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防生是军队依托地方高校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而开展的教育探索。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新军事变革风起云涌,为了适应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需要,加速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中央军委审时度势,在21世纪初作出了一项事关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全局的战略决策:军队生长干部要逐步走开军队自己培养和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并举的路子,从更大的范围选拔培养高素质人才。从此,国防生这一新的绿色人才方阵进入人们的视野。本文主要介绍地方高校如何加强对国防生的管理和教育工作水平,以及如何构建国防生军营氛围,针对目前国防生培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提议,使得国防生培养工作切实得到加强,从而让国防生毕业后尽快的适应部队要求,成为我军走向强军之路上的复合型军事人才。  相似文献   

2.
孙吴军镇都督论略张鹤泉孙吴统治时期,在国家军队中比较普遍地实行了都督统帅军队的制度。孙吴政权设置都督种类很多,有统管全国军队的都督中外诸军事,掌管征伐的征讨都督以及负责军镇防务的军镇都督。其中军镇都督与孙吴国家安定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当时的军事体制中...  相似文献   

3.
李翔 《民国档案》2016,(3):67-77
苏俄开创的以党领军的军事体制,高度重视军队政治工作,是人类历史上崭新的驭军模式。共同的革命利益,使苏俄和国民党逐渐走到了一起。苏俄顾问诊断出国民党军事运动和党务建设的多重弊病,努力劝说孙中山改组政党,加强军队政治工作,以党领军。苏俄及其在华顾问为党军体制的东输做出了贡献,助推了中国军事、政治的现代化。党军体制的东输,对国共两党的政党与军事建设,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
1807年——1814年普鲁士资产阶级性质的军事改革是普鲁士资本主义发展、封建制度危机四伏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打击和推动的结果。这场改革以胜利者法国为榜样、结合国情进行。改革不仅为反拿破仑的解放战争和复兴普鲁士准备了军事条件,而且使普军开始从中世纪的封建雇佣军逐渐向近代化军队演变。同时,由于普鲁士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低、资产阶级阶级力量孱弱,改  相似文献   

5.
马略军事改革发生在公元前107到101年,是罗马内战时期的重要事件。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罗马军队的社会成分、性质和作用,加强了罗马的军事力量,有利于巩固罗马奴隶主阶级对地中海世界的统治。这次改革是罗马城邦危机的产物,改革以后罗马出现了职业军队,为军事独裁统治和帝制提供了条件,从而促进了共和国的倾覆帝和国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美国早期军事传统及其影响熊伟民美国早期军事传统,是在殖民地时期初步形成的。其特点是:普遍的义务兵役制,战斗时临时使用民兵,但常备军和职业军人则受到普遍抵制和反对,人们也不愿意在军队中长期服役。这种传统在独立战争中受到检验,以后长期影响着美国的军队建设...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就是要兼顾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国防建设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体系融合并相互促进,共同成为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强大保证和坚实基础。军事物流是国防建设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8.
国防生是根据部队建设需要,由军队有关单位依托普通高校从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或从高校在校一、二年级学生中选拔的青年学生.符合条件的保送生,也可申请成为国防生.国防生在与军队有关单位签订协议后,在校期间享受国防奖学金.与一般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国防生在校期间享受军队提供的国防奖学金资助,可以减轻经济负担;同时参加必要的军政训练,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将得到全面培养锻炼.在完成规定的学业,达到培养目标,取得毕业资格和相应学位后,按协议办理入伍手续并任命为军队干部.国防生在校期间,除参加军政训练等活动外,在管理上,由所在高校负责,驻校海军"选培办"协助做好有关工作;在学业上,与本专业同年级其他学生课程内容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国国民军(1924年9月至1930年4月),又称“西北军”,是民国时期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创建的一支军队,也是当时北方民主革命的最重要的军事团体。这支军队在中国现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第二历史档案副研究馆员戚厚杰等编著的《民国革命军沿革实录》即将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按照民国时期军队发展的规律 ,以时间为经 ,以战争为基点 ,以当时的政治、经济的大环境为背景 ,将军事机构、军事院校和军 (军、整编师 )以上每一支军队的沿革加以梳理清楚。该书的出版不仅对研究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军事 ,而且对研究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等都有裨益。作者在撰写本书时对史料尽力搜集 ,参考了大量的档案文献、文史资料及其它历史资料。该书不仅详细地记述了国民革命军的沿革 ,而且为了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 ,还附有汪伪、伪满军…  相似文献   

11.
西夏军队的基层组织为"抄","抄"有"正军"和"辅主"。正军大致相当于军抄的首领,辅主相当于军抄的副首领。在军抄中辅主的地位要远远低于正军。  相似文献   

12.
姜涛 《中国现代史》2022,(10):135-146
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逐步建立起了一套符合近代化军事理念的后勤体制。战前军队军粮通常就地征发,战时则由后方办理,向前方部队补给。与此同时,军粮配拨权力逐渐收归中央,更便于统筹与调剂。理论上,各级兵站与军粮局设立后,军队可专心练兵、作战,不必参与军粮的配拔、征集、移交、补给诸环节。然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地方粮政部门、军粮局、兵站以及各部队间难以协调,在体现军事近代化的后勤体制下,国民党军军粮补给反陷入困境。国民党军队后勤补给运作的失灵,使前线部队士兵温饱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严重影响国民党军战斗力。  相似文献   

13.
1905年,日俄战后,东北情势艰危异常。为挽救东北,清政府命徐世昌率北洋势力进入东北。两年间,东北地方政府采取了组建新式编制军队、建立近代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边务巩固国防等一系列措施,对三省军事进行了全面改革。凡所举措,虽然推动了东北近代军事和教育的发展,且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日俄的侵略,但是无法从根本上扭转东北地区军事上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14.
杨俊 《神州》2011,(6X):30-30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今日的军队已日益成为知识密集的武装集团。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发展,掌握未来军事斗争的主动权,关键在于军队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冷战结束后,美国作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其强大军事实力的构成,既有高额军费开支保障和先进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广泛应用等因素,也还在于其拥有大批高素质人才。美国自己就认为,决定美国军事实力强大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拥有高素质人才。研究美军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要特点,对加强我国的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五、元明时期战事元朝是封建社会持续发展的时期,今宁夏南北为元朝腹地,战争稀少。明朝晚期已进入封建社会的衰老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今宁夏南北设宁夏镇、固原镇。军镇之下,分别统领卫、所、关、堡环列兵戎。军镇为军政合一、屯防兼备的特殊行政区域。卫所军队,平时训练与屯田相结合,战时由明廷派总兵统一指挥。今太阳山地区的韦州、下马关为军事要冲地区,军事地位十分重要,战事十分频繁。每年秋季,三边总制都要调集兵力沿长城“防秋”。明代大力增修长城(边墙)堡寨和大量驻军屯田,成为一项重要军事活动。  相似文献   

16.
伊朗卡扎尔王朝素有军事改革传统,但直到1879年,俄国军事使团赴伊之前的军事改革都收效甚微。俄国人建立起的伊朗哥萨克旅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伊朗政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该旅团实质上是沙俄加强其在伊朗影响力的重要工具。十月革命后,白俄军官控制旅团,并以伊朗为对抗苏俄的前沿阵地。但1920年秋,旅团转而由英国人控制,并于1921年底被整合进新建的国民军队中。  相似文献   

17.
金之夏 《近代史研究》2023,(1):132-145+161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形成以军事委员会统辖全国军民作战的战时体制。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在负责军队政治工作的同时,接管了战时民众工作指导权,这意味着军队开始参与党部和政府负责的民众工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设立的初衷是统一管理战时政治工作及民众工作,综合领导各方力量抗战。然而,由于军队、党部和政府各方对职权互不相让,无法实现党、政、军的结合。国民党主导的民众工作多头开展,相关各方互无联系,甚至矛盾频发、互相拆台。究其原因,国民党的组织结构和派系纠葛直接影响到相关各方的职权划分和工作展开,加之国民党对于民众运动的忧虑与恐惧,导致其主导的战时民众工作成果有限。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各个地方推行的"军人治政"并未促进地方的军、政关系,反而因为军队"派系化"问题激发出较为严重的军、政对立。第五战区久驻湖北,逐渐体现出"桂系化"的特征,并发展为一个军事利益集团。严重代理湖北省主席时尚能与第五战区保持微妙的平衡,然而出身中央军嫡系的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兼理湖北省政后,军、政双方迅速走向对立。围绕着鄂东的人事任免问题和鄂北的军粮征集问题,第五战区和湖北省政府之间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和争斗。在这类军队系统侵夺地方行政大权所引发的军、政对立中,派系因素始终是其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志·军事志》(以下简称陕西军事志),以历史为线索,以重要事件为重点,记述各朝各代军事,撰写当时当地军旅人,从炎黄二帝起至1990年止,全面反映陕西的军事地位、历代的重要战事、军队编制、军事训练、政治工作、后勤工作、兵役、民兵、人民防空、军事人物,堪称古往今来陕西最系统完整的军事志书。使人览之增智,思之明理。它给人们提供了了解陕西军事史的工具,认识战争和军队建设规律的思想武器,指挥战争的历史参谋,对我国国防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资治作用。  相似文献   

20.
明代广西梧州府因其独特的地理形势,成为明王朝经略两广的战略要地。在明代两百七十余年间,军事布防体系经历了深刻的变化。明代梧州府的军事地理分布格局伴随着军队类型以及战争的需求等因素不断发生变化。先有"卫所旗军",自明朝开国以来陆续地从外地调来兵员,相继设立了梧州守御千户所、五屯屯田千户所等一共五个千户所,分别进行弹压当地少数民族叛乱和盗贼侵扰等任务。后来又有来自湖广、广东的"班军"。明代梧州府地区的军事组织并非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与之相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