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食品安全问题,愤怒太久,痛恨太久,一而再再而三,公众的情绪只剩下麻木和嘲弄。其背后,是可怕的信心危机。这几天,"神十"飞天,有个段子开始流传——记者采访一名老大爷,问他"神十"发射成功说明了什么,老大爷回答,说明我国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比登天还难。  相似文献   

2.
莫高窟壁画中的飞天艺术形象从初期的印度风格逐渐演变为本土民族的传统文化形象,其发展过程漫长而曲折。飞天形象在风格、形态方面深受希腊和犍陀罗文化影响,对希腊的"天使"有隐性的借鉴。乘佛教东渐之风,飞天艺术形象进入中原地区后,同我国道教的"羽人"形象相互融合,至盛唐时期,飞天艺术形象完全中原化。飞天艺术形象在其演变过程中不断同中原传统文化相融合,从而诞生了中国的飞天艺术形象,这为后人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艺术等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玉器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习俗中 ,充当了一个奇妙的角色。以玉器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深深地影响着古代先民的政治观念和思想意识 ,形成了各个时期、各自区域的代表器型。中国玉文化史上玉雕品种繁多 ,其中玉飞天的出现就是中国古代玉文化的创新。飞天的由来与特点飞天是佛教艺术中佛陀的八部侍从中之两类 ,即佛经中的乾闼婆与紧那罗。乾闼婆是梵文的音译 ,意译为天歌神 ,由于他周身散发香气 ,又叫香音神。紧那罗也是梵文的音译 ,意为天乐神 ,① 是天龙八部护法神之一。据说他们是一对夫妻 ,在佛国世界里充任侍从。在敦煌壁画中我们也常见到飞…  相似文献   

4.
说飞天     
飞天是佛教壁画或石刻中一种常见的艺术形象.所谓“天”,是梵文“Deva”的意译,音译为“提婆”,其广义可泛指一切神鬼.神于空中飞翔,故又称飞天.飞天是古印度佛教八部  相似文献   

5.
人们将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的"神七"飞天组合,形容为"天马行空",因为他们都属"马",都出生于1966年。他们正好代表了一代人。"时代造英雄"。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就是中国进入"航天时代"造就出来的英雄,尽管他们仨都出身于贫穷落后的中国农村。  相似文献   

6.
老霄顶,即乐山城后、大佛西北约1公里之高标山,或曰高望山,海拔420米,由于这罩是风景名胜之地,早在公元六世纪的北周时期,就有宫观楼阁——弘明观建筑于此。隋大业末年又建飞天神王殿。北宋时改名万寿宫,又名神霄玉清宫——老霄顶之得名。即由于此。山上现存古建筑有万寿观(即万寿宫)、万景楼、灵官楼。近年迭经修茸,形成一定规模的古建筑群。万寿观位于高标山之颠,始建于北周(557—581年),时曰弘明观。  相似文献   

7.
飞天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中主要起活跃气氛、装饰洞窟的作用,具有装饰之美、形象之美、和谐之美、统一之美、意境之美的装饰性特点。本文以中国历史时期敦煌莫高窟壁画飞天嬗变时间顺序为线索,对敦煌莫高窟壁画飞天的装饰性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正谈起敦煌,人们脑海中会油然忆起壁画中的飞天,婀娜多姿、婷婷袅袅、洒脱逶迤、望之云表。飞天诉说着古往今来人类对于飞行的梦想与憧憬,是敦煌最美、最靓丽的名片。你是否曾梦想在飞天的故乡敦煌,可以乘着飞机,在蓝天自由翱翔?你是否曾幻想过,以"一览众山小"的上帝视角,将浩瀚大漠、神秘绿洲、皑皑雪峰与茫茫戈壁尽收眼底?那么,在国家5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鸣沙山·月牙泉,可以让敦煌壁画里的千年飞天之梦变成现实。而将这般唯美梦境化为现实的,正是这位土生土长的敦煌人——何彦生。  相似文献   

9.
《丝绸之路》2005,(2):21-27
中华民族是人类最早产生飞天梦想的民族。这个梦想,在嫦娥奔月的神话里,在敦煌飞天的壁画中,在万户升天的奇思妙想里,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10.
"旅游神"即与交通、道路、出行相关的神祇。在中国,有"行神""道神""路神""道路之神"等叫法。为了表述方便,统一称"旅游神"。在人类文明进化史上,中国以及其它地区均产生过旅游之神,并且形成了祭祀这些神祇的仪式、制度、风俗和文化。比较而言,中国古代旅游神崇拜及其衍生出的祖饯习俗在完整性、普遍性、等级制、规范性和延续性等方面均具有独特性。  相似文献   

11.
飞天者的神话杨利伟、聂海胜、费俊龙,作为现在中国人中飞得最高、走得最远的人,毫无疑问,已经以民族英雄的形象,刻在中国宇航史上。在完成“神五”的飞行任务后,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曾表示,希望还能伴随“神六”继续上天。但在“神六”的宇航员选拔中,  相似文献   

12.
飞天又称香神,香音神,乾达婆,犍达婆等。《佛学大辞典》上说:“香神(天名)又名香音神。八部众之一,乾达婆神(Gandharva)食香,从身放香,故云香音神。”玄应音义三曰:“犍沓和。又云犍陀罗。又作乾婆。或云犍达婆。或云乾达婆。旧名也。今正言乾达缚。此云嗅香。亦云乐神。一云食  相似文献   

13.
"飞天"即飞翔的天神,在印度并不存在"飞天"这个专用语。龟兹石窟中的飞天,大多画在特定佛传故事的情节之中,如帝释窟禅定、佛的涅槃等,尤其是灭度之佛上空的飞天形象,不乏精美、恢宏的作品。龟兹的飞天造像展示了与印度、希腊诸文化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有着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龙车凤辇图"是以汉族士大夫人物乘御龙凤之车相对而行,车顶悬盖、车后扬幡,车驾四周仙人、神兽、飞天环绕,浩浩荡荡引路前行的华丽场景.  相似文献   

15.
敦煌飞天具有丰富的文化和思想资源,但首先是语言迷惘,"飞天"的词性和指称问题至今还是学术上的争论点。敦煌飞天之所以有词性之争,主要是不明白"飞天"一词通过语法化后,从动词到形容词最后已经演变为名词,其词性之争主要受其语言文化背景影响。飞天的指称问题不是简单去寻找哪一个对象是飞天的指称,飞天的所指并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对象,而是虚构的对象,它的指称是一种思维方式或思维关系。那种试图把飞天的指称当作孤立的一个实体的想法是不合时宜的。敦煌飞天的词性和指称问题的研究价值在于:破除语言幻想,从而明白其中的文化价值和思想。  相似文献   

16.
德治 《旅游纵览》2010,(7):56-59
<正>近代中国山水画大师黄宾虹在一幅山水卷上自题道:"画不写万物之貌,乃传内涵之神。若以形似为贵,则名山大川,观览不遑,真本具在何劳图焉。"因此,"遗貌取神"是一切艺术创作构思、构图、造型的信条、法则。"遗貌取神"在摄影艺术上则是通过取景构图时的"取与舍"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后土"人格化是土地崇拜到土地神信仰的必经阶段。《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赤鹄之集汤之屋》中,"后土"受帝命作祟致使夏后患病,表现为有具体行为的人格神。这是"后土"人格化早期形态的珍贵材料。  相似文献   

18.
船山明亡後隱於深山四十餘年,以漢衣冠終其身,並世殆無第二人。其所以能如此,在深信人能以"養性"爲功於天地。船山以爲,通天下一氣,一陰一陽,絪緼相繼而不息。最清者》太虛"天氣",純粹而靈;降而爲"地氣"或"五行之氣",則稍濁而有礙;地氣凝結,則爲形質。人之所以有靈,在於有心,心中函有太虛天氣,是爲"神",爲"性"。此神爲地氣所包,地氣則限於形質。心中之神雖得自太虛,然既生之後,則與地氣交通往來,人能自取自用。神之爲清爲濁,於是端賴於己。且人一生所爲所思,皆不滅而融入其神,死後同歸太虛。故君子"存事没寧",不遺造化以疵纇。如此信仰,直可名爲儒家士君子之宗教也。  相似文献   

19.
正飞天,梵名迦陵频伽,译言妙声鸟。《正法念经》曰:"山谷旷野多有迦陵频伽,出妙声音,若天若人。"在石窟雕像和佛寺壁画中,飞天是常见题材,或置于窟顶,或设于壁端,或分布于佛、菩萨上部两隅。应县木塔底层内槽六身佛像上部两隅画飞天各一,共计十二幅。这些飞天形态各异,飘带飞舞,上身袒露,两臂如翼,腰系短裙,服饰裹体,俊俏的面容饶有少女的风采,丰润的躯体富有肌肉的质感,犹存"吴带当风""曹衣出水"的唐画遗风。  相似文献   

20.
神煞是《日书》文献的必备要素,神煞或与择日有关,或与福祟有关;神煞词语的正确解读,对于《日书》简文文意的理解,《日书》性质的判断,乃至风俗信仰的研究都有积极作用。睡虎地秦简《日书》中的"上皇"当为楚地信仰的东皇太一神,周家台秦简《日书》中的"筑囚"当为司厕之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