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的权利问题是农村法律的基本问题,实现农民的权利是实现农村社会法制现代化的关健。当前我国农民权利保障是不完整的。正视这一现状,从法律角度考虑,研究对策,为农民提供切实可靠的法律保障,这既是解决农民权利问题的基本法律途径,也是建设法治国家和法制社会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
李云 《文史月刊》2006,(7):63-64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已经成为我国走向新世纪的时代口号和社会目标。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制,不仅要借鉴国外法律文化中的精华,也要批判地继承国内的法律历史遗产。在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史中,儒家法律思想居于主流地位,为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  相似文献   

3.
论法律移植     
陈金威 《攀登》2002,21(2):88-91
实现法制现代化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和前提。本着重从法制现代化的角度对法律移植的概念、必要性、可行性、适用原则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初步勾勒出法律移植的基本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4.
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法律素质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法律素质是由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法实践能力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如何对我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法律素质及其培养途径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由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属性决定我们必须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在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过程中,法律民族化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然而法律必须民族化。因为如果法律要具有为人民必须遵奉的效力,就不能仅仅是形式上的规范体系,它还必须凝聚民族的文化精神,成为人民内心必须遵守的准则。  相似文献   

6.
吴燕 《近代史研究》2006,15(3):125-139
20世纪30年代中期,南京国民政府在法制现代化的进程中已取得了一些成就,制定出一些现代化的法律,但落实到基层司法个案的审理,却谈不上什么法制现代化和法制国家建设。这一过渡时期,也出现了难以一言蔽之的涉共案件。本文主要通过对这些案件的分析来说明那段时期县级司法的状况。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根植于封建社会家庭伦理纲常的社会土壤中,使得中国的法以工具性价值为限,以秩序的实现为终极追求的价值,法律于是委身于并不崇高的社会角落里,使得近代以来的外诱式法制现代化进程步履维艰。而西方在此方面却有极大的不同,他们崇尚法本身的内在价值,以个人为本位,追求的终极目标是权利。  相似文献   

8.
绽小林 《攀登》2004,23(4):88-90
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既是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又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凡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都是法制比较健全以及依法治理搞得比较好的.如何理解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的辩证关系,特别是校正好二者的法理学蕴涵,对于推进我国的法制进程具有重要指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程序正义与中国法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法制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法治被看作是法制现代化标准的基本变相,从国家"依法治国"提出开始,中国就在不断探索法制建设的道路,但是由于中国传统观念中的人治思想以及"重实体、轻程序"的思想,使得法治之路犹为艰难,如何进行中国的法制建设成为当前重要的问题.文章认为,应打破长期"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观念,注重程序,以程序正义推动民主、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0.
薛成有 《攀登》2006,25(4):126-127
分析我国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就会发现其根源于中国法制传统中固有的法律意识、法律文化、法律思想的综合体在发挥非制度性的消极影响。这些影响与现代法治建设之间产生了人治传统与法治精神之间的冲突、法制的传统道德与法治建设中的法律冲突、革命传统与法治的保守精神相冲突、传统的恶法意识与法治建设的良法要求相冲突、统治工具论法观念与公平正义法观念之间的冲突等。理清这些冲突并寻求解决冲突的良策,是推进法治建设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沈家本,是中国近代早期的资产阶级著名法学家,是清末法制改革的倡导者和法制革新派首领,是我国近代启蒙的法理学家。他留给后人的法律文化遗产是极为丰富的。 沈家本(1840——1913),清代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字子惇,别号寄簃。光绪年间进士,历任天津知府、刑部左侍郎、法部右侍郎、修订法律大臣、资政院副总裁等职。他收集我国古代法律史料,作了系统整理和考订,又奉命主持修订法律,奏议废止  相似文献   

12.
唐长孙无忌等所撰的[1]《唐律疏议》是古代法制文献的典范,在中国及世界法制史上均占重要地位。德国学者N·麦考密克曾指出“法学其实不过是一门法律语言学。①正确理解与阐述我国古代法制文献的语言,不仅对了解、研究、借鉴我国古代法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汉语史研究的任务之一。本文选取《唐律疏议》中法制词语七例,其中或为目前大型语文性辞书所失收,或为前人疏解不当及有未尽之处者,参以其他文献用例,加以考释。  相似文献   

13.
唐长孙元忌等所撰的^[1] 《唐律疏仪》是古代法制文献的典范,在中国及世界法制史上均占重要地位。德国学者N&;#183;麦考密克曾指出“法学其实不过是一门法律语言学”。正确理解与阐述我国古代法制文献的语言,不仅对了解,研究,借鉴我国古代法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汉语史研究的任务之一。本文选取《唐律疏仪》中法制词语七例,其中或为目前大型语文性辞书所失败,或为前人疏解不当及有未尽之处者,以参其他文献用例,加以考释。  相似文献   

14.
早期维新派法律思想的形成是中西法文化交汇融合的产物,是他们用"中体西用"的传统法文化观对西方法律文化裁剪的过程,其刑法改良思想就是在儒家思想"仁"的指导下的直接体现,不过他们提出的废除重刑的主张实开晚清法制改革的先声。  相似文献   

15.
健全我国民族乡法制体系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健全我国民族乡法制体系,关系到我国民族法制体系的完善,更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民族乡落后面貌,为民族乡各族人民谋福祉的关键所在。我国民族乡长期存在经济发展滞后、法律法规空洞等一系列问题,而究其原因就在于源头的法律制度不健全、难操作。本文针对目前民族乡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深层原因,并提出健全我国民族乡法制体系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顾元 《史学月刊》2006,(9):98-107
张晋藩教授作为新中国第一代中国法制史学者,力图在前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以超越前人的深度和广度拓展了法制史学研究,使得中国法制史学成为一门特色鲜明的新学科。他以自己的创造性学术成就为建设新中国法律史学作出了卓越贡献,并对中华法律文化的传承与创造性转化以及法律史学之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现实借鉴价值等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形成于西汉时期的春秋决狱,是我国古代一种独特的司法裁判方式。它对中国封建法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春秋决狱重视法律原则,注重法律的主观因素、法律的灵活性和法律适用的社会基础,它所蕴涵的司法价值和理念对我国的法治建设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任务和基本方针。深刻理解、认真实践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对于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积极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思想,是深入总结历史经验,统观全局、高瞻远瞩地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思想。邓小平法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对“文化大革命”深重灾难的深刻反思和对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  相似文献   

19.
所亚男 《神州》2013,(21):66-67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是其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法律教育是一项复杂、系统的社会教育工程。在高职院校中开展法制方面的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必须重视起来,注重实效性,努力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使之成为符合社会发展,既具有扎实的文化知识,又具有娴熟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20.
李晓曦 《沧桑》2009,(4):92-93
儒家法律思想在我国法制思想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而“礼治”作为先秦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不仅是中国封建时期的法律思想的基石,影响着封建法律制度的构建,也因其历史上的功过对我国当代法治有所启示。本文在探讨先秦儒家法律思想中“礼治”思想的基础上,对当代法治如何正确对待传统“礼治”思想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