同志1950年7月13日3时15分收到北京苏联大使请转告周恩来或毛泽东下述事项:“1.英国人通过其驻莫斯科大使向我们发出正式照会,申明他们由于受...  相似文献   

9.
《百年潮》1997,(4)
许多读者可能都知道,斯大林60岁生日的时候,毛泽东写过一篇热情洋溢的文章,颂扬这位“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忠实朋友”。他那时对斯大林的热爱,可以说溢于言表。而十年之后,当斯大林过70岁生日,毛泽东第一次有机会去莫斯科,握到他这位“忠实朋友”厚实的双手时,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却是一种充满了怨气的渲泻。他对斯大林说:“我是长期受打击排挤的人,有话无处说……”。  相似文献   

10.
樊振 《纵横》2011,(12):16-20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宋庆龄、邓演达等人秘密前往莫斯科,像当年的孙中山一样,寻求支持,却没有得到苏联政府的积极回应。邓演达拒绝了斯大林安排他做中共领袖的要求,在与宋庆  相似文献   

11.
2009年12月21日,冬至,莫斯科Izmailovsky酒店。超过2000人把大堂挤得水泄不通,他们来到这里纪念斯大林诞辰130周年。著名女歌手在军乐伴奏下唱起爱国歌曲,舞台上方挂着斯大林的巨像,他身着军服,威严地看着台下。诗朗诵时,有人开始啜泣……“也许比这场面更加科幻的是,”美国《时代》周刊写道,“斯大林在俄罗斯复活的高支持率。”俄罗斯公共舆论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  相似文献   

12.
1951年9月8日晚上,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了“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奖金授奖典礼。而这之前的4月6日,宋庆龄就已经收到来自莫斯科的电传——“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金委员会作出如下决定:“中国人民救济总会主席宋庆龄在维护和巩固和平的斗争中有卓越的贡献,特授予‘加强国际和平奖’斯大林奖金。”斯大林奖金委员会特派两位世界著名的作家专程来中国颁奖。一位是苏联的爱伦堡,另一位就是1971年的诺贝尔文学获奖者、智利诗人聂鲁达(1904—1973,智利共产党)。  相似文献   

13.
李洁 《炎黄春秋》2012,(7):26-31
最近几年,国内一些报纸和杂志多次刊登所谓高岗里通外国的报道注1。归纳这些报道的观点,无非有三:一,说高岗曾向柯瓦廖夫注2提供情报,柯瓦廖夫把高岗提供的情报报告了斯大林,而斯大林出卖了高岗,把这些情报转交给了毛泽东;二,说高岗1949年夏天和刘少奇、王稼祥访苏时,在会谈时曾向斯大林建议,把我国东北变成苏联的第17个加盟共和国;三,说1949年冬天在莫斯科有一段对话。说斯大林讲,"‘毛泽东同志,你的一些同事,对我们在满洲的合作,非常高兴。’接着,他赞扬了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高岗。  相似文献   

14.
斯大林关于同意向中国派遣防空专家问题致科托夫电(1950年8月29日)发自莫斯科,绝密,不得复制。送:斯大林同志,斯大林同志,莫洛托夫同志北京致科托夫同志②复第1726号电。请拜访周恩来,并将对他关于派军事顾问的电报的复电面交他。“周恩来同志:您关于...  相似文献   

15.
赴苏联谈判的日日夜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赴苏联谈判的日日夜夜袁宝华43年前,我随周恩来总理、陈云同志和李富春同志到莫斯科,参与商谈和确定苏联援助我国进行经济建设的具体方案,征求苏联政府和斯大林同志对我国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意见。在苏联前后生活了10个月。回忆起在苏联参加谈判的日日夜夜,许多...  相似文献   

16.
金雁 《文史天地》2014,(8):10-14
正文豪太忙?高尔基何以没有写出斯大林传高尔基从意大利回国后,得到斯大林的重用,而高尔基也投桃报李,极力吹捧斯大林。于是,两人有了一段短暂的"蜜月时光"。斯大林在地位稳固以后,将政治对手一一剔除,对他的个人崇拜已蔚然成风。因此,斯大林与高尔基的蜜月结束了。斯大林已经不需要这样一个垫脚石了。  相似文献   

17.
秦立海 《百年潮》2004,(9):14-18
众所周知,毛泽东在建国后不久,即于1949年12月首次登上了访苏的专列,前往莫斯科同斯大林会晤.但很少有人知道,早在建国前夕,毛泽东就曾一再要求访苏,并做好了准备,却由于斯大林的婉言拒绝,一直未能实现,直到建国以后才终于成行.  相似文献   

18.
《钟山风雨》2013,(3):62-62
1951年9月8日晚,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正隆重举行“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奖金授奖典礼。而这之前的4月6日,宋庆龄已经收到来自莫斯科的电传——“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金委员会作出如下决定:“中国人民救济总会主席宋庆龄在维护和巩固的斗争中有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在延安时,我们通常称共产国际为“远方”。共产国际与苏共和斯大林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远方”的含义实际上包括了共产国际和苏共。 1938年,我到莫斯科协助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任弼时工作。1940年回国后,继续担任毛泽东同志的秘书、政治秘书。从那时直到1957年,中共中央与“远方” (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来往的许多文件、电函大都是由我翻译的。本文所述,只是能回忆起来的一部分情况。在莫斯科的一些情况 1937年11月,王明带着康生等从共产国际(莫斯科)飞回延安。 王明和康生匆忙回国,急需找人接替他在共产国际的工作,找到在莫斯科…  相似文献   

20.
张家康 《文史精华》2007,(10):16-21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共驻莫斯科代表团团长王明回到国内,秉承斯大林和共产国际的意旨,他在统一战线及持久战等重大原则问题上与中共中央相左,提出"一切通过统一战线"、"六个统一"等。他在主持长江局工作期间,屡屡违反组织原则,擅自发号施令,公然与中共中央分庭抗礼。请看《抗战初期王明与中共中央的分庭抗礼》一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